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随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随堂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28 07:2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太平天国运动》随堂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一、
选择题
1.
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分为序幕、历史背景、金田起义、建都天京等共9个部分,介绍了太平天国历史的全过程。其中率众发动金田起义的农民运动领袖是(?
?
?
?

A.关天培
B.曾国藩
C.洪秀全
D.洪仁玕
2.
“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这首《题太平天国战史》对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进行了评价。1851年,洪秀全在哪个地方发动起义并建号太平天国(?
?
?
?

A.金田
B.南京
C.永安
D.武昌
3.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创立“拜上帝会”
B.金田起义
C.永安建制
D.定都天京
4.
太平天国运动首先爆发在广西哪一个县的金田村(?
?
?
?
?)
A.蒙山县
B.桂平县
C.昭平县
D.临桂县
5.
下面是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
?

A.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B.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C.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革命纲领
6.
“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7.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场农民战争。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
?
?

A.创立“拜上帝教”
B.金田起义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定都天京?
8.
南京,古称金陵,六朝古都,中国的历史从这里转弯。这座城市不仅见证了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还目睹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关于这场农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前期颁布的纲领是《资政新篇》
B.运动失败的标志是天京事变
C.运动在军事上达到全盛的标志是永安建制
D.运动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9.
英法联军曾占领中国首都北京,火烧圆明园,但在签订条约后就撤回军队,真正威胁清帝国存亡的是内部的大乱。“内部大乱”指的是(?
?
?
?

A.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天京事变
D.光绪帝和西太后的权力之争?
10.
“太平天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外来文明的成果,体现出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变,它体现了工业革命后,半殖民地人民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抗争和对封建统治的质疑。”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
?
?

A.学习西方先进文明
B.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
C.是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D.由于农民阶级局限性而失败
11.
孙中山先生研究了太平天国之后,得出结论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该观点(?
?
?
?

A.基本否定太平天国
B.客观评价太平天国
C.高度肯定太平天国
D.片面评价太平天国
12.
下列太平天国的活动中,符合世界历史潮流的是(?
?
?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写成《资政新篇》?
13.
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中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你认为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

A.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
B.它与我国正在建立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
C.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理想
D.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它就会变为现实
14.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务使天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
A.要求人人分到土地
B.追求财富的绝对平等
C.要求大家都吃饱饭
D.追求社会公平的理想
15.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此材料本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
?
?
?

A.要求大家都吃饱饭
B.要求人人分到土地
C.追求金钱的绝对平等
D.追求社会公平的理想?
16.
下列文件属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的是(?
?
?
?

①《天朝田亩制度》
②《猛回头》
③《资政新篇》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17.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
?
?

A.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18.
1859年,洪仁玕提出了振兴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资政新篇》在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等;在政治方面,主张统一政令,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等。这反映了(?
?
?
?

A.农民阶级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B.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C.地主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要求
D.洪仁玕推翻清王朝腐朽统治的政治主张
二、
材料分析题?
19.
人民的抗争
材料一“中国在1842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旧税捐更重要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材料二“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风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后乃发兵扫北。”
材料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材料四“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洪仁玕自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3)材料三出自哪一文献?这一文献反映出农民怎样的愿望?
(4)材料四中的“妖”指的是什么?“洋人助妖”指的是什么?
(5)洪仁玕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人助妖”,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
20.
太平天国运动严重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对中国近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两广地区发生水灾、旱灾、虫灾,百姓无以为生,纷纷起来反抗。洪秀全利用宗教组织宣传发动民众,响应甚众,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
材料二: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了革命纲领,宣布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社会,规定粮食、钱财等一切物资都要上交圣库,民众不得自行支配。
材料三:太平天国虽以平等为号召,但实际上等级森严。洪秀全大肆分封洪姓族人,其他将领纷纷攀比,也要求封王。太平天国后期甚至不惜大规模甩卖王爵封号,总共封了2700多位“王”。由于封王建制无法解决内部纷争,最终引发领导集团内讧。
(1)根据材料一概括金田起义的原因。
(2)材料二中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是什么?你有何看法?
(3)结合材料二、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1.
阅读图片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下图。
材料二: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作……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
——《资政新篇》
材料三:孙中山说:“五十年前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专制,此等革命不算成功。”“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蒋中正说:“太平天国之战争,为十九世纪东方第一之大战。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胡适说:“‘洪杨太平天国’,使中国几十年来不曾恢复元气,是应该谴责的。?”
(1)材料一中的“天朝”是指哪个政权?该文献向人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理想社会?
(2)《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这两个文献哪个更符合时代潮流?为什么?
(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18
CABBD
ABDBA
BDDDD
CAB
二、
材料分析题
19.
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农民负担沉重。
1853年。
《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清政府;列强和清政府公开勾结成立洋枪队,镇压太平军。
不同意;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可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可能取得胜利。
20.
(1)自然灾害不断,民不聊生。
(2)《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千百年来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群众投入反清斗争有着积极作用;但是,这种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办法无法实施。
(3)领导者进取心减退,生活腐化,脱离广大将士;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内部发生权力斗争;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等原因。
21.
(1)太平天国。
描绘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3)《资政新篇》。
原因: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4)太平天国运动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