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论教养》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论教养》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8 07:5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论教养》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一、
单选题
1.
下列选项中,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假如一个男人和熟人见面时彬彬(bīn)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tíng)。
B.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调(diào)和,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qiáng)聒不舍。
C.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hè)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jìng)自走了。
D.投身革命即为家,血(xuè)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rén)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B.搜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关于行为举止的“道德箴言”,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
C.……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雎而生活。
D.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三妹便怂勇着她去拿一只来。
3.
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此刻倒霉迹象结踵而至,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
B.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娇揉造作,是附庸风雅。
C.他们在前扑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
D.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活得洒脱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拘谨的人,容易烦恼。
B.美好生活是我们的追求,这“美”是什么?看到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我们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大写的人,才最美!
C.近年来,禁止手机进校园的呼声不绝于耳。看来,中小学生是完全杜绝使用手机?还是有选择地使用手机?这已成为人民共同思考的问题。
D.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利哈乔夫《论教养》)。
5.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①但是这句话也并不是永远是真的,因为奥古斯都大帝与泰特思都是精神崇高、志向远大的人,然而也是当时最美的男子。
②无疑地,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娇丽,然而形体娴雅、气概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
③因此,那些很美的人多是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
④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
⑤同时,很美的人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多大的才德,好像造物主在它的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十分的优越似的。
⑥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颜而不是才德。
A.②⑤③①⑥④
B.②③⑤⑥①④
C.④②⑤③⑥①
D.④②③⑤①⑥
二、
综合读写
6.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我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以“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1)【礼仪标语我设计】
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请你拟写一条弘扬文明礼仪的宣传语。
(2)【礼貌用语我知晓】
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
①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
?
?
?
?
?
??(久违?
?
?久仰)大名!”
②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
?
?
?
?
?
??(莅临?
?
?光临)指导!”
③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
?
?
?
?
?
??(阅读?
?
拜读)!”
(3)【礼节习俗我评说】
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
?
7.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学家规树新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你们班级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关于家规的材料,请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10个字)
材料:
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告诫后辈子孙不要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春秋时期,孔子以“不学礼,无以立”训诫儿子。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
(2)学校开展“中国好家规”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请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①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曾国藩家书》
②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
三、
现代文阅读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良好习惯的养成
