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培优题典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一、选择题:本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安徽省泗县第一中学高一开学考试)明朝万历年间,东林党人顾宪成在无锡东林书院撰写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 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在此聚众讲学,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 响应,一时声名大著。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资本主义萌芽的初步发展 B.经世致用学风影响广泛
C.心学空谈玄说进一步传播 D.政府重视文化教育事业
2.(2021·安徽高一期末)在明朝中后期,不少省份出现了明显的地权集中态势,大量自耕农和半自耕农成为缙绅地主的荫户或一般地主的佃户。由此可推知,当时
A.农村经济发展非常缓慢 B.农村阶级矛盾逐渐激化
C.土地兼并得到官方支持 D.政府注重对农业的治理
3.(2021·安徽高一开学考试)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所著的《泰西水法》部分内容为《农政全书》采用;瑞士传教士邓玉函与 中国人王徽合著《奇器图说》,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欧洲物理学的知识;汤若望著《远镜说》介绍 了光学知识;西方火器制造技术在明朝颇受重视。这些史实可用于研究明朝
A.西学东渐的影响 B.政府的科技政策
C.农业生产的进步 D.军火贸易的发展
4.(2021·合肥滨湖寿春中学高一期末)据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所编《重辑枫泾小志》记载,康熙初年,上海枫泾织布局众多,局中所雇佣的染匠、砑匠多是江宁人,民众恨其扰民,聚众设计将其杀死数百人。此材料反映了手工工场的发展
A.冲击了封建统治 B.危害了社会治安
C.受困于社会环境 D.缺乏了配套措施
5.(2021·安徽高一期末).下表是明清时江南松江府一带的米价变化表。这一变化表明
A.政局变化影响经济发展走势 B.粮食产量大大增加
C.白银大量涌入致使物价下降 D.赋税改革成果显著
6.(2021·安徽高一期末)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宜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此后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见下表)。这说明当时
A.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B.闭关锁国政策从此被废除
C.催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D.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活力
7.(2021·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一期末)下图是清朝前期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图。由此推知,玉米、甘薯在中国的推广种植
A.有利抑制土地兼并 B.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C.有助于人口的增长 D.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8.(2021·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明代中后期出现一批要求冲破“天理”教条束缚的思想家,其中罗汝芳以人之“赤子之心”来诠释“良知”,肯定人性中正常情欲的合理性。深受罗汝芳影响的戏剧家汤显祖在作品《牡丹亭》中彰显一个“情”字。这说明
A.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强烈冲击 B.文学创作迎合市民需要
C.心学的发展影响到戏曲创作 D.宋明理学统治地位动摇
9.(2021·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明洪武二十六年,在全国赋税收入中,粮食近2000万石,而钱钞仅46000锭,占赋税的比重不到1%。明中期后,银两成为主要的财政核算单位。到清康熙中期,实物赋税与货币赋税的比例已达1:2。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传统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 B.货币发行制度出现重大调整
C.财政收入支出已经基本实现货币化 D.赋税征收与经济结构特征存在反差
10.(2021·安徽淮南市·高一期末)《明夷待访录》载:“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这一论述表明该书作者
A.主张废除宰相制 B.倡导无为而治
C.倾向于限制君权 D.反对王位世袭
11.(2021·四川内江市·高一期末)康熙雍正年间,苏州棉布字号兴盛。各省青蓝布匹俱于此(字号)兑买染色,后必用大石脚踹光,即踹坊包头置备巨石木家伙房屋,招踹匠从事踹布工作,提供食宿,垫发银米柴钱,加工布匹字号分发,按每匹一分一厘三毫工价支付踹匠工资,包头不得克扣;字号逐月给包头银三钱六分,以偿房租家伙之费。这反映了
