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 高频易错同步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关于质量、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随着温度降低,密度会增大
B.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C.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气体的密度
D.物体的质量随着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如图,我国首款国际水准的大型_??????C919_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事业有了重大突破。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21*cnjy*com
A.密度大 B.密度小 C.体积大 D.体积小
3.如图所示,天_????·?è°????????°?_4个相同的甲球和5个相同的乙球按图示摆放至天平左右两盘时,天平仍平衡,已知甲球和乙球的体积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1个甲球与1个乙球的质量之比为1:1
B.3个甲球与4个乙球的质量之比为1:1
C.甲球与乙球的密度之比为3:4
D.甲球与乙球的密度之比为3:2
4.如图所示,水中游动的质量为2.2kg的金龙鱼,其密度与水相近,则它体积估值约( )
A.22dm3 B.2.2dm3 C.220cm3 D.22cm3
5.如图所示,桌面上放三个相同的玻璃杯,玻璃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则关于三种液体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甲液体的密度最大 B.乙液体的密度最大
C.丙液体的密度最大 D.三种液体的密度一样
6.在研究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时,测得一定质量的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7.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较大
B.乙物质可能是水
C.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为1:2
D.乙物质的密度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8.同种物质做成的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其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质量如表所示,体积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空心物体是( )
物体 甲 乙 丙 丁
质量m/g 3 5 9 12
A.甲 B.乙 C.丙 D.丁
9.用盐水选_?§????è???±?????°?_的密度为1.1×103kg/m3.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现配制了0.5dm3的盐水,称得其质量为0.6kg,为使配制的盐水符合选种要求,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再加盐0.2g B.再加水50g
C.再加水500mL D.既不加盐,也不加水
10.在测量液体_????????????é?????_,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量杯质量为20g
B.4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D.该液体密度为2g/cm3
11.一块普通砖体积为6_25cm3???_质量为1375g。面对市场需求,一种在混凝土中掺杂玻璃纤维的透光混凝土砖应运而生,掺杂玻璃纤维比例越高,透光性越强。如图所示为体积与普通砖相等的透光混凝土砖及其结构图,由300g玻璃纤维和100g混凝土混合而成,且均与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玻璃纤维=2.4g/cm3)( )
A.透光混凝土砖的密度为2.2 g/cm3
B.透光混凝土砖的密度比普通砖大
C.增加透光混凝土砖的透光性,密度会变大
D.沿虚线分割透光混凝土砖,若分割后两部分体积之比V1:V2=1:4,则这两部分密度之比ρ1:ρ2=1:4
12.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_é?????????°???????_高度来衡量的。一场大雪后,小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80mm,然后他用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65mm,若雪踏实后的密度与冰相似,这场大雪的降雪量为( )
A.165mm B.180mm C.13.5mm D.15mm
二、填空题
13.冬天,室外水管需用保暖_?????????è????????_则结冰时水管容易破裂。因为气温低于 ℃时,水从表面开始凝固,而冰的密度 (大于/小于/等于)水的密度,水结成冰后质量 (变大/变小/不变),体积 (变大/变小/不变),从而会使水管胀裂。
14.学习了_?????????è????????_小华同学想知道橡皮擦的密度。他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橡皮擦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再用量筒测出橡皮擦的体积为10cm3,则该橡皮擦的密度为 g/cm3。若把橡皮擦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用电子秤、一个玻_??????????°???????_以粗略测量椰子油的密度。先后测出空杯、装满水、装满油的杯子的质量,测量的数据如表所示,杯子两次都“装满”,是为了使被测量的油和水 相同,根据测量数据,椰子油的密度是 kg/m3(ρ水=1.0×103kg/m3)。
空杯的质量/g 水和杯的质量/g 油和杯的质量/g
100 300 268
16.2020_???2???????±?é??_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雷神山医院,其ICU重症监护室内配有充满氧气的钢瓶,供病人急救时使用,其密度为4kg/m3,若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一半,则瓶内剩余的氧气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密度为 kg/m3;如图表示某物质的密度跟体积的关系,可见阴影部分S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的值为 。
三、实验探究题
17.小明同学在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液体的密度。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如下的问题,请你帮他一起解决:
