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堂教学资料:台阶(教学设计+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堂教学资料:台阶(教学设计+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22 19:51:33

文档简介

《台阶》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演讲词:(出示幻灯片创设情景并播放舒缓的钢琴背景音乐)师:父亲的故事是无声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教育着孩子们,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生;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刻苦学习,拼搏奋进,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的让我们不愿向他人谈起,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让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衣着炫耀,父亲的一生也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在众人中父亲可能普通的像一块随处可见的鹅卵石,可父亲在你跌倒了时,他会扶起你来,教会你怎样站立,在你困难时,鼓励你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挫折,在无言的大海中,让我们分享了失败与成功。所以父亲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讴歌父亲的文章:《台阶》。(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首先,抓住“台阶”这根主线,文章的题目就是台阶,课文是围绕台阶写的。所以通过分析“台阶”由过去到现在、从旧到新、从低到高的过程就可以把握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以“台阶是父亲的______”的句子,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互动讨论、相互补充、教师引导、归纳)
【参考答案】
“是梦想”:“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我们家的台阶低”,“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教师可以让学生找细节描写来反映父亲的这个梦想,比如:
“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 (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画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是岁月流逝,身体由强壮到衰弱的证明”: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那石块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呢,“我亲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写挑水时闪了腰,“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是父亲的喜悦”:父亲的神情很有特色。他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辈子老实厚道低眉顺眼,高兴起来也自有他高兴的样子。作者微妙地写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异乎平日而又与众不同的样子,他手足无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尴尬的笑。这副喜悦的样子是非常个性化的。

“是父亲的不自在”:“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然而,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便一级级在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他又觉得太低了”,台阶底,意味着经济地位地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三、精读品味,分析人物形象
1.本文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物?教师要抓住“本色农民”的特点来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根据要求、圈点勾画。
农民本色之一: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父亲为了建造一幢有台阶的房屋,他的确一点一滴的积累,一分一文积攒,起早贪黑,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一年中的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的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360天安排得非常紧凑。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父亲具有华夏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拼命硬干、勤俭持家的美德。
农民本色之二:谦卑和永不想停歇的劳动。
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父亲的“若有所失”: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农民本色之三:对儿子沉默的爱。
幼时的“我”跳台阶摔了一大跤,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这样会吃苦头的;长大了,父亲能做的,从不让孩子做。父爱是沉默的。
1.把台阶与父亲联系起来:“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_______”。
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文本中的细节描写中寻找答案,进行品味。
比如: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岁月(青春、健康)
父亲的“头发”:“父亲的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这两处的描写,前处表现了造屋的辛苦,后一处神态描写──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父亲已老了,同时表达了我对父亲劳碌终生而感到悲伤,进一步为全文笼罩上一层凄凉、忧伤之情。

2.读懂父亲与儿子的感情。
请用一个表达感情的词语概括文本中的儿子对父亲终于建起了高台阶的房子这件事情的态度。这表现为了一个填空题:我父亲。
(提示:可能的答案:感激父亲、敬佩父亲、担心父亲、怜惜父亲……)
四、体验反思,拓展迁移
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回忆自己的父亲,抓住父亲的特点,仿写一句话。
父爱如山!是父亲,在我们蹒跚学步的时候,为我们趟平路上的崎岖;是父亲,在我们顺利成长的途中,把我们扛在肩上让我们看见更广远的世界;是父亲,。
再以“假如今天是父亲节,你会送给你的父亲什么礼物呢?为什么?”为话题,激发学生对父亲的情感。
五、 课堂小结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六、布置作业
向学生推荐书目:苏童《父爱》、梁实秋《代沟》、周国平《妞妞── 一个父亲的札记》(共22张PPT)
作者简介
李森祥(1956一 ):衢州人。作家。1986年发表处女作《 》。《 》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 电视连续剧《 》的编剧之一, 历史剧《卧薪尝胆》的编剧。
半个月亮爬上来
小学老师
天下粮仓
凹凼( ) 尴尬( )
涎水 ( ) 嵌着( )
粘性( ) 胯骨( )
撬开( ) 磕( )烟灰
门槛( ) 硌( )
āo dāng
gān gà
xián
qiàn
nián
kuà
qiào

kǎn

若有所失 :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低眉顺眼:
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
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低着眉头,眼中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
初步感知课文:
思考:
①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②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③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1.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 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
3.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1、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些独特的风俗,那麽,本文中一个独特的风俗或讲究是什么?
台阶高,就意味着,屋主人的地位高。
2、父亲为什麽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几十级,自己家的台阶只有3级,被人家小看,想有地位却没有地位,所以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
捡砖
捡瓦
捡石头
存角票
种田
编草鞋
踏黄泥
4、在父亲心理,新台阶的竣工,就意味着“地位的提高”,我们平时遇到父母升职等事时,都是举家欢庆的。那么父亲是怎样庆贺的?
放了四颗大鞭炮。
5、父亲在放鞭炮时,他的神情是很有意思的。请在文中找出来,表现出父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父亲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一双手放在哪里都不是。 表现出父亲一辈子低眉顺眼、老实厚道的性格。
6、在父亲的努力下,新台阶终于砌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么?
不对劲。 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地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1、作者为什么要在老屋的三级台阶上做那么多笔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为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来跳去,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是写台阶之低。
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2、“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不用心理描写?
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建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
3、为什么“父亲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父亲苦干大半辈子盖起新屋,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才砌上了有地位的台阶,你觉得这样做值得吗?你是如何看待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
父亲是一个老实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父亲又是一个非常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砌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本文中心思想
作者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双重感彩.
1.以“台阶”为线索,组织情节.
2.“父亲”形象生动,个性鲜明.
3.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作业
完成练习册第8课
不可以抄作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