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本溪、铁岭、葫芦岛市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抚顺、本溪、铁岭、葫芦岛市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25 20:33:59

文档简介

辽宁省抚顺、本溪、铁岭、葫芦岛市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21·抚顺)10月25日被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目的是(  )
A.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答案】B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A. 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 ,不符合题意;
B.据所学可知,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军为主 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安全。因此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不符合题意;
D.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回答。
2.(2021·抚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所以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是①②,A项符合题意;而③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排除,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回答。
3.(2021·抚顺)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共识”是(  )
A.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 B.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C.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D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A. 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 ,不符合题意;
B. 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不符合题意;
C.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回答。
4.(2021·抚顺)由“意大利人”“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这些信息,判断这位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答案】C
【知识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A.迪亚士,不符合题意;
B. 达·伽马 ,不符合题意;
C.据所学可知,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从而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故选项C符合题意;
D.麦哲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5.(2021·抚顺)在“三角贸易”中,凭借实力,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奴隶贩子的国家是(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法国
【答案】C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A.葡萄牙,不符合题意;
B.西班牙,不符合题意;
C.“三角贸易”又称黑奴贸易。最先进行黑奴贸易的是葡萄牙人。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英国殖民者也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在“三角贸易”中,英国凭借实力,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奴隶贩子。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法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6.(2021·抚顺)构建结构图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面是某同学编制《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一课的知识结构图,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文献是(  )
A.《大宪章》 B.《权利请愿书》
C.《权利法案》 D.《王位继承法》
【答案】C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A.《大宪章》,不符合题意;
B.《权利请愿书》,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故选项C符合题意;
D.《王位世袭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7.(2021·抚顺)华盛顿对美国历史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
①起草《独立宣言》 ②领导独立战争,赢得国家独立
③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 ④指挥滑铁卢战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赢得了国家独立。②符合题意;华盛顿主持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较为民主的政治体制。③符合题意;②③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起草《独立宣言》的是杰斐逊,排除①,AD不符合题意;拿破仑指挥滑铁卢战役失败,排除④,C不符合题意。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回答。
8.(2021·抚顺)法国大革命最重要 法律文献和理论旗帜是(  )
A.《拿破仑法典》 B.《资本论》
C.《人民宪章》 D.《人权宣言》
【答案】D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A.《拿破仑法典》,不符合题意;
B.《资本论》,不符合题意;
C.《人民宪章》,不符合题意;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爆发后,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权等基本原则。《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最重要的法律文献和理论旗帜,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9.(2021·抚顺)某历史兴趣小组探究“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过程”,应该选用的资料是(  )
①图片:《章西女王》 ②图片:《玻利瓦尔》
③地图:《印度民族大起义形势图》 ④地图:《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印度民族大起义
【解析】【分析】据题干信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并结合所学可知,1857—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是起义队伍中的女英雄,她在1858年3月率领起义军与英军作战,最后壮烈牺牲。因此应该选用的资料是①③,A项符合题意;而②图片:《玻利瓦尔》和④地图:《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属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排除。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中的时间和地点限制,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来分析题肢回答,这就需要学生准确记忆基础知识。
10.(2021·抚顺)彼得一世改革内容中,有助于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措施是(  )
A.推行地税改革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废除农奴制 D.农民高价赎买土地
【答案】B
【知识点】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解析】【分析】A.推行地税改革,不符合题意;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在经济方面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是俄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有助于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废除农奴制,不符合题意;
D.农民高价赎买土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备选项进行比对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注意理解,不能死记硬背。