(1)他将托盘天_????????¨?°?????·?_作台面上,取下垫圈,并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甲图中的A位置处,他应该将 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2)在测量空烧_???è?¨é???????????_首先将空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然后把50g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指针又静止在甲图中A的位置。当他再向右盘中加入5g的砝码时,指针静止在甲图中的B位置,则他接下来的操作是_ ;当天平最终平衡时,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应为 g;
(3)小明经过正确_è§?è????????é?????_计算得知倒入量筒中的液体质量为49.5g,此时液体静止时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 cm3;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
(4)本实验,先测空烧_???è?¨é???????????_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然后将烧杯中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这种方法测出的液体密度的测量值与其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18.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 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使横梁平衡。
(2)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_g????°?é??é?????_食用油倒入烧杯,称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1甲所示,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 g,接着,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示数如图1乙所示,则食用油的密度为
g/cm3。
(3)本次实验测得食用油的密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主要原因是 。
(4)小华查阅资料和深入思考后,找到了测量液体密度更精确简便的方法,操作如下:
①如图2甲、乙所示,把适量待测液体和水分别倒入两容器中并置于两电子秤上,再将两电子秤示数清零(按电子秤的清零键后,示数显示为零);
②将系好细线的小物块(不吸收液体)缓慢浸没到待测液体中保持静止(未触底),液体未溢出,如图2丙所示,记下电子秤的示数m1;
③将小物块取出,擦干后再缓慢浸没到水中保持静止(未触底),水未溢出,如图2丁所示,记下电子秤的示数m2;
④则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四、计算题
19.某同学用天平、玻璃瓶和_?°???????é??????§?_液体的密度,测得空瓶的质量为25.4g,瓶中装满水后总质量为47.4g,将瓶中水全部倒出并装满待测液体后总质量为51.8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玻璃瓶的容积;
(2)待测液体的密度。
20.建筑工地需要400m3的沙_??????????????°???_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装满一桶沙石,测得桶中的沙石的质量为5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20kg,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沙石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载重4000kg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2.3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 高频易错同步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关于质量、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随着温度降低,密度会增大
B.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C.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气体的密度
D.物体的质量随着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解:A.密度是物质的特性,跟物质的种类、状态、温度有关,例如水凝固成冰后,温度降低,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故A错误;
B.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B正确;
C.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固体的密度不一定比液体、气体的密度大,故C错误;
D.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故D错误。答案:B。
2.如图,我国首_??????é???°???????_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事业有了重大突破。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
A.密度大 B.密度小 C.体积大 D.体积小
解:C919_?¤§?????·?°???????_,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极轻”表示体积一定时,材料的质量非常小,也就是密度很小。所以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密度小。
答案:B。
3.如图所示,天平已调平,将4_??????????????????_和5个相同的乙球按图示摆放至天平左右两盘时,天平仍平衡,已知甲球和乙球的体积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甲球与1个乙球的质量之比为1:1
B.3个甲球与4个乙球的质量之比为1:1
C.甲球与乙球的密度之比为3:4
D.甲球与乙球的密度之比为3:2
解:由题意和图示可得:3m甲+m乙=m甲+4m乙,
化简可得:m甲:m乙=3:2,
即1个甲球与1个乙球的质量之比为3:2,故A错误;
则3个甲球与4个乙球的质量之比为:3m甲:4m乙=3×3:2×4=9:8,故B错误;
