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练习题2-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人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练习题2-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人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27 15:4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练习题2
一、选择题(共14题)
1、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 C . D .
2、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中的 ( )
A . 核外电子数 B . 最外层电子数
C . 核内中子数 D . 核内质子数
3、 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水? ????B.氩气??? C.氯化钠 ????D.氧气
4、 如图为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 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7 B . 氟原子核外有 2 个电子层
C . 氟原子易失电子 D . 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9
5、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③④不属于同种元素 B . ①④均表示阳离子
C . ③④化学性质相似 D . ②和③可形成 XY 3 型化合物
6、 如图所示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对于相关微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 上述微粒表示 4 种元素 B . 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有 3 种微粒
C . ②表示阴离子,③表示阳离子 D . ②③表示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7、 某元素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 的是( )
A . 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C . 该元素的 1 个原子含有 17 个电子
D . 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 17 个中子
8、 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
A . B . C . D .
9、 某元素的阳离子A3+的核外有23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 )
A.23,53 ??B.26,30??? C.26,56 ????D.23,46
10、 卢瑟福的 α 粒子 ( 带正电 ) 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 1903 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下图线条可能是 α 粒子在该实验中运动轨迹的是( )
A . bcd B . abc C . acd D . abcd
11、 如图为钾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钾原子的质子数为 19 B . 钾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 . 钾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 4 周期 D . 钾原子的第一层电子数为 2
12、 卫星上使用 Rb 原子钟来计算时间,如图为 Rb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
Rb
A . Rb 原子有 5 个电子层,第一层有 2 个电子, 第三层有 18 个电子
B . Rb 原子核外共有 37 个电子, 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 37
C . Rb 原子不稳定,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 1 个电子
D . Rb 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13、 下列几种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 )
A . B . C . D .
14、 对于钠原子和钠离子两种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核电荷数相同 B . 质量近似相等
C . 中子数相等 D . 电子层数相同
二、填空题(共6题)
1、 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事物,根据下列几种示意图,回答问题:
(1) 图中 B 、 C 、 D 、 E 粒子共表示 _______ 种元素。
(2) 元素 E 处于第 _______ 周期,写出 E 所表示的微粒符号 _______ 。
(3) 图中 D 是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则 x 的值为 _______ 。
2、 如图是 A 、 B 、 C 、 D 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1 )由图 E 信息可推测氟原子中的质子数为 ______ 。
( 2 )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 3 ) A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______ 周期。
( 4 ) A 和 D 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______ 。
3、 ( 1 )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①镁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_____ ;
②镁原子核外有 _____ 个电子层
③镁原子最外层有 2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_____ (填 “ 得到 ” 或 “ 失去 ” )电子,形成离子,其符号为 _____ 。
( 2 )现有 A .碳酸氢钠 B .氯化钠 C .石墨 D .二氧化碳,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标号)。
①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 _____ ;
②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_____ ;
③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_____ ;
④用于消除公路上的积雪的是 _____ 。
4、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上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_________种元素.
(2)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X=_____;如果E表示一种金属阳离子,则X可以取那几个数值?___________
5、 (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原子核内有___________个质子,核外共有_________个电子层,最外电子层上有_________个电子。
(2)用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___________,1个钠离子____________。
(3)“达菲”是应对流感暴发的储备药,莽草酸(化学式为C7H10O5)是合成它的主要原料。莽草酸的一个分子中共含有___________个原子,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6、 如图, A 是锡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B 、 C 、 D 分别为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E 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 1 )锡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______ 。
( 2 )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硒元素的相似,原因是它们原子的 ______ 相同。
( 3 )硒( Se )元素属于 ______ (填 “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硒原子形成的硒离子的符号为 ______ 。硒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 4 ) E 中甲的原子序数 ______ (填 “ > ”或“ < ”)乙的原子序数,乙所代表的元素的符号为 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详解】
A 、质子数 =9> 核外电子数 =10 ,为阴离子,正确;
B 、质子数 =10 ,核外电子数 =10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为原子,错误;
C 、质子数 =11 ,核外电子数 =10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错误;
D 、质子数 =13> 核外电子数 =10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错误;
故选 A 。
【点睛】
当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2、 B
【详解】
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变化,不会影响元素的化学性质。
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 4 个时,在反应中一般失去电子而满足最外层 8 电子的稳定结构;
当最外层电子数多于 4 个时,在反应中一般得到电子,达到最外层 8 电子的稳定结构;
即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故选 B 。
3、 B
4、 C
【分析】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电子数;
【详解】
由分析可知:
A 、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7 ,说法正确;
B 、氟原子核外有 2 个电子层,说法正确;
C 、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7 ,大于 4 ,容易得到 1 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说法错误;
D 、原子中质子数 = 核电荷数,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9 ,说法正确。
故选 C 。
5、 D
【详解】
A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③④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 A 说法不正确;
B 、在 ①中质子数为 12 ,核外电子数为 2+8=10 ,质子数大于电子数,表示阳离子,在 ④中质子数为 17 ,核外电子数为 2+8+8=18 ,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故 B 说法不正确;
C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 ③④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 C 说法不正确;
