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天才”拿破仑》课件+教学案(人民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文档属性

名称 《“军事天才”拿破仑》课件+教学案(人民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22 18:40:42

文档简介

第9节、军事天才拿破仑
【课标要求】
1、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
2、讨论其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拿破仑的主要军事、政治活动。
【教学难点】
1、评价拿破仑当政时期的内外政策。
2、拿破仑帝国和战争性质的分析;对拿破仑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执政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
  那么,拿破仑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在历史上都做了哪些事情?有何历史功绩?我们应如何评价他呢?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第9节《军事天才拿破仑》
(二)讲授新课
我们先看一些人对他的评价:
歌德说:“拿破仑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最富于创造力的人……”
黑格尔说:“拿破仑是马背上的世界灵魂。”
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他为“真正的伟大的拿破仑”。
司汤达说:“拿破仑向世界证明经过了多少世纪之后,恺撒和亚历山大终于后继有人。”
丘吉尔:“这世界上没有比他更伟大的人了”。
斯大林:“拿破仑是头狮子,而希特勒只是只小猫”。
▲关于“时势”和“英雄”的关系
假如没有拿破仑,法国的历史将会怎样发展?假如没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会成为这样一个历史名人吗?
①历史的规律表明,每当社会的大变革时期,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时势造英雄(即英雄人物是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
②拿破仑个人的才能,抓住机遇。
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1、背景
①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
②思想动员: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
③国际环境: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④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2、爆发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3、五年的法国大革命(1789-1794)
阶段 执政派别 时间 特点
第一阶段 君主立宪派 1789年7月-1792年8月 建立君主立宪制
第二阶段 吉伦特派 1792年8月- 1793年5月 处死国王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第三阶段 雅各宾派 1793年6月-1794年7月 革命高潮
热月政变 督政府 1794年7月- 1799年11月 秋千政策
4、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①1789--1792年:大革命爆发与君主立宪制时期
②1792-1799-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③1804-1814年:拿破仑第一帝国
④1815–1830-1848年:王朝复辟和七月王朝(君主立宪)时期
⑤1848-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⑥1852-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
⑦1870-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宪法,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二、拿破仑简历(法国大革命前)
1、出身与个性
(1)科西嘉岛的破落贵族家庭
(2)独特的个性:沉默寡言,勇敢好斗,勤奋好学,坚韧,雄心勃勃
2、少年经历
(1)求学:布里埃纳军校 →巴黎军事学院
拿破仑求学过程中遭受歧视,但他学习刻苦,自信异常,人称“科西嘉怪物”。
1784年10月,拿破仑因成绩优秀被推荐进巴黎军官学校,专攻炮兵,1785年父亲病逝时拿破仑才16岁,而对于家庭变故,拿破仑发愤努力,以一年时间完成三年课程,提前毕业,进入炮兵团服役,成为一名少尉军官。
思考:少年时代的拿破仑的性格有何特点?材料一:1779年4月年仅进入布里埃纳军校学习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周围的贵族同学看不起他,经常被欺负,他也为此经常和同学打架,为此经常被关禁闭。后来他自己回忆“什么我都不在乎,我喜欢争吵,打架;我谁都不怕”. ——《拿破仑传》 材料二:学习是他心甘情愿的唯一乐趣。他乐于读好作者写的书,对于抽象的科学他能够运用自如,其数学和地理知识扎实。……在班上他积极地回答问题,在其他场合则具有巧妙快捷的应答技能……这个年轻人值得我们关注和帮助。这是一位神奇的青年,是一个将要改写历史的人。 ——炮术教官材料三: 1785年拿破仑被派到南方炮兵团服役期间,同龄的伙伴大多数把时间浪费在咖啡、游玩和谈情说爱上,而他却在贪婪地的读书。一次他因为一件小事被关禁闭。禁闭室里,他偶然发现了一本厚厚的《查士丁尼法令汇编》,然后就认真地阅读并记住了大部分内容 。 —— 《拿破仑传》为人勤劳、谨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酷爱抽象科学,擅长数学、地理;沉默寡言,喜欢独处;任性、高傲、自私、善辩,自尊心强,雄心勃勃,求知欲强,有培养前途。 ——军校给予的毕业鉴定
(2)思想: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在法国大革命中的表现:坚定不移地捍卫大革命成果,打击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势力。
三、脱颖而出(法国大革命——督政府)
1、崭露头角:土伦战役,荣升少将
2、热月政变受牵连
3、声名大震:1795年,平息保王党叛乱,拿破仑成为“共和国的救星”
4、捍卫共和国:出任总司令,远征意大利,击败第一次反法联军
①原因:法国大革命不仅打破法国封建统治,也震动了欧洲封建统治
直接:干涉法国革命,帮助波旁王朝复辟②目的 英国:维护欧洲霸权
根本:
俄、普:维护封建统治
③结果:拿破仑以少胜多,第一次反法同盟失败
