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4.1《论语十二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4.1《论语十二章》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7 21:0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论语>十二章》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孔子及《论语》有关知识,明确历史价值;归纳学习文言文知识,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能熟练背诵并默写全文。
2.
理解、运用学习相关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3.
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加强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联系生活和自身经历,体会课文中的丰富哲理,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过程
(一)《论语》及孔子介绍
1.
《论语》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20篇,共492章。《论语》首创语录之体,叙事为辅,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扩展:“五经”——诗书易礼春秋),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的智慧结晶。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
《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或富于变化,娓娓动人;且教给了后人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
2.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zōu
yì)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以“仁的学说”、“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后人尊称其为“圣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孟子为“亚圣”。
“子”是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是在社会上有较高的公信力,如“老师”;要么是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
3.《论语》的世界级影响力:
(美)梭罗《瓦尔登湖·我生活的地方;我为何生活》:要知道永不衰老的事件,那才是更重要得多!蘧伯玉派人到孔子那里去。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论语·宪问》)
(美)梭罗《瓦尔登湖?寂寞》在这样的情况下,难道我们不能够有一会儿离开我们得充满了是非得社会?——只让我们自己得思想来鼓舞我们?孔子说得好:“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二)《论语》十二章研习:
十二章中,孔子关于《诗经》的论述最为特殊,这是一段文学批评的谈话,与前十一章内容有较大区别。整部《论语》有18处谈及了《诗经》:
《论语·季氏》:(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直接评论《诗经》的价值)
《论语·泰伯》:子曰:“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引用《诗经》语句说明观点)
《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借用《诗经》语句借题发挥)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1)
“小子”是对弟子得称呼。
(2)兴:激发感情的意思。
(3)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
(4)群:合群。
(5)怨:怨刺(讽谏)上级。
(6)迩:音ěr,近。
【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经》呢?学《诗经》可以激发个人情感,可以观察民风及政治得失,可以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让人更加合群,可以讽刺时政。近可以学到事奉父母的道理,远可以学到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1.这段话谈及了《诗经》哪几个方面的功能?
【评析】(1)知识积累:认识事物(认识草木鸟兽名称)
(2)社会伦理:事父事君(社会伦理角度)
(3)文学功能:兴观群怨(文学功用角度)
(1)动植物名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仓庚于飞,熠耀其羽。
《诗经》是文学作品,不是生物学作品,孔子让学生从中学习生物学知识有什么用意?
【评析】儒家讲究有知识,有见闻。
《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诗经》出现众多生物名称,也侧面展现了《诗经》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儒家要求了解生活和深入生活。
(2)学习《诗经》也关乎家庭与政治伦理的教育,这是《诗经》教化功能的重要体现。事父事君。
尽孝:
《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鞠:养。拊:通“抚”。畜:通“慉”,喜爱。
顾:顾念。复:返回,指不忍离去。腹:指怀抱。昊(hào)天:广大的天。罔:无。极:准则。)
(爹爹呀你生下我,妈妈呀你喂养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想报爹妈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
《诗经·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儒家眼中,家国一体,父子关系可以类推到君臣关系,由孝道向外推,就是侍奉君主之道,所以说“远之事君”。
《论语·子路》:“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事君的核心就是辅佐国君,治理国家)
美刺:《诗经·大雅·大明》: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太任怀孕将要生儿郎,生下这位就是周文王。这位伟大英明的君主,小心翼翼恭敬而谦让。勤勉努力侍奉那上天,带给我们无数的福祥。)
《诗经?大雅?思齐》: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文王孝敬顺祖宗,祖宗神灵无所怨,祖宗神灵无所痛。示范嫡妻作典型,示范兄弟也相同,治理家国都亨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要求统治者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
爱国:
《诗经·小雅·瞻彼洛矣》: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禄既同。君子万年,保其家邦。(望着眼前那洛水,水势茫茫在流淌。周王来到洛水滨,福禄全聚他身上。周王将享万年福,保其国家用安康。——赞美君子保家卫国的品德)
《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战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与你共同对敌。——表达同仇敌忾的昂扬爱国热情)
求贤: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短歌行》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喻,说明曹操渴望得到贤才,就像小鹿呦呦鸣叫,希望尽快吃到艾蒿一样.曹操以求才若渴著名)
小结:家庭和政治伦理教化,不是生硬刻板和教条的,它们都内化在了《诗经》的文字之中,诵读者自会从中慢慢汲取到精神营养,逐渐受到教育感化。
(3)长于讽喻而必达于政。文学功能:兴观群怨
怨刺:《诗经·小雅·采薇》: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诗经?小雅?北山》:
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诗经?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
(朝廷的事情没完没了,使我不能好好待着,使我不能侍奉父母,使我不能种植庄稼。——抱怨朝廷对百姓的折腾)
《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土有幸福。那乐土啊那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处!——讽刺批判统治者剥削民脂民膏,沉迷享乐)
《诗经·邶风·北门》: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王家差事派给我,衙门公务也增加。我从外面回到家,家人纷纷将我骂。既然这样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么好办法!)
