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7 11:4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
秋天的怀念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淡雅(yǎ)
?
?烂漫(màn)?
?
瘫痪(huàn)
B.侍弄(sì)?
?
?絮叨(xù)?
?
?
?
翻来覆去(fù)
C.砸碎(zá)?
??捶打(chuí)?
?
?整宿(sù)
D.憔悴(jiāo)?
仿膳(shàn)?
?
诀别(jué)
2.
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

A.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地步,境地)
B.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C.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D.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形容说话啰唆)?
3.
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B.史铁生先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课本中。
C.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
D.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4.
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原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却忽然残疾了的史铁生,这才惊异地发现,在古老的地坛里,淡褪了容颜的断壁残垣,亘古不败的冉冉红日,以及满目荒芜的丛草密林,处处散发出令人震撼的生命的气息。
A.原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的史铁生忽然残疾了
B.史铁生发现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C.古老的地坛,处处令人惊异和震撼
D.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二、
填空题
5.
根据下列所给词语含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活动功能。________
(2)形容人脸色不好。________
(3)颜色鲜明而美丽。________
(4)高尚纯洁。________
6.
根据括号内的提示,体会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线字的含义。
(1)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________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母亲忍受的是什么?)
(2)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________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
7.
文学常识填空。
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作家。1969年到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________》。代表作品有《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等。
8.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璧。_________________
(2)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复去地睡不了觉。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__________________
(4)当一切灰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______________
三、
现代文阅读
?
9.
十毫升母爱
????????①这半年,我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疲惫不堪,吃不好睡不好,身体慢慢变差。虽已立春,但春寒料峭,凛冽的风仍不时从门缝往里吹。瘦弱的我受了风寒,终于熬不住,病倒了。
????????②丈夫建议:“要不把孩子姥姥接过来吧?帮忙带带孩子!”我却犹豫了。
????????③我从小就怕母亲。记忆中,母亲脾气暴躁,一直以凶神恶煞的面目出现。我有丝毫让她不满意的地方,她便会严厉地指责我,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浓浓的阴影。
????????④母亲几乎没有夸奖过我,也许是没有文化的缘故,她甚至不懂得在我难过之际给予一点安慰。高考结束,我的成绩不太理想,母亲却没有安慰我,只是忙着做自己的事。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我递给母亲看,她没有接,低着头冷冷地说:“叫你不要报这么差的大学。”我默默收回了通知书,流着泪转身离去。
????????⑤这些年,我们母女的关系一直淡淡的,交流很少,彼此都习惯了对方的淡漠。
????????⑥丈夫瞒着我给母亲打了电话。没想到,她竟然很快从千里之外坐车赶来了。打开门,看见母亲扶着墙壁站在我面前时,我竟有些不知所措。母亲晕车厉害,一上车便开始吐。等到下车,虚弱得像丢了半条命。
????????⑦我赶紧把母亲迎进门,母亲顾不上自己身体不适,一个劲盯着我看,说:“就你逞能,都累成这样了!”语气一如既往的不中听。我已经习惯了,无声地笑了笑。
????????⑧母亲来了,我的担子被她分去一部分,顿感轻松多了。我的病却很奇怪,药吃了一周,不见好。尽管穿着厚厚的棉服,还是咬着牙关瑟瑟发抖。晚上我早早地躲进被窝,母亲则在客厅打电话。连续几个晚上,她都在电话里和她的老姐妹拉家常。
????????⑨一天早上,母亲从外面回来,放下包便进了厨房。许久,从厨房猫着腰出来了,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水,递给我,催促我快点喝完。看着她期待的眼神,我忍着怪味把那碗汤水一饮而尽。和小时候一样,看到我乖乖的表现,母亲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⑩连续几天,母亲都会做一碗这样的汤水让我喝。我实在忍不住,问这是什么东西。母亲说是一位老姐妹提供的秘方,专治体虚怕冷的毛病。听了这话,我感觉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原来那些天,她和老姐妹们煲电话粥,是在帮我找药方。
?????????病假结束了,我得赶早上班。早上七点,母亲已不在家,她每天早早去买菜,按她的说法,早晨的菜新鲜。我从小都在服从她,自然无法说服她多睡一会儿。
?????????我骑车赶往单位。风直往衣服里钻,我不由得缩紧了脖子。路上,有个声音夹杂着风声钻进了我的耳朵:“阿姨,今天又这么早来接露水啊!”我好奇地循声望去,一片树丛中,蹲着一个人,竟是母亲!
