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达标测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达标测试卷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27 19:4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最早提出建立“统一战线”的会议是(  )
A.国民党一大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中共三大
2.孙中山在遗嘱中说:“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
A.人民群众在北伐战争中彰显实力
B.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要依靠帝国主义力量完成革命目标
D.国民革命的目标无法实现
3.朱德曾说:“大革命时代,许多进行军事运动的同志,当时中央军委的负责人周恩来、聂荣臻、李富春等同志,以及党所举办的秘密军事训练班的同志,对我军的创建是有功劳的。”这反映出(  )
A.民主革命离不开军事武装力量
B.中共对大革命失败早有准备
C.大革命推动了红色起义的爆发
D.大革命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
4.1926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经过两年多的征战,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北伐前国共两党做的准备工作有(  )
①192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②成立黄埔军校
③1924年,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国民党
④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
A.没有完成祖国的完全统一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了革命
D.蒋介石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6.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陈列着这样一件文物:它是一把手枪,上面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这把手枪陈列在此是为了纪念(  )
A.存在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被推翻
B.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始
C.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D.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7.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毛泽东最早亲自实践自己这一理论的是(  )
A.领导南昌起义 B.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
C.领导秋收起义 D.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8.1929年,毛泽东在《清平乐·蒋桂战争》中写道:“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这首词描述的历史场景客观上(  )
A.推动了北伐的顺利进军
B.打击了各派军阀
C.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D.有利于反“围剿”的胜利
9.由于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人民军队没有根据地是不能支持的。有了根据地,中国革命战争才有了根基,人民军队就能依靠根据地的人力、物力,有效地打击敌人,保存自己,就有了训练、修整和补充的基地,就能坚持长期的战争,夺取人民战争的最后胜利。材料旨在表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  )
A.建立原因 B.建立过程
C.指导方针 D.建立意义
10.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大革命失败后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  )
A.摆脱了被动局面 B.实现战略大转移
C.从挫折走向坦途 D.开辟出一条新路
11.“扩大会(议)最后作了下列的决定:(一)毛泽东同志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四)取消三人团(博古、李德、周恩来),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材料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是(  )
A.推动了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C.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开始形成“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1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途中红军渡过下列河流的先后顺序是 (  )
①碧血战湘江 ②四渡赤水河
③巧渡金沙江 ④强渡大渡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①②④③
13.“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长征途中,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A.四渡赤水 B.强渡大渡河
C.巧渡金沙江 D.爬雪山过草地
14.1935年6月,李先念率领红四方面军一部攻占懋功、达维。这时红一方面军已先后占领安顺场和泸定桥,渡过天险大渡河,大家盼望很久的两军会师,就在眼前。这说明(  )
A.反“围剿”斗争取得胜利 B.红军的各方面军相互配合
C.红军长征已经胜利结束 D.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创建
15.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在其《1935年长征:中国共产主义生存斗争的史诗》中写道:“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评价是基于(  )
A.英勇、牺牲和忍耐精神是长征的主旋律
B.长征实现了中共伟大的战略大转移目标
C.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
D.长征证明了人类有能力实现所有的愿望
二、非选择题(16题16分,17题23分,18题16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级同学们:
广州黄埔军校正拟招收……入伍生,望各地速速多选工作不甚重要之同学,少校(指共青团)同学及民族左派同学,自备川资和旅费,前往广州投考……此事关系甚大,各地万勿忽视。
——中共号召报考黄埔军校的通知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通知的主要内容。(2分)这一通知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2分)
材料二 其(黄埔军校)推行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的教育方针,在军队中建立党组织和政治工作制度,后来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得到继承和发扬……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从事军事活动是从黄埔军校开始的,并由此“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
——陈予欢《黄埔军校与人民军队创建及早期发展》
(2)根据材料二,指出黄埔军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创建及早期发展产生的影响。(3分)
材料三 叶挺独立团除叶挺毕业于保定军校第六期工兵科外,其余主要干部,包括中共党组织领导成员,各级主官乃至连排长,绝大多数系黄埔军校教职员及前五期生充任。……叶挺独立团中的黄埔军校早期生中共党员,在一系列武装斗争过程中,始终发挥着率先垂范和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及影响。叶挺独立团开创的战斗作风、铁军精神和优良传统,对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它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培养了最早的一批军事骨干,其中许多人成为人民军队的著名将领。
