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壁虎借尾巴
【简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字、词,查找有关动物尾巴作用的资料。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重点学习3-5自然段,识字、写字、分角色朗读,了解不同小动物的尾巴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借助图画、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学会猜字音、字义。认识新偏旁“户字头”,会写“爬、房”。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图文结合,说说课文3-5自然段的主要情节。3.初步了解鱼、牛、燕子尾巴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图文结合,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从中懂得鱼、牛、燕子的尾巴各有不同作用。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导入
趣读儿歌,认识主人公小壁虎,揭题质疑。
新授
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初读要求,检查反馈。2.结合插图找到相应的自然段,指名读每幅插图的内容。3.感知故事主要内容。探究二:河边求借,感情朗读。1.学习第3自然段,划出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2.指导学生读好对话。3.说话练习:小壁虎爬到(),向()借尾巴,()要用尾巴来()。4.小结学习方法:划出对话,感情朗读,说话练习。探究三:学法迁移,继续求借。1.学法迁移,同桌合作学习第4、5自然段,2.交流第4自然段学习。(1)出示图文,校对划出的对话。(2)同桌分角色练读对话,指名两组同学进行展示,评价。(3)指导说话。3.汇报第5自然段学习。(1)师生合作读,理解“掌握方向”。(2)说话练习。4.拓展学习,创编故事。
练习
1.游戏情境复习本课生字。2.书写2个半包围结构的生字:“房、爬
”。
小结
我们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又认识了很多生字宝宝。我们还采用“划出对话,感情朗读,说话练习”的方法重点学习了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知道不同小动物的尾巴作用是不相同的。三次都没有借到尾巴的小壁虎又该怎么办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作业
1.基础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2.拓展作业:了解小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任选一个小动物,模仿课文3-5自然段,创编故事。
【详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字、词,查找有关动物尾巴作用的资料。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重点学习3-5自然段,识字、写字、分角色朗读,了解不同小动物的尾巴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借助图画、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字音、字义,认识新偏旁“户字头”,会写“爬、房”。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图文结合,说说课文3-5自然段的主要情节。
3.初步了解鱼、牛、燕子尾巴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图文结合,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从中懂得鱼、牛、燕子的尾巴各有不同作用。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儿歌,认识小壁虎。
小壁虎,墙上爬,
四条腿,长尾巴,
苍蝇蚊子都怕它,
见到马上逃走啦!
2.指名说说对小壁虎的了解,借助图片识记“壁”和“墙”。
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土”,最早的时候,墙壁是用泥土垒起来的,所以都有一个土字。
3.
范读课文1.2自然段,了解借尾巴的原因。
(1)出示课文1.2自然段,范读,学习生字“咬、断”。
(2)揭示课题,质疑问难。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童话故事《小壁虎借尾巴》。请你看看壁虎的外形,再读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他跟谁借尾巴?后来借到了吗?……)
设计意图:
由朗读儿歌导入,认识主人公小壁虎。图文结合,识记生字,降低了理解难度。质疑问难,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课文。
二、新授
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初读要求:
(1)借助拼音和图片大声自由读课文。
(2)在课文中圈出不认识的字,和同桌猜猜它们的读音。
(3)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找找对应的插图。
2.检查反馈:
(1)出示本课生字,按前后鼻音,翘舌音的规律读。
(2)全班交流识字、猜字方法,师生互相补充,提炼识字方法:
①借助图画猜读生字:墙
壁
房(学习新偏旁“户字头”)
②利用“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猜读生字:蚊、咬、赶、房、转、您
③联系上下文:
傻
断
拨
甩
(3)出示本课生字所组成的词语,领读,齐读。
3.结合插图找到相应的自然段,指名读每幅插图的内容。
4.整体感知:说说读了课文后,你都知道了什么?(结合课前质疑)
小壁虎的尾巴(
)了,它向(
)、(
)和(
)借尾巴,但都没有借到。
梳理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板书:小鱼
老牛
燕子
设计意图:
提供充足的时间,调动学生多种猜读手段,交流猜读的方法,分享独立识字的快乐。通过图文对照读,将“图”与读“文”进行互动结合,在学生的意识中进行图文重构的思维再现,并结合故事内容进行填空,初步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探究二:河边求借,感情朗读。
1.