?????????我远远地站着,听着那人和母亲的对话。
?????????“阿姨,你在这接了一周了吧?每次一个多小时吧?这露水真的能入药吗?”
?????????“我老姐妹说,不同叶子上的露水有不同功效,不管它有没有用,总要试试。药方所需露水不多,每次只要这么一小瓶。”
?????????母亲扬了扬手中的瓶子。那是一个口服液的瓶子,容量为十毫升。母亲腰椎间盘突出,不能久坐,为了十毫升露水,却在呼啸的冷风中不知疲倦地蹲着。
?????????母亲捶打着腰,蹒跚着往家的方向走去。我站在风中,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有些爱很微小,微小到只能用毫升衡量。即便十毫升的瓶子,里面装的也是满满的母爱﹣﹣是我从未靠近却真实存在的亲情。
(1)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但春寒料峭,凛冽的风仍不时从门缝往里吹。
②母亲捶打着腰,蹒跚着往家的方向走去。
(2)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许久,从厨房猫着腰出来了,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水,递给我,催促我快点喝完。
②风直往衣服里钻,我不由得缩紧了脖子。
(3)文章第③段有何作用?
(4)“十毫升母爱”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根善的拐杖
①14岁那年,我正在上初中,父亲在工地不小心摔断了右腿。医生说至少得休养一年半载才能好,这可愁坏了父亲,全家人都指望着他挣钱呢。
②父亲是个呆不住的人,刚刚休养了半个月,就让母亲给他弄了一副拐杖。他说家里太闷,要出去溜达溜达。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靠拐杖支撑着走路的父亲,晚上回来的时候,照样神奇地给我们挣回了钱,尽管只有十几元。原来,父亲在步行街那里,找了一份发广告单的活儿。想着父亲右腿上绑着厚厚的石膏,拄着拐杖,在那里一站就是一天,我的心里,仿佛飞进去一只凶恶的马蜂,不停地扎着我。
③周末的时候,我要替他去发广告单,他不允,狠狠训斥了我:“没出息的孩子才去发广告单,你只管给我好好读书!”而我头一次没听他的话,偷偷地跟着他。
④此时虽是上午九点多,但太阳已在尽情地释放她的热情,调皮的风儿也不见一丝踪影,路旁的几棵梧桐树也是无精打采的。来往的人们都将自己的脸儿躲在五颜六色的遮阳帽或太阳伞下。汗水在父亲的脸上肆意地流淌,可他两只胳膊还要架着拐杖,手里还拿着厚厚的一摞广告单,没办法去擦。我想过去帮父亲擦擦汗,又担心他责骂我,只好在那里暗自替父亲难受着。
⑤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摇摇晃晃走过父亲的身边,忽然晕倒在地上。一瞬间,呼啦啦地围上来一帮人,却没有一个去扶的。我听见有人小声议论,说前几天有个年轻人救了一个老人,却被老人讹上了,最后那个年轻人在医院花了近千元的冤枉钱,真是叫人寒心。这大概就是一大帮人没有一个肯施以援手的原因吧。
⑥这是一群麻木的人。我从人群中那一张张脸望过去,每一张都分明写着冷漠。不,有一张脸是个例外,如同万千枯藤上唯一鲜活的叶子,上面写着焦急。
⑦我看得真切,那是父亲的脸!粗糙的脸,此刻却光滑得如一面镜子,映照了人的良心。
⑧父亲拄着拐杖,费力地拨开人群,蹲下来,按住了老人的人中穴。原来老人中暑了。当他醒过来的时候,一再向父亲道谢,而父亲只是擦擦脸上的汗水,轻描淡写地笑笑。老人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像在风中摇曳的蜡烛,随时都有被吹灭的危险。父亲赶忙递给老人一根拐杖,轻声说:“老人家,拄着点儿走吧,能稳当些。”
⑨“谢谢,那你怎么办?”“没啥,我这不是还有一根吗,我只是断了一条腿,一根拐杖足够了。”父亲笑着说。
?人群出奇地安静。没了拐杖,我本以为父亲会摔倒,可他站在那里却像一棵参天大树。因为他的脚下有根,很深很深的根。
?人群并没有散去,开始有人伸出手来,一双,两双,十双??枯藤开始发出了新芽儿!
