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一课一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一课一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24 10:11:56

文档简介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2021·湘西)“八月半,早种蒜”、“秋分种高山,寒露种平原”等谚语主要反映的是地理与 的关系(  )
A.日常生活 B.风土人情 C.农业生产 D.工业生产
2.(2021八下·道县期中)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最合适的是(  )
A.移植大树、古树,快速绿化城市
B.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
C.净化水质、实施休渔制度
D.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3.(2021七上·桂林期末)通过学习地理,我们知道了人类的生产活动(  )
A.可以随心所欲
B.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C.可以完全改变自然规律
D.要努力改造自然环境,人定胜天
4.(2021八上·澄海期末)据下图判断,健康人使用后的一次性口罩属于(  )
A.湿垃圾 B.干垃圾 C.有害垃圾 D.可回收垃圾
5.(2021七上·福田期末)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日本人喜欢吃鱼 B.新疆人爱吃羊肉抓饭
C.海南省普及冰上运动 D.南方地区房屋屋顶坡度大
6.(2020七上·通河期中)升入初中,我们学习了一门新的课程——《地理》。通过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辨别方向的方法。
B.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地形与河流的分布状况。
C.通过学习,我们认为地理知识与农业生产没有任何关系。
D.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衣、食、住、行与地理知识息息相关。
7.(2020七上·云南期中)你认为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地理问题的是(  )
A.为什么有的地方一年里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B.为什么有的地方沙海茫茫
C.为什么说林则徐是禁烟英雄
D.为什么酷寒的南极大陆沉睡着万顷煤田
8.(2020七上·沭阳月考)下列历史战争典故中,能够充分说明地理因素对人类的影响的是 (  )
A.望梅止渴 B.负荆请罪
C.破釜沉舟 D.诸葛亮借东风
9.(2020七上·崂山月考)下列活动与地理关系不太密切的是(  )
①建设水利大坝 ②种植瓜果蔬菜 ③课外辅导功课 ④暑假学习电脑 ⑤疏浚河道交通 ⑥绿化植树造林
A.②③ B.③④ C.④⑥ D.①⑤
10.(2020·盘县)儿歌“插艾叶,桂香囊;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描述的传统节日是(  )
A.中秋节 B.端午节 C.元宵节 D.重翻节
11.(2020七上·河源期末)地理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属于地理问题的有(  )
①为什么太阳每天总是东升西落? ②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的曹操?
③食物放置久了为什么会发霉? ④为什么新疆的瓜果特别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2.(2021六下·龙口期中)阿拉伯人很多建筑的外观是白色的,男人的传统服装是白色的。缠头巾和穿宽大的白色长袍,骑骆驼出行。这些风俗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美观休闲能保暖 B.地形崎岖能行走
C.炎热干燥多风沙 D.狩猎探险真方便
13.(2020七上·江城期末)读“粽情端午”图,这说明地理与哪方面的关系(  )
A.日常生活 B.生产建设 C.风土人情 D.科学研究
二、问答题
14.(2017·南通模拟)人们常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某人的“博学多才”。你觉得哪些地理知识是我们的学习、生活所不可缺少的?请举两例说明。
15.(2016七上·德惠期末)请你举生活中的实例说说学习地理有什么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地理与生产建设
【解析】【分析】谚语表达了种蒜、秋分在高山种,寒露在平原种等信息,故主要反映地理与农业生产的关系,C正确;日常生活、风土人情主要是衣食住行等方面,AB错误;与农业相比,工业生产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即时间变化,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日常的衣食住行等均包含地理知识。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燃料、市场、交通运输等因素。此外商业网点的开发、地方的发展规划等也离不开地理学的知识与技术。
2.【答案】C
【知识点】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
【解析】【分析】近期一些地方为追求城市绿化,移植大树进城,由于存在移植成活率低、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及人力物力浪费等问题;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做法太极端,不可取;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浪费资源,不可取;而净化水质、实施休渔制度,保护了自然资源,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理念。
故答案为:C
【点评】“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3.【答案】B
【知识点】地理与生产建设
【解析】【分析】学了地理之后,我们知道了人类的生产活动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人们要因地制宜安排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和改造自然环境,故答案为:B。
【点评】人类的生产活动不可以随心所欲,要顺从自然规律,在合理改造环境的同时注意维护自然环境的稳定。
4.【答案】B
【知识点】地理与日常生活
【解析】【分析】垃圾的分类有利于减少二次污染,也有利于使资源得到再利用,如健康人使用的一次性口罩属于干垃圾,是其余三种垃圾以外的垃圾,包括渣土、瓷器碎片等难以分解、目前无法处理的一些垃圾。
故答案为:B
【点评】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5.【答案】C