④影响: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和共和国统治;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5、拿破仑军事战略的基本特点: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侧翼攻击,中路包抄,以歼灭性突击战解决会战)
6、远征埃及
①目的:切断英国与殖民地印度的交通线
②原因:一方面,北意战场胜利,使督政府感到威胁,决定调离拿破仑远离巴黎;另一方面,拿破仑也追求“盛名”,双方不谋而合。
③经过:摧毁了埃及近卫军,进入开罗。但由于与法国本土失去联系,拿破仑远征军被困埃及。
四、上台执政
1、雾月政变(1799年)
①原因:督政府统治软弱无能,资产阶级需要强权,拿破仑军事威望高
②过程:拿破仑潜回巴黎,发动政变,推翻督政府,建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
③实质:“雾月政变”是一次典型的利用武力威胁来控制政权,然后以合法的形式确认结果的军事政变。(这一政变模式,以后在世界上不断被沿用)
拿破仑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 ----恩格斯你认为拿破仑上台的原因是什么?(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2、拿破仑执政时期的内外政策
(1)稳定政局
①对内:打击、镇压、安抚
②对外:平息第二次反法同盟,获得广泛而短暂的和平
③作用:稳定局势;有利于成果的巩固和经济发展
(2)改革措施:
①宗教:不受罗马教廷干涉;宗教宽容
②经济:……举办博览会、政府订货、奖励发明、改进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
③法制建设:颁布《民法典》
拿破仑:“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们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卢森堡和比利时至今仍然把它作为自己的法典使用。同时很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民法典时是以这部法典为蓝本或是作参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还传播到美洲、亚洲和非洲。如丹麦和希腊的民法典就是以它为蓝本制定的,而德国、瑞士、葡萄牙、巴西等国的民法典明显受到了《拿破仑法典》的影响。“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它在原则上承认平等。” ——恩格斯
《民法典》在历史上影响深远:a、《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 b、确定了人们在法律上的平等和在革命中形成的财产权,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c、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成为世界法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④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建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等。
四、拿破仑帝国的兴衰
1、建立:1804年
问:法兰西第一帝国是否又回到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倒退吗?
2、性质: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帝国
不同于过去的封建波旁王朝,所代表和捍卫的仍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革命果实;特别符合大资产阶级要求稳定和保护既得利益的愿望。
3、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1)奥斯特里茨战役(“三皇会战”):粉碎第三次反法同盟
(2)粉碎第四、五次反法同盟:几乎控制了除英国、俄国外的整个欧洲
(3)远征俄国
①目的:为了打败俄国,扩大欧洲大陆霸权
②结果:战争失败,被迫撤退。归国时军队消耗殆尽,蕴藏覆灭的危机
③败因:战略谋略上的失误(根本);后方供应不足;气候寒冷
④影响:战争失败,拿破仑军事力量受到重创,帝国由盛而衰,是帝国崩溃的起点。
(4)莱比锡大会战(即与英、俄、普第六次反法同盟会战):被流放厄尔巴岛
(5)百日王朝
波旁王朝竭力恢复特权,报复革命党人(后人评价:“什么也没有学会,什么也没有忘记”),欧洲各国首脑分配战利品,1815年3月拿破仑回到巴黎,推翻波旁王朝,迅速恢复帝国,史称“百日王朝”。
(6)兵败滑铁卢
4、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
①直接原因: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寡不敌众失败
②根本原因: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力量大于资本主义(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五、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
材料一: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象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德国状况》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一定程度上摧毁封建制度。材料二:法国在大陆上进行的长期的流血斗争,不是想在许多野心强国中争得杰出地位,也不是为了争夺领土,或获得暂时的政治优势,而是一场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的原则的殊死斗争。 —— 19世纪的英国将军纳皮尔你怎样来看待纳皮尔的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他只看到了拿破仑战争正义的一面,即维护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摧毁封建制度进步性。忽视了后期战争中争霸和侵略的非正义一面。材料三: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这些战争都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的联盟。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 ——列宁前期革命性,后期侵略性。材料四:“长于指挥军队,善于治理被征服的地区”,“几年之后,这位伟大、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二十年胜利的果实被剥夺一空”。 后期战争激起了欧洲人民的反抗,从而导致帝国走向灭亡,波旁王朝开始复辟。
拿破伦的对外战争具有多重性质,如何分析?