A.棉布开始成为当时民众主要衣料
B.新的生产关系已成为苏州的主体
C.中国自然经济结构逐渐走向解体
D.清代出现了较为成熟的手工工场
12.(2021·广西高一期末)唐朝中期以前,出身商人家庭是不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也禁止官员参与商业活动。而到了清朝乾降时,盐商家庭出生的科举进士达到280名,官员经商,兼职商人的现象也很常见。这变化反映出
A.商人阶层在科举中占据优势 B.清朝积极鼓励经商活动
C.商人地位在客观上有所提高 D.重农抑商政策已被放弃
13.(2021·重庆高一期末)王夫之认为,并不存在包容“气”(物质)的虚空,而是虚空本身即是“气”的一部分,一切不过是“气”显隐状态的区别,一物之生是“气聚”,一物之亡是“气散”。王夫之这一思想
A.继承了朱熹的世界观 B.是新生产关系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C.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 D.体现了人类的理性追求
14.(2021·四川遂宁市·高一期末)商周时期,休闲制代替了原始的撂荒制;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连种制取代了休闲制;隋唐宋元,水稻与麦类等水旱轮作、一年两熟的复种得到发展;明清时期,江南稻麦复种制进一步发展,部分地区出现了二稻一麦的一年三熟制,材料表明中国古代
A.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B.土地利用效率逐渐提高
C.农业发展世界领先 D.明清时期耕作技术成熟
15.(2021·陕西咸阳市·高一期末)明代中期,纺织业的若干生产环节如机坊、染坊、踹坊均各自独立成为单-生产或加工部门。如江南地区,织造尚淞江,浆染尚芜湖。由于产品不同,有的“织文,曰缎”,或者“织成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这反映出明代
A.早期手工工场规模扩大 B.手工纺织业分工细密
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D.手工业发展到高峰期
16.(2021·四川)明代中后期,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杭嘉湖、苏松太等江南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而积 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出现了要从区域外的湖北、江西、安徽等产粮区输入大 米的现象。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江南地区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C.新的生产关系出现 D.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7.(2021·河南高一期末)明清时期,中国的人口激增而耕地面积却增长有限,由此导致人地矛盾空前激化。面对这种情况,江南地区的农民只能转变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甚至放弃务农而转向工商业。这一变化客观上
A.导致了农耕经济的衰退 B.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推动了工商业市镇发展 D.解决了紧张的人地矛盾
18.(2021·江西高一期末)在清代前期上海地区出现了“其女子多勤苦织红,篝灯燎火至达旦不休,终岁生资悉仰给于织作”,“妇女瞌饷外,耘获车灌率与男子共事,故视他郡虽劳苦倍之,而男女皆能自立”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手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农业 B.自然经济逐渐趋向解体
C.妇女地位有一定的提高 D.女性受制夫权生活艰辛
19.(2021·福建)16世纪以后,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运载大量丝、瓷等中国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今菲律宾首都).这些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此种贸易持续二百余年。这条贸易路线被部分学者认为是跨越太平洋的“丝一银"对流。据此可知
A.中国处于世界贸易的中心 B.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变得非常频繁
C.西方开始了武力殖民扩张 D.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20.(2021·全国高三月考)史载:(明清时期)在人口膨胀、耕地紧张、赋税繁重的背景下,江南农民把原来用以种植粮食的耕地,改种了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原先的副业一纺织业成了人们的主业:原来的重要粮食产区江南地区,开始在粮食上依赖湖广地区的供应。材料表明明清江南地区
①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③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冲击
