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3.1 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 说课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3.1 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 说课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7-27 11:0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 说课稿
说教材
《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是七年级上学期生物 第二章第一节内容。这一章内容是形形色色的植物。重点是通过研究和认识身边形形色色的植物,让同学们了解生物圈中植物的多样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本节是基础课,通过在实验室里对植物根、茎、叶、花、等器官的观察活动,一方面进行观察方法和技能的培养,即让学生知道在实验室里怎样观察植物、观察些什么;另一方面通过对植物各个器官的观察,了解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知识性目标:1、能识别一般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器官。
2、举例说出常见植物的变态根、变态茎、变态叶。
技能性目标:运用试验、观察的基本方法,识别植物各器官的形态。
情感性目标:关注身边植物,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体验形形 色色、丰富多彩的植物,增强珍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自觉性。
重点:识别一般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器官,以及它们各自的结构特点。
难点:变态茎、变态叶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探讨
教法与学法
演示法:教学时,出示实物----出示标本----出示多媒体图片相结合的方法对植物的各器官进行观察 。目的是充分借助形象直观的实物演示,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的教法由实物到图画,形象直观,遵循了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认知规律,由于视觉的不断变化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讨论交流法:对于植物的变态茎和变态叶,学生讨论这些结构与环境有什么关系。通过交流得出多种结论,最后总结评价。鼓励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重视交流与合作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设计理念
本节课努力遵照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在设计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到资源的利用,以儿童喜爱的生活情境导入,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以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依据课本又拓展了课本,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同时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直观到理性认识植物各个器官。并讨论交流得出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发掘学生更多的认识,并使他们体会到:原来熟悉的植物,隐藏着那么多我们未了解的秘密,让学生经历了.观察---质疑----讨论交流---升华的过程,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中开花,思维在实践中延伸。
教学流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了学习的状态。新课伊始,我从“春天来了,许多植物开始发芽、长大、开花。大自然被点缀的无比美丽。那么你们想一下我们观察到的植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有哪些器官组成呢?”由于观察的局限性,平时只注意表面现象,学生们的回答都不全面。这样带着问题开始展示图片进入新课学习
1.我给学生准备了多个植物的图片,上课伊始给学生欣赏美丽的图片,再听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不仅注意力马上被吸引,情感也得到熏陶。新课标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本课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渗透这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珍爱生命的态度。情景导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兴趣。

3、关于《根的结构》的教学,根据我们本地的实际,用白菜和大豆做实验材料,对照课件上的图片,观察它的根系,找出主根、侧根、不定根。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变态根的介绍主要是通过课件展示,然后根据生活实际学生思考讨论,还有哪些植物的根属于变态根。
不定根
根系
萝卜 胡萝卜 甜菜
变态根
2、关于茎和叶的学习用多个图片对比观察,讨论得出茎、叶的结构特点。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变态茎、变态叶,直观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比文字教学的记忆要深刻的多。
植物的主干和侧枝都是茎

茎上长有什么?
茎的基本特征就是具有节和节间
变态茎

完全叶的结构
豌豆的叶卷须
变态叶
猪笼草的捕虫叶
特殊的叶
4、、关于《花的结构》的教学,根据我们本地的实际,用棉花做实验材料,让学生取一朵野棉花,对照课件上的图,观察它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从而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究,去讨论、归纳结果,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落实技能目标。
花柄
花萼
花瓣
子房
花柱
柱头
雌蕊
花冠
花药
花丝
雄蕊
一、花 的 结 构
花托
5、风媒花和虫媒花只靠课本上的一段文字介绍,实在太枯燥,难以理解。先用多媒体简要的给学生补充介绍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知识,并指导学生学习植物的传粉过程。用形象化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的生理过程,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让学生观看视频,使学生看到平时看不到的生命现象,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体现新课标中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要求。
一朵花的雄蕊产生的花粉粒,落在同一朵花雌蕊的柱头上。
自花传粉:
借助外力作用,一朵花的雄蕊产生的花粉粒,落在另一朵花雌蕊的柱头上。
异花传粉:
这里的花粉真好吃!
谁来帮帮我呀?
有风婆婆我呢!
虫媒花与风媒花
6、课堂反馈:三个思考题的出现使学生们思维又开始活跃起来,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巩固本课知识同时开拓知识视野对生物生长与其环境相适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五)、知识介绍 、全课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