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甘孜州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四川省甘孜州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25 20:34:28

文档简介

四川省甘孜州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21·四川)如表为鸦片战争前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变化表。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输华商品总值(英镑)
1837年 90多万
1843年 145.6万
1845年 239.4万
A.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B.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
C.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D.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
2.(2021·四川)一位史学家说:“它们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和文化的尝试,自强的努力仅仅触及了现代化的表皮。”这位史学家评价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2021·四川)1895年春,数百名汇聚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废除条约、迁都内地、推行变法。他们要求废除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2021·四川)他“以爱国的赤诚之心,秉持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联共抗日,为结束十年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他”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杨靖宇 D.张学良
5.(2021·四川)如图为某天日历。根据日历推断这一天(  )
A.中国工农红军正式创建 B.中国开始了全国性抗战
C.刘灯大军挺进大别山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6.(2021·四川)1956年,毛泽东在一次国务会议上说:“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这一讲话聚焦的是(  )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 C.工业化建设 D.抗美援朝
7.(2021·四川)文艺复兴“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这一论述说明文艺复兴(  )
A.有利于人的思想解放 B.促进了欧洲文化艺术的繁荣
C.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D.刺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8.(2021·四川)有人认为他“是一位伟大的航海家”,也有人认为他“是西方殖民扩张的先驱者”。这里的“他”应是(  )
A.华盛顿 B.拿破仑 C.达 芬奇 D.哥伦布
9.(2021·四川)有学者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提供了宽松、平和的政治环境。”“这个制度”是(  )
A.中央集权制 B.总统制 C.民主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10.(2021·四川)“它的发表,大大地鼓舞了北美人民的革命斗志,成为北美人民争取独立的旗帜。”这里的“它”指的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1.(2021·四川)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他从一个仪表修理厂的徒工,成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和法国科学院外籍会员。他是(  )
A.凯伊 B.哈格里夫斯 C.瓦特 D.斯蒂芬森
12.(2021·四川)日本明治维新中推行“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的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建立新式军队
C.发展近代工业 D.促进文明开化
13.(2021·四川)牛顿以“万有引力定律”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了出去,达尔文则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了出去。达尔文依据的是(  )
A.进化论 B.微积分学 C.相对论 D.光学分析
14.(2021·四川)把社会主义由一种理论思潮、一种政治理想,首次变成了现实,变成了一种崭新的国家制度的革命事件是(  )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巴黎公社革命 D.法国大革命
15.(2021·四川)下列四个选项中,从史实到结论的推断,合理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巴黎和会具有分赃性质
B 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权益全部转给日本 北洋政府没有进行外交努力
C 《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D 英国、法国和美国操纵了巴黎和会,美国主导了华盛顿会议 美国是两次会议的最大受益者
A.A B.B C.C D.D
16.(2021·四川)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这一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A.提供就业机会 B.调节产销矛盾
C.维护生态平衡 D.保障工人权益
17.(2021·四川)如图是一学生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设计的知识结构图。图中①处应是(  )
A.战争的爆发 B.战争的扩大 C.战争的转折 D.战争的结束
18.(2021·四川)1971年,西欧的钢产量超过美国,欧洲的汽车大举进入美国汽车的国内和国外市场,西欧的食品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同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奶制品出口产地。这说明(  )
A.欧洲己摆脱美国控制 B.西欧国家实现联合自强
C.欧洲经济已超越美国 D.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终结
19.(2021·四川)二战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令人瞩目。其中率先发行和使用统一货币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是(  )
A.欧盟 B.世界贸易组织
C.北约 D.上海合作组织
20.(2021·四川)冷战后的30年里,美国参与的战争和军事干预多达228起,平均每年7.6起。美方还动辄挥舞制裁大棒,对其他主权国家实施单边非法制裁。这表明(  )
A.国际政治新秩序已建立 B.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安宁
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D.美国建立了“单极世界”
二、列举题(37题3分,38题3分,共6分)
21.(2021·四川)世界历史上的一些重要文件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补全空白处的相关内容。
(1)1848年,《   》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2)美国内战中,林肯发表了《   》,废除了奴隶制。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22.(2021·四川)政策制度应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调整。结合所学知识,补全空白处的相关内容。
(1)工业革命时期,   制度是与机器大生产相适应的生产组织形式,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2)罗斯福新政采用   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3)二战后,为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   制度,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材料解析题(4分)
23.(2021·四川)科技改变生活,影响世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末,科学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正在深深地影响着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并且由科学革命造成的这种变化还以无数方式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整个世界。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1)材料一中②处的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③与④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种19世纪末产生的全新工业。并举例说明当时科学革命带来的影响。
四、综合探究题(10分)
24.(2021·四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内容是哪一年通过的?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2)图3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根据表格,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
时间 钢铁(吨) 粮食(吨) 发电量(千瓦时)
1949年 16万 11318万 43亿
1986年 5220万 39151万 4496亿
2018年 92800万 65789万 68000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 依据表格数据,从1840年到1845年,英输华商品总值在不断增加。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开辟通商口岸,有利于英国商品的输出。选项C符合题意;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南京条约》的影响。
2.【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 这位史学家评价的事件是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近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选项A正确;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 A 。
【点评】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联合1300多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C 符合题意;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马关条约》的相关史实。
