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酸与碱
第2节
重要的酸(第1课时)
课堂笔记
一、“三酸”
人们常说“三酸两碱”中的三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二、盐酸
1.
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无色透明。
2.
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是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液滴。
3.
工业盐酸因含氯化铁等杂质呈黄色。
三、硫酸
1.
浓硫酸是无色、黏稠、油状的液体,难挥发,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的热,因此稀释时应“
入
,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2.
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__
性,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3.
浓硫酸滴到纸上,纸片会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__性。同时具有强____________性,皮肤或衣服沾上浓硫酸,应立即用
吸干,再用大量____________冲洗,然后涂上3%~5%的____________
溶液。
课时训练
A组
基础训练
1.
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上贴有的标志是(
)
2.
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
浓硫酸使纸张变黑,体现的是其吸水性
C.
稀盐酸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D.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
四位同学在一起讨论刚学习的某种物质,请根据他们的讨论判断该物质是(
)
A.
H2O
B.
H2SO4
C.
HCl
D.
CaO
4.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5.
一瓶没有盖瓶塞的浓盐酸和一瓶没有盖瓶塞的浓硫酸,一段时间后,下列关于两者溶质质量分数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水分蒸发)(
)
A.
都变大
B.
都变小
C.
浓盐酸变小,浓硫酸变大
D.
浓盐酸变大,浓硫酸变小
6.
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氯化氢
D.
氨气
7.
小明同学想除去卫生间地面瓷砖上的铁锈痕迹,他选择了一种最适宜的物质对铁锈进行了预先处理,你认为这种物质应是(
)
A.
食盐水
B.
汽油
C.
白醋
D.
洗衣粉
8.
实验室为了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让制取的气体先后经过甲、乙两装置。下列关于甲、乙两装置导管的连接方式正确的是(
)
A.
a接c
B.
a接d
C.
b接c
D.
b接d
9.
如图,小试管中盛有几毫升水,与大试管连通的U形管内装有少量的水(已染成红色)。如沿小试管壁小心地慢慢注入3mL浓硫酸,静置片刻后,U形细玻璃管中可观察到液面(
)
A.
左高右低
B.
左低右高
C.
左右一样高
D.
来回振动
10.
在一台处于平衡的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中,分别放置两个等质量的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敞口烧杯,过一段时间后,天平会(
)
A.
左端下沉
B.
右端下沉
C.
仍处于平衡
D.
无法判断
11.
如图是两种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稀释浓硫酸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2)图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
(3)图B中锥形瓶内产生的现象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把小木棍、蔗糖等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生成水。
(1)用小木棍蘸取浓硫酸少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上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
(2)在蔗糖(C12H22O11)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如果蔗糖完全脱水,则生成C和H2O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13.
如图所示,一个倒置的烧杯内放置甲、乙两个小烧杯。甲杯中盛有浓盐酸,乙杯中盛有紫色石蕊试液。一段时间后将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浓硫酸代替浓盐酸做上述实验,____________观察到相同的现象(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
自主提高
14.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测定浓硫酸吸水性的有关数据,绘制成如图的函数图像,其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①溶质的质量分数;②溶液的质量;③溶液的体积;④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5.
如图所示是某科学兴趣小组所做的硫酸与水混合的两个实验装置。在两个相对密封的试管中各连着一个气球,实验一试管壁上用蜡粘着一小纸片,实验二漏斗内的水中加有少量红色的有机染料。
(1)在常规实验操作中,实验____________的操作正确。
(2)当打开实验一中的漏斗活塞后,硫酸可顺着试管壁缓缓流下。一段时间后可发现,粘在试管上的小纸片将会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打开实验二中的漏斗活塞后,加有红色染料的水可顺着试管壁缓缓流下,并集中在浓硫酸的上层。一段时间后可发现,浓硫酸飞溅,红色液体逐渐转变为黑色,这是因为浓硫酸使有机染料发生了脱水炭化,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2节
重要的酸(第1课时)
【课堂笔记】
一、H2SO4
HNO3
HCl
三、1.