1、前期战争具有正义性:抗击反法联盟对法国的进攻,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保护资本主义的发展,打击欧洲封建势力,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与原则,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
2、后期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奴役了欧洲许多民族独立的国家和人民;同时具有争霸性:与英国、俄国争夺世界市场和欧洲大陆霸权。
六、归纳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1、大革命的支持者:青年拿破仑深受伏尔泰和卢梭思想的影响
2、共和国的救星:①收复土伦,展现军事才能;②任巴黎卫戍区司令,粉碎叛军进攻; ③出任总司令,远征意大利,打败奥-撒联军
3、夺权: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
4、称帝: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5、对内:颁布《民法典》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在法律上确定下来,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
6、对外:多次反击欧洲反法联盟并侵略多国及与英俄争霸。
7、结局:1815年滑铁卢之战后“百日”政权结束。
七、评价拿破仑
“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是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雄才大略的。” ——雨果2005年03月16日《每日电讯报》报道:在法国国营电视台“法国2台”进行的一项法国十大伟人评选活动中,拿破仑在法国百位伟人榜上仅名列第16位。英国广播公司(BBC)组织的类似评选活动将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评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德国评选出的最伟大的人是前总理康拉德·阿登纳,荷兰人则将被谋杀的右翼政治家皮姆·佛图评选为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人。讨论:结合材料说说自己的看法。如果你将被允许参加投票,你是否会将拿破仑选入法国十大伟人之列,为什么? 有人说:拿破仑是个英雄,他改变了欧洲的历史。有人说:拿破仑是个疯子,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人说:拿破仑具有政治与军事才能,但只有在法国革命的形势下,他才能发挥一定作用。有人说:拿破仑没有什么才能,只是当初法国没有杰出人物,他才能崭露头角。有人说:拿破仑执政时的措施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应该肯定。有人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帝国,是历史的倒退,对他应该否定。上述说法有道理吗?请谈谈对拿破仑的评价。
拿破仑是一个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他在法国大革命最危及的时刻,多次平定王党叛乱和打败反法同盟的入侵,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动摇了欧洲封建势力的统治基础,有利于欧洲农民的解放。与此同时,他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稳定局势,发展了资本主义,建立起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机器,并进行教育和法律改革,相继颁布各项法典,开创了法国历史上的拿破仑时代。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打击欧洲封建势力的同时也传播了革命思想;同时也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无愧为一位军事家;但对外战争带有侵略和称霸的性质,践踏了欧洲弱小民族的利益,违背了民族自决的原则;同时也消耗了帝国的人力和财力,给帝国带来危机,最终导致帝国的垮台。
1、功:
①对内: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②对外:
1)打击封建复辟势力,捍卫革命成果,使革命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2)《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影响巨大。
2、过:
①对内:专制独裁,取消民主,镇压人民
②对外:后期侵略战争,争夺霸权
3、总体:
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拿破仑体现了时代的特征,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为法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对外战争冲击了封建制度,除了掠夺和屠杀外,以血与火的形式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推向欧洲,传播了革命原理,宣传了自由、平等思想,革除了封建弊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但他用自己的双手为复辟铺平了道路;不断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灾难,体现封建君主的倾向,但不失为法国资产阶级阶段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阅读材料: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被钉在悬崖绝壁的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秃鹫啄食我的肉。是的,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献给法兰西;火种已经上升…到原来的地方,我却一直被钉在这里!……我无物遗留给我的儿子,我只有把我的威名留给他。1、拿破仑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什么?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2、他“被钉在悬崖绝壁上”的原因是什么?欧洲封建势力的强大、对欧洲人民的奴役、本人的权力欲望。
【教材问题解答】
[想一想]
拿破仑任第一执政官期间,曾经在卢梭墓前感慨:“假如我和卢梭压根儿就没有在人间活过,也许会对世界的安宁更有好处!”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提示:卢梭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思想是大革命最直接的理论武器。拿破仑曾经说过,如果没有卢梭,就不会有大革命。正是由于卢梭等人的思想启蒙,包括拿破仑在内成千上万的法国人才投身到大革命的洪流。拿破仑通过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脱颖而出,领导法国军民捍卫了大革命成果,并且通过对反法同盟的战争,将大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各地。应该看到,社会革命和改造运动不可能不带来动荡,而且拿破仑的军事战争也给许多民族带来灾难,并导致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动荡不安。
拿破仑在担任第一执政官期间如此评说,其实内心充满自豪,对卢梭和自己实际上持肯定态度。
[想一想]
你还能从历史上举出一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经典战例吗
提示:中国革命战争中的众多战役,如中国工农红军的反“围剿”斗争,解放战争中的辽沈战役等;再如,拿破仑指挥的马伦哥战役等。据统计,拿破仑一生经历大小五十余战,以少胜多的战例三十多次,其中不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例。
[想一想]
拿破仑担任第一执政官的短时期内为什么会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
提示:大革命以来法国人民进发出的革命和政治热情,以及已经取得的革命成果,是拿破仑取得成就的基础:拿破仑个人具有非凡的政治才能;拿破仑善于用人,重视经济、科技、教育及与国家发展相关的各个领域;拿破仑对国内外反对势力的军事胜利,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安全保障;拿破仑重视法制建设,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自我测评]
1.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为什么称拿破仑是“法国宝剑”?