【知识点】地理与日常生活
【解析】【分析】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主要发展海洋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因此日本人爱吃鱼,A不符合题意。新疆深居内陆,降水稀少,畜牧业发达,因此新疆人爱吃羊肉抓饭,B不符合题意。海南位于我国最南部,属于热带地区,最为炎热,海南省普及水上运动,C符合题意。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为了易于排水,其房屋屋顶坡度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海南省,简称琼,别称琼州,位于中国南端。海南省是中国国土面积(陆地面积加海洋面积)第一大省,也是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单位。海南经济特区是中国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海南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600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1639毫米,有明显的多雨季和少雨季。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
6.【答案】C
【知识点】解开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辨别方向的方法,我们了解了地形与河流的分布状况,我们知道了衣、食、住、行与地理知识息息相关。地理知识与农业生产有紧密的联系,故C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学习地理往深了说可以了解我们居住的地球,探索世界的奥秘,往浅了说能了解自然地理的原理。地理不仅包括地质内容,还包括天文、自然气候、生物演变、人文文化等内容,其实就是一地球大百科。往前了说地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7.【答案】C
【知识点】解开地理之“谜”
【解析】【分析】为什么说林则徐是禁烟英雄是历史问题,C错误。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中国古代最早的地理书籍包括了《禹贡》和《山海经》等。现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8.【答案】D
【知识点】地理与日常生活
【解析】【分析】A、望梅止渴与地理因素没有直接的关系,故A错;
B、负荆请罪与地理因素没有直接的关系,故B错;
C、破釜沉舟与地理因素没有直接的关系,故C错;
D:诸葛亮借东风利用了地理上的风向变化来帮助其赢得战争,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学习地理往深了说可以了解我们居住的地球,探索世界的奥秘,往浅了说能了解自然地理的原理。地理不仅包括地质内容,还包括天文、自然气候、生物演变、人文文化等内容,其实就是一地球大百科。往前了说地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9.【答案】B
【知识点】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
【解析】【分析】建设水利大坝需要考虑坝址、落差等自然因素,种植瓜果蔬菜需要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疏浚河道交通需要考虑当地的地势、地形;绿化植树造林能够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都和地理有密切关系。而课外辅导功课,暑假学习电脑和地理关系不太密切,故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中国古代最早的地理书籍包括了《禹贡》和《山海经》等。现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一般来讲,地理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人类生活的各种环境,也就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10.【答案】B
【知识点】地理与风土人情
【解析】【分析】儿歌“插艾叶,桂香囊;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描述的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一般是赛龙舟,吃粽子。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11.【答案】D
【知识点】地理与日常生活
【解析】【分析】太阳每天总是东升西落,属于地理中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①对;新疆的瓜果特别甜是地理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的问题,④对;评价《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属于语文问题,②错;食物放置久了为什么会发霉属于化学问题,③错。
故答案为:D
【点评】学习地理往深了说可以了解我们居住的地球,探索世界的奥秘,往浅了说能了解自然地理的原理。地理不仅包括地质内容,还包括天文、自然气候、生物演变、人文文化等内容,其实就是一地球大百科。往前了说地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12.【答案】C
【知识点】中东人文地理特点(宗教与文化习俗)
【解析】【分析】由于阿拉伯地区是干旱炎热的热带沙漠气候,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反射作用,吸热较少,因此,阿拉伯国家的人们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男人的传统服装是白色的缠头巾和宽大的白色长袍。
故答案为:C
【点评】中东地区主要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他们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有统一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属于白色人种。传统民居为墙厚、窗小的平顶房。
13.【答案】C
【知识点】地理与风土人情
【解析】【分析】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南方地区河湖众多,赛龙舟是该地区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传说是为了祭祀屈原。因此“粽情端午”体现了地理与风土人情的关系。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地理与风土人情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14.【答案】如:野外辨认方向、种植农作物种类选择、工业区位选择等。
