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式结构议论文写作训练及例文10篇(讲解版)
(一)对照式议论文结构图示
一.引论
二.本论:
1.正面论证:
(1)正面提出论点
(2)正面道理论证
(3)正面事实论证
(4)正面小结
2.反面论证:
(1)反面提出论点
(2)反面道理论证
(3)反面事实论证
(4)反面小结
三.结论
(二)例文分析
学然后知不足
河水来到浩瀚的大海,就会望洋兴叹,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井底之蛙跳出井底,看到无垠的天宇,就会自惭孤陋寡闻;我们通过学习,就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加谦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学习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加谦虚地去学习。不断的学习过程就是对知识领域不断开拓的过程,每开拓出一片知识的荒地,就可以种下一片智慧的种子,以努力作阳光,把汗水作基肥,智慧的种子就会生出智慧之芽,开出智慧之花,结出智慧之果。随着知识的逐渐积累、增多,就会发生从量到质的变化,从狭小的知识境界到更广阔的知识境界的升华。人们常说,“登高”便可以“远望”,远望才能够开阔视野。在知识的海洋里,知识境界愈高,视野就愈开阔;视野愈开阔,就愈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不过“大海之一滴”而已,于是便愈知己之不足;愈知己之不足,便愈是谦逊虚心,学习起来便愈是勤苦,所以他达到的知识境界就愈高。
不学习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总是自高自大,不可一世。其实,这种人的知识太浅薄不过了,任何博学多才的人都不会自满自足。学习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这种人即便有满腹的才学,也会像高空中洋洋自得、自做美梦的云雀一样,从虚幻的云雾中坠落下来,摔在现实的岩石上。不是吗?夜郎自大的清王朝,以“天朝”自居,不愿意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闭关自守,结果使中国变成一个匍匐在洋人铁蹄之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不学无术,自高自大,同样是我们做学问的劲敌。
由此看来,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自谦自励,才能在探求知识的道路上永不知足,永远进取。
上文结构图示
学然后知不足
一.引论:提出观点:学然后知不足。
二.本论:
(一)正面论证:
1.正面提出论点:学习能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2.正面道理论证
(二)反面论证:
1.反面提出观点:不学习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
2.反面道理论证
3.反面事例论证
三.结论:我们只有在学习中不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自谦自励,永远进取
练习
请仿照上列提纲。以“反省使人进步”为题,列一份对比式结构议论文提纲提纲。
(写在作业本上)
(三)对比式议论文的变式结构图示
变式例文
学然后知不足
雄鹰只有当它搏击蓝天时,才知道天空是多么辽阔,而自己又是多么的渺小;小溪只有在奔入大海时,才知道海洋是多么宽广,而自己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同样,一个人只有当他学得愈多时,才知道学海无涯,而自己学到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罢了,他才懂得要永无止境地进取,用句俗话说,就是“学然后知不足”。
有些人往往不愿意学习,不愿学习当然就与未知领域接触得少,也就不知道未知领域是多么深远奥妙,自然不会感到自己的不足,反而以为自己还很有知识。这正如井底之蛙,不愿跳出井口,不知天高地厚而自鸣得意。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早年以文章著名,被誉为“江南才子”,后来他不思进取,不愿继续学习,最后留下了“江郎才尽”的笑话。我国古代还有这样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学习驾船的故事。起初他的师傅在平静的水面教他,不几日,他便能操舟自如。于是他以为自己“尽操舟之术”,不愿继续学习,就辞退了师傅。后来他驾舟到江里去,江里浪涛翻滚,他只落得“四顾胆落,坠桨失舵”。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深入学习就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也就不能真正掌握一门知识。
