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课堂笔记
一、化合反应
1.
在化学反应中,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这样的反应称为化合反应。
2.
化合反应通常伴随着
、
等放出能量的现象。
二、氧化物
1.
由____________和另一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称为非金属氧化物,如CO2、H2O等。
2.
由氧元素和一种____________组成的化合物称为金属氧化物,如Fe2O3、CuO等。
三、分解反应
1.
由____________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称为分解反应。
2.
分解反应通常需要提供一定的
,如水分解需要耗费电能,过氧化氢分解需要催化剂等。
课时训练
A组
基础训练
1.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
O2
B.
H2O
C.
KCl
D.
H2SO4
2.
(温州中考)伏打电堆于1800年问世,它利用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中的一个化学反应是:2Zn+O2+2H2O2Zn(OH)2,该反应属于
(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3.
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是要求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工业生产中,若要符合绿色化学核心理念,优先选择的反应类型是(
)
A.
置换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4.
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5.
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四位同学表达了如图所示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6.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4X↑+O2↑+2H2O,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浓硝酸应密封保存在阴冷处
B.
X的化学式为NO
C.
反应前后氢元素化合价不变
D.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7.
如图微观示意图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历程,该化学反应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8.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甲可能是单质
C.
丙、丁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9∶10
D.
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加热碳酸氢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3)镁带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10.
如图形象地表示了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11.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1.7
2.2
7.9
0.9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6.6
0
2.7
则:
(1)反应后A的待测质量为____________。
(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12.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碳酸钠、碳酸氢钠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提出问题】碳酸钠、碳酸氢钠受热能否分解?
【实验步骤】
(1)在两支试管里分别装入适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粉末,并在试管内壁粘贴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2)按图1连好实验装置,并调节杠杆处于水平状态。
(3)点燃酒精灯,先加热左端试管里的碳酸钠2分钟,杠杆保持水平,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说明碳酸钠受热____________(填“分解”或“不分解”)。
(4)然后加热右端试管里的碳酸氢钠2分钟,发现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杠杆的右端_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说明碳酸氢钠受热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1)验证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也可用图2所示的装置。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乙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写名称)。
(2)结合以上实验现象及质量守恒定律,写出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组
自主提高
13.
(宁波中考)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C.
反应前后两种原子的数目不变
D.
反应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4.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间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化学反应。如图表示HI(碘化氢)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有些HI分子碰撞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H2和I2,有些碰撞不会发生反应。图中大球表示碘原子,小球表示氢原子。
(1)A、B、C三图中,表示HI分子碰撞后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图(填字母)。
(2)上述发生的反应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反应。
(3)若要得到1个H2分子,至少需要
个HI分子碰撞。
参考答案
第2节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课堂笔记】
一、1.
两种
两种
2.
放热
发光
二、1.
氧元素
2.
金属元素
三、1.
一种
2.
条件
【课时训练】
1—5.
BACCA
6—8.
BAB
9.
(1)2NaHCO3Na2CO3+H2O+CO2↑
分解
(2)3Fe+2O2Fe3O4
化合
(3)2Mg+O22MgO
化合
10.
2SO2+O22SO3
化合反应
11.
(1)3.4g
(2)分解反应
(3)22∶9
12.
【实验步骤】(3)不分解
(4)上升
分解
【拓展延伸】(1)碳酸氢钠
(2)2NaHCO3Na2CO3+H2O+CO2↑
13.
B
14.
(1)C
(2)分解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