D 、 ②的质子数是 13 ,是铝元素,化合价为 +3 价, ③的质子数是 17 ,是氯元素,与金属形成化合物时显 - 1 价,所以 ②和③可可形成 XY 3 型化合物,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 D 。
6、 A
【详解】
A 、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上述微粒的质子数分别是 2 、 17 、 11 ,共有三种元素,错误;
B 、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等于 8 (一个电子层则是 2 )是稳定结构,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有 3 种微粒,正确;
C 、 ② 中核外电子数大于质子数,表示阴离子, ③ 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正确;
D 、 ② 是 17 号元素,是氯元素, ③ 是 11 号元素钠元素,两者属于同一周期,正确;
故选 A 。
7、 D
【详解】
A 、该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是 17 可知,该粒子属于氯元素,名称中不含 “ 钅 ” 偏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正确;
B 、由图可以看出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 7 个多于 4 个,在化学变化中易得 1 个电子形成阴离子(氯离子),故选项正确;
C 、在该粒子中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7 ,故选项正确;
D 、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元素核内质子数为 17 ,但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故说法不正确。
故选: D 。
8、 C
【详解】
A 、由图可以得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0 ,核外电子数为 10 ,故表示的是氖原子,故 A 错误;
B 、由图可以得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1 ,核外电子数为 11 ,故表示的是钠原子,故 B 错误;
C 、由图可以得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6 ,核外电子数为 18 ,故核外电子数大于核电荷数,故该图表示的是硫离子,故 C 正确;
D 、由图可以得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7 ,核外电子数为 17 ,故表示的是氯原子,故 D 错误。
故选 C 。
9、 C
10、 A
【详解】
由于原子中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却很大,且带正电,所以 α 粒子遇到原子核就会发生偏向,例如 c 轨迹和 d 轨迹;
因为原子的核外电子质量很小,但所占的体积却很大,电子的质量小的可以忽略不计,所以 α 粒子可以直接穿过去,例如 b 轨迹;
由于原子核外的电子质量很小, α 粒子是直接穿过,且原子核带正电荷, α 粒子也带正电荷,同性相斥,所以 α 粒子是不可能向原子核靠近的,应该远离原子核, a 轨迹错误;
故选 A 。
11、 B
【详解】
A 、由钾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钾原子的核内有 19 个质子,选项正确;
B 、由钾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钾原子的最外层有 1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选项错误;
C 、弧线表示电子层,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可知,钾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选项正确;
D 、由钾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钾原子的第一层电子数为 2 ,选项正确。
故选 B 。
12、 B
【详解】
A 、根据 Rb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 Rb 原子有 5 个电子层,离原子核最近的为第一层,第一层有 2 个电子, 第三层有 18 个电子,故 A 说法正确;
B 、 Rb 原子核外共有 37 个电子, 原子核内质子数是 37 ,故 B 说法错误;
C 、原子最外层电子小于 4 个的,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Rb 原子最外层 1 个电子,不稳定,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 1 个电子,故 C 说法正确;
D 、根据 Rb 元素的名称:铷,偏旁为 “ 钅 ” ,可知其属于金属元素,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 B 。
13、 B
【详解】
A 、该示意图的微粒中,质子数为 8 ,核外电子数为 2+8=10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故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B 、该示意图的微粒中,质子数为 13 ,核外电子数为 2+8=10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故选项 B 符合题意;
C 、该示意图的微粒中,质子数为 16 ,核外电子数为 2+8+8=18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故选项 C 不符合题意;
D 、该示意图的微粒中,质子数为 18 ,核外电子数为 2+8+8=18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故选项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
14、 D
【详解】
A 、钠原子和钠离子核电荷数都是 11 ,选项 A 正确;
B 、钠原子和钠离子只相差一个电子,电子质量基本可以忽略,因此两者质量近似相等,选项 B 正确;
C 、钠原子和钠离子只是电子数不同,中子数和质子数相等,选项 C 正确;
D 、钠原子有 3 个电子层,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一个形成的,只有两个电子层,选项 D 错误。故选 D 。
二、填空题
1、 四 五 Sr 5
【分析】
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详解】
(1) 同一元素中质子数相同,故图中 B 、 C 、 D 、 E 粒子共表示 4 种元素。
(2) 元素 E 原子核外有 5 个电子层,处于第五周期; E 核内有 38 个质子,结合 F 图可知为 38 号元素 Sr 。
(3) 原子中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则 x =15-2-8=5 。
2、 9 C 2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详解】
( 1 )根据氟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9 ,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9 。
( 2 )核内质子数分别是 8 、 10 、 13 、 16 ,分别是氧、氖、铝、硫元素, E 是氟元素,铝带 “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 C 。
( 3 )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A 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2 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 A 元素位于第 2 周期。
( 4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AD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3、 12 3 失去 Mg 2+ D C A B
【详解】
( 1 )根据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和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解答;( 2 )根据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 1 )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 ①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镁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12 ; ②由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镁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 ③镁原子最外层有 2 个电子,小于 4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2 电子,形成镁离子,符号为 Mg 2+ ;( 2 ) ①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二氧化碳;②石墨质软,用于制铅笔芯;③碳酸氢钠显碱性,可以盐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④氯化钠溶于水时形成的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可用于消除公路上的积雪。
4、 3。??? 得到??? )11;??? 11、12、13???
【分析】
(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3)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是原子失去1个电子得到的,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A、B、C、D四种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12、12、16、17,共表示3种元素;
(2)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
(3)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是原子失去1个电子得到的,则X=2+8+1=11;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8=10,如果E表示一种金属阳离子,则X可能是11、12、13。
5、 (1)16;3;6(2)2H;Na+? (3)22;?? 1:8
6、 50 最外层的电子数 非金属 Se 2- < Ar
【详解】
( 1 )由于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数,由锡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一个格的含义可知,锡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50 ;故填: 50 。
( 2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故填:最外层的电子数。
( 3 )硒带 “ 石 ” 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根据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6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2 个电子而形成带 2 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Se 2- ;
硒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分别填:非金属; Se 2- ; 。
( 4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所以 E 中甲的原子序数小于乙的原子序数;乙所在的族均为惰性气体,乙所代表的元素是氩元素,其元素的符号为: Ar 。故分别填:<; 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