4.【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 依据所学可知,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国共双方由内战转向联合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D 正确;
ABC与史实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D 。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5.【答案】D
【知识点】渡江战役
【解析】【分析】 由一幅日历图片判断是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放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渡江战役与南京解放的时间。
6.【答案】B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 由材料“1956年”“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可知,毛泽东这一讲话聚焦的是三大改造。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
【点评】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1956年”“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
7.【答案】A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 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文艺复兴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文艺复兴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A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文艺复兴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8.【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 哥伦布是15世纪一位伟大的航海家.发现美洲大陆,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体,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殖民者侵略亚非拉地区,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史实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要求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重点了解哥伦布的历史活动,培养学生记忆能カ。
9.【答案】D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 依据材料“‘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提供了宽松、平和的政治环境。”可知光荣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该体制体现了君主统而不治的特点。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宽松、平和的政治环境,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性。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应用。熟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10.【答案】C
【知识点】《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独立宣言》成为北美人民独立战争的纲领,激励他们为实现独立目标而英勇战斗的一面旗帜。选项 C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独立宣言》的相关史实。
11.【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结合所学可知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随后应用到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故选C ;
凯伊发明飞梭,A错误;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提高纺纱效率,B错误;
史蒂芬森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答案】D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 推翻幕府以后,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故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推行“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以改变中世纪的风俗惯,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这些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促进文明开化。选项D正确;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从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进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13.【答案】A
【知识点】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材料“有人说,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了出去;19世纪的达尔文则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了出去。”可知,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经典力学和进化论沉重打击了神学。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化,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打破了“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的传统看法,第一次将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选项 A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
【点评】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近代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14.【答案】B
【知识点】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 由材料“把社会主义由一种理论思潮、一种政治理想,首次变成了现实”可知,这反映的是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从此诞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把社会主义由一种理论思潮、一种政治理想,首次变成了现实”。
15.【答案】A
【知识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解析】【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主要交战国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掠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1月到6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重新瓜分世界,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的巴黎和会是一场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巴黎和会由英法美三国操纵,在《凡尔赛条约》中规定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英、法、日等国进行“委任统治”,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是一场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A 符合题意;
BCD 从史实到结论的推断不合理,排除;
故答案为 A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和认识。
16.【答案】B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美国政府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是为了减少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调节产销矛盾,选项B符合题意;
罗斯福新政期间,兴办共公工程,减少失业,A排除;
维护生态平衡,与题干内容不符,C排除;
保障工人权益,与罗斯福新政史实不符,D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以罗斯福新政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7.【答案】C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 据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设计的知识结构图并结合所学,1942年10月23日,阿拉曼战役,英国第八集团军在蒙哥马利指挥下对隆美尔统率的德、意联军“非洲军团”发起攻击,英军获胜,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会战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2年6月,美国海军和空军在中途岛毁灭性打击了日军,日军损失惨重,丧失了海战的主动权,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图中①处应是战争的转折, C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18.【答案】B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
【解析】【分析】 为了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西欧国家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1951年德法等六国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将三个组织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1971年,西欧的钢产量超过美国,欧洲的汽车大举进入美国汽车的国内和国外市场,西欧的食品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同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奶制品出口产地。这说明西欧国家实现联合自强。 B 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以及影响。
19.【答案】A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