提示:参见教材。
2.试评价任第一执政时期的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提示:第一执政时期是指1799年雾月政变至1804年拿破仑称帝前。其内外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立足于稳定政局,对内外敌人采用两面手法。对内,在镇压保王党势力和激进的雅各宾派分子的同时,采取了安抚政策,使大量逃亡人土返回法国。对外,反击第二次反法同盟,在马伦哥战役中取得了对奥军的决定性胜利。随后不久,各国纷纷对法国媾和,第二次反法同盟被平息,并按照拿破仑的思路,获得了广泛而短暂的和平。这一系列措施,稳定了法国局势,有利于革命成果的巩固和社会经济发展,符合法国人民的愿望。(2)宗教方面,通过与罗马教皇签订《教务专约》,实现了法国社会不受罗马教廷干涉的目的,并贯彻了宗教宽容政策。(3)经济方面,主要是采取措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是恢复金融信誉和秩序,设立法兰西银行,推行币制改革;二是推行贸易保护主义。除此之外,政府采取了举办博览会、政府订货、奖励发明、改进交通运输等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4)法制建设方面,最为突出的是《民法典》的制定和实施。这一部法典是法国大革命胜利成果和法国启蒙思想结合的产物,经过几次修改,一直沿用至今,并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5)文化教育方面,改革教育体制,在巴黎建立法兰西大学,在各地建立公立中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了大量有用人才。
[想一想]
拿破仑曾经说:“我要把仅仅还是计划中的付诸实施。我们应当有一部欧洲法典,一个欧洲的最高法院,一种欧洲的统一钱币,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法律。应当由我把欧洲的各国人民变成一个统一的人民,巴黎要成为世界的首都。”
他的这一设想,与今天的欧盟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提示:①从目的上看,拿破仑的设想是为了统治和称霸欧洲的需要,而欧盟的建立则是欧洲各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日趋激烈的世界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竞争谋求通过联合的力量获得优势。②从方式上看,拿破仑的设想要靠军事征服和强权推行,而欧盟是通过和平方式实现各国自愿的权力让渡。③从过程上看,拿破仑的设想,是通过军事手段的迅速推行,以一国的体制文化覆盖全欧洲,欧盟则是通过各国议会表决和欧盟议会表决等多重民主决策的方式逐步实施,并通过这种方式寻求联合范围的扩展及向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的逐步延伸。④从结果上看,拿破仑的设想,也只是停留在设想的层面,除了帝国鼎盛时期的部分统治措施和法律推行外,未曾全面实现,欧盟则经历半个世纪,不仅合作领域正在扩展和升级,而且国家数量也在有计划地增加。⑤从影响上看,拿破仑的设想,必然与民族主义思潮产生强烈冲突。即便得以实施,也将使其他民族文化归于法国一元文化,从而对世界文化的多元性造成损害。而欧盟在成为区域经济政治一体化合作的这一合作模式中,欧盟内各民族文化特性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保存。
[想一想]
有人说,莱比锡之战实际上是欧洲大陆上各民族的“民族之战”。你如何理解这一说法
提示:拿破仑对欧洲各国发动的战争,具有捍卫法国成果、争霸和侵略等多重性质。当法兰西帝国势力鼎盛时,欧洲许多弱小民族在受到大革命成果积极影响的同时,民族主权也遭到恣意践踏。拿破仑的军事战争,违背了民族独立自主原则,带来屠杀,遭到各民族反抗。当拿破仑强大一时,各民族尤其是弱小民族的反抗力量正在积蓄,他们或许无法撼动拿破仑大军。但是当拿破仑远征俄国惨败时,欧洲各民族尤其是弱小民族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积蓄的民族力量必然总爆发。因此,这一战,被当做决定欧洲各民族未来命运——是屈从于拿破仑军事统治还是获得民族自决——的关键一战。
[想一想]
有人说,在滑铁卢战役中,假如拿破仑派出追击布吕歇尔军队的格鲁希元帅的部队能够及时赶来增援,法国甚至欧洲的历史就将改写。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认识。
提示:任何历史事件都蕴含着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历史不能假设,即使拿破仑这一次获得了格鲁希元帅所部救援而获得胜利,那也只能是一次侥幸而已。因为拿破仑帝国后期,连年的战争消耗了法国大量的财力、物力和兵力,给欧洲各国尤其是弱小民族造成了灾难。帝国的解体,不仅符合法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更是欧洲被压迫民族的愿望。事实也证明,帝国瓦解后,法国社会仍然在曲折中发展,波旁王朝再也不能恢复往日的封建体制了。历史告诉我们,争霸的成功只能是一时,不可能长久。和平,是人类永远的追求和愿望。
因此,即使格鲁希元帅如拿破仑所愿,实施了成功援救,法国的历史乃至欧洲历史也不会为之改写。穷兵黩武的帝国终将覆亡,这是不断被印证的历史规律。
[想一想]
有人评价,拿破仑为今日法国留下了“花岗岩基础”:地方行政体系、《拿破仑法典》、司法体系、法兰西银行和国家财政组织、大学和军事院校。请你举例说明这一评价是否恰当。
提示:①拿破仑当政时期,建立了一套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近代国家体制,在地方实行郡、区、市(公社)三级行政区划,地方行政长官由执政任命。
②宪法虽几经修改,但一直被遵守,与陆续颁行的《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等一直确保着国家的法治精神。拿破仑还设立了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即便是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和建立帝制,也是通过法律来使之合法化的。《民法典》一直运行至今,并对许多国家产生深远影响。
③1800年建立的法兰西银行,标志着法国银行制度核心的诞生。近代法国的金融体系极为完备,高利贷资本长时间活跃于欧洲和世界各地的经济领域。
④以中央集权的精神建立“帝国大学”,负责全国的教育。将全国分成29个学区,由教育总长委派督学去监督指导工作。帝国大学只是一个行政机构,管理全国公立教育的学校和人员。拿破仑时代建立的巴黎理工学校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标志着法国高等教育双轨制格局的形成,即大学与大学校并存。如果说大学是重科研、重科学,那么大学校则是重应用、重科技;大学培养的是科技精英,大学校则是造就政府行政机关、大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地方。
[自我测评]
1.你如何评价关于拿破仑是“军事天才”这一说法