11.(2021·抚顺)从1863年元旦起,美国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这得益于(  )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B.《宅地法》的颁布
C.北方军事实力的增强 D.林肯遇刺
【答案】A
【知识点】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为了扭转战局,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美国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宅地法》的颁布 ,不符合题意;
C. 北方军事实力的增强 ,不符合题意;
D.林肯遇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12.(2021·抚顺)明治维新在日本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  )
A.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B.沦为了殖民地国家
C.结束了幕府统治 D.彻底清除了旧制度的残余
【答案】A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明治维新在日本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沦为了殖民地国家,不符合史实;
C.结束了幕府统治,不符合题意;
D. 彻底清除了旧制度的残余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3.(2021·抚顺)他是德国天才的作曲家,28岁患有耳疾,其代表作品充分表达了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他”是(  )
A.托尔斯泰 B.巴尔扎克 C.梵高 D.贝多芬
【答案】D
【知识点】近代世界的文学艺术家及其作品
【解析】【分析】A.托尔斯泰,不符合题意;
B.巴尔扎克,不符合题意;
C.梵高,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贝多芬是德国天才的作曲家,他的代表作品充分表达了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他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成熟。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识记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14.(2021·抚顺)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罗斯福新政中“聪明而勇敢”的对待措施是(  )
A.整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
【答案】D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A.整顿金融体系,不符合题意;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不符合题意;
C.调整农业政策,不符合题意;
D.据题干的“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兴建大量公共工程,减少了失业人数。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5.(2021·抚顺)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
A.九一八事变 B.“满洲国”成立
C.七七事变 D.珍珠港事件
【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A.据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满洲国”成立,不符合题意;
C.七七事变,不符合题意;
D.珍珠港事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6.(2021·抚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纳粹德国吞并的国家有(  )
A.奥地利 荷兰 B.捷克斯洛伐克 比利时
C.波兰 丹麦 D.奥地利 捷克斯洛伐克
【答案】D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奥地利 荷兰,不符合史实;
B.捷克斯洛伐克 比利时,不符合史实;
C.波兰 丹麦,不符合史实;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7.(2021·抚顺)它签署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各国人民斗志高涨,积极投入反法西斯阵营。“它”指 是(  )
A.《开罗宣言》 B.《联合国家宣言》
C.《波茨坦公告》 D.《九国公约》
【答案】B
【知识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A.《开罗宣言》,不符合题意;
B.据所学可知,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所以“它”指的是《联合国家宣言》,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波茨坦公告》,不符合题意;
D.《九国公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识记。
18.(2021·抚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在发表《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的实践是(  )
A.建立国际联盟 B.建立欧洲共同体
C.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D.成立七十七国集团
【答案】B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
【解析】【分析】A.建立国际联盟,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欧洲国家开始走向联合。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加强了经济合作,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不符合题意;
D.成立七十七国集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也可以依据题干信息,拿它来分析备选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
19.(2021·抚顺)20世纪五十年代,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开始于(  )
A.日内瓦会议 B.“非洲年” C.不结盟运动 D.万隆会议
【答案】D
【知识点】万隆会议
【解析】【分析】A.日内瓦会议,不符合题意;
B.“非洲年”,不符合题意;
C.不结盟运动,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只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识记回答,这是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20.(2021·抚顺)“1990年,非洲大陆最后一块殖民地独立”指的是(  )
A.利比亚独立 B.阿尔及利亚独立
C.尼日利亚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答案】D
【知识点】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
【解析】【分析】A.利比亚独立,不符合史实;
B.阿尔及利亚独立,不符合题意;
C.尼日利亚独立,不符合题意;
D.据所学可知,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休系最终崩溃,所以“1990年,非洲大陆最后一块殖民地独立”指的纳米比亚独立,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1.(2021·抚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先后颁布实施《经济自立五年计划》《新长期经济计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上述材料说明日本崛起的原因是(  )
A.民主化改革 B.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C.美国积极扶持 D.朝鲜战争的爆发
【答案】B
【知识点】战后日本的崛起
【解析】【分析】A.民主化改革,不符合题意;
B.据题干信息“《经济自立五年计划》《新长期经济计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可知,这些“计划”都是二战后日本政府为恢复发展经济而制定的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促使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所以该材料说明日本崛起的原因是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故选项B符合题意;
C.美国积极扶持,不符合题意;
D.朝鲜战争的爆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22.(2021·抚顺)下列联合国的主要机构中,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主要责任的机构是(  )
A.联合国大会 B.联合国秘书处
C.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D.国际法院
