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三章 第1节 能量及其形式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三章 第1节 能量及其形式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24 16:51:14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三章 第1节 能量及其形式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一、单选题
1.(2020九上·拱墅期中)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下面对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贮存在食物中的能称为化学
B.钩码被举高后具有的能是动能
C.声能是一种听得到的能量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能量的不同存在形式分析判断。
【解答】A.贮存在食物中的能称为化学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钩码被举高后具有的能是重力势能,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声能是一种听得到的能量,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2.(2020七上·镇海期中)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铁路出行成为了人们日常的最佳选择。高速列车安全性好、速度快、能耗低,利用电力牵引,不消耗宝贵的石油等液体燃料。目前最快高铁已达到605km/h,高铁运行时能量的转化是 (  )
A.水能转化成电能 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电能转化为核能 D.电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高铁利用电力牵引,消耗的是电能,通过消耗电能获得高速运动。机械能主要包括动能和势能,速度越快动能越大。
【解答】根据题中信息“ 高速列车安全性好、速度快、能耗低,利用电力牵引 ”,高铁运行时能量的转化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2020七上·江北期中)关于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周围的物质都具有能量
B.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C.0℃的冰块没有能量
D.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答案】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从物体的构成角度看,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而分子又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因此物体本身就具有内能.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有内能.在自然界中物质的任何一种形式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够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在转化中,总能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声能是以波的形式存在的一种能量,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解答】A:我们周围的物质都具有能量,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都具有内能,说法正确,A错误;
B: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说法正确,B错误;
C:0℃的冰块没有能量,0℃的冰块温度下降时仍有热量放出,所以0℃的冰块也是有能量的,说法错误,C正确;
D: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声音中含有声能又含有某种信息,说法正确,D错误。
故选C
4.(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7.4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如图所示,其中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
【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能量转化的过程即可。
【解答】甲:活塞压缩空气做功,将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
乙:塞子被推出,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丙: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为做功冲程,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丁:灯泡发光,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
那么能量转化相同的是乙和丙。
故选B。
5.(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走近科学 4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第2课时))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阳光具有能量 B.风具有动能
C.声波可以听到但没有能量 D.地震能释放很大的能量
【答案】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能量的定义判断。
【解答】A.阳光照射物体后,物体会发热,说明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那么阳光具有能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风能够将地面上的物体吹起来,说明风具有动能,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声波可以将玻璃震碎,说明它具有能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地震发生时,能够使山体滑坡,大地裂缝,这说明释放很大的能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6.(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走近科学 4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第2课时))下列关于信息和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广播、电视是传播信息的载体
B.火车站的列车时刻传递着交通信息
C.人类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并不都需要能量
D.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答案】D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信息和能量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广播、电视是传播信息的工具,故A错误;
B.火车站的列车时刻传递着时间信息,故B错误;
C.人类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都离不开能量,故C错误;
D.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也可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故D正确。
故选D。
7.(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走近科学 4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第2课时))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B.信息的传递不需要能量
C.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形式 D.手机发短信也需要能量
【答案】D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信息和能量的关系分析。
【解答】A.信息、能量和物质,三者相辅相成,相互独立,故A错误;
B.信息的传递需要能量,故B错误;
C.信息和物质相互独立,故C错误;
D.手机发短信,需要电能,故D正确。
故选D。
8.(2019九上·诸暨期中)下列关于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无处不在,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
B.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即使在睡觉的时候也需要能量.
C.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静止的物体没有能量.
D.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涉及能量.
【答案】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能量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A.能量无处不在,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即使在睡觉的时候也需要能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静止的物体肯定具有内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涉及能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9.(2019九上·婺城期中)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下面对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贮存在食物中的能称为化学能
B.钩码被举高后具有的能是动能
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正在发声的物体具有声能
【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能量转换和转移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A.贮存在食物中的能称为化学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钩码被举高后具有的能是重力势能,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正在发声的物体具有声能,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0.(2019九上·余杭期中)在“电闪雷鸣”这一自然现象中,没有涉及到的能量形式(  )
A.电能 B.声能 C.电磁能 D.核能
【答案】D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核能是指原子核在发生裂变或聚变时释放出的能量。
【解答】在“电闪雷鸣”现象中,因为有闪电产生,所以涉及电能;因为有雷声,所以涉及声能;因此电流产生磁场,所以肯定时间电磁能,故A、B、C不合题意;
因为没有发生原子核的裂变或聚变,所以肯定没有涉及核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5.4 机械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做功的物体不具有能 B.静止的物体不具有能
C.具有能的物体一定在做功 D.能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
【答案】D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A.三楼窗台上摇摇欲坠的花盆并没有做功,但是它一旦落下来就能将地面砸一个坑,即能够对外做功,因此它就具有能量,故A错误;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是可以有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故B错误;
C.具有能的物体不一定在做功,故C错误;
D.能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故D正确。
故选D。
12.(2018七上·鄞州期中)关于能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阳光具有太阳能 B.声波可以听到但没有能量
C.风具有动能 D.地震能释放很大的能量
【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能量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A.太阳具有的能量是地球上一切能量的来源,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声波可以将玻璃震碎,它具有能量,故B错误符合题意;
C.风可以吹倒房屋,它具有能量,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地震能释放很大的能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3.(2018七上·宁波月考)关于能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阳光具有太阳能 B.风具有动能
C.声波可以听到但没有能量 D.地震能释放很大的能量
【答案】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能量存在的形式很多,比如光能、声能、电能、风能、化学能等。
【解答】A、阳光具有太阳能,是地球上的主要能量来源,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内具有动能,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声波可以听到,同时声波也具有能量,如超声碎声等,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地震能释放很大的能量,具有极强的破坏性,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南海海底发现了一种俗称“可燃冰”的冰块状天然气水合物,能源总量可达到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燃烧1米3“可燃冰”释放的能量与164米3天然气相当,据此可判断“可燃冰”(  )
A.具有较高的内能 B.具有较高的化学能
C.只有燃烧时才有内能 D.没有点燃时没有化学能
【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燃料具有化学能,在燃烧的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解答】1m3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与燃烧164m3天然气释放的能量相当,由此可判断“可燃冰”具有很高的化学能.故答案为B.
15.(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人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间接利用了(  )
A.地热能 B.海洋能 C.电能 D.太阳能
【答案】D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生物长时间的进化生成的化石能源.
【解答】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过程都离不开太阳能,是在间接利用太阳能.故答案为D.