提示:所谓“天才”,是指先天智力条件优越的人经过后天非凡的努力,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能力远远超过常人。同时,必须有适宜其成长和表现的大环境。离开这个条件,所谓“天才”不可能诞生。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拿破仑确实是世界历史上出现的无与伦比的“军事天才”。对于这种历史现象,还是恩格斯说得好:“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这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即每当需要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等。”
拿破仑成为“军事天才”还有这样一些因素:一是接受军校教育和从军经历;二是出生与求学的际遇与他的异常自信形成极大反差,使他少年时代就有极强的抱负(或称野心)和坚定的决心,这也能够说明他会为自己的抱负付出超常的努力。比如在他16岁时,父亲病逝,家庭负债累累,他发奋以一年时间学完三年课程,以少尉军衔毕业;三是拿破仑有革命理想,受启蒙思想熏陶,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四是被革命动员起来的向往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法国人民,成为拿破仑大军不竭的力量源泉。
2.某班同学在学习这一课时,举办了讨论会。甲同学说:“拿破仑称帝,有利于法国的稳定,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而且扫荡了法国大陆的封建势力,应该肯定。”乙说:“拿破仑称帝,改变了共和政体,对激进的革命势力采取了镇压措施,连年战争给法国和欧洲许多国家人民带来了灾难,应该否定。”假如请你作评判,你支持哪种立场呢 请说明理由。
提示:可能有正方、反方和功过参半三种观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予以积极的引导和评价。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一是史论结合,有理有据;二是观点明确,条理清晰;三是语言生动,有感染力,有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勇气等。建议给参与讨论的同学宣读以激励性评价为主的点评。
[材料阅读与思考]
1.拿破仑当政时期,你知道他还有哪些重视教育的重要措施吗
提示:(1)1802年颁布了《教育基本法》。1806年根据这一法律建立了“帝国大学”。这是法国国民教育体系的总称,是国家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校长对皇帝负责,全体教职员由校长任命。他们部属于国家官吏,由政府发给薪金,退休后可领取退休金。(2)增设实用科学,兴办许多职业学校,先后建立了各种工艺技术学校,如夏龙工艺学校、翁热工艺学校、矿业学校、印染学校等,传授新的科技知识,培养新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3)拿破仑本人也经常出席科学大会,鼓励学者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他积极主张采用先进机器设备。他说:“证明有必要采用机器,就如同证明太阳比蜡烛照得更亮一样。”1801年,法国设立“奖励民族工业协会”,设置“发明金奖”,产生了很大收效。(4)他还明确提出教育是“政府首先要关心的事”。他在公立中学中设立了6 400份奖学金,其中4 000份给予中等学校的优等生。(5)在业务方面,拿破仑政府规定,教职人员必须具有与职务相称的学位,例如要求教授必须是博士,市立中学、私立学校的校长都必须是文学或理学学士等等。
2.你如何看待拿破仑这个“军事天才”对巴黎理工学校的言行
提示:拿破仑对“巴黎理工学校”的言行,充分反映了他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思想。拿破仑作为受过大革命和启蒙思想熏陶的开明的执政者,认识到教育和人才建设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拿破仑有过艰难的求学经历,知道有革命理想的年轻人应当受到尊敬和充分的鼓励。从根本上看,拿破仑对教育和人才的重视,也是从维护自己的统治甚至是提高军队战斗力角度出发的。拿破仑是具有长远的政治眼光的,因为军事上可以失败,惟有教育培育出来的民族素质是不可战胜的。事实证明,法国社会发展的步伐,并没有因为拿破仑帝国的崩溃而停滞或减缓。(共48张PPT)
第3课
“军事天才”拿破仑·波拿巴
五年的法国大革命(1789-1794)
阶段 执政派别 时间 特点
第一阶段 君主立宪派 1789年7月-1792年8月 建立君主立宪制
第二阶段 吉伦特派 1792年8月- 1793年5月 处死国王 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第三阶段 雅各宾派 1793年6月-1794年7月 革命高潮
热月政变 督政府 1794年7月- 1799年11月 秋千政策
根本原因
(经济)
等级制度
(政治)
导火线
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
阻碍
法国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动员
等级制度
㈠教士
㈡贵族
㈢包括资产阶级
在内的广大人民
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
特权等级


三级会议的召开
背景: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2-1804
法兰西第二帝国
1852-1870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48-1852
七月王朝
1830-1848
波旁王朝复辟
1815-1830
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1814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0建立
法国大革命爆发
1789
1875年宪法,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材料一 1779年4月进入军校学习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周围的贵族同学看不起他,经常被欺负,他也经常和同学打架,为此经常被关禁闭。后来他自己回忆“什么我都不在乎,我喜欢争吵,打架;我谁都不怕”。
——《拿破仑传》
  材料二 学习是他心甘情愿的唯一乐趣。他乐于读好作者写的书,对于抽象的科学他能够运用自如,其数学和地理知识扎实……在班上他积极地回答问题,在其他场合则具有巧妙快捷的应答技能……这个年轻人值得我们关注和帮助。这是一位神奇的青年,是一个将要改写历史的人。
——炮术教官
  材料三 为人勤劳、谨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酷爱抽象科学,擅长数学、地理;沉默寡言,喜欢独处;任性、高傲、自私、善辩,自尊心强,雄心勃勃,求知欲强,有培养前途。
——军校给予的毕业鉴定
“军事天才”拿破仑·波拿巴
一、“自古英雄出少年”---拿破仑上台 (1793—1799)
脱颖
而出
收复土伦(1793)
平定巴黎王党叛乱(1795)
远征意大利(1796)
粉碎第一次反法同盟(1797)
远征埃及(1798)
政治声望日盛,为夺权铺平道路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恩格斯
时势造英雄!
