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民族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滦州开学考)西双版纳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当地喜欢孔雀舞、欢度泼水节的民族是( )
A.傣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苗族
2.(2021八上·马鞍山期末)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
A.少数民族聚居,汉族散居 B.小杂居、大聚居
C.汉族相对集中在南方 D.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3.(2021八上·定南期末)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传统节日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彝族﹣火把节 B.藏族﹣晒佛节
C.维吾尔族﹣开斋节 D.朝鲜族﹣泼水节
4.(2021八上·定南期末)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基数大,增长快
B.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
C.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大聚居,小杂居”
D.蒙古族喜欢摔跤,回族大多信伊斯兰教
5.(2021八上·枣阳期末)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黑河一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多
B.北方人口密度大,南方人口密度小
C.我国汉族人口都分布于东部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多
6.(2021八上·枣阳期末)“桂林山水甲天下”,在桂林旅游,不仅可以游览如诗如画的山水美景,而且能够体验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该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A.高山族 B.傣族 C.壮族 D.满族
7.(2021八上·枣阳期末)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特色文化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下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最能适应温差大、气温低的高原环境的是( )
A. 朝鲜族 B. 藏族
C. 壮族 D. 傣族
8.(2021八上·万山期末)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壮族 B.满族 C.汉族 D.维吾尔族
9.(2021八上·临江期末)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苗族 B.壮族 C.傣族 D.蒙古族
10.(2021八上·讷河期末)我国少数民族有( )个,其中( )人口最多 ( )
A.56 汉族 B.55 壮族 C.55 汉族 D.56 壮族
11.(2020八上·保山月考)读我国某地区的景观图,分析回答下题。
该景观图可能位于我国下列哪个地区( )
A.青藏高原地区 B.内蒙古高原地区
C.黄土高原地区 D.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
(2021八下·临颍期中)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四组河流中,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是( )
A.珠江、怒江 B.澜沧江、淮河
C.黄河、长江 D.黑龙江、雅鲁藏布江
13.青藏高原的显著自然特征是( )
A.高寒 B.降水丰富 C.干旱 D.水网纵横
14.藏族同胞普遍信仰的宗教是( )
A.道教 B.伊斯兰教 C.喇嘛教 D.犹太教
(2021·开远模拟)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5.50元人民币票面上的景观所在地区( )
A.位于南方地区 B.地处云贵高原
C.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 D.农作物以水稻为主
16.汽车牌照显示该车的属地是( )
A.广东 B.江西 C.重庆 D.贵州
(2021八下·孝感月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列节日或活动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是( )
A. B.
C. D.
18.下列四幅世界建筑图中,与其对应组合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东地区——气候干旱——五海三洲之地——-灌溉农业——三大宗教发源地
B. 巴西-——位于西半球——-世界第一大河——-铁矿资源丰富——混血人种数量多
C.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区域差异明显——养羊业发达——地广人稀
D. 美国——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密西西比河——绿洲农业——民族大熔炉
19.(2021八上·长白山期末)中国饮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如图是四个餐饮品牌的商标设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所属省区简称正确的是( )
A.③﹣滇 B.②﹣京 C.①﹣甘 D.④﹣川
(2)图中③是来自云南过桥米线商标,米线又称“米粉”,一百多年前,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云南地区,逐渐加工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过桥米线传统技艺201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反映出我国( )
A.北方地区以稻米为主食的历史源远流长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
C.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中的文化融合
D.少数民族分布区没有汉族人的居住
二、综合题
20.(2021八上·紫阳期末)读“中国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的邻国中,与我国⑨省(区)接壤的内陆国是 。
(2)领土最南端省的简称是 ,图中⑥省濒临的海峡是 海峡。
(3)图中①省(区)的简称是 ,且与⑤省(区)相比,①省(区)的人口密度 。
(4)图中⑨省(区)分布的少数民族是 族。
21.(2020八上·凤县期中)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D四部分中,汉族主要集中在 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处。(填字母)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的自治区只居住着一个民族
B.B处没有汉族分布
C.我国在C处设立了自治区
D.D处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
(3)如果你是一位新疆的同学,你的家乡最可能在图中 处。
(4)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这说明我国民族分布具有 的特点。
(5)那达慕大会是我国 少数民族的节日。
22.(2021八上·丹江口期末)读中国政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是 (省),其省会城市是 。
(2)A、B两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区,生活在A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生活在B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3)②地区的耕地类型以 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③地区的耕地类型以 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4)在④⑤两地中,属于天然林区的是 ,属于人工林区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西双版纳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当地喜欢孔雀舞、欢度泼水节的民族是傣族,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孔雀舞是傣族姑娘最为喜欢的舞蹈,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民族数量较多的省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如云南省、四川省和贵州省等,其中云南省是我国民族数量最多的省区。我国的这些少数民族中,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如傣族的泼水节和孔雀舞,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朝鲜族的跳板,维吾尔族的手鼓舞,哈萨克族的叼羊活动,彝族的火把节,藏族的雪顿节,壮族的三月三等。
2.【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交错生活在一起,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和西南,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其中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700万。
