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地理上绪言+《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件(73PPT)+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地理上绪言+《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件(73PPT)+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28 10:06:1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导学案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2.会运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新知讲解】一、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课堂讨论】还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
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船,总是先看到
,再看到
,船驶离时,最先看不见的是
,最后看不见的是

站得高,看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自主学习】二、地球的大小
【互动探究】活动:感受地球的大小。
地球表面积约
亿
平方千米,约相当于
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
000平方米)。
地球最大周长
千米,约相当于
个400米跑道的总长。
【课堂练习】
1.人类对地球形的认识过程为(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①③②④
2.首次实现人类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
A.哥伦布
B.加加林
C.麦哲伦
D.郑和
3.地球的形状是(

A.圆形
B.球体
C.正方形
D.椭圆形
4.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米
B.地球是一个标准的球体
C.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D.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8千米
5.下图不能成为说明地球形状的证据的是(

A
B
C
D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导学案
第2课时
经纬线与经纬度
【学习目标】
1.认识经纬线的含义、特征,经纬度的划分。
2.知道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3.记住特殊的经线与特殊的纬线。
【新知讲解】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指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
思考:
①地轴是真实存在的吗?
②地轴的空间指向具有什么特点?空间指向
,指向

两极:
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
,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
,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新知讲解】经纬线和经纬度
纬线
经线
形状
指示方向
长度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____,到两极缩成一点。南北半球同纬度的纬线________。________为最大纬线圈
分布
各条纬线________,南北半球________分布
各条经线的两个端点在________交汇;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均可组成一个________,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数量
纬度
经度
起点
赤道(0°纬线)——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纬线
本初子午线(____经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
划分方法
以______为起点,向南向北各划分____;赤道以北为____,赤道以南为____;南北极点为____。_______为低纬度地区,________为中纬度地区,________为高纬度地区
本初子午线以东为____,以西为____,向东向西各划分____,东西经180°经线重合
代号
分布规律
半球划分
以______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以______和______所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划分图示
【课堂练习】
1.作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做成的形状应为(

2.下面关于地球仪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过地球仪可方便知道地球的全貌
B.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关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
C.转动地球仪,它绕一根轴转动,说明地轴是真实存在于地球里
D.在地球仪上,地轴北端与地球北面的交点叫北极。
3.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本初子午线就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B.本初子午线就是180°经线
C.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D.本初子午线就是0°经线
5.赤道是(

A.划分经度的起点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90°纬线
6.与13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A.50°W
B.50°E
C.130°W
D.180°
7.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

A.赤道
B.
20°W经线和160°E经线
C.20°E经线和160°W经线
D.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
8.下列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东经10°、北纬28°
B.西经2l°、南纬20°
C.东经170°、北纬l0°
D.东经150°、北纬32°
9.下图中的四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导学案
第3课时
经纬网定位
【学习目标】
1.掌握经纬线的判读技巧。
2.学会利用经纬网给地表事物定位置、定方向、定范围。
【新知讲解】
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经纬网定位: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经纬网定位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互动探究】活动: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查找地名,并完成下表。
经度
纬度
地名
地名
经度
纬度
117°E
39°N
上海
123°W
49°N
伦敦
151°E
33°S
纽约
【课堂练习】
1.普通经纬网的判读:写出各点的经纬度和半球位置
2.球面经纬网的判读:写出各点的经纬度和半球位置
3.写出各点经纬度:
写出各点经纬度:
5.根据已知条件,写出A点经度。
平均半径:
千米
赤道周长:
千米
表面积:
平方千米












A(
),
半球、
半球
B(
),
半球、
半球
C(
),
半球、
半球
D(
),
半球、
半球
A(
),
半球、
半球
B(
),
半球
C(
),
半球、
半球
甲(

乙(

丙(

丁(

甲(

乙(

丙(

丁(

●A
(6)西半球
●A
(5)东半球
●A
160°W
(4)
●A
160°E
(3)
●A
20°E
(2)
●A
20°W
(1)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导学案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2.会运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新知讲解】一、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圆地方
太阳月亮的形状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卫星照片
猜想
推理
实践证明
亲眼目睹
【课堂讨论】还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
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再看到船体,船驶离时,最先看不见的是船体,最后看不见的是帆。
站得高,看得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自主学习】二、地球的大小
【互动探究】活动:感受地球的大小。
地球表面积约
5.1亿
平方千米,约相当于7.3×1010
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
000平方米)。
地球最大周长
4万
千米,约相当于
100000
个400米跑道的总长。
【课堂练习】
1.人类对地球形的认识过程为(
D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①③②④
2.首次实现人类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C )
A.哥伦布
B.加加林
C.麦哲伦
D.郑和
3.地球的形状是(
B