16.(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我省每年5~9月是雷电的高发季节。雷电发生时可能有的运动是(  )
①机械运动 ②生命运动 ③电运动 ④声运动 ⑤光运动 ⑥热运动 ⑦化学运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答案】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当带有正负电荷的云朵相遇时,就会释放出大量能量,从而产生雷电,释放的大量能量会使空气振动,会产生强烈的电磁波,也会有电流经过.
【解答】雷电发生时可能有的运动是电运动、声运动 、光运动、热运动.故答案为C.
17.(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恐怖分子曾利用劫持的客机,对美国的多个目标实施攻击。其中,一架质量为104吨,约载35吨燃油的波音757飞机,水平撞击世贸大楼的北部塔楼;另一架质量为156吨,约载51吨燃油的波音767飞机,则水平撞击南部塔楼,使两大楼产生幅度近1米的晃动并燃烧。一个多小时后两幢110层的高楼相继倒塌,造成数千人的伤亡。使世贸大楼受重创的巨大能量是(  )
A.飞机的机械能 B.飞机的声能
C.飞机的热能 D.燃油燃烧产生的热能
【答案】D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燃料燃烧时具有的化学能会释放出来,获得大量的热能.
【解答】飞机装有大量燃油,燃油爆炸后,燃料具有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放出大量的热能.故答案为D.
18.(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当前市场上有一种声控玩具,只要在它附近拍一下手就会动起来。这种玩具接收信号的能量形式是(  )
A.电磁能 B.光能 C.声能 D.化学能
【答案】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传递能量.
【解答】拍手时手发出声音,引起空气的振动,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玩具接收到声能,玩具内部电路接通,就会动作起来.故答案为C.
19.(2017·浙江竞赛)能源有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以现成形式形成的能源为一级能源。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为二级能源。例如氢气是一种高级而无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由水制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源为二级能源
B.水为二级能源
C.天然气是靠人类开采出来的,故为二级能源
D.焦炉气(煤干馏的产物)是一级能源
【答案】A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题设中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的概念可判断选项。
【解答】
A.电源为二级能源,电源是靠水能、煤炭燃烧等提供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为二级能源,A正确;
B.水为二级能源,水自然界以现成形式形成的能源为一级能源,B错误;
C.天然气是靠人类开采出来的,故为二级能源,天然气是自然界以现成形式形成的能源为一级能源,C错误;
D.焦炉气(煤干馏的产物)是一级能源,焦炉气是煤干馏的产物,是间接制取的能源为二级能源,D错误。
故选A
20.(2017·浙江竞赛)1997年11月8日下午3︰30分,中国长江三峡上游截流顺利完成,标志着三峡电站的一期工程胜利结束,二期工程即将开始。建造三峡水电站主要是利用了水的(  )
A. 机械能 B.化学能 C.热能 D.原子能
【答案】A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水力发电是发电的一种方式,利用的水能主要是蕴藏于水体中的位能。它是由建筑物来集中天然水流的落差,形成水头,并以水库汇集、调节天然水流的流量;基本设备是水轮发电机组。当水流通过水轮机时,水轮机受水流推动而转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解答】A、机械能,水电站主要利用水的机械能,A正确;
B、化学能,化学能是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火电是种化学能,B错误;
C、热能,热能是一种内能,是能量最终散发的形式,C错误;
D、原子能,核电站利用的是原子能,水电站没有原子能,D错误。
故选A
21.(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下列各物体中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
A.在平直路面上行驶的汽车 B.地面上被压缩的弹簧
C.空中飞行的子弹 D.拉长的弹弓的橡皮条
【答案】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1)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3)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弹性形变程度.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解答】解:A、在平直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因为运动,所以只具有动能,不合题意;
B、地面上被压缩的弹簧,因为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只具有弹性势能,不合题意;
C、空中飞行的子弹因为运动,所以具有动能,因为有高度所以具有重力势能,符合题意;
D、拉长的弹弓的橡皮条,因为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只具有弹性势能,不合题意.
故选C.
22.(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下列关于能的概念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具有能
B.运动物体具有能,静止物体没有能
C.具有能的物体一定在做功
D.物体的具有的能越大,它做的功一定越多
【答案】A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①一个物体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具有能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
②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势能,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解答】解:A、一个物体如果具有了对别的物体做功的本领,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或者说具有能,A说法正确;
B、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可能由于被举高具有重力势能,也可能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弹性势能,所以B说法错误;
C、具有能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例如拉长的弹簧、吊灯等,所以C说法错误;
D、物体的具有的能越大,它能够做的功越大,做的功不一定多,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23.(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光不仅能使周围变得明亮、温暖,还能使胶卷感光…所以,光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  )
A.声能 B.光能 C.机械能 D.动能
【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光能是指光具有的能量,红光是可见光中发热本领最大的光;红外线的热效应强,根据这一特性制成热谱仪、夜视仪等等;紫外线的化学效应强: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器;杀菌;促使维生素D的合成.
【解答】解:光使周围变得明亮,变得温暖,说明光具有热效应,还能使胶卷感光,这说明光还具有化学效应,光具有的这种能量叫做光能.
故选B.
24.(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物体做的功越多
B.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消失,但可以创造
D.电风扇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D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①能够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能够做的功越多,物体具有的能量就越大;②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根据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④电风扇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
A、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只能说明它能够做功的本领越大,但不一定正在做功,所以它做功的多少不能判断.此选项错误;
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此选项错误;
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此选项错误;
D、电风扇是利用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原理工作的,工作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此选项正确.
故选D.
25.(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关于能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的动能一定大
B.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大
C.空中飞行的子弹有动能又有势能
D.用线吊在高处的小球没有机械能
【答案】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1)影响动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属于机械能;(2)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是弹性势能.
【解答】解:A、动能的大小除了跟速度大小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有关,因此不能说速度大的物体的动能一定大,故说法错误;
B、重力势能的大小除了跟物体的质量有关外,还跟举高的高度有关,因此不能说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大,故说法错误;
C、空中飞行的子弹具有一定的速度和高度,所以说同时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故C说法正确;
D、用线吊在高处的小球具有一定的重力势能,所以说有一定的机械能,故说法错误.
故选C.
