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7 保护我们的听力
一、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7 保护我们的听力
1.如图,小方家分为前后二个房间,他常坐在自己家的“A”位置上学习,但外面大街上的声音常会影响他学习,他想了许多方法。请你在认为有效的方法前面的括号里打上“√”。
(1)( )位置不变,把窗户关上。
(2)( )位置不变,把门A关上。
(3)( )位置不变,把门B关上。
(4)( )把位置从A移到C,其他不变。
(5)( )把位置从A移到C,关上门A和门B。
(6)( )把位置从A移到B,其他不变。
【答案】正确,错误,错误,错误,错误,正确
(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5)错误
(6)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减少或降低噪音的方法。把窗户关上,可以阻碍声音的传播,把位置A移动到B也可以减少声音的传播,从而起到降低声音的方法。
2.把三个硬币放在铁罐里,摇晃铁罐会发出较响的声音。下面的哪种方法能够让这种声音变得轻一些。( )
A.把里面的硬币用棉花包起来
B.把整个铁罐用棉花包起来
C.A和B二个方法都有效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考查让声音变得轻一些的方法,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硬币和铁罐、硬币和硬币碰撞振动产生的,如果将硬币包裹起来或者将铁罐内壁用棉花填充起来,可以让声音变轻;另一种方法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少声音的大小,可以将铁罐整个的包裹起来。
3.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容易造成听觉器官损伤。
【答案】(1)正确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过强的声音或者噪声时,会对我们的听力造成伤害,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听力,就要远离这些声音。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会减弱我们的听力, 所以不可以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 。
4.城市路边的绿化带,不但能使空气清新,还能很好地消除噪声。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噪音
【解析】【分析】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绿色植物可以美化环境和减低噪音,因为植物对声波有吸收和反射的作用 。所以城市路边的绿化带,不但能使空气清新,还能很好地消除噪声 。
5.(2020四上·利州期末)噪音危害了人的身心健康,它是当代社会四大公害之一。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音。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6.在装有小石子的发声罐里放入一些海绵,摇动时发出的声音会减轻些。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考查让这种声音变得小一些的方法,声音的强弱和物体振动幅度有关,声音的产生是由于小石子和发声罐碰撞振动产生的,如果将小石子包裹起来或者将发声罐内壁用棉花填充起来,那么振动幅度会减小,可以让声音变轻。
7.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
A.捂上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B.张开嘴巴
C.加强体育锻炼
【答案】A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声音是通过耳朵让我们听到的,保护听力时要注意保护耳朵,所以捂上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相当于减少声波的收集,可以有效的保护耳朵。
8.优美的音乐人人喜爱,它不可能是噪音。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噪音
【解析】【分析】 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所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9.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要经常掏耳朵
B.不能对着同学耳朵大声说话
C.遇到过强的声音要捂住耳朵、张开嘴巴
【答案】A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 耳朵不适合宜常掏,常掏耳朵不仅不利于耳朵健康还会对耳朵带来伤害 , 健康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洁功能,没有必要经常掏。耳屎的学名是“耵聍”,是外耳道软骨部上的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黏稠液体。耵聍可以阻挡从外界进入外耳道的污物,黏附灰尘和小虫,以保护耳膜;同时,它覆盖于耳道皮肤表面,能使皮肤保持一定湿度。
10.嘈杂刺耳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噪音
【解析】【解答】在生活中,凡是影响人类正常生活的都属于噪音。
【分析】噪音会给人体带来不适,我们应该远离噪音,保护耳朵。
1 / 1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7 保护我们的听力
一、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7 保护我们的听力
1.如图,小方家分为前后二个房间,他常坐在自己家的“A”位置上学习,但外面大街上的声音常会影响他学习,他想了许多方法。请你在认为有效的方法前面的括号里打上“√”。
(1)( )位置不变,把窗户关上。
(2)( )位置不变,把门A关上。
(3)( )位置不变,把门B关上。
(4)( )把位置从A移到C,其他不变。
(5)( )把位置从A移到C,关上门A和门B。
(6)( )把位置从A移到B,其他不变。
2.把三个硬币放在铁罐里,摇晃铁罐会发出较响的声音。下面的哪种方法能够让这种声音变得轻一些。( )
A.把里面的硬币用棉花包起来
B.把整个铁罐用棉花包起来
C.A和B二个方法都有效
3.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容易造成听觉器官损伤。
4.城市路边的绿化带,不但能使空气清新,还能很好地消除噪声。
5.(2020四上·利州期末)噪音危害了人的身心健康,它是当代社会四大公害之一。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音。
6.在装有小石子的发声罐里放入一些海绵,摇动时发出的声音会减轻些。
7.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
A.捂上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B.张开嘴巴
C.加强体育锻炼
8.优美的音乐人人喜爱,它不可能是噪音。
9.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要经常掏耳朵
B.不能对着同学耳朵大声说话
C.遇到过强的声音要捂住耳朵、张开嘴巴
10.嘈杂刺耳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正确,错误,错误,错误,错误,正确
(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5)错误
(6)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减少或降低噪音的方法。把窗户关上,可以阻碍声音的传播,把位置A移动到B也可以减少声音的传播,从而起到降低声音的方法。
2.【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考查让声音变得轻一些的方法,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硬币和铁罐、硬币和硬币碰撞振动产生的,如果将硬币包裹起来或者将铁罐内壁用棉花填充起来,可以让声音变轻;另一种方法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少声音的大小,可以将铁罐整个的包裹起来。
3.【答案】(1)正确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过强的声音或者噪声时,会对我们的听力造成伤害,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听力,就要远离这些声音。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会减弱我们的听力, 所以不可以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 。
4.【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噪音
【解析】【分析】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绿色植物可以美化环境和减低噪音,因为植物对声波有吸收和反射的作用 。所以城市路边的绿化带,不但能使空气清新,还能很好地消除噪声 。
5.【答案】(1)正确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6.【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考查让这种声音变得小一些的方法,声音的强弱和物体振动幅度有关,声音的产生是由于小石子和发声罐碰撞振动产生的,如果将小石子包裹起来或者将发声罐内壁用棉花填充起来,那么振动幅度会减小,可以让声音变轻。
7.【答案】A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声音是通过耳朵让我们听到的,保护听力时要注意保护耳朵,所以捂上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相当于减少声波的收集,可以有效的保护耳朵。
8.【答案】(1)错误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噪音
【解析】【分析】 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所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9.【答案】A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 耳朵不适合宜常掏,常掏耳朵不仅不利于耳朵健康还会对耳朵带来伤害 , 健康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洁功能,没有必要经常掏。耳屎的学名是“耵聍”,是外耳道软骨部上的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黏稠液体。耵聍可以阻挡从外界进入外耳道的污物,黏附灰尘和小虫,以保护耳膜;同时,它覆盖于耳道皮肤表面,能使皮肤保持一定湿度。
10.【答案】(1)正确
【知识点】噪音
【解析】【解答】在生活中,凡是影响人类正常生活的都属于噪音。
【分析】噪音会给人体带来不适,我们应该远离噪音,保护耳朵。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