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课件(2份打包)人教版(2019)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课件(2份打包)人教版(2019)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7-28 06:50:23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4.2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丽藻细胞液所含的离子浓度远远高于丽藻所生长的池水,为什么丽藻还能从周围环境吸收离子呢?
主动运输
物质从
低浓度一侧运输到
高浓度的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能量
细胞外
细胞内
细胞膜
载体蛋白
能量
细胞外
细胞内
细胞膜
载体蛋白
能量
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
特征:
逆浓度梯度运输
1.
需要载体
2.
需要消耗能量
3.
主动运输的例子
卡车载货上坡
注意: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一种载体只能与一种相应的被运输的物质相结合。也就是说,不同的物质需要不同的载体运输。不同细胞膜上运输物质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Na+
、K+、Ca2+、Mg2+等无机盐离子通过细胞膜;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分子
主动运输的意义:
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注意:
主动运输:能够体现对矿质离子选择性












生物小分子的跨膜运输类型
运输速率
浓度差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载体有专一性和数量是有限的
浓度差
运输速率
能量(ATP)
运输速率
细胞外浓度
因此,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具有“饱和效应”
对比
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载体蛋白
是否消耗细胞内的能量
代表例子
顺浓度梯度
顺浓度梯度
逆浓度梯度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不消耗
不消耗
需要消耗
氧气、水、二氧化碳等通过细胞膜
葡萄糖通过红细胞
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离子通过细胞膜等
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三种方式的比较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物质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载体蛋白
是否需要消耗能量
举例
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
低浓度
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
低浓度
逆浓度梯度
低浓度
高浓度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O2、CO2、H2O、甘油、乙醇、苯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Na+
、K+、Ca2+等离子;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胞吞
胞吐
描述
模式图
1、胞吞
接触
包围
凹陷
分离
需要能量
2.胞吐
包围
移动
融合
排出
需要能量
小结
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是否消耗能量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是否需要载体蛋白
2.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胞吞与胞吐
需要能量,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习题:
1、新生儿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B
习题:
2、下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A(共37张PPT)
4.1
被动运输
扩散现象:
一种物质从相对高浓度区域移动到低浓度区域的过程,称为扩散
扩散
:物质从浓度高的地方到浓度低的地方的自由运动
问题探讨
条件
:两处物质浓度不等即可
结果
:两处物质浓度相等
问题探讨
渗透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从相对含量高的地方向相对含量低的地方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现象
条件
:两处物质浓度不等;
具有一层半透膜
半透膜特性:水分子等小分子可以通过,蔗糖等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结果
:通过半透膜的溶剂分子达到动态平衡
问题探讨
一段时间后
漏斗管中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渗透系统
问题探讨
一段时间后
漏斗管中的液面会一直升高吗?
h
问题探讨
一段时间后
h
如果用纱布代替,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问题探讨
一段时间后
h
若内外都是清水或同样的蔗糖溶液,液面还会升高吗?
问题探讨
则处于动态平衡。
原理:
当溶液浓度A>B时,
水分子就通过半透膜由B流向A;
当溶液浓度A水分子就通过半透膜由A流向B;
当溶液浓度A=B时,
A溶液
B溶液
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细胞质
外界溶液
浓度差
一、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具有半透膜
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
一、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回忆细胞膜制备的实验,分析“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实验现象。
2、红细胞的细胞膜是不是相当于半透膜?
1、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够透过细胞膜吗?
3、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而涨破吗?
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
思考:
条件
水分运输情况
红细胞状况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
细胞吸水膨胀
细胞失水褶皱
水分进出平衡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结合一些吸水和失水现象,深入思考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失水)
白菜剁碎准备做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稍等一会儿可见有水分渗出。(失水)
思考:
蔫了的青菜放入清水中浸泡一会儿,菜叶变得硬挺起来。(吸水)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1、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2、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的细胞液
3、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1.植物细胞内是否存在浓度差?
讨论:
2.原生质层是不是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呢?
3.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对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无影响呢?
实验结论:
成熟的植物细胞能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该细胞为什么不发生质壁分离?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
3、细胞外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
1、细胞是活的(死细胞的细胞膜为全透性)
2、细胞有大液泡
是否可以判断正在失水还是吸水?
注意
1、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细胞壁
外因是: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2、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成熟含有中央液泡的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无细胞壁,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并且液泡中有颜色便于观察
3、蔗糖溶液浓度不能过高(如0.5g/ml),否则会因为失水过多而死亡。
注意
4、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质壁分离时,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充满的是外界溶液
外界溶液
5、当植物吸水时,由于外面有细胞壁,不会吸水而涨破
6、细胞液浓度越大,细胞吸水能力越强(细胞随着质壁分离的进行,吸水能力不断增强)。部分植物为抵抗外界高浓度不良环境,细胞会通过增加细胞液浓度,增加吸水能力
7、如果用可穿膜的物质(如尿素、脂肪酸、甘油、乙二醇、硝酸钾等)溶液实验时,会出现质壁分离并自动复原
注意
(因为细胞失水质壁分离的同时,会通过自由扩散或主动运输吸收该类物质;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时,细胞开始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1.自由扩散
细胞外
细胞内
细胞膜
细胞外
细胞内
水分子
细胞膜
O2、CO2、
水、N2
乙醇、甘油

特征:
顺浓度梯度运输
1.
2.
不需要载体
3.
不需要消耗能量
自由扩散
自由扩散的例子:
①气体分子氧气、二氧化碳
②水分子
③脂溶性小分子,如乙醇,甘油,苯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转运蛋白的扩散。
?
2
.协助扩散
细胞外
细胞内
细胞膜
载体蛋白
细胞外
细胞内
细胞膜
载体蛋白
特征:
顺浓度梯度运输
1.
需要转运蛋白参与
2.
不需要消耗能量
3.
协助扩散
葡萄糖通过红细胞
协助扩散的例子:
载体蛋白
允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每次转运发
生自身构象改变
转运蛋白:
通道蛋白
容许与自身通道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
子或离子,通过时不与通道蛋白结合。
自由扩散
(free
diffusion)
协助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
被动运输
物质顺浓度梯度扩散进出细胞,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统称为被动运输。
习题:
1、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制成临时装片,滴加某红色染料的水溶液(染料分子不能进入活细胞,渗透压相当于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用低倍显微镜能清晰地观察到(  )
A.细胞中红色区域减小
B.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核中
C.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
D.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C
习题:
2、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  )
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