④手工业发展呈现地域性特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2021·赤峰二中高三其他模拟)长江三角洲曾是主要的产粮区,但自明朝中期以来因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而逐渐成为主要的粮食输入地。据统计,明朝末年上海县的棉花种植面积约占全部耕地面积的50%,太仓州约占70%,嘉定县约占90%。这主要反映了
A.古代经济发展地域的不平衡性
B.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种植结构的变化
22.(2021·黑龙江哈九中高三其他模拟)明代松江地区农家收支情况如下表所示,对下表中的现象解读最合理的是
明前期
明中后期
东部
西部
东部
西部
收入
7.5两
62.5两
35两
80两
支出
21.88两
68.65两
31.25两
74.6两
收支相抵
—14.38两
—6.5两
+3.75两
+5.4两
A.松江地区实现了均衡发展
B.引进作物新品种提高了粮食产量
C.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质变
D.市镇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23.(2021·全国高三月考)据史料记载,清代,皖南地区宣城、南陵二县姜的品质优良,植姜面积较广,姜类非常畅销,“宣城、南陵姜利最大,宣城黄渡产者无筋……上农夫家亩可数十石,计一乡可得数万石”。这表明,当时皖南地区
A.经济作物开始大量种植 B.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C.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D.区域间的贸易较为活跃
24.(2021·全国高三月考)如图是学者统计的明清时期疫情频次与地理分布图。据此可以看出
A.疫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有关 B.经济发达地区疫情爆发频次相对较多
C.沿海地区因外国人来华贸易而疫情严重 D.疫情频次反映经济重心南移的发展趋势
二、材料分析题(52分)
25.(2021·河南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在此时期,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宋仁宗时,商店与作坊临街而立,坊市合体,新式城市出现。单就从反映流通领城商品价值量的货币总供给来看,北宋中期以后,平均每年的铸币量就要超过唐朝几十年铸币量的总和,可以想象出当时以交换为目的输入到流通领域的商品数量是何等的惊人。宋代时的中国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的50多个国家通商。
——摘编自赖宝成《论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材料二 城市的繁荣、国内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唐宋以后,社会经济新因素不断成长;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向近代化萌动,这些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并且首先是在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出现的。中国传统社会最终没有走向资本主义,也是因为商品经济在种种束缚中不能充分发展,无法完成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型。
——摘编自章开沅主编《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出现“向近代化萌动”的理解。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6.(2021·天津市宝坻区第四中学高一月考)服饰史是社会生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服饰在当时是一个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所以统治者和贵族都反对下层民众模仿他们的服饰,有的国家甚至立法,命令平民不得穿着格子呢绒服装,不得佩戴金银首饰和穿着色彩艳丽的服装,不得戴手套,佩短剑。
——黄春高《西欧封建社会》
材料二 (洪武)二十三年,令:耆民衣制,袖长过手,复回不及肘三寸;庶人衣长去地五寸,袖长过手六寸,袖桩广一尺,袖口五寸……(洪武)五年,令:民间妇人礼服惟紫絁,不用金绣,袍衫止紫、绿、桃红及诸浅淡颜色,不许用大红、鸦青、黄色,带用蓝绢布。女子在室者,作三小髻,金钗,珠头闭,窄袖褙子。凡婢,使高顶髻,绢布狭领长袄,长裙。小婢,使双髻,长袖短衣,长裙。
——《明史·舆服志》
材料三 明皇若问三韩事,衣冠文物上国同。
——(李氏朝鲜)徐居正
(1)中古西欧和明代中国的服饰政策有何相似之处?
(2)中古欧洲诸国服饰政策的制定有何目的?
(3)材料三证明朝鲜“韩服”源自哪个国家?
27.(2021·河南郑州市·高一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下表所示呈现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三座城市(镇)的发展状况。
城市
甲
乙
丙
状况
全城中部和南部几乎全是宫殿区,占全城三分之二。城西北角的东、画九市,聚集着各种大小商店,出卖各地的货物。同类商店又集中在一处,成为许多市如酒市、牛市、马市羊市等。市内还有官府手工业作坊.
