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青蛙卖泥塘
【简案】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第2、3题。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第10-12自然段,通过抓取关键信息,总结青蛙为了卖泥塘做了哪些事。展开想象,仿照老牛和野鸭的句式,用上“不过,但是,可是......”说一说。能仿照青蛙的吆喝简单推荐一样东西。
教学目标
1.通过提取关键信息,总结青蛙为了卖泥塘做了哪些事,知道青蛙最后没卖掉泥塘的原因。
2.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小动物说了些什么话。3.通过“烂泥塘”变美的过程,明白“美好的生活环境要靠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烂泥塘”变美的过程,明白“美好的生活环境要靠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的道理。
教学难点
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小动物说了些什么话。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完成识字游戏。(二)回顾课文内容。(三)师小结,引入新课。
新授
(一)探究一:理解感悟,练习说话。1.自由朗读课文第10自然段,边读边想其他小动物为什么不买青蛙的泥塘。2.创设情境,感悟青蛙卖泥塘的过程。3.根据文意,指导朗读第10自然段。(二)探究二:深入探究,升华情感。1.引导探究,青蛙不卖泥塘的原因。2.出示思维导图,总结青蛙为了卖泥塘都做了哪些事情,明白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收获美好的道理。3.分角色,朗读全文。(三)探究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出示青蛙最后吆喝的话,发现句式特点。仿照青蛙的话,向同学推荐一样东西。
练习
(一)
指导书写“卖”“泉”“应”3个生字。(二)
完成练习。
小结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学习方法,通过泥塘的变化,明白“美好的生活环境要靠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的道理,感受童话故事带来的快乐。
作业
(一)基础作业:将《青蛙卖泥塘》的故事说给家长听。(二)拓展作业:向同学或者朋友推荐一样东西。
【详案】
【课前预习】
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第2、3题。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第10-12自然段,通过抓取关键信息,总结青蛙为了卖泥塘做了哪些事。展开想象,仿照老牛和野鸭的句式,用上“不过,但是,可是......”说一说。能仿照青蛙的吆喝简单推荐一样东西。
【教学目标】
1.通过提取关键信息,总结青蛙为了卖泥塘做了哪些事,知道青蛙最后没卖掉泥塘的原因。
2.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小动物说了些什么话。
3.通过“烂泥塘”变美的过程,明白“美好的生活环境要靠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烂泥塘”变美的过程,明白“美好的生活环境要靠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的道理。
【教学难点】
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小动物说了些什么话。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完成识字游戏。
(二)回顾课文内容。
(三)师小结,引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瞧!青蛙的布告牌还在这儿呢!很多小动物看了布告后也来到了青蛙的泥塘,他们会买青蛙的泥塘吗?让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通过游戏的形式,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通过激趣引入,带着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二、新授
(一)探究一:理解感悟,练习说话。
1.自由朗读课文第10自然段,边读边想其他小动物为什么不买青蛙的泥塘。
师导语:青蛙的泥塘已经有了泉水,还种满了青草,为什么小动物们还是不买泥塘呢?它们还提出了哪些建议呢?
(1)指名交流,师相机总结。
小鸟
缺树
蝴蝶
缺花
小兔
缺路
小猴
缺房子
(2)认识“缺”,并组词。(缺水、缺点、缺失......)
(3)展开想象,说一说“小狐狸”会提出什么意见呢?
(4)出示老牛和野鸭说的话,说说有什么发现。(都是先说优点,再说缺点,中间用“不过”或者“就是”连接)
(5)仿照句式说一说其他小动物会怎么说。
(6)学生分组练习。
(7)指名学生,上台演一演。
2.创设情境,感悟青蛙卖泥塘的过程。
过渡语:你们表演的可真不错,把小动物们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了,那么青蛙接受了它们的这些意见了吗?