小结:兴观群怨,在个人性情陶冶,修为养成的价值之外,也有助于治理的改善。因为通过观察这些自由抒发的私人情绪,治理者可以了解民心,体察民情。
所以,《诗经》:儒家养成君子的思想教化的典范教材。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朱熹《论语集注》: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
《礼记·解经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评析】“君子”,可以理解为有德之人,也可以理解为在位之人,两者都需要好学,有德之人好学以修身,在位之人好学不仅修身,更能推己及人。“好学”表现有三条:第一是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即“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第二是在言行上做事敏捷、说话谨慎;第三是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及时匡正自己的行为。这句话将“好学”——不苛求外物条件,积极调动个人能动性,并且善于向他人学习改正自己。可与见贤思齐联系。
要想完整深刻第理解这一章,必须结合《学而》的其他篇章进行联系。
且看《论语》第一篇《学而》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本章开宗明义,概括了孔子人生理想的三个方面,实际上也是所有人人生的三个要务:人要学习,以至终身学习,以学为快事;人要交友处事,以人和为乐事;人要自知自立,不奢求于外。
【评析】人不学不知道,但学习之后不代表就掌握了,还要按时去温习练习(“习”的本意是鸟儿练习飞翔,在这里有温习和练习的意思),这样才能做到学而有知。有知之后,再与朋友相互切磋,把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或新收获与人共同分析、分享,自是人生快事。即使自己不被人了解,不被人器重,却依然能够安贫乐道,不心生怨尤,这不正是君子的作风吗?虽然这一段只有这看似简单的三句话,却表达了孔子对前来向他学习的弟子的欢迎之意,又表明自己授业内容的总括
——学习之道和学习的目的以及儒家提倡的君子之道。
且看孔门弟子的学习内容: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一说文化)知识。”
明确: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子夏:姓卜,名商,孔子的高足,以文学著称。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尊重贤者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过了。”
【评析】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如礼何:怎样对待礼仪制度。
【翻译】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要想理解这一章关于“仁”与“礼”“乐”的关系,必须结合《八佾》的其他章进行理解: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注释】
①季氏:季孙氏,鲁国大夫。
②八佾(yì):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佾。天子可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大夫四佾,三十二人。季氏应该用四佾。
③忍:忍心,狠心。
【评析】《八佾》主要谈儒家的礼乐思想。在孔子心目中,制作礼乐的周公是万代敬仰的圣贤人物,恢复“郁郁乎周礼”则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良药。《礼记》:“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礼“辨异”,即区分等级,使各阶层有序,有序则不乱;乐“统同”,即抒发感情,使情绪得以纾解,促进社会和谐。而“仁”又是礼乐制度的基础,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礼讲谦让敬人,乐须八音和谐,无相夺伦。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即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孔子非常重视礼乐,但更重视内功、心功,是内心的涵养培育,是灵魂的塑造滋养。有时候,孔子强调的是通过“礼乐”即外在的规范来治心。有时候是强调从先验的孝慈或孝悌入手,由小及大来培养社会秩序所需要的全部仁爱忠义一直到智信廉耻的内心。
思辨:你认为孔子的礼乐治国可行吗?
答案略,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或说理。(滋养心性、提高修养非常可行,但要治国何其难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翻译】颜渊问仁德。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了实践仁德在于自己,哪里在于别人呢?”颜渊说:“请问行仁德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让我实践您这话吧。”
补充: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可惜英年早逝(营养不良)。颜渊的死对孔子打击非常大,孔子曾恸哭颜渊,旁边的学生都觉得孔子哭得过分伤心,因为孔子的儿子死时,孔子都未曾像这样痛哭过。孔子反驳,有吗?我不为这样的学生恸哭,又要为谁这样恸哭呢?(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足见颜渊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因为孔子认为颜渊才是唯一了解孔子思想的人,能为孔子传道,而颜渊却先孔子一步离开人世,等于是断了孔子的“后路”,实属“不孝”。因为曾有“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孔子被匡城的群众所围困,颜渊后来才赶到。孔子说:“我以为你遇害了呢?”颜渊说:“老师活着,回怎么敢死呢?”)
可见孔子与颜渊的关系非同一般,犹如父子,难怪子恸哭。
思辨:颜渊问仁,孔子没有正面回答,却说要自律,要坚守礼,怎么对仁的答复全是礼,难道礼即仁?