已知V甲=V乙,由ρ=可得,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故C错误,D正确。
答案:D。
4.如图所示,水中游动的质量为2.2kg的金龙鱼,其密度与水相近,则它体积估值约( )
A.22dm3 B.2.2dm3 C.220cm3 D.22cm3
解:由题意知,金龙鱼的密度为ρ金龙鱼≈ρ水=1.0×103kg/m3,
由ρ=得,
金龙鱼的体积为V金龙鱼===2.2×10﹣3m3=2.2dm3。
答案:B。
5.如图所示,桌面上放三个相同的玻璃杯,玻璃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则关于三种液体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
A.甲液体的密度最大 B.乙液体的密度最大
C.丙液体的密度最大 D.三种液体的密度一样
解:由图可知,甲、乙、丙三种液体的体积关系为:V乙>V甲>V丙,
三种液体质量相等,
根据ρ=可知,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乙<ρ甲<ρ丙,
故选项ABD错误,C正确。
答案:C。
6.在研究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时,测得一定质量的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事实表明,_4???????°???????_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即在0~4℃水的密度逐渐增大,由ρ=可知,质量一定时,ρ增大,V减小,在温度大于4℃水的密度逐渐减小,由ρ=可知,ρ减小,V增大,故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先减小后增大。21*cnjy*com
答案:A。
7.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较大
B.乙物质可能是水
C.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为1:2
D.乙物质的密度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解:AB、由图象知,在两种物质质量相同时(m=8g),甲的体积V甲=4cm3,乙的体积V乙=8cm3,
甲物质的密度:
ρ甲===2g/cm3,
乙物质的密度:
ρ乙===1g/cm3;
所以甲物质的密度较大,乙物质可能是水,故AB正确;
C、由V=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
V甲′:V乙′=:=ρ乙:ρ甲=1g/cm3:2g/cm3=1:2,故C正确;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所处的状态有关,而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故D错误。
答案:D。
8.同种物质做成的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其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质量如表所示,体积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空心物体是( )21·世纪*教育网
物体 甲 乙 丙 丁
质量m/g 3 5 9 12
A.甲 B.乙 C.丙 D.丁
解:甲、乙、丙、丁四个物体的密度分别为:
ρ甲===3g/cm3,
ρ乙===2.5g/cm3;
ρ丙===3g/cm3,
ρ丁===3g/cm3。
由以上计算可知,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丙、丁四个物体,乙是空心的。
答案:B。
9.用盐水选种_???è???±?????°????_密度为1.1×103kg/m3.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现配制了0.5dm3的盐水,称得其质量为0.6kg,为使配制的盐水符合选种要求,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2·1·c·n·j·y
A.再加盐0.2g B.再加水50g
C.再加水500mL D.既不加盐,也不加水
解:(1)已知配制的盐水体积V=0.5dm3=0.5×10﹣3m3,
设配制的盐水的密度为ρ,
盐水的密度:
ρ===1.2×103kg/m3,
因为ρ>ρ0=1.1×103kg/m3,
所以配制的盐水不符合要求;
(2)盐水密度偏大,需要加水以减小密度;
(3)设应加水的质量为△m,则加水后m总=m+△m,
而△m=ρ水△V,△V=,
∴V总=V+△V=V+,
由ρ0=得:
1.1×103kg/m3===,
解得:△m=0.5kg=500g。
由ρ=可得,所加水的体积△V===500cm3=500mL。
答案:C。
10.在测量_??????????????????_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21cnj*y.co*m】
A.量杯质量为20g
B.4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D.该液体密度为2g/cm3
解:A、由图像可知,起点表示:当横坐标为0,纵坐标为20g,表示未装液体,此时的质量为量杯自身质量20g,A选项正确;【出处:21教育名师】
C、计算液体密度,以V=20cm3,对应的纵坐标为40g,表示量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40g,则液体的质量为40g﹣20g=20g,该液体的密度为:ρ===1.0g/cm3,C、D选项错误;
B、V=40cm3时,由根据液体密度ρ=1.0g/cm3,计算液体的质量m=ρV=1.0g/cm3×40cm3=40g,B选项错误;
答案:A。
11.一块普_é?????????§????6_25cm3,质量为1375g。面对市场需求,一种在混凝土中掺杂玻璃纤维的透光混凝土砖应运而生,掺杂玻璃纤维比例越高,透光性越强。如图所示为体积与普通砖相等的透光混凝土砖及其结构图,由300g玻璃纤维和100g混凝土混合而成,且均与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玻璃纤维=2.4g/cm3)( )
A.透光混凝土砖的密度为2.2 g/cm3
B.透光混凝土砖的密度比普通砖大
C.增加透光混凝土砖的透光性,密度会变大
D.沿虚线分割透光混凝土砖,若分割后两部分体积之比V1:V2=1:4,则这两部分密度之比ρ1:ρ2=1:4
解:A、400g透光混凝土砖的体积为V=625cm3,透光混凝土砖的平均密度:
ρ===0.64g/cm3,故A错误;
B、普通混凝土的密度:
ρ1===2.2g/cm3,故B错误;
C、由题干可知掺杂玻璃纤维比例越高,透光混凝土砖的透光性越强,由于透光纤维的密度大于普通混凝土砖,所以平均密度也越大,故C正确;
D、由于透光混凝土砖的密度分布均匀,故任意切割后,密度均不变,故D错误。
答案:C。
12.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_?°???????é????????_衡量的。一场大雪后,小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80mm,然后他用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65mm,若雪踏实后的密度与冰相似,这场大雪的降雪量为( )