【答案】C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A.联合国大会,不符合题意;
B.联合国秘书处,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联合国的主要机构中,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国际法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3.(2021·抚顺)“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上述信息旨在表述世界贸易组织的(  )
A.成立背景 B.主要职能 C.基本原则 D.积极作用
【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A.成立背景,不符合题意;
B.主要职能,不符合题意;
C.基本原则,不符合题意;
D.据所学可知,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题干信息旨在表述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作用,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24.(2021·抚顺)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工具使人们方便地建立联系,实现沟通,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因此改变。这种“改变”的关键性技术是(  )
A.原子能技术 B.生物工程技术
C.计算机网络技术 D.航天技术
【答案】C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A.原子能技术,不符合题意;
B.生物工程技术,不符合题意;
C.据所学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到20世纪末,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人们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收看网络电影电视、实现远程教育、进行电子商务等,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创新了人类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因此题干“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工具使人们方便地建立联系,实现沟通,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因此改变”, 这种“改变”的关键性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故选项C符合题意;
D.航天技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进行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识记,不要死记硬背。
二、信息窗口题(本题共8分)
25.(2021·抚顺)阅读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信息一
图一 巴黎和会三巨头 图二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信息二 世界多极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进程,呈现出不断深入发展的趋势。当今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朝着趋于均衡的方向发展。与单极世界、两极世界相比,世界多极化更能体现国际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摘编自《人民日报》
(1)图一所示会议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其中“对德和约”的名称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加入了哪个军事集团?德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图二所示会议决定战后如何处置德国?德国分裂是哪一政策的产物?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当今世界,哪个国家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4)根据信息二,概括当今世界尚未形成的政治格局的主要特点。
【答案】(1)《凡尔赛条约》;三国同盟。目的: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2)实行分区占领;冷战。
(3)北约与华约对峙(或华约建立);美国。
(4)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或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
【知识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北约”与“华约”的对峙;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1)依据图一信息“巴黎和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巴黎和会上,战胜国签订的“对德和约”是《凡尔赛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德国属于三国同盟。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德国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依据图二信息“雅尔塔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2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决定彻底打败德国,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二战后德国被美苏英法分区占领。1949年,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在苏联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德国分裂是冷战政策的产物;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开始。1949年美英法等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北约与华约对峙,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当今世界,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4)根据信息二的“世界多极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进程,呈现出不断深入发展的趋势。当今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朝着趋于均衡的方向发展。”可以概括出当今世界尚未形成的政治格局的主要特点是: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故答案为:(1) 《凡尔赛条约》;三国同盟。目的: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2) 实行分区占领;冷战。
(3) 北约与华约对峙(或华约建立);美国。
(4)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或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
【点评】本题的前三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这些都是课本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回答;最后一题是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时,紧贴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找出关键语句进行概括回答。
三、材料解析题(本题共9分)
26.(2021·抚顺)先进的思想文化、划时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充实着人类的文明宝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宁愿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摘自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教材解读》
材料二 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的必需条件而斗争,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了。
——达尔文
材料三 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头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柴油机和原子动力代替风力和人力驱动船只……电已成为只需按一下开关便可做许多事的动力之源。
——摘编自《全球通史》
材料四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摘编自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伟大的时代”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写出一幅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品。
(2)材料二反映了作者什么观点?