26.(2016·嘉兴)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且可以相互转化,下列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运动员奔跑 B.电风扇工作
C.氢弹爆炸 D.内燃机做功冲程
【答案】D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解答】解:A、运动员奔跑时,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
B、电风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
C、氢弹爆炸时,将核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故C错误;
D、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利用高温高压燃气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27.(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走近科学 4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第2课时))填写下列物体或现象中所具有的能:
①流动的河水具有   。
②站在跳台上的跳水运动员具有   。
③给小灯泡供电的干电池具有   。
④雷雨天听到的雷声具有   。
⑤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   。
⑥喷气式飞机发出的使人耳朵发痛的噪声具有   。
⑦被射箭者拉开的弓具有   。
⑧焰火表演时在空中释放出五彩缤纷的焰火具有   。
【答案】动能;重力势能;电能;声能;形变的能;声能;形变的能;光能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①流动的河水具有动能。
②站在跳台上的跳水运动员被举高了,因此具有重力势能。
③给小灯泡供电的干电池具有化学能。
④雷雨天听到的雷声具有声能。
⑤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形变的能。
⑥喷气式飞机发出的使人耳朵发痛的噪声具有声能。
⑦被射箭者拉开的弓具有形变的能。
⑧焰火表演时在空中释放出五彩缤纷的焰火具有光能。
28.(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唐诗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这动人的诗句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这两条大河蕴藏了大量的   能。
【答案】机械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解答】由于江水是运动的,所以这两条大河蕴藏了大量的机械能.
29.(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神舟十号”航天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能的种类。
(1)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作为主要燃料,其中储存了   。
(2)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燃后燃料剧烈燃烧,具有   。
(3)火箭发射时发出巨大的声音具有   。
(4)升空过程中的火箭具有   。
(5)在太空中,“神舟十号”展开两块巨大的电池板吸收太阳发出的   ,为飞船提供了   。
(6)在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并组合飞行后,“神十”返回地面。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了大量的   。
【答案】(1)化学能
(2)热能
(3)声能
(4)机械能
(5)光能;电能
(6)热能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火箭升空时将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时产生热能.
【解答】(1)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作为主要燃料,其中储存了化学能;(2)燃料剧烈燃烧,具有热能;(3)火箭发射时发出巨大的声音具有声能;(4)升空过程中的火箭做机械运动,具有机械能;(5)电池板吸收太阳发出的光能,为飞船提供了电能;(6)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了大量的热能.
30.(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填写能量名称:
(1)流动的河水具有   ;
(2)静止在高山的大石具有   ;
(3)狂风、海啸、大浪具有较大的   ;
(4)压弯的跳板、拉开的弓具有   ;
(5)压缩引火是利用   能转化为   能;
(6)热机是利用   能转化为   能.
【答案】(1)动能
(2)重力势能
(3)动能
(4)弹性势能
(5)机械;内
(6)内;机械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它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2)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其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有关;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3)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改变内能属于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是能量的转移.
【解答】解:(1)流动的河水,由于运动具有动能;(2)静止在高山的大石,由于被举高具有重力势能;(3)狂风、海啸、大浪,由于运动具有较大的动能;(4)压弯的跳板、拉开的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5)压缩引火,通过做功增加空气的内能,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6)热机是利用内能做功的装置,是利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答案为:(1)动能;(2)重力势能;(3)动能;(4)弹性势能;(5)机械;内;(6)内;机械.
31.目前人们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如    ;其二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如     。
【答案】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太阳能是新型能源,当今社会使用非常广泛,根据太阳能使用的两种方式并结合生活实际可解决此题。
【解答】(1)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如的工具主要是把太阳的热量收集起来给其他物体加热,生活中的太阳能热水器就是这个原理;
(2)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工具如太阳能电池。
故答案为: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电池
32.唐诗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这动人的诗句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这两条大河蕴藏了大量的     能。
【答案】机械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分析古诗句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结合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的定义即可解决此题。
【解答】滚滚来,体现了水在运动,根据动能的定义,即可知道水具有动能。
黄河远上白云间,说明了水相对于地面,位置很高,根据重力势能的定义及决定因素,可以确定,水又具有大量的重力势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所以反映这两条大河蕴藏了大量的机械能。
故答案为:机械
3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2节 能源及其利用)
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发布消息,在南海北部1 266米深的神弧海域,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查阅资料发现,古代低等生物遗骸大量沉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石油及天然气,海底的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固体物质即“可燃冰”。“可燃冰”为甲烷的水合物,遇火即可燃烧且热值高,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新能源。
(1)若甲烷的水合物化学式为CH4·8H2O,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0,则CH4·8H2O中CH4的质量分数为   ;
(2)可燃冰储存的巨大的化学能最终来自于古代绿色植物通过   固定的太阳能;
(3)可燃冰燃烧时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这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   性;
(4)人类正面临常规能源枯竭的危机,下列有关能源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积极寻找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
C.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
【答案】(1)10%
(2)光合作用
(3)方向
(4)A;B;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
【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2)根据能量的转化形式来分析
(3)根据能量转化的特点来分析(4)根据能源的利用与保护来分析。
【解答】(1)CH4 8H2O中CH4的质量分数为:。