3.【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我国民族众多,风土人情多姿多彩,各民族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傣族有泼水节,藏族有雪顿节和晒佛节,彝族有火把节,回族、维吾尔族、保安族等有开斋节,蒙古族有那达慕大会,高山族有丰收节,朝鲜族有跳板,汉族有传统的元宵节等;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其他55个民族人数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分布上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我国民族数量较多的省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如云南省、四川省和贵州省等,其中云南省是我国民族数量最多的省区。
4.【答案】C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我国目前突出的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故A正确;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故B正确。我国有56个民族,中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故C错误。中国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俗,蒙古族喜欢摔跤,回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其他55个民族人数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2)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等。所以我国把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调整。
5.【答案】D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的民族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大致以黑龙江省黑河至云南省腾冲一线为界,该线以东人口多、以西人口少。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人口密度也有少于400人以上的地区(例如东北部分省区),以西地区人口密度一般在400人以下。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的人口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南部人口多,西部、北部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
6.【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
【解析】【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山水,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山水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古迹、石刻等等。该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壮族,是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故答案为:C。
【点评】(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其他55个民族人数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分布上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2)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700万。
7.【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大部分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特色文化,以上四个民族服饰中,能适应昼夜温差大、气温低的高原环境的是B表示的藏袍,服饰特特点是左右不对称,方便穿和脱,朝鲜族、壮族和傣族都不是生活在高原上,故答案为:B。
【点评】藏族人穿藏袍只穿一只袖,而且是穿左袖,右袖空着,从后面拉到前面搭在右肩上。天热时,左袖也不穿,将两袖褪下来拉到前面,围系在腰间。这样穿法既有悠久历史,又有独特的原因。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藏袍腰襟大,白天当衣穿,保温防寒,晚上当铺盖,和衣而眠。
8.【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交错生活在一起,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约占全国人口的92%,是人口最多的民族,其余55个民族人数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生活在一起。其中,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9.【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
【解析】【分析】在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壮族,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汉族人数最多。其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云南省,壮族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珞巴族少数民族人数最少,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泛的是回族。
10.【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
【解析】【分析】 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有55个,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11.【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竹楼,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该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傣族。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如我国云南大部分地处亚热带地区,气温高且潮湿。在这样的情况下,竹楼就成了主要的居住建筑。傣家竹楼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拦,牛马拴束于柱上。傣族地区盛产竹材,许多住宅用竹子建造,村落都在平坝近水之处。
【答案】12.C
13.A
14.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点评】(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四川等11个省区,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甘肃等9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所以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共同流经的省区有 青海(青)、四川(川或蜀)。
(2)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
(3)基督教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在中国又称回教或清真教;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12.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雅鲁藏布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河的重要水源,C正确。
13.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寒", A正确。
14.道教属于我国本土宗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A错误。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B错误。喇嘛教,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称喇嘛教,是指传入中国西藏的佛教分支,流传地集中在中国藏族主要聚居地区,C正确。犹太人发源于西亚的以色列地或希伯来地,2017年全球犹太人总数约在1400万人左右,其中630万人定居在以色列,570万人居住在美国,其余则散居在世界各地,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5.C
16.C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点评】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汉族人数最多。其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云南省,壮族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珞巴族少数民族人数最少,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泛的是回族。
15.据图可知,50元人民币上景观是布达拉宫,此景点在我国的西藏自治区,该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故答案为:C.
