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壁虎借尾巴
【简案】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复习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1、2、6、7自然段,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小壁虎的心情变化,了解壁虎尾巴的神奇之处。
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生字词,认识新偏旁“车字旁”,正确书写“捉、姐”、“条、您、草”5个生字。2.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3.了解小壁虎尾巴的神奇及其作用,感受知识性童话故事的语言魅力和丰富想象。
教学重点
借助词语、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回顾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通过朗读感受小壁虎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了解小壁虎尾巴的特点及其作用,感受知识性童话故事的语言魅力。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导入
1.开火车复习课文生字词,再去掉拼音读。2.回顾课文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提取关键信息说话。
新授
探究一:尾巴难借,感受难过。1.学习第6自然段,感受小壁虎借不到尾巴难过的心情。2.回读课文第1.
2自然段。小壁虎觉没有尾巴是样子很难看,心情很难过。3.想象说话:小壁虎会不会继续去借尾巴呢?探究二:尾巴再生,体会高兴。1.图文对照,指名读第7自然段,识记生字“转”。。2.指导分角色表演读。3.探究小壁虎尾巴的神奇之处。探究三:拓展思考,探索作用。1.自由读一读补充资料,说一说壁虎尾巴的特点和作用。2.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练习
1.儿歌语境复习本课生字词。2.指导书写田字格中上下结构的3个生字:“条、您、草”。3.指导书写田字格左右结构的2个生字:“捉、姐”。
小结
学习了这篇有趣的科学知识小童话,我们增长了许多的科学知识,了解了不同小动物的尾巴作用是不同的。小朋友们也可以留心观察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可以把有趣的知识编成有趣的童话故事,还可以将故事的主要情节画出来。
作业
1.基础作业:借助文中的插图,将“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分享给他人,别忘记重点介绍下小壁虎神奇尾巴的特点和作用哦!2.拓展作业:做个小小调查员,通过查阅资料和向别人请教,了解其他动物尾巴的样子和作用。有条件的用图文形式记录,全班交流。
【详案】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复习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1、2、6、7自然段,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小壁虎的心情变化,了解壁虎尾巴的神奇之处。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认识新偏旁“车字旁”,正确书写“捉、姐”、“条、您、草”5个生字。
2.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3.了解小壁虎尾巴的神奇及其作用,感受知识性童话故事的语言魅力和丰富想象。
【教学重点】
借助词语、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回顾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通过朗读感受小壁虎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了解小壁虎尾巴的特点及其作用,感受知识性童话故事的语言魅力。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课文生字词,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
2.借助词语,串讲故事,回顾课文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
导语: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鱼、老牛、燕子这三种动物的尾巴作用都有不同的作用。现在你们能看着这几个词,选择其中一组来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吗?
小河边
摇着尾巴
游来游去
拨水
大树上
甩着尾巴
吃草
赶蝇子
房檐下
摆着尾巴
飞来飞去
掌握方向
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承接前文学习,以词语为脚手架串讲故事,搭建了语言实践运用的平台,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增长。
2、新授
探究一:尾巴难借,感受难过。
1.学习第6自然段。
(1)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用一个词语形容他借不到的心情。
请通过朗达表达此时难过的心情,评价。
(2)“爬呀爬”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说明了什么?
(3)小壁虎觉得自己没有了尾巴是什么样子的?(难看)
2.回读课文第1.
2自然段。
(1)小壁虎怎么丢掉尾巴的?齐读1.2自然段。
(2)指导句子“没有尾巴多难看!”,感受感叹句的作用。
(3)想象说话:小壁虎会不会继续去借尾巴吗?
学生自由表达,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和想象,言之有理即可。
预设1:会。没有尾巴太难看了,他会继续找其他小动物借尾巴。
预设2:不会。小壁虎通过和小鱼、老牛和燕子借尾巴,发现不同动物的尾巴作用是不同的,即使借到了也不适合小壁虎。
设计意图:
关注文本之间的联系,课文第2自然段小壁虎没有尾巴,第6自然段写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心情都很难过。想象说话与结局的出乎意料相辅相成,也能和文本故事的启示相联系,感受知识性童话故事的趣味。
探究二:尾巴再生,体会高兴。
1.图文对照,指名读第7自然段。
识记生字“转”:认识新偏旁“车子旁”,区分“转”的不同读音,做一做转身的动作。
2.指导分角色表演读。
(1)关注“啦”和感叹号,读出小壁虎的惊喜。
(2)抓住“笑”和“傻孩子”2个词,读好小壁虎妈妈的话,感受妈妈的温柔和对小壁虎的疼爱。认读“傻”字。
3.探究小壁虎尾巴的神奇之处。
说说小壁虎尾巴神奇在哪里?聚焦“我长出了一条新尾巴!”,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
设计意图:
结合角色的对话演读,感受小壁虎内心的喜悦,与前面难过的心情作了明显的对比。结合开放式问题的提问,激发孩子去思考童话语言的魅力,以及其情节的出乎意料。
探究三:拓展思考,探索作用。
1.说一说壁虎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1)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可以断尾巴,也可以再生。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有类似的功能吗?(蚯蚓、蜥蜴)
(2)补充资料为什么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呢?
2.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
学习资料拓展,理解小壁虎尾巴不仅能够帮助小壁虎爬行,还能在危急时刻自我保护,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拓宽知识面,激发求知欲望。
三、练习
1.出示本课要求写的5个生字,按结构分分类。
2.指导书写田字格中上下结构的3个生字:“条、您、草”。
条:上放下收。第二笔横短撇长,与捺对称,收笔在横中线。上下穿插。
您:上长下短。上部左右靠近,心字底是呈扁势。
草:草字头位于上半格中间。“日”字较扁,最后一横紧贴横中线下方。第八笔横为主笔,要舒展。
3.指导书写田字格左右结构的2个生字:“捉、姐”。
捉: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第九笔撇的收笔穿插到提的下方,最后一笔捺写得较舒展。
姐:左窄右宽,女字旁靠近竖中线,第四笔竖位于竖中线右边,最后一横起笔穿插在左边点的下方。
4.教师范写,明确书写要点,出示评价单。(结构匀称☆
书写美观☆)
5.学生练写,评价反馈。
设计意图:
因为本课是本册教材最后一课,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左右结构生字和上下结构生字书写的顺序和特点,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识记和练写,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写字的能力。
四、小结
学习了这篇有趣的科学知识小童话,我们增长了许多的科学知识,不同小动物的尾巴作用是不同的。小朋友们也可以留心观察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可以把有趣的知识编成有趣的童话故事,还可以将故事的主要情节画出来。
五、作业
1.基础作业:
借助文中的插图,将“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分享给他人,别忘记重点介绍下小壁虎神奇尾巴的特点和作用哦!
2.拓展作业:
做个小小调查员,通过查阅资料和向别人请教,了解其他动物尾巴的样子和作用。有条件的用图文形式记录,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
借助插图将故事分享给他人听,旨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思维逻辑。结合对小动作尾巴特点和作用的认知,丰富积累科学知识,运用积累的科学知识编一编、画一画,分享交流,让学生爱上讲故事。
【板书设计】
21.
小壁虎借尾巴
小鱼
摇
拨水
老牛
甩
赶蝇子
燕子
摆
掌握方向
壁虎
断
保护自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