?我们太习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各扫门前雪,整天一副麻木不仁的模样。灾难来临时的呆若木鸡,邪恶当道时的熟视无睹,都会令你的灵魂左右飘忽,摇摇欲坠。
?父亲让我懂得,每个人都需要一根善的拐杖,使自己的灵魂不至于在风雨飘摇的尘世摇摇晃晃。
(1)结合选文内容,概括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2)第⑦段中画线词语“粗糙”和“光滑”的含义是什么?
(3)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5)分析选文第?段“人群出奇地安静”的原因。
(6)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
?

A.选文标题中的“拐杖”一语双关,既指父亲递给老人的拐杖,也指人们善良品性的精神支柱。
B.选文第⑧段中“轻描淡写地笑笑”是对父亲的神态描写,意在表现父亲在救助老人之后轻松喜悦的心情。
C.选文第?段画线的句子与第⑥段“如同万千枯藤上唯一鲜活的叶子”一句相照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助人的行为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D.选文第?段以议论的表达方式,批判了当今社会部分人的冷漠。
四、
综合性学习
11.
综合性学习。
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请你参加下列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你准备在这一主题下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出两项。
?
12.
某校七年级(2)班以“感受母爱”为主题举行了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搜集材料】某同学根据搜集到的材料做成了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如下),请你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项目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关注母亲生日的
54%
66%
91%
关注同学生日的
56%
86%
92%
(2)【修改习作】围绕母爱,某位同学写了一个作文片段,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的题目。
[A]恍惚中,我忙乱的思想又被拉回到了那难忘的童年。
[B]我看见一个忙碌的身影,那是母亲在辛勤工作;我看见一个疲惫的身影,那是母亲在为我编织寒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细回想,在我的生活中,哪一天又少得了母亲的身影?在我成长的十二年里,母亲不但给了我关爱,还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
[C]母亲虽然普通,但在我的眼里,她是最无私、最伟大的世界上的人。
①[A]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它是“_____________”,应当改为“____________”。
②请在[B]句的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面的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
③[C]句语序不当,请你进行修改。
(3)【积极献言】据报载,金坛一名14岁男孩被母亲教训后留下一张纸条说“你们不要找我了,我一年之后回来”,便离家出走。假如你是14岁男孩的老师,该如何劝阻他?
五、
写作?
13.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自由和幸福的港湾。从小到大,家庭生活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父母亲人的关爱,一定让你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请你自拟题目,以生活中真实的故事为素材,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A
B
C
B
5.(1)瘫痪(2)憔悴(3)烂漫(4)高洁
6.


7.
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8.