A.165mm B.180mm C.13.5mm D.15mm
解:因为降雪量是用一定面_?§????é?????????°?_后的高度来衡量的,刚降下的雪非常松软,里面的空隙较大,踏实后,雪坑的深度为165mm,说明踏实后雪的实际高度为180mm﹣165mm=15mm,此时,雪的密度等于冰的密度,为水密度0.9倍,故化成水后为15mm×0.9=13.5mm,故这场大雪的降雪量约为13.5mm。
答案:C。
二、填空题
13.冬天,室外水管需用_???????????????è??_,否则结冰时水管容易破裂。因为气温低于 0 ℃时,水从表面开始凝固,而冰的密度 小于 (大于/小于/等于)水的密度,水结成冰后质量 不变 (变大/变小/不变),体积 变大 (变大/变小/不变),从而会使水管胀裂。
解:
(1)气温低于0℃时,水开始结冰;
(2)因为冰能漂浮在水面,所以冰的密度小于水;
(3)质量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随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
(4)因为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V=可知其体积变大。
答案:0;小于;不变;变大
14.学习了密_??????è?????????°?_华同学想知道橡皮擦的密度。他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橡皮擦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再用量筒测出橡皮擦的体积为10cm3,则该橡皮擦的密度为 2.16 g/cm3。若把橡皮擦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由图可知,_??¨?¤???????????°?_上,1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0.2g,即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橡皮擦的质量是:m=20g+1.6g=21.6g,
则该橡皮擦的密度为:ρ===2.16g/cm3;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质量的多少无关,把橡皮擦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不变。
答案:2.16;不变。
15.用电子秤、一_????????????????°?_,可以粗略测量椰子油的密度。先后测出空杯、装满水、装满油的杯子的质量,测量的数据如表所示,杯子两次都“装满”,是为了使被测量的油和水 体积 相同,根据测量数据,椰子油的密度是 0.84×103 kg/m3(ρ水=1.0×103kg/m3)。
空杯的质量/g 水和杯的质量/g 油和杯的质量/g
100 300 268
解:用同一个杯子装满水和椰子油的体积相等,
由表格数据可得,杯子分别装满水和椰子油时,水和椰子油的质量分别为:
m水=m水总﹣m杯=300g﹣100g=200g,m油=m油总﹣m杯=268g﹣100g=168g,21教育网
由ρ=可得,杯子的容积:
V==,即=,
解得:ρ油=0.84g/cm3=0.84×103kg/m3。
答案:体积;0.84×103。
16.2020年2月武汉集_???????????°??????_状病毒肺炎的雷神山医院,其ICU重症监护室内配有充满氧气的钢瓶,供病人急救时使用,其密度为4kg/m3,若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一半,则瓶内剩余的氧气的质量将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密度为 2 kg/m3;如图表示某物质的密度跟体积的关系,可见阴影部分S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的值为 12g 。www-2-1-cnjy-com
解:(1)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的一半,则瓶内所含氧气减少,质量变小;
设氧气瓶中原来氧气的质量为m,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的一半,质量减少,还剩m,
设氧气瓶的容积为V,剩余氧气的体积始终等于氧气瓶的容积V不变;
原来氧气的密度ρ==4kg/m3;
则剩余氧气的密度:ρ′===×=ρ=×4kg/m3=2kg/m3;
(2)分析图象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可知,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密度,故此时阴影部分的面积S=ρV,即为该物质的质量;2-1-c-n-j-y
则m=ρV=4g/cm3×3cm3=12g。
答案:变小;2;12g。
三、实验探究题
17.小明同学在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液体的密度。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如下的问题,请你帮他一起解决:
(1)他将托_????¤?????????¨?°?_平工作台面上,取下垫圈,并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甲图中的A位置处,他应该将 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2)在测量空烧杯质量时,_???é??????°??????§_杯放在天平的左盘,然后把50g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指针又静止在甲图中A的位置。当他再向右盘中加入5g的砝码时,指针静止在甲图中的B位置,则他接下来的操作是_ 取下5g砝码,再向右移动游码,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当天平最终平衡时,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应为 50.6 g;
(3)小明经过正确规范的测量和_è?????????????????_量筒中的液体质量为49.5g,此时液体静止时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 45 cm3;该液体的密度为 1.1×103 kg/m3;
(4)本实验,先测空烧杯质量_???????????§??????_液体的总质量,然后将烧杯中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这种方法测出的液体密度的测量值与其真实值相比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解:(1)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_?????°é???????????_下垫圈,并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甲图中的A位置处,说明天平的右端上翘,要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2)空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_?????????50g_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指针又静止在甲图中A的位置,说明物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当他再向右盘中加入5g的砝码时,指针静止在甲图中的B位置,说明物体的质量小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5g是天平的最小砝码,此时取下最小砝码,再向右移动游码,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空烧杯的质量:m=50g+0.6g=50.6g。
