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27 14:5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测试卷
九( )班 号 姓名 成绩
(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S –32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 201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下列图标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的是
2.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尽的天然能源是
A.氢气    B.太阳能 C.天然气 D.石油
3.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热量,主要由哪种能量直接转化而来
A.太阳能 B.化学能 C.动能 D.电能
4.下列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是
A.水力发电 B.风力发电 C.太阳能发电 D.燃料电池发电
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为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合理的做法是
A.煤炭直接燃烧 B.秸秆焚烧还田 C.开发清洁能源 D.提倡多开车
6.下列有关灭火器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C.隔绝空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7题图 9题图
7.同时进行以下实验,蜡烛火焰最先熄灭的是
8.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9.图中有关图标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0.当你受到来自不良环境的威胁对,必须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如被困在火灾现场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打119火警电话求救 ②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③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 ④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气体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电池所需燃料的理由是
A.都是无毒无害气体 B.在自然界都大量存在
C.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D.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
12.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
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
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
13.为确保生命安全,处理事故的正确方法是
A.进入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后继续前行
B.厨房内管道煤气(主要成分为CO)泄漏,马上点火燃尽
C.桌面上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布扑灭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浇水灭火
14.世界上每年有上万家庭发生火灾,造成了极大损失,如果掌握一些家庭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就能避免火灾。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
二 填空题(4小题,共20分)
15.(4分)能源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是清洁燃料,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____。
(3)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分析,在氢能、化石燃料、太阳能、风能等能源中,应尽量减少__________的使用。
16.(5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下列物质:天然气、氢气、乙醇、汽油、柴油,其中属于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
(2)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可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SO2+NO2===S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17.(8分)一辆装载氢气的汽车在龙岩高速路口发生严重事故。事故现场,一个氢气罐发生泄漏并剧烈燃烧。面对这种情况,消防官兵用高压水枪向气罐喷水,请填空:
(1)实验室制取氢气,使用的金属是________。
A.铝 B.铜C.铁 D.锌
(2)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气被誉为“绿色能源”“未来最理想的燃料”,这是因____________________。
(4)消防官兵用高压水枪向气罐喷水从而使燃着的氢气熄灭。该灭火方法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3分)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____ 。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____ _____。
(3)同学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跳楼逃生 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三 简答题(12分)
19.目前,我们国家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就显得格外重要。
(1) 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________。美国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爆炸,大量石油泄漏燃烧造成严重的污染,开发公司采用堵塞油管、喷水的方法灭火,其中喷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 利用新能源发电的类型有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___ _______等(请举1例)。
(3) 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如果开采和贮存方法得到突破,可以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可燃冰”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____。
(4) 在新能源汽车未普及时,下图所示为一种“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
① 以下对乙醇作汽车燃料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原料来源丰富
B.是可再生能源 C.燃烧没有污染
② 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醇与氧气、烧碱在燃料电池中反应生成水和另一种物质,并得到电能,请你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3O2+___ NaOH_____ Na2CO3+5H2O。
四 实验与探究题(2小题,共30分)
20.(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 写出图中标有①②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 若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氧气,则所用的药品是________。
(3) 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氢气,发生装置可选择________,收集装置可选择________或F,若选用F装置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________口通入(填“a”或“b”)。
(4) 该小组成员查阅资料知道: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2体积氯气,其水溶液叫氯水(具有挥发性);常温下,Cl2能和NaOH溶液反应。实验室可用固体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Cl2。根据上述信息判断实验室制取Cl2的最佳装置组合是下列(Ⅰ)~(Ⅳ)中的________。
(Ⅰ)AD (Ⅱ)AE (Ⅲ)AFG (Ⅳ)AFH
21.(18分)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下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
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①_______ _______;
②__________ ____。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____ ____。
(2)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有不足之处,并设计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 __ ___。
【拓展与迁移】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你赞同的预测是_____ 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计算题(10分)22.秸秆是可再生能源,平均含硫量为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约为1%。某地燃烧秸秆的发电厂一年燃烧秸秆约2.0×105 t,可节约煤1.0×105 t。假设燃料中的硫元素经燃烧后全部转化为SO2,试计算该发电厂燃烧秸秆比燃烧煤每年少排放SO2多少吨?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详细答案)
一(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B B D C D B C A C C D C A
二填空题(4小题,共20分)
15. (1)2H2+O22H2O (2)一氧化碳(或CO) (3)化石燃料
16. (1)氢气 (2)CH4+2O2CO2 + 2H2O (3)NO
17. (1)D (2)2H2+O22H2O (3)产物是水,无污染 (4)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18. (1)可燃物(2)提供了充足的氧气(3)A
三简答题(12分)
19.(1)煤 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或石油)的着火点以下(合理叙述均可)
(2)风能发电、太阳能或核能发电等等(合理均可)
(3)CH4+2O2CO2+2H2O或CH4·nH2O+2O2CO2+(n+2)H2O
(4)①C ②4 2
四实验与探究题(2小题,共30分)
20.(12分) (1)酒精灯 集气瓶(2)高锰酸钾(3)A C b(4)Ⅳ
21.(18分)
【改进与实验】①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②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反思与评价】(1)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2)避免橡皮塞 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合理答案均可)
【拓展与迁移】甲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且上述实验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1/5 (或乙装置漏气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五计算题(10分)
22.解:每年减少排放的总硫量为1.0×105t×1%-2.0×105t×3.8‰=240 t
设240 t硫燃烧可转化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S+O2SO2
32 64
240 t x
32∶ 64=240 t∶ x
x=480 t
答:燃烧秸秆比燃烧煤每年少排放480 t SO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