相反,学习就能使人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学得愈多,就愈感到不足。著名科学家芝诺曾经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他用一个圆的内部来表示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而用圆的外部表示未知的知识,他说一个人知识越多,这个圆就越大,这个圆的周长也就越大,与未知域的接触也越大。因此,他对他的学生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知道的东西比你们多些。”这位科学家正是因为始终不满足,不断地进取,才在科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学然后知不足,首先必须学,而且要不断地学,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才能更感到自己的不足,也只有永不满足,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鲁迅先生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列宁说:“最有害的,就是自以为我们总还懂得一点什么。”巴甫
洛夫说:“你们在任何时候也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不管别人怎样器重你们,你们总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没有知识’”
。这些教诲,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要不断进取,永不满足。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知识比作那渠中的清水,那么学习就是知识源泉的源头。只有永不满足地学习,才能使知识的源泉永不干涸,永远流出清澈的泉水,浇灌出智慧的花朵,结出丰收的硕果。
上文结构图示
本文思路结构:
引论
类比引论法
类比体
雄鹰搏击蓝天
小溪奔入大海
本论
反面论证
反面提出论点
不学习也就不会感到不足
反面说理
比喻论证
井底之蛙
反面举例
江郎才尽楚人学舟
正面论证
正面提出论点
学然后知不足
正面举例
芝诺的言行
正面说理
鲁迅语列宁语巴甫洛夫语
结论
引用:朱熹诗比喻:只有永不满足地学习,才能使知识的源泉永不干涸
(四)对比式结构议论文选读
1.德者不孤
罗曼·罗兰曾言:“名誉是德行的嫁妆。”我想,朋友同样是德行的嫁妆,正所谓“得道者多助”。人类发展至今,不难发现,有德的人,必不会孤单,身边一定会有亲近的朋友。
乡村医生王珏,一生悬壶济世捐出数十万元,生前受人尊重,逝世时竞有数万人送行。
王珏是一个有数千人的村子的医生,他在这个位置工作了一辈子。每天他都走很远的路亲自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看病。他的生活并不富足,却化名兰小草,每年捐赠三万元,一捐就是几十年,从不接受任何奖项。王珏的德行,得到所有人的尊重。逢年过节,村民们总不会忘记他,随时为他提供帮助。王珏去世后,全市有数万市民前来看他最后一眼,中央电视台将他列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
德行的力量是强大的,因为有德,王珏一个普通人身边却能聚集大量的朋友,所有知道他的人都敬重、爱戴他,这不正印证了有德的人不会缺少朋友吗?
反之,一个人若是无德,即使他有权、有势、有钱,他必定遭人排斥而没有朋友。
李林甫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盛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但他是个无德之人。一上任,他就千方百计赶走了另一宰相张九龄,使自己大权独搅;然后他排斥异己,打击所有与自己不合的人。他杀人如麻,草菅人命,弄得朝廷政治一团糟。各地有灾他也不救济。最后,当宰相杨国忠与节度使安绿山联名上书弹劾李林甫时,朝中文武百官、国内百姓,没有一人愿为他说一句好话,李林甫立即被拖出去腰斩。
公正地说,李林甫确有一定能力,保证了国家法治。但是,他不注重道德的修养,毫无德行,以致众叛亲离,没有一个朋友,甚至落得惨死的下场。
放眼整个人类史,古今中外的无数史实告诉我们,有德必会有朋友。刘备得到所有诸侯认可,周恩来得到国际广泛认可,丘吉尔使英国团结一心……他们因为有德,所以受到尊敬、信任、感激,普天之下,所有认识他们的人都可以成为朋友。刘备的遗诏很好的揭示了这一的关系:“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柏拉图说:“德行是最好的财富。”所以,让我们注重德行修养吧,做一个有德的人,然后你会获得更多亲近的朋友。