(1)自由读第10自然段,看看青蛙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抓住“想”“于是”,再次感受青蛙的勤劳。
(2)指名说一说:这真是一只
的青蛙。
(3)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盖了房)
3.根据文意,指导朗读第10自然段。
设计意图:
本环节重在指导学生展开想象,仿照句式,说一说其他小动物会说什么话,给青蛙提意见。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指导朗读好课文第10自然段,朗读时强调小鸟、蝴蝶、小兔等小动物的名称以及他们指出的缺的东西,以及青蛙做的事情。
(二)探究二:深入探究,升华情感。
1.引导探究,青蛙不卖泥塘的原因。
(1)师导语:现在青蛙的泥塘可真美啊!听,它现在在说什么?(找出青蛙的吆喝声)。
(2)指名交流青蛙说的话,说说感受。
过渡语:听完青蛙的吆喝,你有什么感受呢?
(3)指名交流,泥塘好在哪里。
(4)指导朗读青蛙说的话。
过渡语:究竟泥塘好在什么地方呢?现在你们就学着青蛙的样子,自己吆喝吧!(课件出示青蛙吆喝的句子)
(5)换位思考,体会泥塘的美。
过渡语:你们吆喝的真不错,连老师都想买下这个泥塘了,如果这么好的泥塘是你们的,你们会怎么想?
(6)请学生做一做动作,理解“愣住”的意思,知道青蛙的反应。
(7)想一想:青蛙为什么愣住了?他心里在想什么?
(8)出示第12自然段,引出问题:为什么青蛙再也不卖泥塘了?(泥塘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变得十分美丽,非常适合居住。)
2.出示思维导图,总结青蛙为了卖泥塘都做了哪些事情,明白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全文。
师小结:是呀!小青蛙通过自己付出劳动,给烂泥塘种草、引水、栽树、种花、修路、盖房子……把烂泥塘变成了好地方。原本是想卖泥塘的,现在却不卖了,这么好的地方它准备自己住。这说明美是可以通过我们付出辛勤的劳动而获得的!让我们把整个故事连起来读一读,感受小青蛙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的美吧!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从青蛙的吆喝中,感知泥塘的变化,明白青蛙最后不卖泥塘的原因,从而懂得劳动创造美的道理。“愣住”一词在理解上有难度,通过语言也很难解释,因此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做动作,这样更易于理解。
(三)探究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出示青蛙最后吆喝的话,发现句式特点。
2.仿照青蛙的话,向同学推荐一样东西。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仿照青蛙的吆喝简单说一说,通过介绍自己熟悉的物品,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学,着重请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示范,起到榜样作用。
三、练习
(一)
指导书写“卖”“泉”“应”3个生字。
(1)交流讨论生字的书写要点:
卖:横钩在横中线上方,最后一笔点略长,撇和点收笔持平。
泉:提醒下半部分是“水”,不要错写成“小”,可以通过联系字意进行识记。
应:“广”字头的撇要舒展,里面的部分最后一笔横略长,超出上面的横。
(2)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3)反馈评价:出示优秀作品和有问题的作品,反馈后再次书写。
(二)
完成练习。
①于是
②要是
③就是
1.这地方好是挺好,(
)塘里的水太少了。
2.不过,(
)周围有些草就好了。
3.(
),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设计意图:
本课要求书写的三个生字相对简单,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之后,由学生自主练习书写。练习二旨在巩固连接词的用法,锻炼学生的语感。
4、小结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学习方法,通过泥塘的变化,明白“美好的生活环境要靠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的道理,感受童话故事带来的快乐。
师总结:同学们,这只青蛙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用辛勤的劳动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幸福的生活要用双手去创造。
五、作业
(一)基础作业:将《青蛙卖泥塘》的故事说给家长听。
(二)拓展作业:向同学或者朋友推荐一样东西。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通过本课所学进行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体现语文的语用功能。
【板书设计】
青蛙卖泥塘
种草
引水
烂泥塘
栽树
好地方
种花
修路
盖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