(2)可燃冰储存的化学能最终来自于古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3)可燃冰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与热能,所以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这可以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
(4)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A符合题意。
B、积极寻找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B符合题意。
C、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10%(2)光合作用(3)方向(4)ABC
三、解答题
34.(2017·浙江竞赛)请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古人用木材生火取暖,木材是一种生质能源,这类能源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都是将植物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光能储藏起来,转变成人类可利用的形式。化石能源是经长久的地质化学作用形成的,开采出来耗尽后,短时间内无法由原地继续供应。相对的生物质能源则是将生物或生物废料,以原始状态或经加工转化之后,取来作为能源,这种能源只需要经收集或再经过一定的加工,就可供人类使用。
生物质能的生产常利用农作物或农业废料作为原料,有些农场收集牲畜的排泄物或有机废料,集中到沼气池中,利用细菌进行发酵作用,产生沼气(主要是甲烷)作为气体燃料。此外,有些植物能产生类似石油的液态碳氢化合物,可以作为石油的代用品。例如一种巴豆属的植物所产生的巴豆油,可直接用于柴油引擎。又如巴西在20世纪70年代因石油短缺造成能源危机,栽种了大量的甘蔗和树薯,利用其中所含的糖分或淀粉生产酒精,再将酒精以10~20%的比例掺入汽油中,作为代用汽油,可直接使用于一般汽车引擎。这类汽油比无铅汽油的抗震性好,且较不易产生有毒的CO气体。但是当石油危机解除,人们又批评生产代用汽油未必能达到节约的目的,且需要广大的土地去种植提供生物质能的作物,所以又开始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现在,我国也有地方正在试验使用在汽油中加入一定量酒精的代用汽油。未来当化石能源枯竭时,生物质能将是具有潜力的能源之一。
(1)下列作为燃料的物质中,不是来自于生物质能的有   。
A.由玉米酿造的酒精 B.隔绝空气加热煤所得的焦炭
C.藏族用来燃烧取暖的牛粪饼 D.细菌分解有机垃圾产生的甲烷
(2)生物质能与化石能源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质能的形成速率比化石能源快
B.生物质能与化石能源的形成都要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
C.生物质能不须加工就可使用,化石能源则须加工才能使用
D.生物质能是储存太阳光能而来的,化石能源则是储存地底热能而得的
(3)根据材料所描述的情况,在巴西,人们不再使用掺了酒精的代用汽油。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是   。
A.代用汽油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
B.汽车引擎须改装才能使用代用汽油
C.代用汽油爆震程度大于一般无铅汽油
D.代用汽油生产成本超过开采石油的成本
【答案】(1)B
(2)A
(3)D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这是材料题,可通过仔细研读材料对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1)生物质能的生产常利用农作物或农业废料作为原料,A、C、D都符合生物质能的概念,B选项用煤制焦炭因为煤不属农作物或农业废料所以B不是来自于生物质能,选B;(2)生物质能源则是将生物或生物废料,以原始状态或经加工转化之后,取来作为能源,这种能源只需要经收集或再经过一定的加工,就可供人类使用。所以A正确,B生物质能形成较简单B错误,C生物质能需要一定的加工,C错误,D化石能源也是来自太阳光能。所以选A。(3)材料中巴西的代用汽油可直接使用于一般汽车引擎,比无铅汽油的抗震性好,且较不易产生有毒的CO气体。不再使用掺了酒精的代用汽油主要是因为代用汽油生产成本较高未能达到节约的目的,所以选D
故答案为:(1)B;(2)A;(3)D。
35.(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场合常听到“能量”一词?能量筒称能,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并且它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你知道哪些具体形式的能量?
【答案】解:在生活中经常听到:这个人能量大得很!原子弹的能量真大!等等.
我知道热能、太阳能、动能、势能、电能、原子能等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回忆生活中所说的“能量”,了解它们的不同含义,初步区分物理学中的“能量”跟生活中的“能量”的不同,并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为学习本课打下基础.
36.(2020九上·西湖期末)浅层地热能是指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天然绿色能源。
(1)如图甲所示为一一个地热发电装置简图,地热井口喷出来的水汽混合物经处理后,蒸汽送入汽轮机进行发电。地热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   →电能。
(2)如图乙所示是利用浅层地热能调节室温的原理图。具体做法是:往地下打孔;接入管道,然后通入自来水。冬天,自来水通过管道流入地下,被增温层加热,再循环出来就能提高室内温度;夏天则相反。利用浅层地热调节室温,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内能,用自来水作循环工作的物质,是因为水的   大。
(3)存在于岩石圈中的地下水是含有各种气体、离子、有机物和微生物等的混合物,主要的气体成分是O2、N2和CO2,有机质的发酵与植物的   (填生理过程)使土壤中源源不断产生CO2,并溶入流经土壤的地下水中。
【答案】(1)内能;机械能
(2)热传递;比热容
(3)呼吸作用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内能
【解析】【分析】(1)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
(2)比热容指的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解答】(1)地热发电站发电时,先利用地下井获得地热将水加热成水蒸气,水蒸气膨胀推动活塞,使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工作,将机械能化为电能。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就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2)冬天,自来水通过管道伸入地下,被增温层加热,再循环出来就能提高室内温度;夏天则相反,能降低室内温度。用自来水作循环工作的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最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液体相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3)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机质的发酵与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土壤中源源不断产生二氧化碳并溶入流经土壤的地下水中,在高温下,含碳酸盐类的岩石(以碳酸钙为例),也可以变质生成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内能;机械能(2)热传递;比热容(3)呼吸作用
四、实验探究题
37.(2017·浙江竞赛)2007年2月28日,从乌鲁木齐驶往阿克苏的5806次列车遭遇特大沙尘暴,列车从第1节车厢到第11节车厢相继被吹翻。看了这个报道后,某研究小组为探索沙尘暴的威力,进行了模拟研究。如图为测定沙尘暴风力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是一段水平放置的长为L的光滑均匀电阻丝,电阻丝阻值较大,一质量和电阻都不计的细长金属丝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悬挂球P,无风时细金属丝竖直,恰与电阻丝在B点接触,有风时细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细金属丝与电阻丝始终保持良好的导电接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此装置分析中,知道金属球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水平风力大小与电压表的读数成正比,空气密度为1.3kg/m3,沙的密度为2.5×103kg/m3。他们对决定金属球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风力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
①在含沙量相同条件下,改变风速,记录不同风速下电压表的示数如下:
风速(m/s) 5 10 15 20
电压表示数(V) 0.6 2.4 5.4 9.6
②在风速大小相同条件下,改变风中空气的含沙量,记录不同含沙量下电压表的示数如下:
含沙量(kg/m3) 1.1 2.2 3.3 4.4
电压表示数(V) 2.3 3.5 4.6 5.8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能得出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风力大小的关系式为:   (设比例系数为k)。
(2)若(1)中的比例系数k的大小为0.5,已知:车厢的高度为3m,车厢的长度为25m,车厢质量为50t,铁轨间距为1.5m,1m3沙尘暴中含沙尘2.7kg,请根据(1)中的关系式计算当时的风速至少为多大?
【答案】(1)
(2) ,
=
v≈41m/s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解析】【分析】(1)由表一找出风速与电压的关系,由表二找出含沙量与压力的关系;(2)将车厢看做杠杆,由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解答】(1)①分析数据可看出风速每增加5m/s,电压表的示数增加量分别是1.8V、3V、4.2V,也就是说,在这里,风速和压力并不是呈一次函数关系,可以假设一个方程,即:U∝av3+bv2+cv+d,把表中实验数据代入表达式,解得:a=0,b=0.024,c=0,d=0,即U∝0.024v2;
②分析含沙量与电压表示数的数据,含沙量每增加1.1Kg/m3,电压增量即为1.2V,也就是说,含沙量与压力成正比,U∝ρ;
风力越大,导线的偏移量与电压成正比,单位面积所受压力即压强,则p=kρv2,ρ为含有沙尘的空气密度,k为比例常数.