(3)将材料三中“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谁?材料三中“铁路”的出现有何意义?材料三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4)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四中“治疗疟疾的新方法”是什么?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科学技术和文化在近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1)人文主义(或以人为中心);《蒙娜丽莎》(或《最后的晚餐》)
(2)进化论
(3)瓦特。意义:铁路时代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成果:塑料、汽车、飞机、柴油机。
(4)青蒿素
(5)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思想解放。
【知识点】屠呦呦及青蒿素;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的“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伟大的时代”指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代表作;
(2)依据材料二的“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进化论”观点,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造的蒸汽机在一家冶金工厂正常运转,为鼓风机、汽锤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不久,瓦特蒸汽机开始应用到更多的行业。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蒸汽机车的发明,促进了铁路的发展,标志着铁路时代到来。“铁路”的出现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依据材料三的“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头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柴油机和原子动力代替风力和人力驱动船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有塑料、汽车、飞机、柴油机;
(4)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四中“治疗疟疾的新方法”是青蒿素。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5)结合题干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归纳出科学技术和文化在近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思想解放;
故答案为:(1) 人文主义(或以人为中心);《蒙娜丽莎》(或《最后的晚餐》)
(2)进化论;
(3) 瓦特。意义:铁路时代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成果:塑料、汽车、飞机、柴油机。
(4)青蒿素
(5) 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思想解放。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判断出这是文艺复兴运动,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读懂材料含义进行理解回答;
(3)(4)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5)本题考查归纳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这就是要求理解。
四、读史有感题(本题共9分)
27.(2021·抚顺)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四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四史”中的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一部鸿篇巨著,无数先辈为它写下了精彩篇章。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上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1)【从空想到科学】
发表于1848年的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伟大著作是什么?这一科学理论的诞生有何意义?
(2)【从理论到实践】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什么?这场革命的领导者是谁?
(3)【从一国到多国】
世界风云激荡,举出一例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经典战役。革命薪火相传,新中国成立有何国际意义?
(4)【从曲折到奋起】
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几位?
学史明理。通过上述问题及所学知识,围绕社会主义发展史,谈谈你有何感想?
【答案】(1)《共产党宣言》。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2)十月革命;列宁
(3)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柏林战役等。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4)戈尔巴乔夫改革;第二位。
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等。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作出重要贡献。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 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42——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1945年的柏林战役,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
通过对社会主义发展史部分问题的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我的感想有: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一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探索具有中国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
故答案为:(1) 《共产党宣言》。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2)十月革命;列宁
(3) 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柏林战役等。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4) 戈尔巴乔夫改革;第二位。
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来回答,这类知识点,都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理解和识记,就可以顺利回答;最后的谈感想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 / 1辽宁省抚顺、本溪、铁岭、葫芦岛市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21·抚顺)10月25日被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目的是(  )
A.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2.(2021·抚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1·抚顺)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共识”是(  )
A.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 B.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C.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2021·抚顺)由“意大利人”“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这些信息,判断这位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5.(2021·抚顺)在“三角贸易”中,凭借实力,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奴隶贩子的国家是(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法国
6.(2021·抚顺)构建结构图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面是某同学编制《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一课的知识结构图,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文献是(  )
A.《大宪章》 B.《权利请愿书》
C.《权利法案》 D.《王位继承法》
7.(2021·抚顺)华盛顿对美国历史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
①起草《独立宣言》 ②领导独立战争,赢得国家独立
③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 ④指挥滑铁卢战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2021·抚顺)法国大革命最重要 法律文献和理论旗帜是(  )