(1)璧——壁(2)复——覆(3)决——诀(4)灰——恢
9.①形容微微寒冷,这里指刚入春时的寒冷。
②这里指母亲因为腰椎间盘突出,而腿脚不灵便,走路摇摇摆摆的样子。
①运用动作描写,如“猫”“端”“递”“催促”等一系列动词突出母亲重视手里的汤水,把母亲对“我”的细心呵护生动地刻画了出来。侧面反映母亲对“我”的关爱。
②既点出了天气寒冷,为母亲出场准备了典型环境,又以“我”的表现为母亲冒寒接露水做了铺垫,渲染了母爱的伟大。
本段回忆母亲对“我”的严格要求,与后文母亲大清早为“我”接露水治病形成对比,更突出母爱的深沉。其次,文章先抑后扬,增加了文章的波澜,展现了作者由畏母到敬
母的心路历程。
好。标题中的“母爱”点明了文章的主题;新颖,“十毫升”将母爱这抽象不可见的东西具体化;以小见大。用“十毫升”这极少的体积来表现深沉无边的母爱,给读者留下强烈的印象。
10.(1)①善良(乐于助人、有担当):他扶起一位中暑的老人,并将一支拐杖给了老人。
②吃苦耐劳(有责任感、勤劳):他在摔断了右腿需要休养时,还顶着烈日去发广告单挣钱养家。
③爱孩子:他不让“我”帮他发广告单,督促“我”读书。
(2)“粗糙”是形容父亲的脸布满皱纹(饱经沧桑),“光滑”指父亲关心他人的心灵十分美好(品质高尚)。
(3)自然环境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表现了父亲发广告单的不易,为后文老人中暑摔倒的情节作铺垫。
(4)对比(衬托)。将父亲的焦急与众人的冷漠形成对比(用众人的冷漠反衬出父亲的焦急),突出表现了(衬托出)父亲善良的品质,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佩(赞美)之情。
(5)①为父亲拄着双拐还能去帮助老人的行为而震撼。
②为自己的冷漠、麻木而感到羞愧。
③对父亲善良的举动充满敬意。
(5)B
11.
答案示例:
主题板报、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
12.(1)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生日和关注同学生日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大家对母亲生日的关注率小于对同学生日的关注率,初中生尤甚。
(2)①思想,思绪,②我看见一个欢快的身影,那是母亲在为我学习进步而高兴,③母亲虽然普通,但在我的眼里,她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人。
(3)示例:孩子,你妈妈教训你是因为她望子成龙,天下哪一位妈妈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出人头地呢?还是多想一想妈妈对你的关爱吧。因为一点小事就离家出走,会让妈妈悲痛欲绝。赶快回家吧,妈妈在等你。
13.
我们这一家人
要说我的家嘛,可真像个学校。因为,我的爸爸是老师,我的妈妈也是老师,我自然是学生喽。所以,我们家的生活就自然而然地带着学校生活的色彩﹣﹣紧张而愉快。
清晨,随着“丁零零……”的闹钟铃声,我家的第一乐章便开始了﹣﹣它紧张、快节奏。你看,穿衣、洗漱,三个人各忙各的,几乎不说什么,也不用说什么,真像军事训练似的。该吃早饭了,有时是爸爸去买几个包子,不过妈妈和我都不爱吃;有时来一碗豆浆,啃几块饼干;有时妈妈起床早一点,煮些可口的粥,大家匆匆地来一碗,然后筷子一丢,就急急忙忙地赶向学校。
中午是个“小过门”。妈妈下班后,赶忙到菜市场买菜,然后回家烧菜做饭。饭菜常常很简单,用爸爸的话来说,就是“凑合凑合”“将就将就”罢了。饭后,我们一家人坐在沙发上,爸爸、妈妈、我都兴致勃勃地“播报”学校和班级的“新闻”,或者是海阔天空地聊天,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时事,小到鸡毛蒜皮,真是无所不谈。谈着谈着,忘了时间,一看钟表,“哎呀”,都一点半了,快迟到了,就心急火燎地向学校跑去。
下午放学,第二乐章便奏响了﹣﹣它柔和、明快。我在做作业、读课文、听英语,书声琅琅……妈妈做饭,锅碗瓢盆,乒乒乓乓……爸爸也不闲着,拖地打扫家,东南西北,呼啦呼啦……妈妈风趣地说:“这是大合奏。”
晚饭后,进入第三乐章﹣﹣它舒缓,深情。我看书,写日记。妈妈在灯下批改学生的作文。爸爸呢,不是看报刊就是写文章。有时他们还互相讨论,切磋学问,常常为了一个问题,滔滔不绝地各抒己见,偶尔也会把我拉进来呢。
当爸爸入党后被提拔为副校长时,当妈妈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时,当我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或是参加比赛获奖时,我家的乐章便进入了高潮,全家人都沉浸在欢乐、幸福之中。每当这时,爸爸妈妈好像年轻了,我好像长大了。
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