故答案为:(1) ;(2)v≈41m/s
1 / 1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三章 第1节 能量及其形式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一、单选题
1.(2020九上·拱墅期中)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下面对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贮存在食物中的能称为化学
B.钩码被举高后具有的能是动能
C.声能是一种听得到的能量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2020七上·镇海期中)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铁路出行成为了人们日常的最佳选择。高速列车安全性好、速度快、能耗低,利用电力牵引,不消耗宝贵的石油等液体燃料。目前最快高铁已达到605km/h,高铁运行时能量的转化是 (  )
A.水能转化成电能 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电能转化为核能 D.电能转化为内能
3.(2020七上·江北期中)关于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周围的物质都具有能量
B.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C.0℃的冰块没有能量
D.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4.(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7.4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如图所示,其中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
5.(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走近科学 4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第2课时))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阳光具有能量 B.风具有动能
C.声波可以听到但没有能量 D.地震能释放很大的能量
6.(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走近科学 4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第2课时))下列关于信息和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广播、电视是传播信息的载体
B.火车站的列车时刻传递着交通信息
C.人类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并不都需要能量
D.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7.(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走近科学 4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第2课时))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B.信息的传递不需要能量
C.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形式 D.手机发短信也需要能量
8.(2019九上·诸暨期中)下列关于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无处不在,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
B.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即使在睡觉的时候也需要能量.
C.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静止的物体没有能量.
D.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涉及能量.
9.(2019九上·婺城期中)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下面对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贮存在食物中的能称为化学能
B.钩码被举高后具有的能是动能
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正在发声的物体具有声能
10.(2019九上·余杭期中)在“电闪雷鸣”这一自然现象中,没有涉及到的能量形式(  )
A.电能 B.声能 C.电磁能 D.核能
11.(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5.4 机械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做功的物体不具有能 B.静止的物体不具有能
C.具有能的物体一定在做功 D.能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
12.(2018七上·鄞州期中)关于能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阳光具有太阳能 B.声波可以听到但没有能量
C.风具有动能 D.地震能释放很大的能量
13.(2018七上·宁波月考)关于能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阳光具有太阳能 B.风具有动能
C.声波可以听到但没有能量 D.地震能释放很大的能量
14.(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南海海底发现了一种俗称“可燃冰”的冰块状天然气水合物,能源总量可达到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燃烧1米3“可燃冰”释放的能量与164米3天然气相当,据此可判断“可燃冰”(  )
A.具有较高的内能 B.具有较高的化学能
C.只有燃烧时才有内能 D.没有点燃时没有化学能
15.(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人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间接利用了(  )
A.地热能 B.海洋能 C.电能 D.太阳能
16.(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我省每年5~9月是雷电的高发季节。雷电发生时可能有的运动是(  )
①机械运动 ②生命运动 ③电运动 ④声运动 ⑤光运动 ⑥热运动 ⑦化学运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17.(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恐怖分子曾利用劫持的客机,对美国的多个目标实施攻击。其中,一架质量为104吨,约载35吨燃油的波音757飞机,水平撞击世贸大楼的北部塔楼;另一架质量为156吨,约载51吨燃油的波音767飞机,则水平撞击南部塔楼,使两大楼产生幅度近1米的晃动并燃烧。一个多小时后两幢110层的高楼相继倒塌,造成数千人的伤亡。使世贸大楼受重创的巨大能量是(  )
A.飞机的机械能 B.飞机的声能
C.飞机的热能 D.燃油燃烧产生的热能
18.(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当前市场上有一种声控玩具,只要在它附近拍一下手就会动起来。这种玩具接收信号的能量形式是(  )
A.电磁能 B.光能 C.声能 D.化学能
19.(2017·浙江竞赛)能源有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以现成形式形成的能源为一级能源。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为二级能源。例如氢气是一种高级而无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由水制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源为二级能源
B.水为二级能源
C.天然气是靠人类开采出来的,故为二级能源
D.焦炉气(煤干馏的产物)是一级能源
20.(2017·浙江竞赛)1997年11月8日下午3︰30分,中国长江三峡上游截流顺利完成,标志着三峡电站的一期工程胜利结束,二期工程即将开始。建造三峡水电站主要是利用了水的(  )
A. 机械能 B.化学能 C.热能 D.原子能
21.(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下列各物体中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
A.在平直路面上行驶的汽车 B.地面上被压缩的弹簧
C.空中飞行的子弹 D.拉长的弹弓的橡皮条
22.(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下列关于能的概念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具有能
B.运动物体具有能,静止物体没有能
C.具有能的物体一定在做功
D.物体的具有的能越大,它做的功一定越多
23.(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光不仅能使周围变得明亮、温暖,还能使胶卷感光…所以,光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  )
A.声能 B.光能 C.机械能 D.动能
24.(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物体做的功越多
B.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消失,但可以创造
D.电风扇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5.(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关于能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的动能一定大
B.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大
C.空中飞行的子弹有动能又有势能
D.用线吊在高处的小球没有机械能
26.(2016·嘉兴)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且可以相互转化,下列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运动员奔跑 B.电风扇工作
C.氢弹爆炸 D.内燃机做功冲程
二、填空题
27.(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走近科学 4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第2课时))填写下列物体或现象中所具有的能:
①流动的河水具有   。
②站在跳台上的跳水运动员具有   。
③给小灯泡供电的干电池具有   。
④雷雨天听到的雷声具有   。
⑤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   。
⑥喷气式飞机发出的使人耳朵发痛的噪声具有   。
⑦被射箭者拉开的弓具有   。
⑧焰火表演时在空中释放出五彩缤纷的焰火具有   。
28.(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唐诗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这动人的诗句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这两条大河蕴藏了大量的   能。
29.(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1 能量及其形式 同步练习)“神舟十号”航天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能的种类。
(1)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作为主要燃料,其中储存了   。
(2)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燃后燃料剧烈燃烧,具有   。
(3)火箭发射时发出巨大的声音具有   。
(4)升空过程中的火箭具有   。
(5)在太空中,“神舟十号”展开两块巨大的电池板吸收太阳发出的   ,为飞船提供了   。
(6)在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并组合飞行后,“神十”返回地面。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了大量的   。
30.(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填写能量名称:
(1)流动的河水具有   ;
(2)静止在高山的大石具有   ;
(3)狂风、海啸、大浪具有较大的   ;
(4)压弯的跳板、拉开的弓具有   ;
(5)压缩引火是利用   能转化为   能;
(6)热机是利用   能转化为   能.