2.以微笑面对苦难
人生中难免会遭遇形形色色的苦与难,但我们若是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直面它,就会收获美好生活,成就美好的自我。
苦难是上天派遣下凡的成功的使者,积极应对,就能手摘星辰。
李清照可不就是此理的真实写照了吗!李清照在中年时期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先是亡夫之痛,改嫁之苦,后是国家的岌岌可危。苦难无不摧残着她,但他却没有被国仇家恨击垮,她重拾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发出“恨吾身非男儿,不能驰骋疆场……”的慨叹,他用乐观的心态关注着国家时事,如同“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般。面对亡夫之痛,她则坚强面对,鼎力完成亡夫的遗愿,勾勒出述不清的文学瑰宝。她用乐观的心态,将哀愁封印在诗词中,最终他成为了炽手可热的大诗人。
之所以李清照能成就美好的自我,是因为她在遭受生活中的种种苦难之时,她用积极的精神驱散心中的雾霾,让光明降临其身。所以当我们遭遇苦痛,我们需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待之,这样才能成就自我。
不过以悲观的态度对待苦难,则会坠入黑暗的深渊。
项羽是众所周知的大将军,戎马一生,但他却有个不可否认的弱点---悲观面对挫折。当年“垓下之围”一战,项羽的军队粮草告急,战士也是日渐颓废,这种苦难让项羽无心治军,当项羽看到军中的狼狈之景,他哀莫大于心死,便行尸走肉般的草草处理军中事务。最后,项羽敌不过这苦难带来的哀伤,一代霸主乌江自刎,留下了满目苍夷和国仇家恨。因为项羽在面对苦难时哀莫大于心死,以灰心之姿应对,才让一代袅雄从此灰飞烟灭。
由此可见,只有积极应对苦难,才能收获美好人生。
不只是这些大人物是这样的,在生活中,人人皆如此。少年时期会尝到学业受挫的苦痛,中年后会遇到工作中的苦痛,老年则会尝到痛失爱人的苦痛;但若是以积极向上.乐观大方的心态去面对,那么一切苦难都会化作前进的动力,从而让我们收获别样的美好人生。
当遭受苦难时,请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之。
3.自我认知与感到的外界态度
每个人都对自己有或好或环的认知,对自己肯定,会觉得外界对自己是友好的,对自己否定,会觉得外界对自己是恶意的,所以,自我认知决定了自己所感受到的外界对自己的态度。
曾经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从小对自己有极大的信心,认为自己有能力,能将事情都做好。与同学相处,她会觉得同学对自己是友善的;为朋友解惑时,她会感觉到朋友信赖的目光;成绩下降被老师批评时,她会认为这是老师对她的鼓励与鞭策;不小心割到手或摔倒时,妈妈的责备会让她觉得温暖“由此可见,对自己有好的认知,感到的外界对自己的态度也是关心与友善的。为什么撒切尔夫人感受到外界对自己是友善的?就是因为她对自己认知。觉得自己很棒很厉害,就会觉得一切是美好的。
罗伯特·舒曼本想成为钢琴家,却因意外导致一只手残废,他认为自己这一生完了,再也做不了钢琴家,是个没用的人。他无奈做了作曲的人,可每当他递稿子进到店中时,店员们的低语,他会觉得他们在嘲笑他,看不起他。而妻子成为著名钢琴家,接受众人赞扬时,他会觉得妻子看不起他、众人在轻视他、嘲笑他。他觉得身边充满恶意。由此可知,对自己是否定的,就会觉得外界对自己的态度是不屑、嘲笑。为什么罗伯特感受到的都是外界的恶意?就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认知,觉得自己很失败、很没用,就是觉得世界充满恶意。
这世上千千万万个人,每个人感受到外界对自己的态度有所不同,就是因为每个人对自己认知不同。我们看不透人心,不能说自己感受到的就是别人真正的态度,但我们感受到的取决于我们内心中对自己的一种认知。即使春光明媚,自我否定的人见了,也会觉得连那花枝招展的花儿也在嘲笑自己;虽然花叶凋零一片萧瑟,但自我肯定的人见了,会觉得这凄凉中带着诗意,蕴藏看来年的生机。
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无不说明:自我认知决定了感到的外界对自己的态度。
4.挫折成就精彩
雨被檐挡而有声,籽遭土埋而发茅,水遭路阻而涌泉,山石草木,有声,有色,有香,有形,成为我们眼前瑰丽图号,皆因路遇挫折,历经挫折,人生才能释放精彩。
遇挫折者迎头而上,掷地有声,依稀辨得枪林弹雨中,梁思成卓绝而艰苦的背影,携妻带子,劳病缠身,资金匮乏的他胸中却滚烫着要在中国建筑史的留白上点金泼墨的艰定信念。脊椎剧痛,他用这通苦执尺测量,资金匮乏,他用饥饿持笔记录,住所简陋,他用艰难拿纸绘图。挫折没有一时不去想击渍他内心的信念,然而他用剧痛的身体,测出几百座古建的重要数据,他饥饿无力的的双手,写下无数被人传颂的资料,他处于困境中得艰难,让后人久久铭记。是挫折成就了梁思成的精彩,让他似雨一般重重砸向屋檐,发出震耳发聩之音。谁言挫折只留人万般苦痛,苦痛后随之而来便是美味甘霖。