A.圆形
B.球体
C.正方形
D.椭圆形
4.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米
B.地球是一个标准的球体
C.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D.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8千米
5.下图不能成为说明地球形状的证据的是(
A

A
B
C
D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导学案
第2课时
经纬线与经纬度
【学习目标】
1.认识经纬线的含义、特征,经纬度的划分。
2.知道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3.记住特殊的经线与特殊的纬线。
【新知讲解】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地轴:指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
思考:
①地轴是真实存在的吗?不是。
②地轴的空间指向具有什么特点?空间指向不变,指向北极星。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新知讲解】经纬线和经纬度
纬线
经线
形状
都为圆圈
都为半圆
指示方向
指示__东西__方向
指示__南北__方向
长度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缩短,到两极缩成一点。南北半球同纬度的纬线等长。赤道为最大纬线圈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分布
各条纬线平行,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各条经线的两个端点在南北极点交汇;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均可组成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数量
无数条
无数条
纬度
经度
起点
赤道(0°纬线)——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纬线
__本初子午线__(0°经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
划分方法
以赤道为起点,向南向北各划分90°;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南北极点为90°。__0°—30°__为低纬度地区,__30°—60°__为中纬度地区,__60°—90°__为高纬度地区
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向东向西各划分180°,东西经180°经线重合
代号
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
分布规律
半球划分
以__赤道__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以__160°E__和__20°W__所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划分图示
【课堂练习】
1.作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做成的形状应为(
A

2.下面关于地球仪的描述,错误的是(
C

A.通过地球仪可方便知道地球的全貌
B.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关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
C.转动地球仪,它绕一根轴转动,说明地轴是真实存在于地球里
D.在地球仪上,地轴北端与地球北面的交点叫北极。
3.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本初子午线就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B.本初子午线就是180°经线
C.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D.本初子午线就是0°经线
5.赤道是(
C

A.划分经度的起点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90°纬线
6.与13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A

A.50°W
B.50°E
C.130°W
D.180°
7.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
B

A.赤道
B.
20°W经线和160°E经线
C.20°E经线和160°W经线
D.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
8.下列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

A.东经10°、北纬28°
B.西经2l°、南纬20°
C.东经170°、北纬l0°
D.东经150°、北纬32°
9.下图中的四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A )。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导学案
第3课时
经纬网定位
【学习目标】
1.掌握经纬线的判读技巧。
2.学会利用经纬网给地表事物定位置、定方向、定范围。
【新知讲解】
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经纬网定位: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经纬网定位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互动探究】活动: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查找地名,并完成下表。
经度
纬度
地名
地名
经度
纬度
117°E
39°N
天津
上海
121°E
31°N
123°W
49°N
温哥华
伦敦

51°N
151°E
33°S
悉尼
纽约
74°W
40°N
【课堂练习】
1.普通经纬网的判读:写出各点的经纬度和半球位置
2.球面经纬网的判读:写出各点的经纬度和半球位置
3.写出各点经纬度:
写出各点经纬度:
5.根据已知条件,写出A点经度。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北极星
北极
地轴
地心
赤道
南极
A(140°E,80°N),东半球、北半球
B(140°W,40°N),西半球、北半球
C(140°E,20°N),东半球、北半球
D(140°W,20°S),西半球、南半球
A(60°W,60°N),西半球、北半球
B(20°E,0°),东半球
C(40°E,40°S),东半球、南半球
甲(170°W,60°S)
乙(150°E,60°S)
丙(170°E,70°S)
丁(150°E,80°S)
甲(150°E,20°N)
乙(160°E,0°)
丙(170°E,10°N)
丁(170°E,10°S)
●A
(6)西半球
●A
(5)东半球
●A
160°W
(4)
●A
160°E
(3)
●A
20°E
(2)
●A
20°W
(1)
40°W
130°E
50°W
100°E
140°E
80°W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73张PPT)
绪言
地理人教版
七年上
与同学们谈地理




球上



沧海



变化?




洲的



多呈



分布?