胡?

①好习惯的养成,即普通所谓的人品教育、品性人格的陶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告诉我们说:人品性格是习惯的养成,好的品格是好的习惯养成。中学阶段是定型的阶段,中学生时期与其注重治学的方法,毋宁提倡良好习惯的养成。个人的坏习惯在中学还可纠正,假使在中学里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人的前途便差不多算完了,在大学里可能不会是个好学生,在社会里可能不会是个有用的人才。
②我们的国家以前专门注重文字教育,读书人的指甲蓄得很长,手脸都是白白的,行动是文绉绉的,读书可以从“学而时习之”背诵起,写文章摇摇摆摆地会写出许多好听的词句来,可是他们不能动手,也不能动脚,连桌凳有一点坏了,也不能拿起斧头钉子来修理。这种只能背书写文章的读书人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动手动脚的习惯。
③良好的习惯怎样养成呢?我在台湾大学讲《治学方法》时,讲到一个故事:宋时有一新进士请教老前辈做官的秘诀,老前辈告诉他四个字:勤谨和缓。这四个字,大家称为做官的秘诀,我把它看作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秘诀。
④勤,就是不偷懒,不走捷径,要切切实实,辛辛苦苦地去做。要用眼睛的用眼睛,用手的用手,用脚的用脚。先生叫你找材料,你就到应该到的地方去找;叫你找标本,你就到田野、到树林里去找。无论在实验室里、在自然界里,都不要偷懒,一点一滴地去做。
⑤谨,就是谨慎,不粗心,不苟且。写汉字,一点、一横也不放过;写外国字,“i”的点、“t”的横,也一样不放过;做数学,一个圈、一个小数点都不苟且。不要以为这是小事情,做小事关系天下的大事,做学问关系成败,所以细心谨慎,是必须养成的习惯。
⑥和,就是不要发脾气,不要武断,要虚心,要和和平平。什么叫做虚心?脑筋不存成见,不以成见来观察事,不以成见来对待人。就做学问来说,要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做化学、数学、历史、地理,并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学语文。无论对事、对人、对物、对问题、对真理,完全是虚心的,这叫做和。
⑦缓,这个字很重要,“缓”的意思是不要忙,不轻易下结论。如果没有缓的习惯,前面三个字就不容易做到。譬如找证据,这是很难的工作,不花时间,就不能做到“勤”的工夫;忙于完成,证据不够,不管它了,这样就不能做到“谨”的工夫;匆匆忙忙地去做,当然不能做到“和”的工夫。所以证据不够,应当悬而不断,就是姑且先挂在那里,悬而不断,并不是叫你搁下就不管,是要你勤,要你谨,要你和。缓,就是南方人说的“凉凉去吧”,缓的意思,是要等着找到了充分的证据,然后根据事实来下判断。无论做学问、做事、做官,都是一样的。这值得我们思考,尤其青年学生们要在中学里便养成这种习惯。有了这种好习惯,无论是做人、做事、做学问,将来不怕没有成就。
(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中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B.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从两方面进行论述:①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②怎样养成良好的习惯。
C.第②段采用了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通过叙述以前读书人只能背书写文章而没有养成动手动脚的习惯,从而突出了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D.文章最后一句话通过阐述“勤”“谨”“和”“缓”好习惯对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重要影响,强调了这种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结了上文,也与题目和开头相呼应。
(2)如果要选择一些论据支撑第④段,下面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B.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钱三强
C.法布尔成年累月,一丝不苟地观察昆虫,研究昆虫。他研究土蜂,用了两年;研究一种蓝黑色的甲虫——地胆,花了25年;研究遂蜂,前后经过30年;研究蜣螂,用了40年!
D.美国汽车大王福特12岁时随父亲驾马车到城里,偶然见到一部以蒸汽做动力的车子,他觉得十分新奇,便为自己立下了10年内完成一辆以汽油做动力的车子的目标,最后终于成功了。
(3)请简要说说③—⑦这五个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自信助人成功
张雨
①有人请教林肯成功的经验,林肯是这样回答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多的知识,进入更高的境界。我的成功经验就是自信。”由此可见,要想成功,首先就要自信,自信助人成功。
②自信,首先要不惧外界的冷嘲热讽,树立奋斗目标。我国著名数学教授华罗庚,小时候并不聪明,学习成绩很差。由于他的不聪明,小学时连毕业证都没拿到,只拿到一本修业证书。他的数学成绩也不好,读初中的时候,他的数学还是通过补考才及格的。因此,同学们都笑他,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废物”。当别人这么叫他的时候,他就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数学成绩提高。从此以后,他笨鸟先飞,别人学习一个小时,他就学习两个小时。经过努力,他终于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成绩,最后还成了闻名世界的数学家。
③自信,就是在别人都不相信你时,你要更加努力奔向目标。波尔是丹麦的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曾获过诺贝尔奖。当他还年轻的时候,就提出了量子论。有一次,科学家们举行一个学术讨论会,当讨论到波尔的观点时,权威们否定了他的量子论。但权威的话没有毁掉波尔的自信心,反而使他更加振作起来。因为他心里清楚,他的这种理论是正确的。于是他开始实验,为理论找起证据来。后来,很多科学家也通过实验证明了波尔的量子理论的正确性。波尔出名了,还获得了诺贝尔奖。
④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穿越卑微,拥抱梦想。一位父亲带儿子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说:“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着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这位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他说:“那时我家里很穷,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梵·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轻看卑微,我也有为梦想奋斗的权利和义务。于是,从那以后,我便树立了自信心。”
⑤有许多时候,成功与我们失之交臂,这并不是成功不垂青我们,而是我们缺少自信。拿破仑曾说:“胜利不站在智慧的一方,而站在自信的一方。”自信是人生不竭的动力,人生中的一切都立于自信的基础上。
(摘自《思维与智慧》)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①段引用林肯分享成功经验的故事,有何作用?