避挫折者,庸碌无为,消逝无声,秦始皇开辟天下统一大业,但“秦”的国号却未将持续久远,秦二世固然与他的兄弟有过帝位之争,但比起一统天下所要经历的挫折而言,他不过是温室中的花朵。养在宫中,恣意行事,尽情享受看无势力之争与国土之争无挫折的他,最后被起义者们一举争下,挫骨扬灰。他的逝去看似轰烈,实则寂静,因为人们不会记得没有任何丰功伟绩的他,避开一切挫折的他,究竟幸运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正因为他没有经受过挫折的砺练,才会庸庸碌碌,以暴君形象存于人们心中,谁言无挫折者幸运?表象之下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我们自然会遇到许多挫折,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抱怨,苦恼似是我们对待挫折的方式,然而瓷器需在烈火中灸烤炼就,梅花需在霜雪下而促放。每一个挫折背后,隐匿着跌至谷底才能看见的光彩,是粉身碎骨的剧痛才能炼成的精彩,是以为何戚戚于挫折不休的烦恼?不妨振作精神,等待着身上的伤口绽出最耀眼,最美丽的光芒。
如雨遭檐挡有声,籽遭土埋而发芽,水遭路阻而涌泉,我们自然也因遭遇挫折,才能绽出自己人生的精彩,发出掷地有声的回响。
5.遵守规则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么,失去了规则的约束又会如何?生活中,只要我们遵守着制定的规则,即使天长日久,我们也不会发生变形。
失去了规则的约束,天长日久,终会使人堕入罪恶的深渊。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学员李代沫自在好声音舞台亮相后,一炮走红,收获了大量粉丝。可谁又知道,他会走上吸毒的道路。在他刚吸毒时没有受到规则的约束,天长日久。他便将规则搁置一边,熟视无睹。失去了规则的约束,他堕入了罪恶的深渊。
有出众音乐天赋的他,本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他却将规则长久的搁置一边,最终只有被送进冰冷的监狱,这着实令人感到心寒。如今频发的娱乐圈丑闻。这些人们遭到人们的谴责,唾弃。他们明明可以活的十分精彩,可他们不遵守规则,将之搁置一边。所以,他们最终只会堕入罪恶的深渊。
反之,有着规则的约束,即使天长日久,也将精彩万分。
长江实业集团首席执行长官李泽矩是李嘉诚的长子。作为一名富二代,他却没有其他富二代的纨绔,从小就遵守着各种规则,没有一丝不良记录,并在大学毕业后到父亲公司一步步打拼到现在的位置。
作为一名富二代,他却随时不忘遵守规则,面对着制定的规则,他没有将之搁置一边,有着规则的约束,这才使他的前路规整平坦。又想想如今的富二代、官二代们,又有多少人能如李泽矩一般。我想,恐怕是微乎其微吧。
看看今天的社会吧!郭美美的炫富不禁让人看得阵阵心惊,房祖名、柯震东更是让人心寒。加上近来频发的飙车党事件,不禁引起人们的深思。为什么他们会有着如此结局?他们的结局能发生改变么?因为他们将制定的规则总是搁置一边,那么天长日久,失去了规则约束的他们这才发生了变形。如果他们能受到规则的约束,那么,他们的结局还会如此么?恐怕会大不相同吧。所以,只要我们遵守着制定的规则,即使天长日久,我们也不会发生变形。
朋友们,学会遵守规则吧,你的人生之路将会变得平坦、规整。
6.人与规则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制定的规则总是搁置一边,那么天长日久,没有规则约束的人也会变形。只有时时接受规则的约束才能成为合格的人。
将制定的规则总是搁置一边,就会成长为一个不被社会所认可的人。
房祖名因为自己的父亲成龙的声望,就将国家制定的规则放在一旁,天长日久,没有规则约束的他染上了毒品,被抓入狱,成为了一个不被社会认可的人。
房祖名的事例不也应让我们深思吗?有时在中午打饭时,许多同学将老师制定的班规抛在脑后。而为了节省时间不顾他人的意愿就去插队,这样时间一久,便会养成不好的习惯,不仅打乱了公共秩序,还会让自己成为一个行为不端正的人,所以,我们要时时接受规则的约束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
反之,只有时时把制定的规则放在心上,时刻去遵守,才能成为合格的人。
江远斌出生在一个做秤世家,他的家中世代做秤,做秤这一古老行业中一直都有一个规则:做的秤不能短斤少两,要做良心秤,江远斌每做一个秤,心中都谨记着这一规则,时刻都在按规则中所要求的做,有时就算有人拿着大笔的钱来要他做假秤,他也坚决不答应。就是因为这样,他的秤和人都被大家所认为。
江远斌时时接受规则的约束,因而成为了一个合格的人。就如同小孩玩游戏一样,无论做什么都要时刻谨记遵守规则,按规则来才能成方圆。
