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1年七年级上册:2.2 数轴 同步训练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所画的数轴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数轴是一条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长度单位的射线
B.数轴是一条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长度单位的直线
C.数轴是一条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D.数轴是一条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线段
3.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 )
A.正数 B.负数 C.非负数 D.非正数
4.在数轴上,关于-1.2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
A.在-1右侧 B.在-1左侧 C.在-1与-2之间 D.在-1与-1.5之间
5.如图,在数轴上点P表示的有理数可能是( )
A.false B.false C.2.4 D.1.6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B.数轴上的原点表示0
C.在数轴上表示?3的点与表示+1的点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
D.数轴上表示?4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且距离原点4个单位长度
7.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都表示正数 B.a,b,c都表示负数
C.a,b表示正数,c表示负数 D.a,b表示负数,c表示正数
8.如图,数轴上的点A,B,C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b,c,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
A.false B.false C.false D.false
9.如图所示,数轴上四点M,N,P,Q中,表示负整数的点是( )
A.点M B.点N C.点P D.点Q
10.有一只青蛙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向右跳,每次跳跃的距离都相等,且方向不变,跳第17次时落到表示的数为68的点A,若跳第20次时会落到点B,则点B表示的数为( )
A.76 B.78 C.80 D.82
二、填空题
11.数轴上表示-3的点在原点____侧,距原点的距离是______;+7.3在原点的_____侧,距原点的距离是_____.
12.在数轴上距原点左侧2.5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
13.一个点从原点出发,在数轴上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终点,终点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___
14.假设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那么先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后,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
15.如图,小明写作业时不慎将墨水滴在数轴上,墨迹盖住部分对应的整数共有_____个.
三、解答题
16.画出数轴,把下列各数所表示的点在数轴上画出来,并用“<”把这些数连接起来.
+3,-2.5,0,false,4.7,-1.
17.指出如图所示的A,B,C,D,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并用“<”将它们连接起来.
18.已知有理数a,b,c如图数轴所示,试比较a,-a,b,-b,c,-c,0的大小,并用符号“<”连接起来.
19.如图,数轴上有三个点A,B,C,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点C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后,这时点B所表示的数比点C所表示的数大
多少?
(2)怎样移动A,B,C中的两个点,才能使这三个点表示相同的数?有几种移法?
参考答案
1.D
【分析】
利用数轴的概念和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来判断正误.
【详解】
解:A、没有原点,故本选项错误;
B、没有正方向,故本选项错误;
C、刻度不均匀,故本选项错误;
D、符合数轴的三要素,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2.C
【解析】
【分析】
根据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详解】
数轴是一条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3.C
【分析】
本题可根据数轴的定义,原点表示的数是0,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正数,都是非负数.
【详解】
解:依题意得:原点及原点右边所表示的数大于或等于0.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只要知道数轴的定义即可.在数轴上原点左边表示的数为负数,原点右边表示的数为正数,原点表示数0.
4.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1.2的范围再-1与-1.5之间,即可解答.
【详解】
A. 在-1右侧,故错误;
B. 在-1左侧,范围太大,故错误;
C. 在-1与-2之间,范围较大,故错误;
D. 在-1与-1.5之间,正确.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估算有理数的大小,解题关键在于利用其性质.
5.B
【解析】
【分析】
根据数轴得出P所表示的数在-2和-1之间,然后结合选择项逐一分析即可求解.
【详解】
设P表示的数是x,
由数轴可知:P点表示的数大于-2,且小于-1,即-2<x<-1,
A、-3<-2.4<-2,故本选项错误;
B、-2<-1.6<-1,故本选项正确;
C、-1<2.4,故本选项错误;
D、-1<1.6,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数轴,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6.C
【解析】
【分析】
根据数轴与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的定义,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及数轴上点的表示方法作答.
【详解】
A. 数轴上的数均为实数,因此所有的有理数均可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此项正确;
B. 根据数轴的定义,数轴上的原点所代表的数值为0,此项正确;
C. 数轴上表示?3的点在原点左边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表示+1的点在原点右边距离原点1个单位长度,所以这两个点的距离是4个单位长度,此项错误;
D. 原点左边的数为负数,又距离原点4个单位长度,所以该数为?4,此项正确.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实数与数轴,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定义.
7.C
【解析】
【分析】
根据正数在原点的右面,负数在原点的左面,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根据数轴上的点可知:a,b是正数,c是负数.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数轴,解题的关键是正数在原点的右面,负数在原点的左面.
8.B
【解析】
【分析】
根据数轴的方向向右为正方向可知:右边的数总>左边的数,因此b>c>a.
【详解】
根据数轴的特点可知,b>c>a.
故选B.