界上



方人


密,另



方却


人烟?
为什么中东是世界上一个长期的热点地区?
为什么中国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为什么珠江三角洲能够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哨?
为什么新疆需要发展绿洲农业?
为什么中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学习地理,使我们懂得欣赏和尊重人类生活的世界。
我国江浙一带气候温暖湿润,有栽桑养蚕的历史。这里生产的漂亮的丝绸服装享誉世界。
日本是岛国,沿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日本人的饮食有浓烈的“海的味道”,而且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
学习地理,使我们懂得欣赏和尊重人类生活的世界。
我国云南省的元阳县山高谷深,村庄大多坐落在山谷中,人们沿山势修筑了层层叠叠的梯田,蔚为壮观。
意大利的威尼斯是一座有着独特风光的水城。城市里纵横的水道成了大街小巷,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地球之肺-亚马孙热带雨林
提供木材、药
材、食品等
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调节全球气候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
止土壤侵蚀
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
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学习地理,使我们具备全球观念和环境意识。
水土流失
加剧
生物多样性锐减
全球气候变暖
影响全球的气候
学习地理,使我们会用综合和动态的眼光分析问题。
学习地理,使我们掌握分析地理问题的多种技能。
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在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中,欧洲西部就占了六个国家,说明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
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十分稠密;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比较稀疏。
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
要会读图表,熟练运用。
要联系实际,勤于实践。
要放开手脚,拓宽视野。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地理人教版
七年上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2课时 经纬线与经纬度
第3课时 经纬网定位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新知导入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出自南北朝乐府诗集的《敕勒歌》
你听过这首诗吗?
新知讲解
一、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猜想
天圆地方
逻辑推理


月亮
新知讲解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验证了地球是个球体。
实践证明
一、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新知讲解
亲眼目睹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是个球体。
一、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课堂讨论
还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
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再看到船体,船驶离时,最先看不见的是船体,最后看不见的是帆。
课堂讨论
还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
站得高,看得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自主学习
二、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互动探究
活动:感受地球的大小。
地球表面积约
平方千米,约相当于
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
000平方米)。
地球最大周长
千米,约相当于
个400米跑道的总长。
5.1亿
4万
100000
7.3×1010
课堂练习
1.人类对地球形的认识过程为(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①③②④
D
课堂练习
C
2.首次实现人类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
A.哥伦布
B.加加林
C.麦哲伦
D.郑和
3.地球的形状是(

A.圆形
B.球体
C.正方形
D.椭圆形
B
课堂练习
4.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米
B.地球是一个标准的球体
C.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D.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8千米
C
课堂练习
5.下图不能成为说明地球形状的证据的是(

A
B
C
D
A
课堂总结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大小: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
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板书设计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
天圆地方
太阳、月亮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卫星照片
1、认识过程:
二、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猜想
推理
实践
亲眼目睹
第2课时 经纬线与经纬度
新知导入
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地球太大,利用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
新知讲解
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新知讲解
地轴:指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
思考:
①地轴是真实存在的吗?
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②地轴的空间指向具有什么特点?
北极星
新知讲解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北极星
南极
北极
新知讲解
二、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新知讲解
纬线与纬度
长度:各条纬线长度不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为一点。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形状:除极点外,每条纬线都自成闭合的圆圈,也称为纬线圈。
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指示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的特点
新知讲解
纬线与纬度
地球表面上的点与地心连线与赤道所成的角。
纬度
新知讲解
纬线与纬度
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
赤道的纬度为0°,是纬度的起始线。
纬度的划分:
赤道
北纬
南纬
北极和南极各为90°
90°N
90°S
新知讲解
纬线与纬度
纬度的分布规律:

10°
10°
20°
20°
30°
30°
90°
90°
赤道
(北纬)
(南纬)
越向北度数越大
越向南度数越大
新知讲解
纬线与纬度

0°?30°为低纬度地区,
高中低纬的划分:
30°N
60°N
30°S
60°S
90°S
90°N
低纬度
中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高纬度
30°?60°为中纬度地区,
60°?90°为高纬度地区。
新知讲解
纬线与纬度
南北半球的划分:
新知讲解
三、经线与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经线
新知讲解
经线与经度
经线的特点
长度:所有经线等长
形状:半圆,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
关系:相交于南北两极
指示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新知讲解
经线与经度
经度
在地球仪上,通过地心、两极与赤道平面垂直的两个平面所成的角。
新知讲解
经线与经度
本初子午线(0°经线)的确定
1884