【解析】【分析】 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本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二战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令人瞩目。其中率先发行和使用统一货币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是欧盟。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一体化进程以及影响。二战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令人瞩目。其中率先发行和使用统一货币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是欧盟。
20.【答案】B
【知识点】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解析】【分析】 二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还很多,如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等,美国不甘心失去超级大国的地位,力图阻止其他国家的迅速发展,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使其转换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冷战后的30年里,美国参与的战争和军事干预多达228起,平均每年7.6起。美方还动辄挥舞制裁大棒,对其他主权国家实施单边非法制裁。这表明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安宁, B 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人类面临的挑战。题干关键信息“冷战后的30年里,美国参与的战争和军事干预多达228起,平均每年7.6起。美方还动辄挥舞制裁大棒,对其他主权国家实施单边非法制裁”。
21.【答案】(1)共产党宣言
(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联合国家宣言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内战中,1862年,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点评】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世界历史上的一些重要文件内容以及意义。
22.【答案】(1)现代工厂
(2)国家干预
(3)社会保障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解析】【分析】 (1)19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完成,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工业革命时期,现代工厂制度是与机器大生产相适应的生产组织形式,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2)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3)二战后,为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资产阶级也认为实行这种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现代工厂制度、国家干预手段、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史实。
23.【答案】(1)爱迪生;③处电磁感应现象理论的发现,为④处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提供了理论依据。
(2)石油化学工业、现代塑料工业、汽车工业等。(符合题意任答一个即可) 影响:如石油化工形成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为取代金属提供了有力保障;现代化学工业合成肥料,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现代塑料工业影响着现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符合题意,有理即可)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 (1)观察题干图片及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②处的人物是爱迪生。据所学知识可知,③处电磁感应现象理论的发现,为④处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提供了理论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产生的全新工业有石油化学工业、现代塑料工业、汽车工业等。据所学知识可知,石油化工形成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为取代金属提供了有力保障;现代化学工业合成肥料,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现代塑料工业影响着现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法拉第、爱迪生、19世纪末产生的全新工业、当时科学革命带来的影响的相关史实。
24.【答案】(1)1921年,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2)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工业制造大国,农业得到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原因: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知,材料一内容是中共一大的内容。1921年召开中共一大,提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
(2)图3反映的是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以经济建设为例,70年来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农业得到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主要原因可从把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放 作为基本国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角度分析。
【点评】 本题偏难,考查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1四川省甘孜州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21·四川)如表为鸦片战争前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变化表。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输华商品总值(英镑)
1837年 90多万
1843年 145.6万
1845年 239.4万
A.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B.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
C.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D.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 依据表格数据,从1840年到1845年,英输华商品总值在不断增加。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开辟通商口岸,有利于英国商品的输出。选项C符合题意;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南京条约》的影响。
2.(2021·四川)一位史学家说:“它们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和文化的尝试,自强的努力仅仅触及了现代化的表皮。”这位史学家评价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 这位史学家评价的事件是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近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选项A正确;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 A 。
【点评】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2021·四川)1895年春,数百名汇聚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废除条约、迁都内地、推行变法。他们要求废除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联合1300多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C 符合题意;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马关条约》的相关史实。
4.(2021·四川)他“以爱国的赤诚之心,秉持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联共抗日,为结束十年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他”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杨靖宇 D.张学良
【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 依据所学可知,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国共双方由内战转向联合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D 正确;
ABC与史实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D 。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5.(2021·四川)如图为某天日历。根据日历推断这一天(  )
A.中国工农红军正式创建 B.中国开始了全国性抗战
C.刘灯大军挺进大别山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答案】D
【知识点】渡江战役
【解析】【分析】 由一幅日历图片判断是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放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渡江战役与南京解放的时间。
6.(2021·四川)1956年,毛泽东在一次国务会议上说:“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这一讲话聚焦的是(  )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 C.工业化建设 D.抗美援朝
【答案】B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 由材料“1956年”“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可知,毛泽东这一讲话聚焦的是三大改造。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
【点评】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1956年”“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
7.(2021·四川)文艺复兴“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这一论述说明文艺复兴(  )
A.有利于人的思想解放 B.促进了欧洲文化艺术的繁荣
