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27 17:3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科粤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中,不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C.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
D.氧气不易溶于水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干燥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炭粉,a,b为止水夹,分别点燃红磷和炭粉,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同时打开a、b,则烧杯中的水(  )
A.进入甲瓶
B.进入乙瓶
C.同时进入甲乙两瓶
D.无法判断
3.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能支持燃烧
B.能使铁生锈
C.供给呼吸
D.液氧呈蓝色
4.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
B.液态氧是淡蓝色的,固态氧也是淡蓝色的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D.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不需放少量水的是(  )
A.硫磺
B.红磷
C.铁丝
D.蜡烛
6.采用燃烧法除去空集气瓶中的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时,适合选用的试剂是(  )
A.铁丝
B.红磷
C.木炭
D.硫磺
7.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医疗急救
B.潜水
C.灯泡中充氧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D.动植物呼吸
8.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
A.医疗抢救
B.作气体肥料
C.作燃料
D.制碳酸饮料
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在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11.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
A.水的吸收
B.动植物的呼吸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燃料的燃烧
12.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
A.燃料燃烧
B.光合作用
C.溶洞形成
D.动物呼吸
13.关于化合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B.生成物是一种物质
C.反应都需要一定条件
D.反应物只有两种物质
14.下列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石蜡
B.硫
C.铁丝
D.木炭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氧化反应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现象
C.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化合反应一定只有一种生成物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向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倒入迅速冷却的沸水,立即塞紧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用注射器向玻璃管中注水至P处,装置如图所示。
(1)手拿集气瓶在水平面上摇晃数十次后,看到玻璃管中的液面将 
 (填“上升”、“下
降”或“不变”)。
(2)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说明有少量氧气溶于水中
b.可不需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c.用迅速冷却的沸水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氧气。
17.水中溶有水生生物生存必需的氧气,所以氧气易溶于水. 
 .
18.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现象是 
 。
(2)铁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 
 ,铁丝下端系的火柴的作用是 
 。
(3)瓶底留少量水或细沙的目的是 
 。
(4)铁丝要自上而下慢慢伸入集气瓶,是为了防止 
 。
(5)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 
 进行(填“能”或“不能”)。
19.氧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说出一种氧气的用途 
 .
20.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气体的物质是 
 
A.硫   B.铁   C.镁    D. 
 .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1.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 
 。
(2)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实验现象是 
 。
(3)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
(4)要等到火柴快燃尽时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
(5)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 
 (填“能”或“不能”)进行,原因是 
 。
(6)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 
 ;②在空气中 
 (填“易”或“不易”)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却 
 。
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科粤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中,不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C.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
D.氧气不易溶于水
【分析】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密度、硬度等;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解答】解:A、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物理性质;
B、氧气具有助燃性,是利用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属于氧气化学性质;
C、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属于氧气物理性质;
D、氧气不易溶于水属于物质的溶解性,属于氧气物理性质。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了解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干燥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炭粉,a,b为止水夹,分别点燃红磷和炭粉,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同时打开a、b,则烧杯中的水(  )
A.进入甲瓶
B.进入乙瓶
C.同时进入甲乙两瓶
D.无法判断
【分析】可以根据红磷和碳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甲中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消耗了瓶中的氧气,使压强减小,小于大气压,从而使水进入瓶中;乙瓶中的碳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气体,虽然消耗了氧气,但是二氧化碳代替了氧气的位置,使压强几乎不变,水不能进入乙瓶中。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红磷和碳燃烧生成物的性质,只有掌握了生成物的性质才能对实验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
3.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能支持燃烧
B.能使铁生锈
C.供给呼吸
D.液氧呈蓝色
【分析】根据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氧气能使铁生锈,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氧气能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液氧呈蓝色,描述的是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4.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
B.液态氧是淡蓝色的,固态氧也是淡蓝色的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D.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分析】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溶解性、密度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鱼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能溶于水,但是不能确定溶解量,得不出易溶于水的结论,故选项说法错误。
B、液态氧是淡蓝色的,固态氧也是淡蓝色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的密度(1.293g/L)略大,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不需放少量水的是(  )
A.硫磺
B.红磷
C.铁丝
D.蜡烛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为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集气瓶中需放少量水,以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选项错误。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为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集气瓶中需放少量水,以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故选项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故选项错误。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集气瓶中不需放少量水,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采用燃烧法除去空集气瓶中的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时,适合选用的试剂是(  )
A.铁丝
B.红磷
C.木炭
D.硫磺
【分析】A、从铁丝只有在氧气中才能燃烧去分析;
B、从红磷能在混合气体中燃烧,且只和氧气反应,同时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去分析;
C、从木炭虽然能在混合气体中燃烧,且只和氧气反应,但是由于生成物二氧化碳是气体去分析;
D、从硫磺虽然能在混合气体中燃烧,且只和氧气反应,但是由于生成物二氧化硫是气体去分析.
【解答】解:A、铁丝只有在氧气中才能燃烧,故不能用燃烧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氧气;故错误;
B、红磷能在混合气体中燃烧,且只和氧气反应,同时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从而可采用燃烧法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故正确;
C、木炭虽然能在混合气体中燃烧,且只和氧气反应,但是由于生成物二氧化碳是气体,得到是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故不能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故错误;
D、硫磺虽然能在混合气体中燃烧,且只和氧气反应,但是由于生成物二氧化硫是气体,得到是氮气和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故不能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变相考查了测定空气中的成分的实验对药品的要求,是基础,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掌握.