16.渝是重庆市的简称,贵州省简称是贵或黔,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是桂,江西省简称是赣,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答案】17.C
18.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美国概况
【解析】【点评】泼水节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中国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地,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美国主要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加拿大,是世界上人口第三大国,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对农业发展有利,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美国的农业实现了生产地区的专业化,机械化,效率高,产量大,同时,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能源、钢铁、机械、化工等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军事技术和尖端技术领域处在世界领先的重要地位。同时,美国是非常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称为民族的大熔炉。
17.①雪顿节是藏族人们的节日,位于青藏地区,故①错误;②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的节日,分布在西北地区;③泼水节是傣族人民节日,分布在南方地区,④冰灯展是哈尔滨的节日,位于北方地区;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18.科威特水塔位于科威特,位于中东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为灌溉农业,是三大宗教的发源地,该地为五海三洲之地,故A正确。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位于西半球,巴西有世界第一大河亚马孙河,该国铁矿资源丰富,混血人种数量多,故B正确。③悉尼大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区域差异明显,养羊业发达,地广人稀,故C正确。④金门大桥位于美国,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有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该国降水较多,农业发达,其农业不是绿洲农业,是移民国家,是民族大熔炉,故D错误。题干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符合题意的为D。
19.【答案】(1)A
(2)C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 ③是过桥米线,是云南省的餐饮品牌,简称滇; ②是重庆火锅,简称渝;①是全聚德烤鸭,属于北京,简称京; ④是兰州牛肉拉面,属于甘肃省,简称甘或陇。故A符合题意。
(2)根据题意可知, 米线又称“米粉”,一百多年前,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云南地区,逐渐加工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过桥米线传统技艺201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反映出我国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中的文化融合。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C。
【点评】(1)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多数省区是取省名中的一个字做简称;有的用本省著名的山、河名做简称;有的省区用本省历史名称做简称;部分省区有两个简称。
(2)本题考查过桥米线传统技艺201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反映出的现象,理解解答即可。
20.【答案】(1)蒙古
(2)琼;台湾
(3)青;小
(4)蒙古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解析】【分析】(1)图中⑨是内蒙古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的内陆国是蒙古。
(2)我国领土最南端的省级行政区是海南省,是我国纬度位置最低、位置最南的省,简称是琼;图中⑥省是福建省,福建省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3)图中①省是青海省,简称“青”。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西北部,因为海拔高、气温低,人口稀少,与位于东部地区的⑤安徽省相比,①青海省的人口密度较小。
(4)图中⑨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分布有汉族、蒙古族,以及满、回、达斡尔、鄂温克等49个民族,民族众多,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
【点评】 (1)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我国东邻朝鲜;北邻俄罗斯、蒙古;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西邻阿富汗、西南邻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南邻缅甸、老挝、越南。
(2)海南省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也是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份。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跨纬度近17°,省会为海口。
(3) 青海省简称“青”,省会西宁。位于中国西北内陆,界于北纬31°36′-39°19′,东经89°35′-103°04′之间,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相接,西北与新疆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毗连,东南与四川接壤,位于四大地理区划的西北地区。
(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其他55个民族人数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分布上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21.【答案】(1)C;A、B、D
(2)D
(3)A
(4)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5)蒙古族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1)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遍及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所以汉族主要集中在图中的C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A、B、D处。(2)据图可知,A地为西北地区,主要分布着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少数民族,A错误。B地为青藏地区,我国汉族是分布最广的民族,各地都有分布,B错误。C地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没有自治区分布,C错误。D地为东北地区,该地区汉族和满族、朝鲜族杂居在一块,D正确。故答案为:D。(3)据图并结合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可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最可能在图中A处。(4)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遍及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在某个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有其他民族居住。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这说明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5)那达慕大会是我国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以传统体育活动为主要形式的节日。