C.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D.刺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答案】A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 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文艺复兴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文艺复兴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A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文艺复兴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8.(2021·四川)有人认为他“是一位伟大的航海家”,也有人认为他“是西方殖民扩张的先驱者”。这里的“他”应是(  )
A.华盛顿 B.拿破仑 C.达 芬奇 D.哥伦布
【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 哥伦布是15世纪一位伟大的航海家.发现美洲大陆,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体,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殖民者侵略亚非拉地区,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史实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要求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重点了解哥伦布的历史活动,培养学生记忆能カ。
9.(2021·四川)有学者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提供了宽松、平和的政治环境。”“这个制度”是(  )
A.中央集权制 B.总统制 C.民主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答案】D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 依据材料“‘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提供了宽松、平和的政治环境。”可知光荣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该体制体现了君主统而不治的特点。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宽松、平和的政治环境,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性。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应用。熟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10.(2021·四川)“它的发表,大大地鼓舞了北美人民的革命斗志,成为北美人民争取独立的旗帜。”这里的“它”指的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
【答案】C
【知识点】《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独立宣言》成为北美人民独立战争的纲领,激励他们为实现独立目标而英勇战斗的一面旗帜。选项 C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独立宣言》的相关史实。
11.(2021·四川)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他从一个仪表修理厂的徒工,成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和法国科学院外籍会员。他是(  )
A.凯伊 B.哈格里夫斯 C.瓦特 D.斯蒂芬森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结合所学可知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随后应用到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故选C ;
凯伊发明飞梭,A错误;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提高纺纱效率,B错误;
史蒂芬森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2021·四川)日本明治维新中推行“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的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建立新式军队
C.发展近代工业 D.促进文明开化
【答案】D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 推翻幕府以后,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故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推行“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以改变中世纪的风俗惯,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这些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促进文明开化。选项D正确;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从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进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13.(2021·四川)牛顿以“万有引力定律”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了出去,达尔文则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了出去。达尔文依据的是(  )
A.进化论 B.微积分学 C.相对论 D.光学分析
【答案】A
【知识点】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材料“有人说,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了出去;19世纪的达尔文则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了出去。”可知,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经典力学和进化论沉重打击了神学。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化,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打破了“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的传统看法,第一次将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选项 A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
【点评】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近代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14.(2021·四川)把社会主义由一种理论思潮、一种政治理想,首次变成了现实,变成了一种崭新的国家制度的革命事件是(  )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巴黎公社革命 D.法国大革命
【答案】B
【知识点】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 由材料“把社会主义由一种理论思潮、一种政治理想,首次变成了现实”可知,这反映的是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从此诞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把社会主义由一种理论思潮、一种政治理想,首次变成了现实”。
15.(2021·四川)下列四个选项中,从史实到结论的推断,合理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巴黎和会具有分赃性质
B 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权益全部转给日本 北洋政府没有进行外交努力
C 《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D 英国、法国和美国操纵了巴黎和会,美国主导了华盛顿会议 美国是两次会议的最大受益者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解析】【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主要交战国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掠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1月到6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重新瓜分世界,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的巴黎和会是一场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巴黎和会由英法美三国操纵,在《凡尔赛条约》中规定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英、法、日等国进行“委任统治”,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是一场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A 符合题意;
BCD 从史实到结论的推断不合理,排除;
故答案为 A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和认识。
16.(2021·四川)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这一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A.提供就业机会 B.调节产销矛盾
C.维护生态平衡 D.保障工人权益
【答案】B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美国政府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是为了减少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调节产销矛盾,选项B符合题意;
罗斯福新政期间,兴办共公工程,减少失业,A排除;
维护生态平衡,与题干内容不符,C排除;
保障工人权益,与罗斯福新政史实不符,D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以罗斯福新政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7.(2021·四川)如图是一学生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设计的知识结构图。图中①处应是(  )
A.战争的爆发 B.战争的扩大 C.战争的转折 D.战争的结束
【答案】C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 据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设计的知识结构图并结合所学,1942年10月23日,阿拉曼战役,英国第八集团军在蒙哥马利指挥下对隆美尔统率的德、意联军“非洲军团”发起攻击,英军获胜,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会战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2年6月,美国海军和空军在中途岛毁灭性打击了日军,日军损失惨重,丧失了海战的主动权,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图中①处应是战争的转折, C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18.(2021·四川)1971年,西欧的钢产量超过美国,欧洲的汽车大举进入美国汽车的国内和国外市场,西欧的食品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同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奶制品出口产地。这说明(  )
