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乡土中国》课件(20张PPT)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乡土中国》课件(20张PPT)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7 19:1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乡土中国导读课
一、阅读时间计划
每周读一章,每个月阅读四章
二、导读概述
1、先“粗”后“细”。也就是先粗读,再细读。
(1)先读后记与目录;了解写作背景、作者
(2)浏览全书,不求深入,但求有整体感觉。
(3)“粗读”,采取跳读的方法,把全书快速过一遍;
(4)重点看每章的开头和结尾。
二、导读概述
2、“抓概念”。抓概念就是抓观点、抓重点、抓关键,特别是那些核心概念,抓住了才能纲举目张,把握全书的主要内容和学术创见,理解其研究的价值。
(1)“后记”、目录中都提到一些核心概念,要留心记下;
(2)论著的绪论、每一章(或者论文)的开头、结尾要特别留意;
(3)读完全书,回头再看那些圈划和琢磨过的概念,可以把它们排列一 起,这就如同有了一张阅读的“线路图”;
(4)“抓概念”的“抓”,还带有辨识内涵的意思。
(5)要多想想,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其所提出的上下文是什么,是借用过来的,还是作者自己在研究中凝练的。
阅读任务: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
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
借助语言的社会
借助文字的社会
差序格局
团体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系维着人民的宪法
小家族
家庭
男女有别
男女求同
阅读任务: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
礼治秩序
法治秩序
调解体系
司法诉讼体系
无为政治
有为政治
血缘社会
地缘社会
二、导读概述
3、厘清论证理路:“对话”与“命名”。费孝通把重点放到与学术界既有的观点“对话”,带出问题与新的见解,阅读时要提炼把握“分论点”和“主旨论点”,梳理清楚整本书论证的脉络。
二、导读概述
4、材料上升为“现象”分析。
《乡土中国》一般都会对其中大量的民俗调查案例感兴趣,注意观察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些材料的。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写作背景
在昆明开“乡村社会学”课程
种类
社会科学论著
意义
区别于美、苏的独具特色的中国现代化之路
目标
剖析“社会结构的格式”
局限
旧中国的农村,变与不变?
三、写作背景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出生地
江苏吴江
博士论文(代表作之一)
《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
其他代表作
《生育制度》《乡土中国》《乡土重建》《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
四、作者介绍:费孝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p107-118)
怎样做读书笔记
一、摘录式。注意不能全抄,而要有所取舍,把书中的优美词语按人物类、景物类、状物类、警句类等摘抄下来。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要注明出处。
二、体会式。这种体会式的笔记,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适当地引用原文作例证,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写出真情实感来。
三、提纲式。语言要简洁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纲式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中心,记住要点,理清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批注式。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写写画画,把书中的重点词句和重要内容用圈、点、画等标记勾划出来,或在空白处写上批语、心得体会、意见。
学会绘制思维导图
第一步
明确你的需求,有目标、有侧重点的构建思维导图。也就是确定思维导图的主要风格,你将做一个怎么样的思维导图(比如:梳理作者的思路、总结书本的主要知识、整合阅读感悟等等)。
第二步
构建思维导图的基本框架。书名、或者书籍的中心思想就是这个思维导图的主题(可以用图画的形式展现)。接下来可以参考书籍各章节的标题(不一定非要按作者的章节顺序,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收获,自行整理自己的思路),自己总结提炼出对应的主要关键词,作为思维导图的一级主题。
学会绘制思维导图
第三步
录入各章节重点内容。将阅读过程中已经发现、勾画和批注的重点理解再提炼,以最精炼的文字或图画,链接对应的一级主题。后面的细化分支也是一样,可以一步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细化。
重点:尝试提炼关键词
表格也是思维导图之一
XMIND
思维导图示例
要求:定期复习,经常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