【评析】孔子学说认为,秩序来自礼制教化,而不是仅仅来自于权力,权力来自德行的光辉(譬如北辰,众星拱之)而不是来自强力暴力霸业与组织力,也不是来自法制、民主。礼制不是来自权力的压迫,而是来自心性的善良,来自本能的先验的孝悌情性。
所以孔子的逻辑是,心性产生善良,坚持善良的高端人士中产生了圣贤,圣贤的教化完善了心性,使得原生态的善良本性文化化、固定化、条理化、可传播化,从而产生了道德,道德的外化与可操作化,产生了礼制,礼制反过来抑制住心性中可能有的魔障,如贪欲等,便产生了不可逆化的秩序,所有这一切“一以贯之”,整合为仁或名之为道。
孔子坚信。仁之道决定一切,决定一个邦国与天下的治理状况与全体臣民的境遇,君王懂得并践行这样的道,就是大治;违背这一的道,就是无道,就会垮台灭亡。
思辨:孔子说“为仁由己”,强调一己的责任,你认为靠一己的约束就可以达到“仁”吗?
答案略,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或说理。
孔子学说核心是仁,所以孔子弟子曾子把实行“仁”当作一辈子的修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士”:原为士大夫的家臣,士贵族的最低等级。后来这一阶层的人掌握了知识,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行为准则。诸葛亮《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们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道作为自己的责任,这不是很重大吗?奋斗终身,一直到死方才停止,这不是很遥远吗?”
【评析】曾子的这句话非常有名,被历代很多仁人志士引为座右铭。此句包含三个因果关系。“士不可以不弘毅”是因为“任重而道远”。
为什么“任重”?因为以“仁”为己任。
为什么
“道远”?因为贯彻“仁”的精神需要终身不卷、死而后已。
所以这个复句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因果
因果
并列
这种抽丝剥茧的论说方式强调和凸显了首句中的“弘毅”,反问语气又增强了感彩,使论断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
补充: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山东嘉祥人)。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十六岁的曾参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孔子的高才弟子颜回病故,曾参就成了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曾参二十七岁,,孔子卒,终年七十三岁。孔子临终将其孙(孔鲤之遗孤)子思托付于曾参。被尊为“宗圣”。
曾子勤奋学习,悟性很高: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①?"子曰.“其恕乎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释】①一言:一个字。言,字。②恕: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评析】孔子的很多观点都是辩证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孝”,不同学生孔子的回答是不同的。但当子贡问又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践行时,孔子却给出了明确答复:“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时底线,比较容易做到也不可以不做到,所以孔子这里讲的是恕,不是仁,仁无止境;不是忠,忠要求碧血丹心,肝脑涂地;不是道,道是无穷大,广不可及,深不可测,万有之母,众妙之门;不是义,舍利取益,常人所难。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平实可行。(建议划线部分让学生填空)
思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守,你觉得谁都能做到吗?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评析】这是紧密结合生活的学习之道,修为之道。
孔子的一大特点,是时时、事事寻找学习的机会,学习的途径,学习的榜样,学到孔子的这一点,终身受用无穷。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不是见贤思齐,而是见贤思嫉,这些人一般都是半吊子、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狭隘者,一辈子不是致力于学习提高发展,而是致力于挫败贤人,压倒贤人,请问这是自我发展的法门吗?
见不贤而内自省,更难,更是少数大贤才能做到的清醒、自律、诚恳于明哲。我们可以先自省一下,这一生认真的内自省有几次。如果能认真自省几次,那
你的修为、事业会上台阶的。
曾子作为孔子正统思想的继承人,他把老师说的自省发扬光大: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培养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不致疑惑,仁德的人经常乐观,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评析】智慧者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不惑不在于他万能,而是知道大小、轻重、缓急、本末,判断力自然就强。智者的特点在于明晰地知道自己智慧的局限性,明白所谓主观能动性的某些非能动性。
仁德之人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会招致怨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自己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则会招人感激,人我关系处理完善,乃至做到化敌意为善意,化逆境为顺境,就不会忧愁。
勇者分得清哪些是虽险而必须往前冲德,另外一些则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还有哪些必须是观察与等待的,乃至如老子所说是“勇于不敢”的。例如在某种煽情起哄的背景下,你能不能不跟着哄闹,能不能坚持理性与渐进,这当然是需要勇气的。
思辨:什么是真正的大勇?
明确:大勇无功。大勇不是血气方刚之勇,不是匹夫之勇,不是极端性、破坏性、情绪性之勇,而是与更深刻的思考缜密的头脑负责的态度相结合起来的勇。
思辨:我们的很多先贤,是提倡忧国忧民、忧患意识的,比如杜甫,比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怎么看待忧与不忧?
答案略,引导学生辩论或说理。
另一种思路:偏说智者惑,仁者忧,勇者惧,可以吗?