【知识点】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
【解析】【分析】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习地理,能使我们进一步熟悉生存的环境,学会辨认方位,知道天气的变化,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民情,进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如自然状态下的干旱地区是难以种植水稻的,即使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也要解决灌溉问题。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条件,如乳品加工厂可靠近奶牛场,服装厂可靠近城镇。建设项目的确定,交通线路的选择,商业网点的开发,地区发展的规划,也离不开地理学的知识和技能。
15.【答案】例如我们想去某个城市旅游,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知道该城市的具体位置,乘何种交通工具能够到达,知道其气候特征、天气状况、地形、旅游景点等诸多的知识。学习地理,能使我们进一步熟悉生存的环境,学会辨认方位,知道天气的变化,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民情,进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知识点】解开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
【解析】【分析】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例如我们想去某个城市旅游,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知道该城市的具体位置,乘何种交通工具能够到达,知道其气候特征、天气状况、地形、旅游景点等诸多的知识。学习地理,能使我们进一步熟悉生存的环境,学会辨认方位,知道天气的变化,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民情,进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如自然状态下的干旱地区是难以种植水稻的,即使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也要解决灌溉问题。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条件,如乳品加工厂可靠近奶牛场,服装厂可靠近城镇。建设项目的确定,交通线路的选择,商业网点的开发,地区发展的规划,也离不开地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地理在呈现世界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风土人情的绚丽画卷:不同的种族与民族、多样的语言与服饰、各具特色的文化与宗教、体现地域特点的民情与风俗。
故答案为:
例如我们想去某个城市旅游,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知道该城市的具体位置,乘何种交通工具能够到达,知道其气候特征、天气状况、地形、旅游景点等诸多的知识。学习地理,能使我们进一步熟悉生存的环境,学会辨认方位,知道天气的变化,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民情,进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点评】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本题考查学习地理的用处,理解答题即可。
1 / 1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2021·湘西)“八月半,早种蒜”、“秋分种高山,寒露种平原”等谚语主要反映的是地理与 的关系(  )
A.日常生活 B.风土人情 C.农业生产 D.工业生产
【答案】C
【知识点】地理与生产建设
【解析】【分析】谚语表达了种蒜、秋分在高山种,寒露在平原种等信息,故主要反映地理与农业生产的关系,C正确;日常生活、风土人情主要是衣食住行等方面,AB错误;与农业相比,工业生产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即时间变化,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日常的衣食住行等均包含地理知识。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燃料、市场、交通运输等因素。此外商业网点的开发、地方的发展规划等也离不开地理学的知识与技术。
2.(2021八下·道县期中)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最合适的是(  )
A.移植大树、古树,快速绿化城市
B.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
C.净化水质、实施休渔制度
D.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答案】C
【知识点】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
【解析】【分析】近期一些地方为追求城市绿化,移植大树进城,由于存在移植成活率低、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及人力物力浪费等问题;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做法太极端,不可取;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浪费资源,不可取;而净化水质、实施休渔制度,保护了自然资源,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理念。
故答案为:C
【点评】“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3.(2021七上·桂林期末)通过学习地理,我们知道了人类的生产活动(  )
A.可以随心所欲
B.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C.可以完全改变自然规律
D.要努力改造自然环境,人定胜天
【答案】B
【知识点】地理与生产建设
【解析】【分析】学了地理之后,我们知道了人类的生产活动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人们要因地制宜安排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和改造自然环境,故答案为:B。
【点评】人类的生产活动不可以随心所欲,要顺从自然规律,在合理改造环境的同时注意维护自然环境的稳定。
4.(2021八上·澄海期末)据下图判断,健康人使用后的一次性口罩属于(  )
A.湿垃圾 B.干垃圾 C.有害垃圾 D.可回收垃圾
【答案】B
【知识点】地理与日常生活