10

13




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天文学家代表会议作出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算经线。本初的原意是起点,所以就把这条经线称为本初子午线。
新知讲解
经线与经度
经度的划分
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0°,是经度的起始线。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180°,称为东经和西经,分别用“E”和“W”表示。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就把它叫作180°经线。
新知讲解
经线与经度
经度的分布规律


10°
10°
20°
20°
30°
30°
180°
180°
本初子午线
(西经)
(东经)
越往西度数越大
越往东度数越大
新知讲解
经线与经度
东西半球的划分
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成东西两半球。
互动探究
活动:感受经线和经度
1.观察地球仪,说说经线有什么特点。想想经线可以有多少条?
2.
在地球仪上找出0°与180°组成的经线圈,20°
W与160°
E组成的经线圈。比较这两个经线圈,看哪一个穿过的陆地少。
课堂练习
A
1.作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做成的形状应为(

2.下面关于地球仪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过地球仪可方便知道地球的全貌
B.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关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
C.转动地球仪,它绕一根轴转动,说明地轴是真实存在于地球里
D.在地球仪上,地轴北端与地球北面的交点叫北极。
课堂练习
C
课堂练习
3.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本初子午线就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B.本初子午线就是180°经线
C.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D.本初子午线就是0°经线
D
B
课堂练习
5.赤道是(

A.划分经度的起点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90°纬线
6.与13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A.50°W
B.50°E
C.130°W
D.180°
C
A
课堂练习
7.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

A.赤道
B.20°W经线和160°E经线
C.20°E经线和160°W经线
D.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
8.下列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东经10°、北纬28°
B.西经2l°、南纬20°
C.东经170°、北纬l0°
D.东经150°、北纬32°
B
A
课堂练习
9.下图中的四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
A
课堂总结
纬线
经线
定义
在地球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圆弧状况
圆,每条纬线组成纬线圈
半圆,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长度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
全部等长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课堂总结
纬度
经度
度数起始线
赤道(0°)
本初子午线(0°经线)
度数范围
0°~90°
0°~180°
符号
北纬:N 南纬:S
东经:E 西经:W
变化规律
以赤道为界,越向北,北纬度数越大;越向南,南纬度数越大。
规律:北大北纬,南大南纬。
以本初子午线为界,越向东,东经度数越大;越向西,西经度数越大。
规律: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半球划分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经纬线与经纬度
二、纬线与纬度
1、纬线
2、纬度
3、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为界
三、经线与经度
1、经线
2、经度
3、东西半球的划分:
20°W和160°E
长度:不等
形状:圆圈
关系:平行
方向:东西
分布规律:北大北纬,
南大南纬
高中低纬:
划分:赤道0°,
南北各90°
长度:直等
形状:半圆
关系:垂直纬线
方向:南北
分布规律:东大东经,
西大西经
划分:本初子午线0°,
东西各180°
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轴:
假想轴,指向北极星
2、南北极
第3课时 经纬网定位
新知导入
如何在球面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新知讲解
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新知讲解
经纬网定位
A
N
N
N
N
S
S
E
E
E
E
W
W
W
W
A(20°W
,20°N

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
互动探究
活动:利用经纬网定位
经度
纬度
地名
地名
经度
纬度
117°E
39°N
上海
123°W
49°N
伦敦
151°E
33°S
纽约
天津
121°E
31°N

温哥华
悉尼
51°N
74°W
40°N
课堂练习
1.普通经纬网的判读:写出各点的经纬度
A(140°E,80°N)
B(140°W,40°N)
C(140°E,20°N)
D(140°W,20°S)
E
E
E
W
W
N
N
N
N
S
课堂练习
球面经纬网的判读
A(60°W,60°N)
B(20°E,0°)
C(40°E,40°S)
E
E
E
W
W
W
N
N
N
N
S
S
课堂练习
甲(170°W,60°S)
乙(150°E,60°S)
丙(170°E,70°S)
丁(150°E,80°S)
课堂练习
甲(150°E,20°N)
乙(160°E,0°)
丙(170°E,10°N)
丁(170°E,10°S)
课堂练习
●A
东半球
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各点经度。
●A
西半球
130°E
50°W
课堂练习
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各点经度。
140°E
100°E
●A
20°W
●A
20°E
课堂练习
根据已知条件,写出A点经度。
80°W
40°W
●A
160°W
●A
160°E
板书设计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3课时 经纬网定位
一、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二、经纬网定位
1.普通经纬网的判读:
2.球面经纬网的判读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