31.目前人们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如    ;其二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如     。
32.唐诗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这动人的诗句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这两条大河蕴藏了大量的     能。
3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2节 能源及其利用)
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发布消息,在南海北部1 266米深的神弧海域,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查阅资料发现,古代低等生物遗骸大量沉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石油及天然气,海底的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固体物质即“可燃冰”。“可燃冰”为甲烷的水合物,遇火即可燃烧且热值高,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新能源。
(1)若甲烷的水合物化学式为CH4·8H2O,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0,则CH4·8H2O中CH4的质量分数为   ;
(2)可燃冰储存的巨大的化学能最终来自于古代绿色植物通过   固定的太阳能;
(3)可燃冰燃烧时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这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   性;
(4)人类正面临常规能源枯竭的危机,下列有关能源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积极寻找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
C.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
三、解答题
34.(2017·浙江竞赛)请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古人用木材生火取暖,木材是一种生质能源,这类能源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都是将植物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光能储藏起来,转变成人类可利用的形式。化石能源是经长久的地质化学作用形成的,开采出来耗尽后,短时间内无法由原地继续供应。相对的生物质能源则是将生物或生物废料,以原始状态或经加工转化之后,取来作为能源,这种能源只需要经收集或再经过一定的加工,就可供人类使用。
生物质能的生产常利用农作物或农业废料作为原料,有些农场收集牲畜的排泄物或有机废料,集中到沼气池中,利用细菌进行发酵作用,产生沼气(主要是甲烷)作为气体燃料。此外,有些植物能产生类似石油的液态碳氢化合物,可以作为石油的代用品。例如一种巴豆属的植物所产生的巴豆油,可直接用于柴油引擎。又如巴西在20世纪70年代因石油短缺造成能源危机,栽种了大量的甘蔗和树薯,利用其中所含的糖分或淀粉生产酒精,再将酒精以10~20%的比例掺入汽油中,作为代用汽油,可直接使用于一般汽车引擎。这类汽油比无铅汽油的抗震性好,且较不易产生有毒的CO气体。但是当石油危机解除,人们又批评生产代用汽油未必能达到节约的目的,且需要广大的土地去种植提供生物质能的作物,所以又开始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现在,我国也有地方正在试验使用在汽油中加入一定量酒精的代用汽油。未来当化石能源枯竭时,生物质能将是具有潜力的能源之一。
(1)下列作为燃料的物质中,不是来自于生物质能的有   。
A.由玉米酿造的酒精 B.隔绝空气加热煤所得的焦炭
C.藏族用来燃烧取暖的牛粪饼 D.细菌分解有机垃圾产生的甲烷
(2)生物质能与化石能源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质能的形成速率比化石能源快
B.生物质能与化石能源的形成都要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
C.生物质能不须加工就可使用,化石能源则须加工才能使用
D.生物质能是储存太阳光能而来的,化石能源则是储存地底热能而得的
(3)根据材料所描述的情况,在巴西,人们不再使用掺了酒精的代用汽油。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是   。
A.代用汽油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
B.汽车引擎须改装才能使用代用汽油
C.代用汽油爆震程度大于一般无铅汽油
D.代用汽油生产成本超过开采石油的成本
35.(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场合常听到“能量”一词?能量筒称能,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并且它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你知道哪些具体形式的能量?
36.(2020九上·西湖期末)浅层地热能是指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天然绿色能源。
(1)如图甲所示为一一个地热发电装置简图,地热井口喷出来的水汽混合物经处理后,蒸汽送入汽轮机进行发电。地热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   →电能。
(2)如图乙所示是利用浅层地热能调节室温的原理图。具体做法是:往地下打孔;接入管道,然后通入自来水。冬天,自来水通过管道流入地下,被增温层加热,再循环出来就能提高室内温度;夏天则相反。利用浅层地热调节室温,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内能,用自来水作循环工作的物质,是因为水的   大。
(3)存在于岩石圈中的地下水是含有各种气体、离子、有机物和微生物等的混合物,主要的气体成分是O2、N2和CO2,有机质的发酵与植物的   (填生理过程)使土壤中源源不断产生CO2,并溶入流经土壤的地下水中。
四、实验探究题
37.(2017·浙江竞赛)2007年2月28日,从乌鲁木齐驶往阿克苏的5806次列车遭遇特大沙尘暴,列车从第1节车厢到第11节车厢相继被吹翻。看了这个报道后,某研究小组为探索沙尘暴的威力,进行了模拟研究。如图为测定沙尘暴风力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是一段水平放置的长为L的光滑均匀电阻丝,电阻丝阻值较大,一质量和电阻都不计的细长金属丝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悬挂球P,无风时细金属丝竖直,恰与电阻丝在B点接触,有风时细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细金属丝与电阻丝始终保持良好的导电接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此装置分析中,知道金属球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水平风力大小与电压表的读数成正比,空气密度为1.3kg/m3,沙的密度为2.5×103kg/m3。他们对决定金属球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风力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
①在含沙量相同条件下,改变风速,记录不同风速下电压表的示数如下:
风速(m/s) 5 10 15 20
电压表示数(V) 0.6 2.4 5.4 9.6
②在风速大小相同条件下,改变风中空气的含沙量,记录不同含沙量下电压表的示数如下:
含沙量(kg/m3) 1.1 2.2 3.3 4.4
电压表示数(V) 2.3 3.5 4.6 5.8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能得出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风力大小的关系式为:   (设比例系数为k)。
(2)若(1)中的比例系数k的大小为0.5,已知:车厢的高度为3m,车厢的长度为25m,车厢质量为50t,铁轨间距为1.5m,1m3沙尘暴中含沙尘2.7kg,请根据(1)中的关系式计算当时的风速至少为多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能量的不同存在形式分析判断。
【解答】A.贮存在食物中的能称为化学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钩码被举高后具有的能是重力势能,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声能是一种听得到的能量,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高铁利用电力牵引,消耗的是电能,通过消耗电能获得高速运动。机械能主要包括动能和势能,速度越快动能越大。
【解答】根据题中信息“ 高速列车安全性好、速度快、能耗低,利用电力牵引 ”,高铁运行时能量的转化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从物体的构成角度看,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而分子又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因此物体本身就具有内能.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有内能.在自然界中物质的任何一种形式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够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在转化中,总能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声能是以波的形式存在的一种能量,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解答】A:我们周围的物质都具有能量,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都具有内能,说法正确,A错误;
B: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说法正确,B错误;
C:0℃的冰块没有能量,0℃的冰块温度下降时仍有热量放出,所以0℃的冰块也是有能量的,说法错误,C正确;
D: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声音中含有声能又含有某种信息,说法正确,D错误。
故选C
4.【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能量转化的过程即可。
【解答】甲:活塞压缩空气做功,将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
乙:塞子被推出,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丙: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为做功冲程,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丁:灯泡发光,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
那么能量转化相同的是乙和丙。
故选B。
5.【答案】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能量的定义判断。
【解答】A.阳光照射物体后,物体会发热,说明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那么阳光具有能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风能够将地面上的物体吹起来,说明风具有动能,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声波可以将玻璃震碎,说明它具有能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地震发生时,能够使山体滑坡,大地裂缝,这说明释放很大的能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D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信息和能量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广播、电视是传播信息的工具,故A错误;