明确:智者惑,因为他想得太深;仁者忧,因为他爱得太广,他谁都关心惦记;勇者惧,因为他责任重大,他不能血气方刚,只靠一冲一闹。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释】篑:音kuì,土筐。平:填平。
【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评析】意思似指人间事关键在于你自己干不干,尤其在于你能不能继续干、坚持干到底。功亏一篑,说明哪怕只剩一点点就可以大功告成,如果不干了,也做不成;而如果只开始了一点点,有决心继续下去、坚持下去,照样能成就一番事业。
作为成语,功亏一篑,仅仅表示差一点硬是没做成,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那最后得十里地得意义相当于前九十里,也就是做事越到后期,越要坚持继续做好,否则功亏一篑,其憾何如!
思辨:孔子在这里讲的就是善始善终吗?你如何看待“吾止”“吾往”?
【评析】孔子这里讲的侧重点不在善始善终,而在于人的主体性责任感。这甚至是讲人的自由选择。
差一篑就完成了,你不想干了,你完全有可能硬是叫它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只倒上了一篑土,你硬是想让它完成,最后反而能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积少成多、从坚持中得到伟大的胜利。成败利钝,全在一己,所谓“吾止也”,“吾往也”。一事无成不要讲客观、怨环境、靠背景、盼侥幸。人与人境遇不同、机会不等、时运有别,但个人的主观努力决定你的一生,做下去还是不做,你的选择是自由的。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也是一种选择,伯夷、叔齐,求仁得仁,这也是种选择,甚至是最伟大得选择,目的不在于具体得山峰是否矗立,而在于你奋斗中对于人生意义、对于你自己得自由选择得意义得满足,你其实也是树立了一座高山——你得精神与道义的高峰。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如果早晨悟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甘心。”
【评析】这句话是成语“朝闻夕死”的出处,孔子用略显夸张的语气,表达了对“道”的渴慕之情,也凸显了志士仁人对于生命意义的定位。
孔子追求的“道”究竟该作何解?据杨伯峻统计,“道”字在《论语》中共出现过60次,作名词时有四种意思,指出下列句子中“道”的意思:
一、《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笼统的术语,指道德)
二、《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学术)
《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方法)
三、《论语·雍也》:冉求曰:
“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停止)。”(道路,路途)
四、《论语·子张》: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恐怕它妨碍远大事业),是以君子不为也。”(技艺)
按照这种分类,“朝闻道”之“道”最接近第一种,即作为笼统的术语,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随机将其译为“真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评析】本章语句简单,但对“君子”“小人”的解释有分歧。
把君子理解为有德之人,则小人就是无德之人,意思就是君子懂得“义”(即道义),小人懂得“利”(即利益),这句话就成了判断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义是公心,利是私欲,懂公心为君子,行私欲者为小人。
如果把君子理解为在位当权者,小人则指平民。在孔子的观念里,在位君子应该有理想人格,而平民小人只知道厉害计较,因此执政者要对症下药,满足百姓的利益。
学生理解即可,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与选择。参照下面一章理解: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孔子说:“君子惦念德时自己德德行,小人惦念的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君子惦念的是法度的制定与施行,小人惦念的是自己能得到多少好处。”
【评析】为自己的德行而努力,当然比为自己的生计而操心高明。君子操自己的德行之心,小人操自己的度日之心。问题在于:君子小人分道扬镳,义与利尖锐对立,社会岂不生乱?我们需要的是高妙却又务实的义与利的统一观与和谐观。
建议:让学生辩论一下义与利的关系。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注释】①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②文:文采,经过修饰的。
③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采。
④史:言辞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⑤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文质彬彬:此处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多用来指人文雅有礼貌。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难免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难免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评析】这句话是讲君子的气质的。质是先天的、朴实无华的,是质朴本性;文是后天的,经过修饰获得的,如衣着装饰、谈吐文采之类。“质胜文”,就是缺少后天的修饰、装点,就会显得粗野、鄙俗。这也正是儒家和到家不一样的地方,到家特别强调天真、自然。“文胜质”则是一种矫枉过正,装点太多就显得浮华、虚伪。所以君子就要处理好质、文的关系,协调发展:内心真实、朴素,待人接物有礼有节,说话办事有礼貌修养,这也正是儒家中庸之道子君子气质上的体现。
关于“中庸之道”:《中庸》相传是孔子孙子子思所作: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读解】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够。”子贡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不够是一样的。”(《论语·先进》)
  
这一段话是对“君子而时中”的生动说明。也就是说,过分与不够貌似不同,其实质却都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处,如宋玉笔下的大美人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登徒子好色赋》)
所以,中庸就是恰到好处,思考、言谈、行事都要力求准确正常合度,恰到好处,适可而止,留有余地,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四、作业
必做:
1.整理《论语》十二章的文言字词并翻译,背诵全文;
2.根据课堂、学生实际情况完成教学设计中的“思辨”类题目;
3.阅读课文中关于“仁”的章句,分析孔子的“仁”包含了哪些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