【点睛】
由于引进了数轴,我们把数和点对应起来,也就是把“数”和“形”结合起来,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把很多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9.A
【分析】
根据“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选项中,因为点M表示的数是-2,所以可以选A;
B选项中,因为点N表示的数是-0.5,所以不能选B;
C选项中,因为点P表示的数是0,所以不能选C;
D选项中,因为点Q表示的数是1,所以不能选Q.
故选A.
【点睛】
知道“在数轴上原点表示的数是0,原点右边的点距离原点多少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就是正多少,原点左边的点距离原点多少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就是负多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C
【解析】
【分析】
首先求出这只青蛙在数轴上每次跳跃的距离,然后求出跳20次的距离,进而求解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这只青蛙在数轴上跳跃17次的距离为68,
∴青蛙在数轴上每次跳跃的距离是68÷17=4,
∴青蛙在数轴上跳跃20次的距离为20×4=80,
∴点B表示的数为80,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数轴,解题关键在于找出其中的规律.
11.左 三个单位长度 右 7.3个单位长度
【详解】
试题解析:在数轴上,在原点左侧的为负数,所以数轴上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左侧,距离远点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
在数轴上,在原点右侧的为正数,所以+7.3在原点的右侧,距原点的距离是7.3个单位长度;
点睛:数轴上原点左边的数为负数,原点右边的数为正数;到原点的距离表示这个数的绝对值.
12.-2.5
【解析】
【分析】
由于所求点在数轴上距原点左侧2.5个单位长度,根据左移减,右移加,所以为负数.
【详解】
由题意得:所求点在数轴上距原点左侧2.5个单位长度,故为-2.5,
故答案为:-2.5.
【点睛】
此题考查数轴,解题关键在于掌握数轴的基本概念.
13.2
【解析】
【分析】
根据数轴上的点左移减,右移加,可得答案.
【详解】
由题意,得0?3+5=2,
故答案为:2.
【点睛】
此题考查数轴,解题关键在于掌握数轴平移的规律.
14.1
【解析】
【分析】
通过数轴上“右加左减”的规律,即可求得平移后点A表示的数.
【详解】
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那么先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可得-1-5+7=1,
故答案为:1.
【点睛】
此题考查数轴,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右加左减”的规律.
15.7
【分析】
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墨迹盖住的有两个部分:(1)-5到0之间(不包括-5和0);(2)0到4之间(不包括0和4),由此即可得到被墨迹盖住的整数,从而得到答案.
【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墨迹盖住的有两个部分:(1)-5到0之间(不包括-5和0);(2)0到4之间(不包括0和4),
∵在-5到0之间(不包括-5和0)的整数有:-4、-3、-2、-1;在0到4之间(不包括0和4)的整数有:1、2、3,
∴被墨迹盖住的整数共有7个.
故答案为:7.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熟知“在数轴上:-5到0之间(不包括-5和0)有哪些整数和0到4之间(不包括0和4)有哪些整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见解析.
【解析】
【分析】
先在数轴上表示各个数,再根据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比较即可.
【详解】
解:如图所示.
false
【点睛】
此题考查数轴,有理数大小比较,解题关键在于利用数轴表示有理数.
17.-1.5<-1<0.5<1.5<3
【解析】
【分析】
根据数轴表示数的方法得到点A、B、C、D、E表示的数分别为3,-1,-1.5,1.5,0.5;然后利用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小进行大小比较.
【详解】
点A表示的数是3;点B表示的数是-1;点C表示的数是-1.5;点D表示的数是1.5;点E表示的数是0.5.
用“<”将它们连接起来为-1.5<-1<0.5<1.5<3.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小.也考查了数轴.
18.a<-c【详解】
试题分析:先在数轴上表示出-a,-b,-c,即可根据数轴上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的特征得到结果.
在数轴上表示出-a,-b,-c如图:
由图可得:a<-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的知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点评:由于引进了数轴,我们把数和点对应起来,也就是把“数”和“形”结合起来,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把很多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19.(1)1;(2) 移动方法见解析,共有3种移法.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点B表示的数是-2,将点C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后表示的数是-3,由此即可得到所求答案了;
(2)根据题意分以下三种情况结合已知条件解答即可:①移动A、C两点到B;②移动A、B两点到C;③移动B、C两点到A;
详解:
(1)∵点C原来表示的数是3,
∴将点C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后所表示的新数是:3-6=-3,
又∵点B表示的数是-2,
∴点B表示的数比点C移动后表示的数大:-2-(-3)=-2+3=1;
(2)有3种移法.
①点A右移2个单位长度,点C左移5个单位长度;
②点A右移7个单位长度,点B右移5个单位长度;
③点B左移2个单位长度,点C左移7个单位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