A.《拿破仑法典》 B.《资本论》
C.《人民宪章》 D.《人权宣言》
9.(2021·抚顺)某历史兴趣小组探究“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过程”,应该选用的资料是(  )
①图片:《章西女王》 ②图片:《玻利瓦尔》
③地图:《印度民族大起义形势图》 ④地图:《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1·抚顺)彼得一世改革内容中,有助于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措施是(  )
A.推行地税改革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废除农奴制 D.农民高价赎买土地
11.(2021·抚顺)从1863年元旦起,美国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这得益于(  )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B.《宅地法》的颁布
C.北方军事实力的增强 D.林肯遇刺
12.(2021·抚顺)明治维新在日本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  )
A.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B.沦为了殖民地国家
C.结束了幕府统治 D.彻底清除了旧制度的残余
13.(2021·抚顺)他是德国天才的作曲家,28岁患有耳疾,其代表作品充分表达了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他”是(  )
A.托尔斯泰 B.巴尔扎克 C.梵高 D.贝多芬
14.(2021·抚顺)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罗斯福新政中“聪明而勇敢”的对待措施是(  )
A.整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
15.(2021·抚顺)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
A.九一八事变 B.“满洲国”成立
C.七七事变 D.珍珠港事件
16.(2021·抚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纳粹德国吞并的国家有(  )
A.奥地利 荷兰 B.捷克斯洛伐克 比利时
C.波兰 丹麦 D.奥地利 捷克斯洛伐克
17.(2021·抚顺)它签署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各国人民斗志高涨,积极投入反法西斯阵营。“它”指 是(  )
A.《开罗宣言》 B.《联合国家宣言》
C.《波茨坦公告》 D.《九国公约》
18.(2021·抚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在发表《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的实践是(  )
A.建立国际联盟 B.建立欧洲共同体
C.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D.成立七十七国集团
19.(2021·抚顺)20世纪五十年代,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开始于(  )
A.日内瓦会议 B.“非洲年” C.不结盟运动 D.万隆会议
20.(2021·抚顺)“1990年,非洲大陆最后一块殖民地独立”指的是(  )
A.利比亚独立 B.阿尔及利亚独立
C.尼日利亚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21.(2021·抚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先后颁布实施《经济自立五年计划》《新长期经济计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上述材料说明日本崛起的原因是(  )
A.民主化改革 B.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C.美国积极扶持 D.朝鲜战争的爆发
22.(2021·抚顺)下列联合国的主要机构中,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主要责任的机构是(  )
A.联合国大会 B.联合国秘书处
C.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D.国际法院
23.(2021·抚顺)“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上述信息旨在表述世界贸易组织的(  )
A.成立背景 B.主要职能 C.基本原则 D.积极作用
24.(2021·抚顺)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工具使人们方便地建立联系,实现沟通,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因此改变。这种“改变”的关键性技术是(  )
A.原子能技术 B.生物工程技术
C.计算机网络技术 D.航天技术
二、信息窗口题(本题共8分)
25.(2021·抚顺)阅读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信息一
图一 巴黎和会三巨头 图二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信息二 世界多极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进程,呈现出不断深入发展的趋势。当今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朝着趋于均衡的方向发展。与单极世界、两极世界相比,世界多极化更能体现国际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摘编自《人民日报》
(1)图一所示会议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其中“对德和约”的名称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加入了哪个军事集团?德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图二所示会议决定战后如何处置德国?德国分裂是哪一政策的产物?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当今世界,哪个国家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4)根据信息二,概括当今世界尚未形成的政治格局的主要特点。
三、材料解析题(本题共9分)
26.(2021·抚顺)先进的思想文化、划时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充实着人类的文明宝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宁愿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摘自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教材解读》
材料二 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的必需条件而斗争,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了。
——达尔文
材料三 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头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柴油机和原子动力代替风力和人力驱动船只……电已成为只需按一下开关便可做许多事的动力之源。
——摘编自《全球通史》
材料四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摘编自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伟大的时代”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写出一幅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品。
(2)材料二反映了作者什么观点?
(3)将材料三中“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谁?材料三中“铁路”的出现有何意义?材料三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4)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四中“治疗疟疾的新方法”是什么?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科学技术和文化在近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读史有感题(本题共9分)
27.(2021·抚顺)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四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四史”中的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一部鸿篇巨著,无数先辈为它写下了精彩篇章。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上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1)【从空想到科学】
发表于1848年的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伟大著作是什么?这一科学理论的诞生有何意义?
(2)【从理论到实践】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什么?这场革命的领导者是谁?
(3)【从一国到多国】
世界风云激荡,举出一例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经典战役。革命薪火相传,新中国成立有何国际意义?
(4)【从曲折到奋起】
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几位?