【点评】(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其他55个民族人数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分布上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2)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其中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行政中心为乌鲁木齐市,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占中国国土总面积近六分之一。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自北向南分布于整个自治区,属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
(5)我国的少数民族中,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如傣族的泼水节和孔雀舞,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朝鲜族的跳板,维吾尔族的手鼓舞,哈萨克族的叼羊活动,彝族的火把节,藏族的雪顿节,壮族的三月三等。
22.【答案】(1)湖北省;武汉
(2)蒙古族;维吾尔族
(3)旱地;小麦;水田;水稻
(4)④;⑤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1)读图,①为湖北省,简称鄂,行政中心是武汉。
(2)A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其少数民族主要为蒙古族。B地区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少数民族主要为维吾尔族。
(3)②地区处于我国北方地区,耕地类型是旱地,其粮食作为是耐旱耐寒的小麦。②地区处于我国的南方地区,耕地类型是水田,其粮食作物是喜欢温暖湿润的水稻。
(4)④地处于我国的西南林区,属于天然林区,⑤地处于我国的东南林区,属于人工林区。
【点评】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水稻一般生长在南方的水田,小麦生长在北方的旱地,玉米则生长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经济作物包括糖料作物,甜菜生长在北方,甘蔗生长在南方。油料作物包括大豆和花生生长在北方,油菜生长在南方,纤维作物以棉花为主,生长在新疆南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西南林区是我国的第二大天然林区, 主要包括四川、云南和西藏三省区交界处的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以及西藏东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坡等地区。秦岭、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属于我国第三个大林区——南方林区(东南林区)。
1 / 1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民族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滦州开学考)西双版纳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当地喜欢孔雀舞、欢度泼水节的民族是( )
A.傣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苗族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西双版纳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当地喜欢孔雀舞、欢度泼水节的民族是傣族,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孔雀舞是傣族姑娘最为喜欢的舞蹈,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民族数量较多的省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如云南省、四川省和贵州省等,其中云南省是我国民族数量最多的省区。我国的这些少数民族中,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如傣族的泼水节和孔雀舞,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朝鲜族的跳板,维吾尔族的手鼓舞,哈萨克族的叼羊活动,彝族的火把节,藏族的雪顿节,壮族的三月三等。
2.(2021八上·马鞍山期末)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
A.少数民族聚居,汉族散居 B.小杂居、大聚居
C.汉族相对集中在南方 D.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交错生活在一起,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和西南,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其中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700万。
3.(2021八上·定南期末)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传统节日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彝族﹣火把节 B.藏族﹣晒佛节
C.维吾尔族﹣开斋节 D.朝鲜族﹣泼水节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我国民族众多,风土人情多姿多彩,各民族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傣族有泼水节,藏族有雪顿节和晒佛节,彝族有火把节,回族、维吾尔族、保安族等有开斋节,蒙古族有那达慕大会,高山族有丰收节,朝鲜族有跳板,汉族有传统的元宵节等;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其他55个民族人数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分布上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我国民族数量较多的省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如云南省、四川省和贵州省等,其中云南省是我国民族数量最多的省区。
4.(2021八上·定南期末)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基数大,增长快
B.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
C.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大聚居,小杂居”
D.蒙古族喜欢摔跤,回族大多信伊斯兰教
【答案】C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我国目前突出的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故A正确;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故B正确。我国有56个民族,中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故C错误。中国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俗,蒙古族喜欢摔跤,回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其他55个民族人数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2)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等。所以我国把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调整。
5.(2021八上·枣阳期末)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黑河一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多
B.北方人口密度大,南方人口密度小
C.我国汉族人口都分布于东部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多
【答案】D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的民族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大致以黑龙江省黑河至云南省腾冲一线为界,该线以东人口多、以西人口少。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人口密度也有少于400人以上的地区(例如东北部分省区),以西地区人口密度一般在400人以下。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的人口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南部人口多,西部、北部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