⑴法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督政府无力解决
⑵资产阶级希望更强有力的政权来保障他们的既得利益,巩固革命成果
⑶拿破仑手握重兵且具有政治手腕
时势造英雄!
有人说拿破仑“其实没有什么才能,只不过运气好”,你觉得对吗?你觉得拿破仑为什么能够迅速崭露头角?
军校对拿破仑的鉴定是:“拿破仑·波拿巴,为人勤奋、谨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酷爱自然科学,擅长数学、地理自尊心强,雄心勃勃,求知欲强,有培养前途。”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他的同龄的伙伴大多把时间浪费在咖啡、游玩和谈情说爱上,而拿破仑却大量地贪婪地读书。青年时期的拿破仑虽失意潦倒,仍然雄心勃勃,等待时机。拿破仑虽出身贫困,但磨难练就他宁折不弯、奋发自强的个性。
关于“时势”和“英雄”的关系:假如没有拿破仑,法国的历史将会怎样发展?假如没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会成为这样一个历史名人吗?
⒈历史的规律表明,每当社会的大变革时期,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时势造英雄(即英雄人物是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
⒉拿破仑个人的才能,抓住机遇。
“雾月政变”自任第一执政。
▲大卫DAVID Jacques Louis (1748 - 1825) 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
政治上:精简编制,将政府改革成高效的军事体制;
经济上: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同时采取
一系列手段,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宗教上:宗教宽容:承认天主教为国教
用人上:用人唯贤,鼓励重用人才
军事上:废除雇佣兵制,代之以征兵制;
法律上:颁布《拿破仑法典》
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拿破仑统治
《拿破仑法典》书影
法国《民法典》中规定: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545条: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拿破仑法典》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世界各地编纂新法典时当作基础来使用的法典。”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法律上的平等
保护财产权
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立法的蓝本
拿破仑法典,指《法国民法典》,也指拿破仑称帝执政期间制定的所有的法典,包括:
《法国民法典》(1804年)
《民事诉讼法典》(1806年)
《商业法典》(1807年)
《刑事诉讼法典》(1808年)
《刑法典》(1810年)
这些法典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有利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确立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秩序的法律化表现。
《拿破仑法典》封面
采用、仿效法国民法典的国家和地区
1、拿破仑帝国范围
2、法国海外殖民地
3、曾经处于西班牙殖民者统治下的拉丁
美洲
4、曾经处于英国殖民者统治下的一些阿
拉伯国家
5、从未受过欧洲殖民者统治的非欧洲国家
《民法典》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⒈《民法典》是资本
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
 ⒉确定了人们在法律上的平等和在革命中形成的财产权,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⒊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成为世界法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法兰西第一帝国是否又回到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倒退吗?
▲大卫DAVID Jacques Louis (1748 - 1825) 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
第一帝国的性质——
  不同于过去的封建波旁王朝,所代表和捍卫的仍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革命果实;特别符合大资产阶级要求稳定和保护既得利益的愿望。
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帝国
拿破仑在1808年正式创立帝国贵族制度,据统计,在帝国贵族中,旧贵族出身的占22.5%,资产阶级出身的占58%,其他阶级出身的占19.5%。进出宫廷的公卿、侍臣、宫女与旧贵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人本身就是几代的贵族……在拿破仑任命的省长中,出身贵族的到1814年达到43%。
三、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他是一位“军事巨人”。一生亲自指挥过的战役约计60次,比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指挥的战役总和还要多。 ……
拿破仑是一个战争狂人,在国内打,到国外打,打上了君主宝座,也打掉了神圣王冠, ……
时间 斗争对象 关键性战役 成员国 性质 法国的结果
时间 斗争对象 关键性战役 成员国 性质 法国的结果
1792-1797
第一次反法同盟 英、普、奥、撒丁、俄 革命性
胜利
1798 埃及 侵略性 失败
1798-1801 第二次反法同盟
马伦哥平原决战 英、俄、奥、土
革命性
胜利
1805年 第三次反法同盟 乌尔姆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 奥地利、英国、俄国和瑞典 革命性 胜利
1806—1807年 第四次反法同盟 耶拿战役 普鲁土、英国、俄国 革命性 胜利
时间 斗争对象 关键性战役 成员国 性质 结果
1807年末 入侵葡萄牙、西班牙 侵略性 失败
1809年 第五次反法同盟 瓦格拉姆战役 英国、奥地利 侵略性 胜利
1812年 远征俄国 侵略性
争霸性 失败
1812-1814年 第六次反法同盟 莱比锡战役 英、俄、普、西、瑞 侵略性
争霸性 失败
1815年 第七次反法同盟 滑铁卢战役 英、俄、普、奥 革命性 失败

作为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对抗第一次反法同盟
远征埃及
1799年
雾月政变
反击第三、四、五反法同盟
期间入侵
西班牙
1812年
远征俄国
莱比锡败北
滑铁卢惨败
为了扼杀革命, 1792年初普鲁士和奥地利率先结成同盟,出兵干涉法国。英国则企图乘法国内部发生革命之机夺取法国的海外殖民地,同时也深恐法国更加激烈、更加彻底的革命会诱发英国人民起来反对当局的统治。因此,1793年2月由英国策动,荷兰、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撒丁、那不勒斯、俄国等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
1798年底英、俄、奥、土耳其等国组成第二次反法同盟,法国督政府无力抵抗进攻。
由于英国与法国在争夺土地和扩张方面的矛盾,英国纠集俄、奥等国于1805年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
英国不甘心失败,于1806年9月策动普、俄、瑞典等国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
英国利用法国侵略西、葡的机会,于1809年组成第五次反法同盟,法军迅速击退奥地利军的进攻。
乘法战败之机,欧洲各国于1813年迅速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10月莱比锡一役,法军大败。
1815年拿破仑逃出厄尔巴岛,召集旧部,重返巴黎。英、俄、普、奥又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
问题:有人说,莱比锡之战实际上是欧洲大陆上各民族的“民族之战”。你如何理解这一说法?