提问: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写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3.4.5自然段)
2.
自由读第3自然段,用横线划出小壁虎的话,用波浪线划出小鱼的话。
3.
校对内容,男生和女生合作读对话。
(1)小壁虎的话指导学生读出恳求的语气,可把重音放在“借给我”三个字上。“您”、“姐姐”突出小壁虎非常有礼貌。
(2)小鱼的话强调“拨水”一词,用动作来理解“拨”。
4.
说话练习。读了这段话,我们知道了:小壁虎来到(小河边),向(小鱼)借尾巴,小鱼要用尾巴来(拨水)。
板书:拨水
5.小结学习方法:划出对话,感情朗读,说话练习。
连环画课文的特点在于“图”“文”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教师重点关注课文的朗读及图文的对照,更是将图文与表达相互结合,拓展有序表达的思维逻辑培养。
探究三:学法迁移,继续求借。
1.同桌合作学习第4、5自然段。要求:划,读,说。
导语:没有借到尾巴,小壁虎多难过啊!但是他不灰心,继续爬呀爬,他看见了——
2.学习第4自然段
(1)出示图文,校对划出的对话。
(2)同桌分角色练读对话,指名两组同学进行展示,评价。
提示:读老牛的话时,声音适当低沉些。
(3)读后交流,说说老牛为什么拒绝小壁虎?
了解牛尾巴的作用,做动作理解“甩”。
(4)说话练习:小壁虎爬到(),向()借尾巴,()要用尾巴来()。
3.自主学习第5自然段。
(1)导语:小壁虎爬呀爬,他多么希望有合适的尾巴借给他呀!这次他碰见了——燕子。
(2)师生合作读。
(3)理解“掌握方向”:燕子的尾巴就像船的舵,飞机的尾翼,能起到平衡身体、掌握方向的作用。燕子阿姨尾巴向西摆,她就会向东飞,尾巴向东摆,她就向西飞。这就是“掌握方向。”
(4)说话练习:小壁虎爬到(),向()借尾巴,()要用尾巴来()。
4.说话训练: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完整说话训练。
5.拓展。
(1)说说不同不同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教师相机出示资料。
(2)创编故事:小壁虎还会向谁借尾巴呢?结果会怎么样呢?
设计意图:
在读好对话的基础上,借助句式能使学生较快地了解动物们尾巴的作用,借助句式也能帮助学生把话说得清楚、明白。3-5自然段结构相同,教学时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4-5自然段进行学法迁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练习
1.游戏情境复习本课生字。(小壁虎捉蚊子)
2.书写田字格中的2个半包围结构的生字:“房、爬
”。
(1)识记“房、爬
”的字形。
爬:半包围结构,形声字,爪和巴合起来表示“动物身体趴在地面上,用爪子贴着地面移动身体。”
房:半包围结构,形声字,注意新偏旁“户字头”。
(2)指导“房、爬
”的书写。
爬:“爪”的一捺要写得舒展,“巴”字紧贴着捺。
房:注意半包围字的书写规则,“方”要写得饱满,一横伸出“户字头”。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出示评价单。(结构匀称☆
书写美观☆)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半包围结构生字书写的顺序和特点,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再通过教师示范写,提示书写要求,让学生更加明确写字的要点,从而提高学生书写的质量。
四、小结
我们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又认识了很多生字宝宝。我们还采用“划出对话,感情朗读,说话练习”的方法重点学习了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知道不同小动物的尾巴作用是不相同的。三次都没有借到尾巴的小壁虎又该怎么办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作业
1.基础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
2.拓展作业:了解小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任选一个小动物,模仿课文3-5自然段,创编故事。
设计意图:
借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朗读课文3-5自然段,一边梳理情节,一边了解故事内容,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拓展结合生活中不同小动物的尾巴及作用,模仿创编故事,就是激发学生将所学知识化为自己显性的语言表达,提升表达的思维逻辑。
【板书设计】
21.
小壁虎借尾巴
小鱼
摇
拨水
老牛
甩
赶蝇子
燕子
摆
掌握方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