7.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医疗急救
B.潜水
C.灯泡中充氧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D.动植物呼吸
【分析】运用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和二氧化碳能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解答。
【解答】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于医疗急救,故说法正确;
B、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于登山潜水,故说法正确;
C、氧气具有氧化性,灯泡中不能充入氧气,故说法错误;
D、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故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涉及面广,知识点多,但难度不大。
8.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
A.医疗抢救
B.作气体肥料
C.作燃料
D.制碳酸饮料
【分析】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抢救,故选项正确。
B、氧气不能用作气体肥料,故选项错误。
C、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选项错误。
D、氧气不能制碳酸饮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性质与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注意氧气不具有可燃性。
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在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氧气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不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丝在氧气在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1.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
A.水的吸收
B.动植物的呼吸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燃料的燃烧
【分析】结合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燃烧的常识等进行分析解答,自然界中由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唯一的方法是光合作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水能吸收部分二氧化碳,但不能放出氧气,故选项错误;
B、动植物的呼吸,是将氧气在体内发生缓慢氧化释放出二氧化碳,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故选项正确;
D、燃料的燃烧,是燃料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燃烧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
A.燃料燃烧
B.光合作用
C.溶洞形成
D.动物呼吸
【分析】结合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燃烧的常识等进行分析解答,自然界中由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唯一的方法是光合作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燃料的燃烧,是燃料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故选项正确;
C、溶洞形成能吸收部分二氧化碳,但不能放出氧气,故选项错误;
D、动植物的呼吸,是将氧气在体内发生缓慢氧化释放出二氧化碳,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燃烧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关于化合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B.生成物是一种物质
C.反应都需要一定条件
D.反应物只有两种物质
【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化合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可能会发生改变,如C+O2CO2,故选项说法错误。
B、化合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化合反应不需要都需要一定条件,如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选项说法错误。
D、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不是只有两种物质,也可能是三种或三种以上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
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下列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石蜡
B.硫
C.铁丝
D.木炭
【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形式,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氧化反应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现象
C.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化合反应一定只有一种生成物
【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氧化反应不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现象,例如铁生锈属于氧化反应,但没有发光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例如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所以化合反应一定只有一种生成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向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倒入迅速冷却的沸水,立即塞紧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用注射器向玻璃管中注水至P处,装置如图所示。
(1)手拿集气瓶在水平面上摇晃数十次后,看到玻璃管中的液面将 下降 (填“上升”、“下
降”或“不变”)。
(2)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c 。
a.可说明有少量氧气溶于水中
b.可不需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c.用迅速冷却的沸水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氧气。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解答。
【解答】解:(1)手拿集气瓶在水平面上摇晃数十次后,看到玻璃管中的液面将下降,这是因为一部分氧气溶于水后,导致集气瓶中的压强减小。
故填:下降。
(2)a.玻璃管中的液面将下降,可说明有少量氧气溶于水中,该选项说法正确;
b.应保证装置有良好的气密性,否则会导致实验失败或实验结果不准确,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用迅速冷却的沸水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氧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ac。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7.水中溶有水生生物生存必需的氧气,所以氧气易溶于水. 不正确 .
【分析】根据氧气的溶解性分析判断.
【解答】解:水中溶有水生生物生存必需的氧气,只能说明氧气能够溶解于水,而不能判定氧气易溶于水.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故上述说法不正确.
故答为:不正确.
【点评】准确理解氧气的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在1L的水中能溶解30mL的氧气.
18.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 。
(2)铁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 增大了受热面积,尽快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 ,铁丝下端系的火柴的作用是 引燃 。
(3)瓶底留少量水或细沙的目的是 防止生成物落下来炸裂集气瓶 。
(4)铁丝要自上而下慢慢伸入集气瓶,是为了防止 防止火柴消耗过多的氧气 。
(5)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 不能 进行(填“能”或“不能”)。
【分析】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注意事项分析有关问题。
【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2)将铁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了受热面积,尽快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在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的目的起引燃铁丝的作用。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了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应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砂或少量水;
(4)铁丝要自上而下慢慢伸入集气瓶,是为了防止火柴消耗过多的氧气;
(5)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不能进行;
故答案为:
(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
(2)增大了受热面积,尽快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引燃;
(3)防止生成物落下来炸裂集气瓶;
(4)火柴消耗过多的氧气;
(5)不能;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注意事项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9.氧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说出一种氧气的用途 供给呼吸 .
【分析】根据氧气的用途解答.
【解答】解: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故填:供给呼吸.
【点评】了解氧气的用途是解题关键.
20.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气体的物质是 A 
A.硫   B.铁   C.镁    D. 木炭 .
【分析】根据硫粉、铁、镁、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物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
故选:A;补充:木炭.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以及燃烧的产物即可正确解答.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1.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 。
(2)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实验现象是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固体物质,放出了大量的热 。
(3)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以利于铁丝持续地燃烧 。
(4)要等到火柴快燃尽时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氧气 。
(5)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 不能 (填“能”或“不能”)进行,原因是 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较低 。
(6)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 更旺 ;②在空气中 不易 (填“易”或“不易”)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却 能燃烧 。
【分析】根据铁丝燃烧的实验现象、注意事项,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由于空气中的氧气被不支持燃烧的氮气冲淡了,据此分析燃烧现象的不同。
【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实验前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反应文字表达式是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固体物质,放出了大量的热。
(3)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以利于铁丝持续地燃烧。
(4)要等到火柴快燃尽时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防止火柴燃烧消耗氧气。
(5)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不能进行,原因是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较低。
(6)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更旺;②在空气中不易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却能燃烧。
故答案为:(1)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
(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固体物质,放出了大量的热。
(3)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以利于铁丝持续地燃烧。
(4)防止火柴燃烧消耗氧气。
(5)不能;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较低。
(6)更旺;不易;能燃烧。
【点评】此题是比较全面地对铁丝燃烧实验的考查,主要考查的是实验的现象以及注意事项等,是一道基础实验考查题。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