拿破仑对欧洲各国发动战争,在捍卫法国革命成果具有革命性的同时,也具有争霸和侵略性质。
在对外战争的过程中,肆意践踏弱小民族的民族主权,违背了民族独立自决原则。在法兰西帝国势力鼎盛时期,弱小民族无法撼动拿破仑大军;当拿破仑远征俄国惨败时,欧洲各民族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积蓄的民族力量必然总爆发,因此这一战被当做决定欧洲各民族未来命运——是屈从于拿破仑军事统治还是获得民族自决的关键之战。
有人说,在滑铁卢战役中,假如拿破仑派出追击布吕歇尔军队的格鲁希元帅的部队能够及时赶来增援,法国甚至欧洲的历史就将改写。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认识。
任何历史事件都蕴含着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历史不能假设,即使拿破仑这一次获得了格鲁希元帅所部救援而获得胜利,那也只能是一次侥幸而已。因为拿破仑帝国后期,连年的战争消耗了法国大量的财力、物力和兵力,给欧洲各国尤其是弱小民族造成了灾难。帝国的解体,不仅符合法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更是欧洲被压迫民族的愿望。事实也证明,帝国瓦解后,法国社会仍然在曲折中发展,波旁王朝再也不能恢复往日的封建体制了。历史告诉我们,争霸的成功只能是一时,不可能长久。和平,是人类永远的追求和愿望。
因此,即使格鲁希元帅如拿破仑所愿,实施了成功援救,法国的历史乃至欧洲历史也不会为之改写。穷兵黩武的帝国终将覆亡,这是不断被印证的历史规律。
材料一: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象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德国状况》
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一定程度上摧毁封建制度。
材料二:法国在大陆上进行的长期的流血斗争,不是想在许多野心强国中争得杰出地位,也不是为了争夺领土,或获得暂时的政治优势,而是一场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的原则的殊死斗争。
—— 19世纪的英国将军纳皮尔
拿破仑战争的正义性,即维护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摧毁封建制度进步性。
哥雅: 《1808年5月3日(枪杀)》,(该画描绘了拿破仑军队屠杀西班牙起义者的罪行)
材料 “几年之后,这位伟大、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
拿破仑进行的战争具有侵略、奴役其他民族的一面
卢浮宫中战争掠夺品
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这些战争都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的联盟。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
——列宁
前期革命性,后期侵略性。
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1)作战目的:捍卫法国革命成果和国家主权
2)作战性质:正义战争
3)作战意义:A.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扫荡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瓦解了欧洲的封建生产方式,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1)作战目的:扩大统治范围,发展霸权利益
2)作战性质:
争霸性:与英国是争夺世界市场和霸权,与俄国是争夺欧洲霸权
侵略性:俄、意、西、埃及和所有处在拿破仑统治下的国家。
3)作战结果:反法同盟与欧洲民族之战
(①消耗了国力;②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奴役各国人民,引起了广泛的反抗。最后招致了自身的灭亡。)
前期—
后期—
称霸欧洲
走向末日
 ①拿破仑战争具有多重性质,既有反对外国武装干涉、保卫大革命成果的革命性,又有强烈的称霸欧洲及侵略扩张性质。他所进行的早期战争捍卫了大革命的成果,又把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带到法军所到之处,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但他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掠夺了各国人民,招来了广泛的反抗。
 ②欧洲大陆各封建君主国同法国作战,主要是为了扑灭法国革命,重建封建秩序;正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企图消灭自己的商业竞争对手。
 ③拿破仑战争在本质上是两种社会制度的交锋。拿破仑政权代表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其失败表明在当时欧洲大陆上封建势力仍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综评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年)
凯旋门
  1806年2月12日拿破仑下令建凯旋门以炫耀自己在奥斯特里茨战役的军功。8月开始破土动工。但中间时停时建,断断续续经过了整整30年,才于1836年7月29日举行了落成典礼。遗憾的是拿破仑的军队从来未在凯旋门下凯旋。
法军从俄国溃败
击败法军的俄国元帅库图佐夫
滑铁卢战役(1815)
拿破仑并不是被世人征服的。他比我们所有人都伟大。但上帝之所以惩罚他是因为他只相信自己的才智,把他那部庞大的战争机器用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然而凡事物极必反,古今概莫能外。——贝尔纳多特(法国元帅)
“对拿破仑的胜利就是欧洲的君主国对法国革命的胜利。然而,法国大革命所开辟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并不会因为拿破仑帝国的覆灭而停止前进的步伐。 ——恩格斯
一个在1/4的世纪内连年征战而力量消耗殆尽的国家,已不可能单独抵抗整个武装起来的世界对它的进攻。
(拿破仑征俄失败后)国内群众……厌倦征服。……在国外,各族人民辗转呻吟于军事枷锁之下,……人人心怀不满。 ——《法国革命史》
滑铁卢战

思考:拿破仑帝国为什么会走向末日?