B.火车站的列车时刻传递着时间信息,故B错误;
C.人类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都离不开能量,故C错误;
D.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也可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D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信息和能量的关系分析。
【解答】A.信息、能量和物质,三者相辅相成,相互独立,故A错误;
B.信息的传递需要能量,故B错误;
C.信息和物质相互独立,故C错误;
D.手机发短信,需要电能,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能量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A.能量无处不在,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即使在睡觉的时候也需要能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静止的物体肯定具有内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涉及能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能量转换和转移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A.贮存在食物中的能称为化学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钩码被举高后具有的能是重力势能,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正在发声的物体具有声能,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D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核能是指原子核在发生裂变或聚变时释放出的能量。
【解答】在“电闪雷鸣”现象中,因为有闪电产生,所以涉及电能;因为有雷声,所以涉及声能;因此电流产生磁场,所以肯定时间电磁能,故A、B、C不合题意;
因为没有发生原子核的裂变或聚变,所以肯定没有涉及核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D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A.三楼窗台上摇摇欲坠的花盆并没有做功,但是它一旦落下来就能将地面砸一个坑,即能够对外做功,因此它就具有能量,故A错误;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是可以有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故B错误;
C.具有能的物体不一定在做功,故C错误;
D.能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能量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A.太阳具有的能量是地球上一切能量的来源,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声波可以将玻璃震碎,它具有能量,故B错误符合题意;
C.风可以吹倒房屋,它具有能量,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地震能释放很大的能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能量存在的形式很多,比如光能、声能、电能、风能、化学能等。
【解答】A、阳光具有太阳能,是地球上的主要能量来源,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内具有动能,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声波可以听到,同时声波也具有能量,如超声碎声等,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地震能释放很大的能量,具有极强的破坏性,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燃料具有化学能,在燃烧的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解答】1m3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与燃烧164m3天然气释放的能量相当,由此可判断“可燃冰”具有很高的化学能.故答案为B.
15.【答案】D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生物长时间的进化生成的化石能源.
【解答】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过程都离不开太阳能,是在间接利用太阳能.故答案为D.
16.【答案】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当带有正负电荷的云朵相遇时,就会释放出大量能量,从而产生雷电,释放的大量能量会使空气振动,会产生强烈的电磁波,也会有电流经过.
【解答】雷电发生时可能有的运动是电运动、声运动 、光运动、热运动.故答案为C.
17.【答案】D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燃料燃烧时具有的化学能会释放出来,获得大量的热能.
【解答】飞机装有大量燃油,燃油爆炸后,燃料具有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放出大量的热能.故答案为D.
18.【答案】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传递能量.
【解答】拍手时手发出声音,引起空气的振动,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玩具接收到声能,玩具内部电路接通,就会动作起来.故答案为C.
19.【答案】A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根据题设中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的概念可判断选项。
【解答】
A.电源为二级能源,电源是靠水能、煤炭燃烧等提供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为二级能源,A正确;
B.水为二级能源,水自然界以现成形式形成的能源为一级能源,B错误;
C.天然气是靠人类开采出来的,故为二级能源,天然气是自然界以现成形式形成的能源为一级能源,C错误;
D.焦炉气(煤干馏的产物)是一级能源,焦炉气是煤干馏的产物,是间接制取的能源为二级能源,D错误。
故选A
20.【答案】A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水力发电是发电的一种方式,利用的水能主要是蕴藏于水体中的位能。它是由建筑物来集中天然水流的落差,形成水头,并以水库汇集、调节天然水流的流量;基本设备是水轮发电机组。当水流通过水轮机时,水轮机受水流推动而转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解答】A、机械能,水电站主要利用水的机械能,A正确;
B、化学能,化学能是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火电是种化学能,B错误;
C、热能,热能是一种内能,是能量最终散发的形式,C错误;
D、原子能,核电站利用的是原子能,水电站没有原子能,D错误。
故选A
21.【答案】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1)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3)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弹性形变程度.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解答】解:A、在平直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因为运动,所以只具有动能,不合题意;
B、地面上被压缩的弹簧,因为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只具有弹性势能,不合题意;
C、空中飞行的子弹因为运动,所以具有动能,因为有高度所以具有重力势能,符合题意;
D、拉长的弹弓的橡皮条,因为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只具有弹性势能,不合题意.
故选C.
22.【答案】A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①一个物体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具有能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
②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势能,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解答】解:A、一个物体如果具有了对别的物体做功的本领,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或者说具有能,A说法正确;
B、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可能由于被举高具有重力势能,也可能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弹性势能,所以B说法错误;
C、具有能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例如拉长的弹簧、吊灯等,所以C说法错误;
D、物体的具有的能越大,它能够做的功越大,做的功不一定多,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23.【答案】B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光能是指光具有的能量,红光是可见光中发热本领最大的光;红外线的热效应强,根据这一特性制成热谱仪、夜视仪等等;紫外线的化学效应强: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器;杀菌;促使维生素D的合成.
【解答】解:光使周围变得明亮,变得温暖,说明光具有热效应,还能使胶卷感光,这说明光还具有化学效应,光具有的这种能量叫做光能.
故选B.
24.【答案】D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①能够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能够做的功越多,物体具有的能量就越大;②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根据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④电风扇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
A、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只能说明它能够做功的本领越大,但不一定正在做功,所以它做功的多少不能判断.此选项错误;
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此选项错误;
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此选项错误;
D、电风扇是利用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原理工作的,工作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此选项正确.
故选D.
25.【答案】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1)影响动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属于机械能;(2)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是弹性势能.