人口约有百万之众。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店、货摊林立。市场上的商品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粮食,还有来自日本、高丽和大食(阿拉伯)等国的货物。在“耍闹去处”,买卖通宵达旦。市内出现了“瓦子”,里面有“勾栏”、酒楼和茶楼
有手工作坊主或工场主数千户。他们“靡不借瓷资生”,座佣“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平均每个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不下百十个。一件瓷器从陶炼泥土到制作陶坯,再到送进窑内烧成根据各个环节和不同工种,均有专门分工。如画者只画不染染者只染不画,以便“一其手而不分其心”。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变化的趋势并概括变化的因素。
(2)从材料二中分别提取甲、乙、丙三座城市(镇)的历史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时期及城市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可知当时的学者主张以实际行动爱国,反对空谈,故选B;材料主要反映了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没有体现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排除AD;C项与题意主旨相悖,排除。
2.B
【详解】
明朝中后期,土地不断集中,贫富分化严重,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逐渐激化,故选B;A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官方、政府的态度,排除C、D。
3.A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明朝时期的科技著作的编写明显受到西方科技的影响,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4.C
【详解】
康熙初年,手工工场的发展,因其外来雇工占用了当地居民的工作机会,也给地方管理带来挑战,竟然遭到地方民众的攻击,反映封建社会下,手工工场不被社会和思想愚昧的当地民众接受,故选C项;材料并不能体现手工工场的发展冲击了封建统治,排除A项;危害了社会治安,只是外在的表象,不是本质,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
5.A
【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明崇祯年间,1632-1647年间受农民起义、少数民族南下等原因影响,致使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故粮价较高1642-1669年;即顺治及康熙年间,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出现盛世,粮价下降,故A项正确,B项错误;此时随着新航路开辟有白银大量流入,但不是使物价下降而是上升,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
6.D
【详解】
解除海禁政策后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说明中国商品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一定优势,处于出超地位,表明中国传统经济仍然具有一定活力,故答案为D项;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清朝重新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B项;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对外贸易没有关系,排除C项。
7.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推广种植有助于人口的增长,C项正确;玉米、甘薯在中国的推广种植并未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抑制土地兼并,A项错误;南北经济格局早在唐宋时期已经改变,B项错误;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鸦片战争后的列强侵略,D项错误。
8.C
【详解】
由题干解释“良知”得知罗汝芳是心学代表人物之一。戏剧家汤显祖深受罗汝芳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等级,排除A;材料反映的不是文学创作迎合市民需要,排除B;D项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D。
9.D
【详解】
明清时期商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货币使用日益普遍,“明中期后,银两成为主要的财政核算单位”,在此背景下,实物赋税仍然占据较大比例,说明赋税征收与经济结构特征存在反差,故答案为D项;A项中的“重大变革”说法夸张,排除;材料没有反映货币发行制度的变化,排除B项;实物赋税仍然占据较大比例,没有实现货币化,排除C项。
10.C
【详解】
材料“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的意思是如果天子不贤德的话,宰相可以进行纠正,这说明作者主张对君权进行限制,C正确,A排除;B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选C。
11.D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各省青蓝布匹俱于此(字号)兑买染色,后必用大石脚踹光,招踹匠从事踹布工作,提供食宿,加工布匹字号分发,按每匹一分一厘三毫工价支付踹匠工资”关键句可知,清朝时期的苏州棉织业出现了雇佣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且手工工场有一定的规模,技术分工进步,生产组织形式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故D正确;“棉布开始成为当时民众主要衣料”是在元朝时期,故A错误;新的生产关系产生但不是主体,故B错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C错误。
12.C
【详解】
唐朝中期以前,出身商人家庭不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也禁止官员参与商业活动,说明商人地位较低,而到了清朝乾隆时,出身商人家庭已经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而且官员经商的现象也很常见,由此可见商人的地位在客观上有所提高,C正确;题干反映了商人阶层从不被允许参加到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没有体现在科举中占据优势,A排除;题干的主旨是说明商人地位有所提高,没有体现清朝政府鼓励经商活动,而且清朝前期仍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BD排除。故选C。
13.C
【详解】
根据“一切不过是“气”显隐状态的区别,一物之生是“气聚”,一物之亡是“气散””可以看出,其强调气聚与气散的辨证关系,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C项正确;王夫之的观点是唯物主义,是对朱熹的唯心主义的批判,排除A项;新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不一定会导向唯物主义,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客观唯心,并没有体现理性,排除D。