具体原因: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寡不敌众失败
根本原因: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力量大于资本主义(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主要原因:
⑴策略失误
⑵两线作战(封建欧洲国家和英国)
⑶法国连年战争,消耗国力,人民厌战
⑷法国奴役其它欧洲国家人民,引起广泛反抗
有人说:拿破仑是个军事天才。 有人说:拿破仑是法国伟大的政治家。 有人说:拿破仑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封建社会的摧毁人、改变欧洲历史的英雄
有人说:拿破仑独裁者、暴君 。
“从伟大到荒谬只差一步,让后代去评论吧。”——拿破仑
评价拿破仑
征意逞威
东方迷梦
第一执政
黄袍加身
伐俄败归
四面楚歌
英雄末日
崭露头角
称霸欧陆
归纳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1、大革命的支持者:青年拿破仑深受伏尔泰和卢梭思想的影响
2、共和国的救星:①收复土伦,展现军事才能;②任巴黎卫戍区司令,粉碎叛军进攻; ③出任总司令,远征意大利,打败奥-撒联军
3、夺权: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
4、称帝: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5、对内:颁布《民法典》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在法律上确定下来,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重视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
6、对外:多次反击欧洲反法联盟并侵略多国及与英俄争霸。
7、结局:1815年滑铁卢之战后“百日”政权结束。
  ⒈功:
  ⑴对内: ①他多次平定王党叛乱;②采取一系列改造法国的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法国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⑵对外:前期作战——打击封建势力,捍卫革命成果,使革命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⒉过:
  ⑴对内:专制独裁;
  ⑵对外:后期作战主要是侵略奴役欧洲各国,争夺霸权,给欧洲人民带来灾难,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⒊总体评价:
  法国资产阶级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第一、拿破仑多次平定王党叛乱和打败反法联盟军的入侵,捍卫和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将大革命的思想散播到欧洲各地。
第二、他编篡的《法国民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为近代欧美各国法律典范。
第三、拿破仑一系列的对外战争,重新划分了欧洲的政治版图。
基本标准:是否符合历史潮流
注意要点:时代性(特定背景)、利益性、全面性
基本方法:分阶段评价、分方面评价和比较评价等;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小结
在西方的历史上没有哪个人像拿破仑这样如此长久获得赞誉。他以个人非凡的努力,从普通的科西嘉岛民,成为法兰西人的皇帝,叱咤欧洲20余年。他所建立的荣耀使得法兰西人在欧洲赢得前所未有的尊敬。革命使得拿破仑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而他以自己的方式使得革命扩展到整个欧洲,将欧洲人从沉睡中唤醒,他更是以法律的形式使得法国大革命的成就得以保存,而这部法典至今仍是大多数国家法律的蓝本。战场上的拿破仑更是所向披靡。在长达20年的拿破仑战争中,欧洲历史上所有的军事强国都一一败在拿破仑手中。虽然最后拿破仑的失败与他的崛起同样是因为战争的胜负,但是,他仍不愧是欧洲第一名将。因为打败他的不是别人,恰恰是他自己和他所创建的战争方法。
1、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封建势力与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后拿破仑遭到了失败。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拿破仑的个人力量有限
B、在俄国的惨败使其元气大损
C、资本主义尚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主义的力量
D、拿破仑遭到了法国人民的反对
2、拿破仑在近代欧洲历史上具有极大的影响,
以下对拿破仑的评价正确的是(   )
A、重建君主制度导致大革命成果付之东流
B、对于近代法律制度的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C、发动侵略战争阻碍各国人民反封建斗争
D、宣扬“民族主义”造成欧洲国家的分裂
阅读材料: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被钉在悬崖绝壁的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秃鹫啄食我的肉。是的,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献给法兰西;火种已经上升…到原来的地方,我却一直被钉在这里!……我无物遗留给我的儿子,我只有把我的威名留给他。
1、拿破仑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什么?
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
2、他“被钉在悬崖绝壁上”的原因是什么?
欧洲封建势力的强大、对欧洲人民的奴役、本人的权力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