——陈予欢《黄埔军校与人民军队创建及早期发展》
(3)根据材料三,概括叶挺独立团军官的主要来源。(2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叶挺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取得的战绩。(3分)你认为叶挺独立团有哪些“铁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2分)
材料四 毛泽东同志在1936年6月1日于陕北瓦窑堡出席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抗大”的前身)开学典礼时指出:“第一次大革命时有一个黄埔,它的学生成为当时革命的主导力量,领导了北伐的成功……我们的红大就要继承着黄埔的精神,要完成黄埔未完成的任务,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也成为主导的力量。”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毛泽东认为红大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完成哪些黄埔未完成的任务。(2分)
17.在实践中前行,在反思中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后,毛泽东等人发动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上标出的罗霄山脉位置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去当‘山大王’。”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指出材料一中紧急会议上确定的总方针,(2分)并说明武装暴动受挫后毛泽东所作出的战略转变。(3分)
材料二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为了突破军阀的经济封锁,发展壮大根据地,坚持革命道路,共产党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针对大量青年男子参加红军或外出谋生等现状,苏维埃政府领导和组织农民建立了劳动互助社、耕田队等。
(2)根据材料二,分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了坚持革命道路而开展粮食生产所具备的条件。(4分)
材料三 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激流归大海”“星火燎原”……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3)材料三中的“第一枪”和“激流归大海”分别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4分) “星火燎原”出自哪次会议后毛泽东写的文章?(2分)这次会议确定了什么原则?(2分)
材料四 1928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
(4)综合四则材料,分析这条新道路是如何开辟的,(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辟这条新道路的目的。(3分)
18.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红军长征是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充满了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长征迸发出的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跨越时空,跨越民族,是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伟大史诗。
材料一 1933年10月,枪炮声再次隆隆作响,五十万国民党军队被调往江西前线,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进攻,住在瑞金那座“独立房子”里的军事决策者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仍然命令红军对敌人的坚固堡垒实行攻坚战。这使红军的反击从一开始就连续受挫……
(1)依据材料一,概括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4分)
材料二 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习近平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3分)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说一说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4分)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体会到的长征精神。(3分)
材料四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诫我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
——习近平
(4)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在新长征路上你能做些什么?(2分)
 
答案
一、1.D 2.B 3.D 4.B 5.B
6.B 7.C 8.C 9.D
10.D 【点拨】1927年毛泽东建立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它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故D符合题意。A、C是遵义会议的意义,排除;B是长征的意义,排除。
11.C 12.A 13.A 14.B
15.A 【点拨】据材料中“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可知,这是从人类精神典范的角度,肯定了长征中红军将士们英勇、牺牲和忍耐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说法过于绝对。
二、16.(1)鼓励共产党员积极报考黄埔军校。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2)提供了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的教育方针,积累了在军队中建立党组织和政治工作制度的经验,使中国共产党开始懂得了军事的重要,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军事活动的开展。
(3)黄埔军校教职员和学生。 叶挺独立团奋勇冲锋,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取得武昌战役的胜利,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称号。 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爱国主义等精神。
(4)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7.(1)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2)政策支持;农民分到田地,生产和革命热情高涨;劳动力短缺得到缓解。
(3)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 古田会议。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4)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不断实践中开辟了革命新道路。目的: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18.(1)国民党军队的力量强大;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的错误指挥(或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
(2)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3)困难: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条件等。
精神: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克服困难、百折不挠;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等。
(4)坚定理想和信念;刻苦学习,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综合技能水平;不怕困难,积极有为;为国家的建设和民族的复兴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