A.欧洲己摆脱美国控制 B.西欧国家实现联合自强
C.欧洲经济已超越美国 D.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终结
【答案】B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
【解析】【分析】 为了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西欧国家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1951年德法等六国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将三个组织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1971年,西欧的钢产量超过美国,欧洲的汽车大举进入美国汽车的国内和国外市场,西欧的食品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同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奶制品出口产地。这说明西欧国家实现联合自强。 B 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以及影响。
19.(2021·四川)二战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令人瞩目。其中率先发行和使用统一货币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是(  )
A.欧盟 B.世界贸易组织
C.北约 D.上海合作组织
【答案】A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
【解析】【分析】 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本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二战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令人瞩目。其中率先发行和使用统一货币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是欧盟。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一体化进程以及影响。二战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令人瞩目。其中率先发行和使用统一货币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是欧盟。
20.(2021·四川)冷战后的30年里,美国参与的战争和军事干预多达228起,平均每年7.6起。美方还动辄挥舞制裁大棒,对其他主权国家实施单边非法制裁。这表明(  )
A.国际政治新秩序已建立 B.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安宁
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D.美国建立了“单极世界”
【答案】B
【知识点】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解析】【分析】 二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还很多,如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等,美国不甘心失去超级大国的地位,力图阻止其他国家的迅速发展,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使其转换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冷战后的30年里,美国参与的战争和军事干预多达228起,平均每年7.6起。美方还动辄挥舞制裁大棒,对其他主权国家实施单边非法制裁。这表明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安宁, B 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人类面临的挑战。题干关键信息“冷战后的30年里,美国参与的战争和军事干预多达228起,平均每年7.6起。美方还动辄挥舞制裁大棒,对其他主权国家实施单边非法制裁”。
二、列举题(37题3分,38题3分,共6分)
21.(2021·四川)世界历史上的一些重要文件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补全空白处的相关内容。
(1)1848年,《   》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2)美国内战中,林肯发表了《   》,废除了奴隶制。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答案】(1)共产党宣言
(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联合国家宣言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内战中,1862年,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点评】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世界历史上的一些重要文件内容以及意义。
22.(2021·四川)政策制度应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调整。结合所学知识,补全空白处的相关内容。
(1)工业革命时期,   制度是与机器大生产相适应的生产组织形式,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2)罗斯福新政采用   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3)二战后,为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   制度,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答案】(1)现代工厂
(2)国家干预
(3)社会保障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解析】【分析】 (1)19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完成,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工业革命时期,现代工厂制度是与机器大生产相适应的生产组织形式,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2)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3)二战后,为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资产阶级也认为实行这种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现代工厂制度、国家干预手段、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史实。
三、材料解析题(4分)
23.(2021·四川)科技改变生活,影响世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末,科学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正在深深地影响着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并且由科学革命造成的这种变化还以无数方式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整个世界。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1)材料一中②处的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③与④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种19世纪末产生的全新工业。并举例说明当时科学革命带来的影响。
【答案】(1)爱迪生;③处电磁感应现象理论的发现,为④处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提供了理论依据。
(2)石油化学工业、现代塑料工业、汽车工业等。(符合题意任答一个即可) 影响:如石油化工形成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为取代金属提供了有力保障;现代化学工业合成肥料,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现代塑料工业影响着现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符合题意,有理即可)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 (1)观察题干图片及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②处的人物是爱迪生。据所学知识可知,③处电磁感应现象理论的发现,为④处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提供了理论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产生的全新工业有石油化学工业、现代塑料工业、汽车工业等。据所学知识可知,石油化工形成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为取代金属提供了有力保障;现代化学工业合成肥料,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现代塑料工业影响着现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法拉第、爱迪生、19世纪末产生的全新工业、当时科学革命带来的影响的相关史实。
四、综合探究题(10分)
24.(2021·四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内容是哪一年通过的?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2)图3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根据表格,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
时间 钢铁(吨) 粮食(吨) 发电量(千瓦时)
1949年 16万 11318万 43亿
1986年 5220万 39151万 4496亿
2018年 92800万 65789万 68000亿
【答案】(1)1921年,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2)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工业制造大国,农业得到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原因: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知,材料一内容是中共一大的内容。1921年召开中共一大,提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
(2)图3反映的是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以经济建设为例,70年来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农业得到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主要原因可从把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放 作为基本国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角度分析。
【点评】 本题偏难,考查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