14.B
【详解】
材料“明清时期,江南稻麦复种制进一步发展,部分地区出现了二稻一麦的一年三熟制”体现的是土地利用率较高,是精耕细作的表现之一,B正确;材料与人地矛盾无关,A排除;材料未将中国农业同其他地区的农业比较,C排除;材料与耕作技术无关,D排除。故选B。
15.B
【详解】
材料 “明代中期,纺织业的若干生产环节如机坊、染坊、踹坊均各自独立成为单一生产或加工部门”体现的是当时手工纺织业的分工细密,B正确;早期的手工工场规模并不大,A排除;材料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C排除;材料无法得出手工业发展到高峰期,D排除。故选B。
16.B
【详解】
材料反映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从区域外输入大米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经济作物的种植积扩大,传统粮食生产比重降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升,故选B项;农业生产出现衰退与史实不符,故排除A项;新的生产关系出现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不能说明新的生产关系出现,故排除C项;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始于鸦片战争之后,故排除D项。
17.C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随着人口增加,人地矛盾激化,江南地区的农民转变农产品结构,放弃务农而转向工商业,这客观上有利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市镇经济的发展,故本题选C项;转变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有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故排除A项;明清时期没有改变重农抑商的政策,故排除B项;D项言之绝对,排除。
18.C
【详解】
根据材料“……妇女瞌饷外,耘获车灌率与男子共事,故视他郡虽劳苦倍之,而男女皆能自立”,可知,清代前期上海地区,妇女与男子共同参与生产,男女都能自立。这说明当时上海妇女地位有一定的提高,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手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农业”,故A项错误;自然经济逐渐趋向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才开始的,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上海地区的女性自立,不再受制于夫权,故D项错误。
19.D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16世纪后,中国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形成“丝一银"对流的局面,这说明的是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D正确;当时中国并非是世界贸易中心,A排除;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20.A
【详解】
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江南农民把原来用以种植粮食的耕地,改种了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原先的副业一纺织业成了人们的主业”表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故①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经济的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后,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②与题意不符;“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冲击”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故③与题意不符;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江南农民把原来用以种植粮食的耕地,改种了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原先的副业一纺织业成了人们的主业”体现了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呈现地域性特征,故④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排除BCD。
21.D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明朝时期长三角地区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这主要和商品经济发展有关,D正确;材料未涉及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A排除;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排除;当时仍然是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C说法错误。故选D。
22.D
【详解】
材料表示,松江府地区的农民由明朝前期的入不敷出变为明朝中后期的有盈余,可知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且其增长速度高于支出,该地区百姓相对富裕。结合所学知识,明朝中后期,松江地区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农产品出现商品化,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镇经济的发展为农产品的售卖提供市场,故市镇崛起扩大了农民的收入,D正确。A选项,材料只是农家的收入,未涉及松江整个地区与全部行业,均衡发展看不出,排除;B选项,材料无法体现粮食产量,且结合所学可知,松江多种植经济作物,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经济结构的信息,排除C。
23.C
【详解】
根据“姜类非常畅销”“……上农夫家亩可数十石,计一乡可得数万石”可得出这一地区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很畅销,反映出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C正确;开始的说法不能证明,排除A;取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到区域间的贸易,排除D。
24.B
【详解】
明清时期中东部地区人口多,对自然的开发破坏多,加之自然因素的影响,灾害频发,而沿江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交通便利,人口流动性大,加重了疫情,可见疫情频次与明清经济地理情况有关联,经济发达地区疫情爆发频次相对较多,B项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疫情频次没有必然关系,A项错误;明清实行海禁政策,外国人来华贸易被严格限制,对疫情影响有限,C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完成,D项错误。故选B。