学史明理。通过上述问题及所学知识,围绕社会主义发展史,谈谈你有何感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A. 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 ,不符合题意;
B.据所学可知,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军为主 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安全。因此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不符合题意;
D.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回答。
2.【答案】A
【知识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所以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是①②,A项符合题意;而③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排除,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回答。
3.【答案】D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A. 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 ,不符合题意;
B. 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不符合题意;
C.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回答。
4.【答案】C
【知识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A.迪亚士,不符合题意;
B. 达·伽马 ,不符合题意;
C.据所学可知,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从而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故选项C符合题意;
D.麦哲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5.【答案】C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A.葡萄牙,不符合题意;
B.西班牙,不符合题意;
C.“三角贸易”又称黑奴贸易。最先进行黑奴贸易的是葡萄牙人。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英国殖民者也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在“三角贸易”中,英国凭借实力,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奴隶贩子。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法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6.【答案】C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A.《大宪章》,不符合题意;
B.《权利请愿书》,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故选项C符合题意;
D.《王位世袭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7.【答案】B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赢得了国家独立。②符合题意;华盛顿主持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较为民主的政治体制。③符合题意;②③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起草《独立宣言》的是杰斐逊,排除①,AD不符合题意;拿破仑指挥滑铁卢战役失败,排除④,C不符合题意。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回答。
8.【答案】D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A.《拿破仑法典》,不符合题意;
B.《资本论》,不符合题意;
C.《人民宪章》,不符合题意;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爆发后,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权等基本原则。《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最重要的法律文献和理论旗帜,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9.【答案】A
【知识点】印度民族大起义
【解析】【分析】据题干信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并结合所学可知,1857—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是起义队伍中的女英雄,她在1858年3月率领起义军与英军作战,最后壮烈牺牲。因此应该选用的资料是①③,A项符合题意;而②图片:《玻利瓦尔》和④地图:《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属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排除。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中的时间和地点限制,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来分析题肢回答,这就需要学生准确记忆基础知识。
10.【答案】B
【知识点】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解析】【分析】A.推行地税改革,不符合题意;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在经济方面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是俄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有助于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废除农奴制,不符合题意;
D.农民高价赎买土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备选项进行比对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注意理解,不能死记硬背。
11.【答案】A
【知识点】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为了扭转战局,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美国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宅地法》的颁布 ,不符合题意;
C. 北方军事实力的增强 ,不符合题意;
D.林肯遇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12.【答案】A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明治维新在日本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沦为了殖民地国家,不符合史实;
C.结束了幕府统治,不符合题意;
D. 彻底清除了旧制度的残余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3.【答案】D
【知识点】近代世界的文学艺术家及其作品
【解析】【分析】A.托尔斯泰,不符合题意;
B.巴尔扎克,不符合题意;
C.梵高,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贝多芬是德国天才的作曲家,他的代表作品充分表达了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他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成熟。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识记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14.【答案】D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A.整顿金融体系,不符合题意;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不符合题意;
C.调整农业政策,不符合题意;
D.据题干的“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兴建大量公共工程,减少了失业人数。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5.【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A.据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满洲国”成立,不符合题意;
C.七七事变,不符合题意;
D.珍珠港事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6.【答案】D
【知识点】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A.奥地利 荷兰,不符合史实;
B.捷克斯洛伐克 比利时,不符合史实;
C.波兰 丹麦,不符合史实;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7.【答案】B
【知识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A.《开罗宣言》,不符合题意;
B.据所学可知,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所以“它”指的是《联合国家宣言》,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波茨坦公告》,不符合题意;
D.《九国公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识记。
18.【答案】B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
【解析】【分析】A.建立国际联盟,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欧洲国家开始走向联合。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加强了经济合作,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不符合题意;
D.成立七十七国集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也可以依据题干信息,拿它来分析备选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
19.【答案】D
【知识点】万隆会议
【解析】【分析】A.日内瓦会议,不符合题意;
B.“非洲年”,不符合题意;
C.不结盟运动,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只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识记回答,这是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20.【答案】D
【知识点】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
【解析】【分析】A.利比亚独立,不符合史实;
B.阿尔及利亚独立,不符合题意;
C.尼日利亚独立,不符合题意;
D.据所学可知,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休系最终崩溃,所以“1990年,非洲大陆最后一块殖民地独立”指的纳米比亚独立,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1.【答案】B
【知识点】战后日本的崛起
【解析】【分析】A.民主化改革,不符合题意;