【解析】【分析】垃圾的分类有利于减少二次污染,也有利于使资源得到再利用,如健康人使用的一次性口罩属于干垃圾,是其余三种垃圾以外的垃圾,包括渣土、瓷器碎片等难以分解、目前无法处理的一些垃圾。
故答案为:B
【点评】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5.(2021七上·福田期末)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日本人喜欢吃鱼 B.新疆人爱吃羊肉抓饭
C.海南省普及冰上运动 D.南方地区房屋屋顶坡度大
【答案】C
【知识点】地理与日常生活
【解析】【分析】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主要发展海洋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因此日本人爱吃鱼,A不符合题意。新疆深居内陆,降水稀少,畜牧业发达,因此新疆人爱吃羊肉抓饭,B不符合题意。海南位于我国最南部,属于热带地区,最为炎热,海南省普及水上运动,C符合题意。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为了易于排水,其房屋屋顶坡度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海南省,简称琼,别称琼州,位于中国南端。海南省是中国国土面积(陆地面积加海洋面积)第一大省,也是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单位。海南经济特区是中国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海南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600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1639毫米,有明显的多雨季和少雨季。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
6.(2020七上·通河期中)升入初中,我们学习了一门新的课程——《地理》。通过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辨别方向的方法。
B.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地形与河流的分布状况。
C.通过学习,我们认为地理知识与农业生产没有任何关系。
D.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衣、食、住、行与地理知识息息相关。
【答案】C
【知识点】解开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辨别方向的方法,我们了解了地形与河流的分布状况,我们知道了衣、食、住、行与地理知识息息相关。地理知识与农业生产有紧密的联系,故C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学习地理往深了说可以了解我们居住的地球,探索世界的奥秘,往浅了说能了解自然地理的原理。地理不仅包括地质内容,还包括天文、自然气候、生物演变、人文文化等内容,其实就是一地球大百科。往前了说地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7.(2020七上·云南期中)你认为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地理问题的是(  )
A.为什么有的地方一年里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B.为什么有的地方沙海茫茫
C.为什么说林则徐是禁烟英雄
D.为什么酷寒的南极大陆沉睡着万顷煤田
【答案】C
【知识点】解开地理之“谜”
【解析】【分析】为什么说林则徐是禁烟英雄是历史问题,C错误。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中国古代最早的地理书籍包括了《禹贡》和《山海经》等。现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8.(2020七上·沭阳月考)下列历史战争典故中,能够充分说明地理因素对人类的影响的是 (  )
A.望梅止渴 B.负荆请罪
C.破釜沉舟 D.诸葛亮借东风
【答案】D
【知识点】地理与日常生活
【解析】【分析】A、望梅止渴与地理因素没有直接的关系,故A错;
B、负荆请罪与地理因素没有直接的关系,故B错;
C、破釜沉舟与地理因素没有直接的关系,故C错;
D:诸葛亮借东风利用了地理上的风向变化来帮助其赢得战争,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学习地理往深了说可以了解我们居住的地球,探索世界的奥秘,往浅了说能了解自然地理的原理。地理不仅包括地质内容,还包括天文、自然气候、生物演变、人文文化等内容,其实就是一地球大百科。往前了说地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9.(2020七上·崂山月考)下列活动与地理关系不太密切的是(  )
①建设水利大坝 ②种植瓜果蔬菜 ③课外辅导功课 ④暑假学习电脑 ⑤疏浚河道交通 ⑥绿化植树造林
A.②③ B.③④ C.④⑥ D.①⑤
【答案】B
【知识点】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
【解析】【分析】建设水利大坝需要考虑坝址、落差等自然因素,种植瓜果蔬菜需要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疏浚河道交通需要考虑当地的地势、地形;绿化植树造林能够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都和地理有密切关系。而课外辅导功课,暑假学习电脑和地理关系不太密切,故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中国古代最早的地理书籍包括了《禹贡》和《山海经》等。现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一般来讲,地理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人类生活的各种环境,也就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10.(2020·盘县)儿歌“插艾叶,桂香囊;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描述的传统节日是(  )
A.中秋节 B.端午节 C.元宵节 D.重翻节
【答案】B
【知识点】地理与风土人情
【解析】【分析】儿歌“插艾叶,桂香囊;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描述的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一般是赛龙舟,吃粽子。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11.(2020七上·河源期末)地理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属于地理问题的有(  )
①为什么太阳每天总是东升西落? ②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的曹操?