6.(2021八上·枣阳期末)“桂林山水甲天下”,在桂林旅游,不仅可以游览如诗如画的山水美景,而且能够体验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该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A.高山族 B.傣族 C.壮族 D.满族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
【解析】【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山水,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山水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古迹、石刻等等。该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壮族,是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故答案为:C。
【点评】(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其他55个民族人数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分布上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2)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700万。
7.(2021八上·枣阳期末)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特色文化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下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最能适应温差大、气温低的高原环境的是( )
A. 朝鲜族 B. 藏族
C. 壮族 D. 傣族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大部分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特色文化,以上四个民族服饰中,能适应昼夜温差大、气温低的高原环境的是B表示的藏袍,服饰特特点是左右不对称,方便穿和脱,朝鲜族、壮族和傣族都不是生活在高原上,故答案为:B。
【点评】藏族人穿藏袍只穿一只袖,而且是穿左袖,右袖空着,从后面拉到前面搭在右肩上。天热时,左袖也不穿,将两袖褪下来拉到前面,围系在腰间。这样穿法既有悠久历史,又有独特的原因。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藏袍腰襟大,白天当衣穿,保温防寒,晚上当铺盖,和衣而眠。
8.(2021八上·万山期末)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壮族 B.满族 C.汉族 D.维吾尔族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交错生活在一起,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约占全国人口的92%,是人口最多的民族,其余55个民族人数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生活在一起。其中,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9.(2021八上·临江期末)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苗族 B.壮族 C.傣族 D.蒙古族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
【解析】【分析】在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壮族,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汉族人数最多。其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云南省,壮族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珞巴族少数民族人数最少,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泛的是回族。
10.(2021八上·讷河期末)我国少数民族有( )个,其中( )人口最多 ( )
A.56 汉族 B.55 壮族 C.55 汉族 D.56 壮族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
【解析】【分析】 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有55个,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11.(2020八上·保山月考)读我国某地区的景观图,分析回答下题。
该景观图可能位于我国下列哪个地区( )
A.青藏高原地区 B.内蒙古高原地区
C.黄土高原地区 D.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竹楼,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该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傣族。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如我国云南大部分地处亚热带地区,气温高且潮湿。在这样的情况下,竹楼就成了主要的居住建筑。傣家竹楼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拦,牛马拴束于柱上。傣族地区盛产竹材,许多住宅用竹子建造,村落都在平坝近水之处。
(2021八下·临颍期中)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四组河流中,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是( )
A.珠江、怒江 B.澜沧江、淮河
C.黄河、长江 D.黑龙江、雅鲁藏布江
13.青藏高原的显著自然特征是( )
A.高寒 B.降水丰富 C.干旱 D.水网纵横
14.藏族同胞普遍信仰的宗教是( )
A.道教 B.伊斯兰教 C.喇嘛教 D.犹太教
【答案】12.C
13.A
14.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点评】(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四川等11个省区,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甘肃等9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所以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共同流经的省区有 青海(青)、四川(川或蜀)。
(2)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
(3)基督教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在中国又称回教或清真教;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12.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雅鲁藏布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河的重要水源,C正确。
13.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寒", A正确。
14.道教属于我国本土宗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A错误。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B错误。喇嘛教,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称喇嘛教,是指传入中国西藏的佛教分支,流传地集中在中国藏族主要聚居地区,C正确。犹太人发源于西亚的以色列地或希伯来地,2017年全球犹太人总数约在1400万人左右,其中630万人定居在以色列,570万人居住在美国,其余则散居在世界各地,D错误。故答案为:C。
(2021·开远模拟)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5.50元人民币票面上的景观所在地区( )
A.位于南方地区 B.地处云贵高原
C.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 D.农作物以水稻为主
16.汽车牌照显示该车的属地是( )
A.广东 B.江西 C.重庆 D.贵州
【答案】15.C
16.C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点评】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汉族人数最多。其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云南省,壮族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珞巴族少数民族人数最少,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泛的是回族。
15.据图可知,50元人民币上景观是布达拉宫,此景点在我国的西藏自治区,该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故答案为:C.