学校给我们制定规则,是为了让我们诚实守信,严于自律,这些规则帮助我们成为一个合格的人,被社会所认可的人。我们应该时刻接受规则的约束。在当今世代,仍有许多不遵守规则的人。闯红灯,卖掺假奶粉,做地沟油。这些人都是将制定的规则搁置在一旁,做一些昧着良心的事,这样长期下去,他们就会变形,不被社会所认可。
我们应当将制定的规则约束时刻放在心头,无论是小的还是大的规则,这些规则能帮助人们树立一个正确的做法,只有按这样去做,才能成长为一个有着正确价值观的合格的人。
让我们共同遵守规则,时刻将规则约束放在心上,成为一个合格的人。
7.“乐”与“趣”的殊途同归
快乐不是物质方面的享受得来,而是精神世界的愉悦得来,正如那一群面带菜色的广博学者;快乐不是因为对事情肤浅、表面的喜爱,而是对它内在本质的兴趣而能得来。所以,发掘生活的趣味,同时也是在发掘快乐的泉水。
趣味,是峥嵘岁月、艰苦生活中快乐的凭依。
贬谪之路无望无期,柳宗元只能在山水中流放自己。一次次踏过山川与河流,自然之力终于洗清他内心的怨愤,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一句“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足以阐述山水之趣对他的救赎,对山水的向往与兴趣让他不再郁郁不得志,投身自然,与“醉翁”共享山水乐趣。
残疾的史铁生以文字为寄托,抒发自己对生命的思索与感悟,他在文字中寻找到趣味,并对此深怀一股热忱,坦言“唯有文字能够担当此任,宣告生命曾经在场”。《我与地坛》感动了千万人,定也让他尽享文字之乐。姚明虽有身材这一天生优势,但若不是对篮球深怀兴趣,也就不能成为中国的“小巨人”。篮球的趣味,令他为之快乐。钱钟书发现了文学的趣味,在文革那段令人悲叹的岁月里,他仍执着于书本,专注于学问,汲取着文学给予他的快乐。倘若文学于他毫无魅力,吸引力,枯燥无趣,钱钟书也许会在历史的万古长河中身与名俱灭罢了。
发现不了生活趣味的人,只会是悲观的负能量的传播者。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作者讲述了她一位整天抱怨,“无聊”二字不离口的同事。那位同事每天只是勉强度日,对生活、工作埋怨不停,常说“你为什么在做这个?这工作多无聊啊”诸如此类的话,充斥着负能量。作者由同情关心她逐渐变为对她敬而远之,实是明智之举。她不愿寻找生活的趣味,过多的埋怨与牢骚也让她成为了一个毫无趣味的人,自然不快乐。
“快乐”与“趣味”本是两个词,然而人们在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后就创造出了“乐趣”这个词。它们虽然殊途,又最终同归。
所以,让“趣味”引领我们与“快乐”殊途同归。
8.好的家庭环境成就孩子一生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当一个孩子降临到人间,最初便是置身于家庭之中。孩子天真无知,家庭环境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说,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便会成就孩子一生。
纵观历史,贤能的人都非常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并以此来教育成长中的孩子。
曾子是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人之一,一日,他的妻子为哄孩子而答应杀猪给他吃,可是不久就忘了此事,曾子见状,便毅然决然地杀掉猪,用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孩子要信守承诺。曾子之所以付出巨大代价来实现妻子对孩子的允诺,就是为了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讲诚信的良好家庭环境,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试想,倘若曾子对其妻子的行为置若罔闻,那么不懂事的孩子在不守信用的环境中成长,其幼小的心灵就会接受不守信用的教育,这样小时候就会养成不守信用的坏毛病,又何谈今后能信守承诺?
与此同时,一些伟人的优良品质也都是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养成的。我们耳熟能详的“岳母刺字”的故事:岳飞是南宋抗金爱国将领,年少时便有抗金志向,岳母为了坚定其决心,便在其背上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伴随他,终成一代民族英雄。是的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爱国”的确是每一个宋人都必须具有的高尚品质。而岳母正是通过营造一个决心抗金的家庭环境,从而将“爱国”的思想灌输到岳飞的心里。我相信,那一刹,不仅是把“精忠报国”四个字刺在岳飞的背上,还永远烙在其心里,恐怕就是因为这而成就了岳飞精忠报国的一生吧!
