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散文诗二首
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能力目标 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的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难点)
情感目标 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重难点)
第1课时 《金色花》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重点)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重难点)
导入新课
幻灯片出示泰戈尔的图片以及他的几组诗句;由学生介绍诗人泰戈尔;幻灯片出示作者简介。
二、教学新课
老师配乐朗读诗歌,引导学生回答:
1.徜徉在课文给我们描绘的场景中,看着孩子和妈妈在那里嬉戏,你有哪些感受?你觉得这些场景表达了什么主题?
明确:感觉十分温馨、幸福。表达了母子间纯洁的爱,孩子依恋着妈妈,妈妈宠爱着孩子。
2.要读出这种温馨与幸福感,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和语调来朗读课文呢?
明确: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3.学习散文诗一定要诵读,请揣摩下列语句应读出人物怎样的语气、感情。
明确: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
②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念)
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④“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
1.听读后,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你看到的场景。
明确:一个孩子变成了金色花和他的妈妈在捉迷藏。
2.《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明确: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明确: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的书页上。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瞒着妈妈。
1.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明确: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焦急的心情肯定越来越浓,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位怎样的妈妈?
明确:孩子:天真可爱、活泼淘气、孝顺机灵、天生善良。
母亲:关爱孩子、沉静安详、善良慈爱、有修养,有生活情调、有虔诚的信仰。
3.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一种怎样的感情?
明确:世人总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泰戈尔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了孩子的纯洁、可爱。
教师出示问题:如果哈利·波特送给你魔法,你可以把自己变成任何一样东西,那么,你最想变成什么依恋在母亲身旁?为什么?(幻灯片文字提示:凉风、清茶、阳光、雨伞……)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三、教师总结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了母子之爱。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是相互的,孩子感受着母爱,也想着怎样回报母爱。所以,这堂课老师送给大家的金玉良言就是:在享受无私而博大的父母之爱的同时,要学会关爱父母,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我们对他们赤诚的爱,让生命因为爱而更加精彩。
板书设计
金色花
慈爱温和善良的妈妈) 母亲做祷告时——送给妈妈一缕香
母亲读书时——送给妈妈一片影
母亲去牛棚时——给妈妈一个惊喜
第2课时 《荷叶·母亲》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学习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3.感受作者在诗歌中所抒发的真挚情感,体会人间至爱亲情。
一、导入新课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所以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中就会涌现出许多关于母爱的语句,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
二、教学新课
1.请同学们用舒缓、柔和的语调,带着浓浓的情感朗读课文。
2.点明文章主旨的是哪一句?其表达方式是什么?
明确: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表达方式:抒情、议论。
3.作者心情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明确: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4.品读课文,理清层次。
明确:送莲(第一自然段)——忆莲(第二、三自然段)——看莲(第四至七自然段)——悟莲(第八、九自然段)
文中写了几次看红莲,当时的天气、红莲的情形是怎样的?完成下面表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环境 天浓阴 雷声作了,雨
愈下愈大 雨肆意地下着 雨势并不减退
红莲的 状态 开满了,亭亭地立着 被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被大荷叶覆盖 不摇动了
“我”的心情 烦闷 不适意,无法可想 不宁的心绪散尽 深深地受了感动
2.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样有什么作用?
明确:两朵莲花,一白一红,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荫蔽下的幸福。
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如何理解?在文章结构中有何作用?
明确:“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得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文章结尾卒章显志,升华主题。
请你根据例句仿写。
例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母亲啊!你是鸟巢,我是小鸟,心中的寒冷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冷风中的温暖?
三、教师总结
冰心的文章就是这样,用饱蘸真挚的情感之笔,具体形象地表现她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表现人间的真、善、美,歌颂自然、童真和母爱。在抒情的章法上,她善于在绵绵密密的抒情里巧妙地插入场景的描绘、人物的刻画或哲理的思索,从而使文章一波三折,摇曳多姿。这篇文章所描绘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
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对于作者的思想感情,我没有采用直白简单的灌输法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和感知,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
不足之处 语言显得过于直白,如果能够运用精练优美、饱含深情的语言加以渲染,把学生的感情煽动起来,效果一定更佳,这是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