③食物放置久了为什么会发霉? ④为什么新疆的瓜果特别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知识点】地理与日常生活
【解析】【分析】太阳每天总是东升西落,属于地理中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①对;新疆的瓜果特别甜是地理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的问题,④对;评价《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属于语文问题,②错;食物放置久了为什么会发霉属于化学问题,③错。
故答案为:D
【点评】学习地理往深了说可以了解我们居住的地球,探索世界的奥秘,往浅了说能了解自然地理的原理。地理不仅包括地质内容,还包括天文、自然气候、生物演变、人文文化等内容,其实就是一地球大百科。往前了说地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12.(2021六下·龙口期中)阿拉伯人很多建筑的外观是白色的,男人的传统服装是白色的。缠头巾和穿宽大的白色长袍,骑骆驼出行。这些风俗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美观休闲能保暖 B.地形崎岖能行走
C.炎热干燥多风沙 D.狩猎探险真方便
【答案】C
【知识点】中东人文地理特点(宗教与文化习俗)
【解析】【分析】由于阿拉伯地区是干旱炎热的热带沙漠气候,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反射作用,吸热较少,因此,阿拉伯国家的人们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男人的传统服装是白色的缠头巾和宽大的白色长袍。
故答案为:C
【点评】中东地区主要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他们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有统一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属于白色人种。传统民居为墙厚、窗小的平顶房。
13.(2020七上·江城期末)读“粽情端午”图,这说明地理与哪方面的关系(  )
A.日常生活 B.生产建设 C.风土人情 D.科学研究
【答案】C
【知识点】地理与风土人情
【解析】【分析】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南方地区河湖众多,赛龙舟是该地区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传说是为了祭祀屈原。因此“粽情端午”体现了地理与风土人情的关系。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地理与风土人情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二、问答题
14.(2017·南通模拟)人们常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某人的“博学多才”。你觉得哪些地理知识是我们的学习、生活所不可缺少的?请举两例说明。
【答案】如:野外辨认方向、种植农作物种类选择、工业区位选择等。
【知识点】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
【解析】【分析】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习地理,能使我们进一步熟悉生存的环境,学会辨认方位,知道天气的变化,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民情,进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如自然状态下的干旱地区是难以种植水稻的,即使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也要解决灌溉问题。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条件,如乳品加工厂可靠近奶牛场,服装厂可靠近城镇。建设项目的确定,交通线路的选择,商业网点的开发,地区发展的规划,也离不开地理学的知识和技能。
15.(2016七上·德惠期末)请你举生活中的实例说说学习地理有什么用?
【答案】例如我们想去某个城市旅游,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知道该城市的具体位置,乘何种交通工具能够到达,知道其气候特征、天气状况、地形、旅游景点等诸多的知识。学习地理,能使我们进一步熟悉生存的环境,学会辨认方位,知道天气的变化,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民情,进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知识点】解开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
【解析】【分析】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例如我们想去某个城市旅游,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知道该城市的具体位置,乘何种交通工具能够到达,知道其气候特征、天气状况、地形、旅游景点等诸多的知识。学习地理,能使我们进一步熟悉生存的环境,学会辨认方位,知道天气的变化,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民情,进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如自然状态下的干旱地区是难以种植水稻的,即使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也要解决灌溉问题。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条件,如乳品加工厂可靠近奶牛场,服装厂可靠近城镇。建设项目的确定,交通线路的选择,商业网点的开发,地区发展的规划,也离不开地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地理在呈现世界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风土人情的绚丽画卷:不同的种族与民族、多样的语言与服饰、各具特色的文化与宗教、体现地域特点的民情与风俗。
故答案为:
例如我们想去某个城市旅游,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知道该城市的具体位置,乘何种交通工具能够到达,知道其气候特征、天气状况、地形、旅游景点等诸多的知识。学习地理,能使我们进一步熟悉生存的环境,学会辨认方位,知道天气的变化,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民情,进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点评】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本题考查学习地理的用处,理解答题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