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5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专训1 密度的测量——一般方法(3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5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专训1 密度的测量——一般方法(36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28 06:4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密度的测量——一般方法
专训1
鲁科版 八年级上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1
2
3
4
5
6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习题链接
【2020?鄂州】物理创新小组在某次实践活动中,采集了一块矿石(矿石不吸水),想测出矿石的密度。
(1)在测量体积之前,要观察量筒的____________。
1
量程和分度值
【点拨】
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时,首先要观察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过程的情景如图,其中测质量时有一处操作有误,那么正确且合理测量质量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根据所测的数据,算出矿石的
密度为
________
g/cm3(保留
一位小数
即可)。
DAC
2.9
【点拨】
【2020?益阳】小亮学了密度知识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漂亮的鹅卵石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调节该天平平衡时,首先应该______________。
2
【点拨】
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首先应将游码归零,然后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将游码归零
(2)调节天平平衡后,测得鹅卵石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质量为______g。
【点拨】
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首先应将游码归零,然后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41.6
(3)用细线拴住鹅卵石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测体积时,发现鹅卵石上附有气泡。为了排除气泡,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之后测得鹅卵石的体积为16 mL;
【点拨】
用细线拴住鹅卵石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测体积时,发现鹅卵石上附有气泡。为了排除气泡,可来回拉动细线使鹅卵石在水中上下运动。
多次来回拉动细线使鹅卵石在水中上下运动
(4)通过计算得到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g/cm3。
2.6
【点拨】
【中考?巴彦淖尔】小丽想知道家里一只陶瓷茶壶的密度,她用壶盖进行实验。
(1)将壶盖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放入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壶盖的质量为
________g。
3
43.2
【点拨】
壶盖的质量m=20 g+20 g+3.2 g=43.2 g。
(2)如图乙所示,将壶盖浸没到装满水的烧杯里,然后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为20 cm3,则壶盖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2.16
【点拨】
(3)用该方法测出壶盖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偏大
【点拨】
(4)小丽接着用现有的器材对水进行探究,描绘出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线如图丙中A所示。她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成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A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
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线应是________
(填丙图中“B”“C”或“D”)。
C
【点拨】
减去烧杯质量后,水的密度图线应与A图线平行。
在用天平、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甲、乙、丙三名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
①调节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③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被测液体,测出总质量m2。
④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
⑤算出液体的密度ρ液。
4
方案二:
①调节天平平衡。
②在烧杯中盛被测液体,测出它们的质量m1。
③将烧杯中的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
④测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⑤算出液体的密度ρ液。
方案三:
①调节天平平衡。
②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④将量筒中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m2。
⑤算出液体的密度ρ液。
(1)写出以上三种实验方案密度的表达式。
(2)分析评估以上三种实验方案,指出哪种方案最合理。
【2020?临沂】小明用密度为0.8 g/cm3的纯酒精配制了浓度为75%的酒精。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 g/cm3。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5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点拨】
调节天平在水平台上平衡时,要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反方向调节,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则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移动游码
C.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B
【点拨】
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3)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 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______cm3。
40
【点拨】
由图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 mL,示数V=40 mL=40 cm3。
(4)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______g。
62
【点拨】
由图丙可知,标尺的分度值是0.2 g,烧杯和剩余酒精的质量m剩=50 g+10 g+2 g=62 g。
(5)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为________g/c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__________(填“纯酒精”或“水”)。
0.9
纯酒精
【点拨】
【中考?天津】下面是小明的实验报告,请按要求帮他将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测量油的密度。
实验目的:测量油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油。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
6
主要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侧调节。
(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油,测出油
的体积,如图甲所示。
(3)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 g。
(4)将量筒中的油全部倒入烧杯中,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

实验数据记录:
在虚线框内设计一个记录本次实验数据的表格,并将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解:表格如下表所示
油的体积V/cm3
空烧杯
的质量
m1/g
烧杯和油
的总质量m2/g
量筒中油的质量m/g
油的密度
ρ/(g·cm-3)?
40
30
62
32
0.8
实验评估:
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出的油的密度值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