25.(1)表现:城市的坊市制瓦解,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货币流通量大,且出现了纸币;商品交易规模大;国内市场与海外市场活跃。
(2)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出现“向近代化萌动”是指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即手工业领域出现“机工”出力、“机户”出资的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它的出现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种种限制。这一新萌发的经济因素发展缓慢,未实现向近代化社会转型的目标。
(3)因素:国家是否统一,政局是否稳定;统治者是否支持;商业政策是否合理;农业、手工业是否发达;交通运输是否便利。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宋仁宗时,商店与作坊临街而立,坊市合体,新式城市出现”可知这说明宋代城市商业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城市经济或商业功能明显增强;根据材料一“单就从反映流通领城商品价值量的货币总供给来看,北宋中期以后,平均每年的铸币量就要超过唐朝几十年铸币量的总和”可知这说明货币流通量大,在结合所学知识,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根据材料一“可以想象出当时以交换为目的输入到流通领域的商品数量是何等的惊人”可知商品交易规模大;根据材料一“宋代时的中国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的50多个国家通商”可知当时海外贸易发达,国外市场和海外市场活跃。
(2)根据材料二“这些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并且首先是在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出现的”并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出现“向近代化萌动”是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商业比较发达的江浙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即手工业领域出现“机工”出力、“机户”出资的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根据材料二“中国传统社会最终没有走向资本主义,也是因为商品经济在种种束缚中不能充分发展,无法完成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型”可知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种种限制,如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等,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实现向近代化社会转型的目标。
(3)注意多角度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政局角度看,国家是否统一,政局是否稳定;从政策角度看,统治者是否支持,商业政策是否合理;从经济角度看,农业、手工业是否发达,交通运输是否便利等。
26.(1)都对平民服饰有所限制(答出限制、不同等即可)
(2)为了显示和维护贵族特权地位(答出地位、特殊、特权即可)
(3)中国(明朝)
【详解】
(1)相似:根据材料一中“有的国家甚至立法,命令平民不得穿着格子呢绒服装”,联系材料二中“民间妇人礼服惟紫絁……不许用大红、鸦青、黄色,带用蓝绢布”等信息可知,中古西欧和明代中国的服饰政策都对平民服饰有所限制。
(2)目的:根据材料一中“服饰在当时是一个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所以统治者和贵族都反对下层民众模仿他们的服饰”可知,中古欧洲诸国制定服饰政策的目的在于,显示和维护贵族特权地位。
(3)来源:根据材料三中“明皇若问三韩事,衣冠文物上国同”等可知,其可用来证明“韩服”源自中国(即明朝)。
27.(1)趋势:农业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品种和产区增多。
因素:人口南迁,传播了农业技术;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加强,新农作物品种的引入;商品经济对农业的影响。
(2)甲:作为政治因素的宫殿区占据城市空间的大部分,工商业活动被政府控制在市内。这与汉代长安政治功能突出和官营工商业发展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甲为汉代长安。
乙:沿街店铺,外货云集,“瓦子”出现。这与北宋都城坊市制被打破,对外贸易繁荣,市民文化发展的状况相吻合。判定乙为北宋开封。
丙:“工场主”雇佣“工匠”进行陶瓷制作。这与景德镇陶瓷业和清代前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丙为清代前期景德镇。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可知,战国时期主产粮区和桑蚕产区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明代主产粮区和桑蚕产区主要位于江南地区,且增加了棉花、烟叶等经济作物产区,并引种了玉米等外来高产农作物,由此得出,,中国古代农业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品种和产区增多。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重心南移,人口南迁,传播了农业技术;新航路开辟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加强,新农作物品种的引入以及商品经济对农业的影响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农业变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全城中部和南部几乎全是宫殿区,占全城三分之二。城西北角的东、画九市,……。同类商店又集中在一处,……市内还有官府手工业作坊”,可知甲城作为政治因素的宫殿区占据城市空间的大部分,工商业活动被政府控制在市内。这与汉代长安政治功能突出和官营工商业发展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甲城应是汉代长安。根据材料二“人口约有百万之众。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店、货摊林立。市场上的商品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粮食,还有来自日本、高丽和大食(阿拉伯)等国的货物。在‘耍闹去处’,买卖通宵达旦。市内出现了‘瓦子’,里面有‘勾栏’、酒楼和茶楼”,可知乙城沿街开设店铺,外货云集,有娱乐场所“瓦子”等,这与北宋都城坊市制被打破,对外贸易繁荣,市民文化发展的状况相吻合。判定乙城为北宋开封。根据材料二“有手工作坊主或工场主数千户。……平均每个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不下百十个。一件瓷器从陶炼泥土到制作陶坯,再到送进窑内烧成根据各个环节和不同工种,均有专门分工……”,可知丙城“工场主”雇佣“工匠”进行陶瓷制作。这与景德镇陶瓷业和清代前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丙城为清代前期景德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