(3)第④段主要使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请分析。
(4)请简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
1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
??儒雅之风?王景瑙
????????①《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更是人生的态度。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②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读书人,多儒雅。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曹子建,潇洒飘逸、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才思敏捷、风流倜傥的苏东坡,都曾让人无限神往。军旅战将,同时饱学诗书,则称儒将。古有秉烛夜读《春秋》的关云长,“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今有“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的陈毅元帅,“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的朱总司令等等。学识不凡的老板,称儒商。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就是其中翘楚,他把海尔集团打造成了一个既有丰厚利润,又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大企业。演艺圈里也有不少儒雅的演员,喜欢读书,学养深厚,称“儒伶”,诸如梅兰芳、孙道临、于是之……
????????③现今,在这激荡时代有些失重的国人身上,儒雅显得愈加稀缺。人们总说,中国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随地吐痰、不讲秩序,无视公德、大声喧哗……
????????④官员儒雅似应正常,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好像儒雅的公仆还不太多。温家宝在2004年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儒雅风度,堪称楷模。温家宝面对各国记者,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风度儒雅,令人倾倒。温家宝为什么有这样的渊博学识和儒雅风度?答案其实很简单,正如他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说的那样:“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
????????⑤看来,那些钦佩温家宝儒雅风度的官员,那些举止失当的国人,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读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儒雅之人,能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格言,巧妙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素养之深厚,情感之细腻,爱心之深沉,听者为之动心,为之魂牵,让升腾的美好情愫迅速撞击听者的心灵,让感动的涟漪缓缓扩散。儒雅的表达方式,已经被看作是有文化有礼仪的表现,是做人的高境界。
????????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个社会,如果全民酷爱阅读,就会儒雅之风盛行,这对于提高文明程度,净化社会风气,都是大有裨益的。
????????──摘自《做人与处世》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2)文中第④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为文章第③段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4)“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读书。”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为“推行全民阅读,盛行儒雅之风”,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B
2.B
3.D
4.B
5.C
6.
(1)示例一:言行举止有礼仪,文明住在我心里。
示例二:花儿用容貌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2)①久仰,②莅临,③拜读
(3)示例一:我赞成。中国是礼仪之邦,热情待客是中国人的传统礼仪,客人来了帮其夹菜,正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能让客人感觉亲切、温暖。
示例二:我不赞成。主人不知道客人的喜好,如果客人不喜欢吃,又不好拒绝,会觉得尴尬。
7.
(1)示例:我国家规文化历史悠久(我国家规文化起源早)。
(2)示例一:更喜欢第①条。理解:人一生的成败与所交的朋友是否贤德(贤能)有关,所以不能不谨慎。理由:它告诫我们
对朋友要甄别筛选,谨慎交往。示例二:更喜欢第②条。理解:在没下雨时就应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去挖井。理由:它
告诫我们做事应早做准备,避免被动。
8.
C
D
(3)首先,第③段提出论题(问题):良好的习惯怎样养成,并利用宋时的一个故事引出“勤谨和缓”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秘诀。然后,④⑤⑥⑦段分别论证“勤”“谨”“和”“缓”,最后强调了“勤”“谨”“和”“缓”好习惯的养成对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9.
(1)自信助人成功。
(2)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自信助人成功”,充当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举例论证,用了伊东布拉格战胜卑微取得成功的事例,具体有力的论证了“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穿越卑微,拥抱梦想”的分论点,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自信助人成功”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4)第①段由林肯分享成功的经验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自信助人成功”,然后②③④段从“自信,首先要不惧外界的冷嘲热讽,树立奋斗目标”“自信,就是在别人都不相信你时,你要更加努力奔向目标”“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穿越卑微,拥抱梦想”三个分论点来论证中心论点,最后用拿破仑的话得出结论“自信是人生不竭的动力,人生中的一切都立于自信的基础上”。
10.
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举例论证。文段通过列举温总理的典型事例,有力地证明了具有儒雅风度的公仆还不太多,进一步指出养成儒雅之气必须多读书。
一个小伙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讲一点社会公德。”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①设置流动图书馆②开办24小时图书馆③举办大型读书活动④建立社区阅览室、图书馆⑤成立志愿者团队。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