【解答】解:A、动能的大小除了跟速度大小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有关,因此不能说速度大的物体的动能一定大,故说法错误;
B、重力势能的大小除了跟物体的质量有关外,还跟举高的高度有关,因此不能说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大,故说法错误;
C、空中飞行的子弹具有一定的速度和高度,所以说同时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故C说法正确;
D、用线吊在高处的小球具有一定的重力势能,所以说有一定的机械能,故说法错误.
故选C.
26.【答案】D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解答】解:A、运动员奔跑时,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
B、电风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
C、氢弹爆炸时,将核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故C错误;
D、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利用高温高压燃气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D.
27.【答案】动能;重力势能;电能;声能;形变的能;声能;形变的能;光能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①流动的河水具有动能。
②站在跳台上的跳水运动员被举高了,因此具有重力势能。
③给小灯泡供电的干电池具有化学能。
④雷雨天听到的雷声具有声能。
⑤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形变的能。
⑥喷气式飞机发出的使人耳朵发痛的噪声具有声能。
⑦被射箭者拉开的弓具有形变的能。
⑧焰火表演时在空中释放出五彩缤纷的焰火具有光能。
28.【答案】机械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解答】由于江水是运动的,所以这两条大河蕴藏了大量的机械能.
29.【答案】(1)化学能
(2)热能
(3)声能
(4)机械能
(5)光能;电能
(6)热能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火箭升空时将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时产生热能.
【解答】(1)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作为主要燃料,其中储存了化学能;(2)燃料剧烈燃烧,具有热能;(3)火箭发射时发出巨大的声音具有声能;(4)升空过程中的火箭做机械运动,具有机械能;(5)电池板吸收太阳发出的光能,为飞船提供了电能;(6)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了大量的热能.
30.【答案】(1)动能
(2)重力势能
(3)动能
(4)弹性势能
(5)机械;内
(6)内;机械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它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2)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其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有关;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3)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改变内能属于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是能量的转移.
【解答】解:(1)流动的河水,由于运动具有动能;(2)静止在高山的大石,由于被举高具有重力势能;(3)狂风、海啸、大浪,由于运动具有较大的动能;(4)压弯的跳板、拉开的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5)压缩引火,通过做功增加空气的内能,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6)热机是利用内能做功的装置,是利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答案为:(1)动能;(2)重力势能;(3)动能;(4)弹性势能;(5)机械;内;(6)内;机械.
31.【答案】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太阳能是新型能源,当今社会使用非常广泛,根据太阳能使用的两种方式并结合生活实际可解决此题。
【解答】(1)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如的工具主要是把太阳的热量收集起来给其他物体加热,生活中的太阳能热水器就是这个原理;
(2)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工具如太阳能电池。
故答案为: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电池
32.【答案】机械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分析古诗句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结合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的定义即可解决此题。
【解答】滚滚来,体现了水在运动,根据动能的定义,即可知道水具有动能。
黄河远上白云间,说明了水相对于地面,位置很高,根据重力势能的定义及决定因素,可以确定,水又具有大量的重力势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所以反映这两条大河蕴藏了大量的机械能。
故答案为:机械
33.【答案】(1)10%
(2)光合作用
(3)方向
(4)A;B;C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
【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2)根据能量的转化形式来分析
(3)根据能量转化的特点来分析(4)根据能源的利用与保护来分析。
【解答】(1)CH4 8H2O中CH4的质量分数为:。
(2)可燃冰储存的化学能最终来自于古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3)可燃冰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与热能,所以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这可以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
(4)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A符合题意。
B、积极寻找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B符合题意。
C、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10%(2)光合作用(3)方向(4)ABC
34.【答案】(1)B
(2)A
(3)D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这是材料题,可通过仔细研读材料对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1)生物质能的生产常利用农作物或农业废料作为原料,A、C、D都符合生物质能的概念,B选项用煤制焦炭因为煤不属农作物或农业废料所以B不是来自于生物质能,选B;(2)生物质能源则是将生物或生物废料,以原始状态或经加工转化之后,取来作为能源,这种能源只需要经收集或再经过一定的加工,就可供人类使用。所以A正确,B生物质能形成较简单B错误,C生物质能需要一定的加工,C错误,D化石能源也是来自太阳光能。所以选A。(3)材料中巴西的代用汽油可直接使用于一般汽车引擎,比无铅汽油的抗震性好,且较不易产生有毒的CO气体。不再使用掺了酒精的代用汽油主要是因为代用汽油生产成本较高未能达到节约的目的,所以选D
故答案为:(1)B;(2)A;(3)D。
35.【答案】解:在生活中经常听到:这个人能量大得很!原子弹的能量真大!等等.
我知道热能、太阳能、动能、势能、电能、原子能等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解析】【分析】回忆生活中所说的“能量”,了解它们的不同含义,初步区分物理学中的“能量”跟生活中的“能量”的不同,并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为学习本课打下基础.
36.【答案】(1)内能;机械能
(2)热传递;比热容
(3)呼吸作用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内能
【解析】【分析】(1)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
(2)比热容指的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解答】(1)地热发电站发电时,先利用地下井获得地热将水加热成水蒸气,水蒸气膨胀推动活塞,使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工作,将机械能化为电能。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就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2)冬天,自来水通过管道伸入地下,被增温层加热,再循环出来就能提高室内温度;夏天则相反,能降低室内温度。用自来水作循环工作的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最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液体相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3)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机质的发酵与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土壤中源源不断产生二氧化碳并溶入流经土壤的地下水中,在高温下,含碳酸盐类的岩石(以碳酸钙为例),也可以变质生成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内能;机械能(2)热传递;比热容(3)呼吸作用
37.【答案】(1)
(2) ,
=
v≈41m/s
【知识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解析】【分析】(1)由表一找出风速与电压的关系,由表二找出含沙量与压力的关系;(2)将车厢看做杠杆,由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解答】(1)①分析数据可看出风速每增加5m/s,电压表的示数增加量分别是1.8V、3V、4.2V,也就是说,在这里,风速和压力并不是呈一次函数关系,可以假设一个方程,即:U∝av3+bv2+cv+d,把表中实验数据代入表达式,解得:a=0,b=0.024,c=0,d=0,即U∝0.024v2;
②分析含沙量与电压表示数的数据,含沙量每增加1.1Kg/m3,电压增量即为1.2V,也就是说,含沙量与压力成正比,U∝ρ;
风力越大,导线的偏移量与电压成正比,单位面积所受压力即压强,则p=kρv2,ρ为含有沙尘的空气密度,k为比例常数.
故答案为:(1) ;(2)v≈41m/s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