B.据题干信息“《经济自立五年计划》《新长期经济计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可知,这些“计划”都是二战后日本政府为恢复发展经济而制定的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促使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所以该材料说明日本崛起的原因是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故选项B符合题意;
C.美国积极扶持,不符合题意;
D.朝鲜战争的爆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22.【答案】C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A.联合国大会,不符合题意;
B.联合国秘书处,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联合国的主要机构中,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国际法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3.【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A.成立背景,不符合题意;
B.主要职能,不符合题意;
C.基本原则,不符合题意;
D.据所学可知,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题干信息旨在表述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作用,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24.【答案】C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A.原子能技术,不符合题意;
B.生物工程技术,不符合题意;
C.据所学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到20世纪末,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人们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收看网络电影电视、实现远程教育、进行电子商务等,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创新了人类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因此题干“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工具使人们方便地建立联系,实现沟通,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因此改变”, 这种“改变”的关键性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故选项C符合题意;
D.航天技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进行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识记,不要死记硬背。
25.【答案】(1)《凡尔赛条约》;三国同盟。目的: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2)实行分区占领;冷战。
(3)北约与华约对峙(或华约建立);美国。
(4)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或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
【知识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北约”与“华约”的对峙;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1)依据图一信息“巴黎和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巴黎和会上,战胜国签订的“对德和约”是《凡尔赛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德国属于三国同盟。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德国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依据图二信息“雅尔塔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2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决定彻底打败德国,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二战后德国被美苏英法分区占领。1949年,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在苏联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德国分裂是冷战政策的产物;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开始。1949年美英法等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北约与华约对峙,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当今世界,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4)根据信息二的“世界多极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进程,呈现出不断深入发展的趋势。当今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朝着趋于均衡的方向发展。”可以概括出当今世界尚未形成的政治格局的主要特点是: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故答案为:(1) 《凡尔赛条约》;三国同盟。目的: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2) 实行分区占领;冷战。
(3) 北约与华约对峙(或华约建立);美国。
(4)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或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
【点评】本题的前三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这些都是课本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回答;最后一题是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时,紧贴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找出关键语句进行概括回答。
26.【答案】(1)人文主义(或以人为中心);《蒙娜丽莎》(或《最后的晚餐》)
(2)进化论
(3)瓦特。意义:铁路时代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成果:塑料、汽车、飞机、柴油机。
(4)青蒿素
(5)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思想解放。
【知识点】屠呦呦及青蒿素;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的“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伟大的时代”指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代表作;
(2)依据材料二的“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进化论”观点,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造的蒸汽机在一家冶金工厂正常运转,为鼓风机、汽锤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不久,瓦特蒸汽机开始应用到更多的行业。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蒸汽机车的发明,促进了铁路的发展,标志着铁路时代到来。“铁路”的出现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依据材料三的“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头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柴油机和原子动力代替风力和人力驱动船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有塑料、汽车、飞机、柴油机;
(4)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四中“治疗疟疾的新方法”是青蒿素。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5)结合题干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归纳出科学技术和文化在近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思想解放;
故答案为:(1) 人文主义(或以人为中心);《蒙娜丽莎》(或《最后的晚餐》)
(2)进化论;
(3) 瓦特。意义:铁路时代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成果:塑料、汽车、飞机、柴油机。
(4)青蒿素
(5) 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思想解放。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判断出这是文艺复兴运动,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读懂材料含义进行理解回答;
(3)(4)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5)本题考查归纳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这就是要求理解。
27.【答案】(1)《共产党宣言》。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2)十月革命;列宁
(3)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柏林战役等。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4)戈尔巴乔夫改革;第二位。
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等。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作出重要贡献。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 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42——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1945年的柏林战役,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
通过对社会主义发展史部分问题的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我的感想有: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一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探索具有中国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
故答案为:(1) 《共产党宣言》。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2)十月革命;列宁
(3) 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柏林战役等。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4) 戈尔巴乔夫改革;第二位。
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来回答,这类知识点,都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理解和识记,就可以顺利回答;最后的谈感想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