16.渝是重庆市的简称,贵州省简称是贵或黔,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是桂,江西省简称是赣,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021八下·孝感月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列节日或活动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是( )
A. B.
C. D.
18.下列四幅世界建筑图中,与其对应组合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东地区——气候干旱——五海三洲之地——-灌溉农业——三大宗教发源地
B. 巴西-——位于西半球——-世界第一大河——-铁矿资源丰富——混血人种数量多
C.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区域差异明显——养羊业发达——地广人稀
D. 美国——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密西西比河——绿洲农业——民族大熔炉
【答案】17.C
18.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美国概况
【解析】【点评】泼水节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中国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地,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美国主要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加拿大,是世界上人口第三大国,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对农业发展有利,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美国的农业实现了生产地区的专业化,机械化,效率高,产量大,同时,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能源、钢铁、机械、化工等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军事技术和尖端技术领域处在世界领先的重要地位。同时,美国是非常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称为民族的大熔炉。
17.①雪顿节是藏族人们的节日,位于青藏地区,故①错误;②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的节日,分布在西北地区;③泼水节是傣族人民节日,分布在南方地区,④冰灯展是哈尔滨的节日,位于北方地区;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18.科威特水塔位于科威特,位于中东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为灌溉农业,是三大宗教的发源地,该地为五海三洲之地,故A正确。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位于西半球,巴西有世界第一大河亚马孙河,该国铁矿资源丰富,混血人种数量多,故B正确。③悉尼大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区域差异明显,养羊业发达,地广人稀,故C正确。④金门大桥位于美国,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有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该国降水较多,农业发达,其农业不是绿洲农业,是移民国家,是民族大熔炉,故D错误。题干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符合题意的为D。
19.(2021八上·长白山期末)中国饮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如图是四个餐饮品牌的商标设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所属省区简称正确的是( )
A.③﹣滇 B.②﹣京 C.①﹣甘 D.④﹣川
(2)图中③是来自云南过桥米线商标,米线又称“米粉”,一百多年前,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云南地区,逐渐加工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过桥米线传统技艺201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反映出我国( )
A.北方地区以稻米为主食的历史源远流长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
C.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中的文化融合
D.少数民族分布区没有汉族人的居住
【答案】(1)A
(2)C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 ③是过桥米线,是云南省的餐饮品牌,简称滇; ②是重庆火锅,简称渝;①是全聚德烤鸭,属于北京,简称京; ④是兰州牛肉拉面,属于甘肃省,简称甘或陇。故A符合题意。
(2)根据题意可知, 米线又称“米粉”,一百多年前,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云南地区,逐渐加工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过桥米线传统技艺201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反映出我国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中的文化融合。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C。
【点评】(1)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多数省区是取省名中的一个字做简称;有的用本省著名的山、河名做简称;有的省区用本省历史名称做简称;部分省区有两个简称。
(2)本题考查过桥米线传统技艺201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反映出的现象,理解解答即可。
二、综合题
20.(2021八上·紫阳期末)读“中国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的邻国中,与我国⑨省(区)接壤的内陆国是 。
(2)领土最南端省的简称是 ,图中⑥省濒临的海峡是 海峡。
(3)图中①省(区)的简称是 ,且与⑤省(区)相比,①省(区)的人口密度 。
(4)图中⑨省(区)分布的少数民族是 族。
【答案】(1)蒙古
(2)琼;台湾
(3)青;小
(4)蒙古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解析】【分析】(1)图中⑨是内蒙古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的内陆国是蒙古。
(2)我国领土最南端的省级行政区是海南省,是我国纬度位置最低、位置最南的省,简称是琼;图中⑥省是福建省,福建省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3)图中①省是青海省,简称“青”。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西北部,因为海拔高、气温低,人口稀少,与位于东部地区的⑤安徽省相比,①青海省的人口密度较小。
(4)图中⑨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分布有汉族、蒙古族,以及满、回、达斡尔、鄂温克等49个民族,民族众多,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
【点评】 (1)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我国东邻朝鲜;北邻俄罗斯、蒙古;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西邻阿富汗、西南邻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南邻缅甸、老挝、越南。