相反,有些人因为置身于不好的家庭环境中,逐渐养成许多不好的恶习因而毁掉一生。
一个死囚犯临刑前咬掉了看望自己的母亲的耳朵,当母亲不解地质问他时,他答道,“就是因为从小偷邻居家东西时你不打我,不骂我,还鼓励我,才导致了我今天的下场!”我是在为死囚犯感到惋惜与悲哀。其实,他幼时犯下的只是小错误,完全可以更正,但是,因为不幸地生活在一个纵容孩子的家庭中,他的一个小错终究酿成了大错,遗憾终生。可悲!可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已有太多人太多事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好的家庭环境可以成就孩子一生,同时坏的家庭环境可以毁掉一个人。那么,父母们!行动起来吧!为你们的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吧!
如果我们的生命是一艘船,那么良好的家庭环境便是船上的罗盘,帮助我们校正航向,避免误入歧途,带领航船驶向成功的彼岸!
练习
请以“遭遇挫折,笑对痛苦”或“规划自己”为题,写一篇对比式结构的议论文。
(作文写在另纸上)
佳作示例: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安逸的人生旅途中布满了种种坎坷和荆棘,往往使人困难重重,甚至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血之于心脏。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厥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
因此,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那一天。(提出论点,扣题快,有文采)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
(正面论证,正面提出论点)
“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王勃没有开朗豁达的胸襟,他哪能吟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正面论据论证一)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顾挫折重重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而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杯。
(正面论据论证二)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深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拨;面对挫折,我们不应终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沼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了方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分析透辟,三个“面对挫折”展开语段层次;正面小结)
遭遇挫折,放大痛苦,结果将不堪设想。
(反面论证
反面提出论点)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结义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作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反面论据论证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作出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激起惊涛巨波;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反面论据论证二)
遭遇挫折,放大痛苦,将会终生遗恨。(反面小结。)
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有一天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还有你嘴角边甜甜的笑……(总结全文,语言形象)
规划自己
你或许不是一朵绽放在冰峰上的雪莲,无法让攀登的行者看到生命的坚强。但,你可以是路边默默无闻的一株小草,为大好河山添上一色。当你恰当地规划自己时,生命的价值就得以体现。
你也许不是照耀冬日的一片阳光,无法让饥寒交迫的人尝到人间的温暖。但,你可以成为一盏小小的灯,为迷失路途的人找到人生的方向。
当你及时规划自己时,生命的美丽就得以绽放。
那些恰当规划自己的人,往往会克服重重困难走向未来;而那些不懂规划自己之辈,只能沉沦在过去失败的阴影中。
被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炫耀的朱红,史铁生面对这荒芜的地坛,一次又一次地叩问自己的内心:“这样活着还有意思吗?”他颓废,自暴自弃,好好规划自己及如何走好今后的路,却从未在他脑海闪现过。直到那一天,他无意中发现杂草间除了车轮印外,还有人的脚印,是他母亲在远处静静守着他的印迹!不重新规划自己,找准方向,对得起这深沉的母爱吗?“柏树虽老却愈见苍幽,野草芜杂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为什么我不能重新站起来,以笔代步,书写我今后的路,用行动规划自己呢?”这寥寥几句,正是史铁生规划自己的第一步,恰当地规划自己,成就了他后来得辉煌。
同样面对残疾,有的人却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抑或整天唉声叹气以泪洗面。其实无论发生什么,只要恰当地规划自己,勇敢地走下去,就已成功了一半。
那些及时规划自己的人,总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些止步不前之徒,得到的永远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
面对胯下之辱,韩信忍辱负重,用毅力规划自己;面对亡国之痛,勾践卧薪尝胆,用坚忍规划自己;然而,面对滔滔乌江之水,曾威风一时的西楚霸王选择拔剑自刎,放弃规划自己。渡江、潜伏、东山再起,这简单的规划自己却没有及时出现,导致上演了一幕悲剧。因此,及时规划自己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唯有及时规划自己,才造就了马云的成功;唯有正确规划自己,曹雪芹才会“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相反,没有规划好自己的拿破仑,只能成为战争的疯子并最终沦为阶下囚;不及时规划自己的严复,从提出变革到吸毒过多而死。数不胜数的人,林林总总的事,都给我们阐明了一个真理:及时规划自己的人,总比那些不规划自己的人,要活得出色,活得精彩。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所以,正确并且及时地规划自己吧,当梦想的蓝图勾勒完毕,当志向的大厦构筑完成之时,就是我们迈步向前,完美人生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