(3)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V=45mL=45cm3,
液体的密度:ρ===1.1g/cm?=1.1×103kg/m3。
(4)由于烧杯中的液体不能全部倒入量筒,烧杯上会有残留,导致液体的体积测量值偏小,密度测量值偏大。
答案:(1)平衡螺母_??????è°?è?????__ (2)取下5g砝码,再向右移动游码,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50.6g;(3)45;1.1×103;(4)偏大。
18.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 左 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端调节,使横梁平衡。
(2)称出空烧_??????è?¨é?????2_8g,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称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1甲所示,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 33.2 g,接着,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示数如图1乙所示,则食用油的密度为 0.83 g/cm3。
(3)本次实验测得食用_????????????_???_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主要原因是 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时,烧杯中会有残留,使体积变小 。
(4)小华查阅资料和深入思考后,找到了测量液体密度更精确简便的方法,操作如下:
①如图2甲、乙所示,把适量待测液体和水分别倒入两容器中并置于两电子秤上,再将两电子秤示数清零(按电子秤的清零键后,示数显示为零);21·cn·jy·com
②将系好细线的小物块(不吸收液体)缓慢浸没到待测液体中保持静止(未触底),液体未溢出,如图2丙所示,记下电子秤的示数m1;
③将小物块取出,擦干后再缓慢浸没到水中保持静止(未触底),水未溢出,如图2丁所示,记下电子秤的示数m2;
④则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解:(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然后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在调节过程中,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边调节;
(2)由图甲知,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m总=50g+10g+1.2g=61.2g,
食用油的质量为:m油=m总﹣m杯=61.2g﹣28g=33.2g,
由乙图知,食用油的体积为:V=40mL=40cm3,
食用油的密度:ρ===0.83g/cm3;
(3)将食用油从烧杯倒入量筒时不可能完全倒干净,导致体积的测量结果会偏小,而质量的测量是准确的,根据ρ=可知,此密度的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因为将两电_????§¤?¤???°???é??_,所以根据题意可知m1为小物块排开液体的质量,m2为小物块排开水的质量,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和浸没在水中的体积相等都等于物块的体积,
则物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液=V物=V排水=,
液体的密度为:ρ液===。
答案:(1)左;左;(2)33.2;0.83;(3)偏大;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时,烧杯中会有残留;(4)。
四、计算题
19.某同学用_?¤????????????????_和水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测得空瓶的质量为25.4g,瓶中装满水后总质量为47.4g,将瓶中水全部倒出并装满待测液体后总质量为51.8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玻璃瓶的容积;
(2)待测液体的密度。
解:
(1)玻璃瓶中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m水=m2﹣m1=47.4g﹣25.4g=22g,
由ρ=可得,玻璃瓶的容积:
V=V水===22cm3。
(2)玻璃瓶中装满待测液体时,待测液体的质量:
m液=m3﹣m1=51.8g﹣25.4g=26.4g,
待测液体的体积:
V液=V瓶=22cm3,
待测液体的密度:
ρ液===1.2g/cm3。
答:(1)玻璃瓶的容积为22cm3;
(2)待测液体的密度为1.2g/cm3。
20.建筑工地需要400m3_??????????????????_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装满一桶沙石,测得桶中的沙石的质量为5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20kg,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沙石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载重4000kg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解:(1)由ρ=可得,桶的容积为:
V=V水===2×10﹣2m3,
(2)桶中沙石的体积为:V0=V=2×10﹣2m3,
沙石的密度:ρ===2.6×103kg/m3;
(3)由ρ=可得,沙石的总质量:
m总=ρV总=2.6×103kg/m3×400m3=1.04×106kg,
若用一辆载重4000kg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
n===260车。
答:(1)桶的容积是2×10﹣2m3;
(2)沙石的密度是2.6×103kg/m3;
(3)一辆载重4000kg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260车。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