(2)海南省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也是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份。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跨纬度近17°,省会为海口。
(3) 青海省简称“青”,省会西宁。位于中国西北内陆,界于北纬31°36′-39°19′,东经89°35′-103°04′之间,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相接,西北与新疆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毗连,东南与四川接壤,位于四大地理区划的西北地区。
(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其他55个民族人数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分布上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21.(2020八上·凤县期中)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D四部分中,汉族主要集中在 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处。(填字母)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的自治区只居住着一个民族
B.B处没有汉族分布
C.我国在C处设立了自治区
D.D处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
(3)如果你是一位新疆的同学,你的家乡最可能在图中 处。
(4)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这说明我国民族分布具有 的特点。
(5)那达慕大会是我国 少数民族的节日。
【答案】(1)C;A、B、D
(2)D
(3)A
(4)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5)蒙古族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1)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遍及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所以汉族主要集中在图中的C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A、B、D处。(2)据图可知,A地为西北地区,主要分布着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少数民族,A错误。B地为青藏地区,我国汉族是分布最广的民族,各地都有分布,B错误。C地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没有自治区分布,C错误。D地为东北地区,该地区汉族和满族、朝鲜族杂居在一块,D正确。故答案为:D。(3)据图并结合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可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最可能在图中A处。(4)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遍及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在某个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有其他民族居住。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这说明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5)那达慕大会是我国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以传统体育活动为主要形式的节日。
【点评】(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其他55个民族人数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分布上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2)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其中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行政中心为乌鲁木齐市,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占中国国土总面积近六分之一。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自北向南分布于整个自治区,属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
(5)我国的少数民族中,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如傣族的泼水节和孔雀舞,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朝鲜族的跳板,维吾尔族的手鼓舞,哈萨克族的叼羊活动,彝族的火把节,藏族的雪顿节,壮族的三月三等。
22.(2021八上·丹江口期末)读中国政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是 (省),其省会城市是 。
(2)A、B两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区,生活在A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生活在B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3)②地区的耕地类型以 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③地区的耕地类型以 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4)在④⑤两地中,属于天然林区的是 ,属于人工林区的是 。
【答案】(1)湖北省;武汉
(2)蒙古族;维吾尔族
(3)旱地;小麦;水田;水稻
(4)④;⑤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1)读图,①为湖北省,简称鄂,行政中心是武汉。
(2)A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其少数民族主要为蒙古族。B地区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少数民族主要为维吾尔族。
(3)②地区处于我国北方地区,耕地类型是旱地,其粮食作为是耐旱耐寒的小麦。②地区处于我国的南方地区,耕地类型是水田,其粮食作物是喜欢温暖湿润的水稻。
(4)④地处于我国的西南林区,属于天然林区,⑤地处于我国的东南林区,属于人工林区。
【点评】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水稻一般生长在南方的水田,小麦生长在北方的旱地,玉米则生长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经济作物包括糖料作物,甜菜生长在北方,甘蔗生长在南方。油料作物包括大豆和花生生长在北方,油菜生长在南方,纤维作物以棉花为主,生长在新疆南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西南林区是我国的第二大天然林区, 主要包括四川、云南和西藏三省区交界处的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以及西藏东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坡等地区。秦岭、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属于我国第三个大林区——南方林区(东南林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