酸
水
2.
吸水
3.
脱水
腐蚀
布
水
碳酸氢钠
【课时训练】
1—5.
BBBCB
6—10.
DCABB
11.
(1)A
(2)搅拌,使热量及时散失
(3)酸液飞溅;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且水的密度小于浓硫酸,会浮于硫酸上,热量无法散失,使水沸腾
12.
(1)炭化、变黑
(2)2∶1
8∶11
13.
乙杯中溶液变红色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分子进入乙杯中形成酸
不能
浓硫酸无挥发性
14.
C
15.
(1)一
(2)脱落
浓硫酸遇水会放热,使蜡熔化
(3)脱水性第2节
重要的酸(第3课时)
课堂笔记
1.
酸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
。
(1)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1)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现象:产生____________色沉淀,且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应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用于检验Cl-的存在。
(2)稀硫酸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现象:产生____________色沉淀,且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应用:Ba(NO3)2溶液和稀硝酸用于检验SO2-4
的存在。
课时训练
A组
基础训练
1.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可以观察到鸡蛋冒气泡,该气泡的主要成分是(
)
A.
H2
B.CO2
C.O2
D.
N2
2.
X可以发生如下反应:X+酸→盐+水,X不可能是(
)
A.
氧化铜
B.
氢氧化钙
C.
氢氧化钠
D.
碳酸钠
3.
(温州中考)为研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小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4.
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5.
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和至中性,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应加入的试剂是(
)
A.
石灰石粉末
B.
生石灰
C.
石灰水
D.
纯碱
6.
酸具有通性是因为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缘故;不同的酸还具有不同的个性,是因为酸根离子不同的缘故。下列酸的性质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
酸能与锌粒反应生成气体
B.
稀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
醋酸能除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D.
稀盐酸能除铁锈
7.
稀盐酸中混有少量的硫酸,为了除去硫酸,可加入适量的(
)
A.
铁屑
B.
氯化钡溶液
C.
硝酸银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8.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2-3
B.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2-4
C.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呈碱性
D.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9.
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O+HCl。请选择一种试剂来区分蒸馏水和自来水(
)
A.
酚酞试液
B.
氯化钡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10.
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
)
加入的物质
酚酞试液
Fe2O3粉末
BaCl2溶液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无明显现象
A.
稀盐酸
B.
稀硫酸
C.
NaOH溶液
D.
Na2CO3溶液
11.
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B段的化学反应为Fe2O3+6HCl2FeCl3+3H2O
B.
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C.
C点反应结束
D.
E点温度大于A点
12.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均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方法
A.
Na2SO4(NaOH)
稀硫酸
加过量的稀硫酸、蒸发结晶
B.
NaCl(Na2CO3)
BaCl2溶液
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
C.
KCl(K2CO3)
稀盐酸
加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D.
CaO(CaCO3)
稀盐酸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13.
如图为某同学对硫酸性质的知识归纳,请你帮他梳理下列知识。
(1)若盐为BaCl2溶液,则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若M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可以利用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这一性质除去铁锈,请你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M还可以为____________(填写物质类别)。
(3)若金属为Fe和Zn,将质量相等的两种金属放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过量稀硫酸中,____________(填“Fe”或“Zn”)与硫酸反应最终得到的溶液质量更大。
B组
自主提高
14.
(海南中考)某工业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请回答:
(1)将该盐酸敞口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3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该盐酸因含有少量Fe3+而显黄色(其他杂质忽略不计)。现取少量样品,与适量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实验测得,反应后溶液中的H+和NO-3的个数比为91∶94,则该盐酸中Fe3+和Cl-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
15.
(宜昌中考)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取25克含碳酸钙的大理石,于烧杯中缓慢加入稀盐酸,(大理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
(1)25克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第2节
重要的酸(第3课时)
【课堂笔记】
1.
酸
(1)2HCl+CaCO3CaCl2+H2O+CO2↑
(2)H2SO4+Na2CO3Na2SO4+H2O+CO2↑
2.
(1)HCl+AgNO3AgCl↓+HNO3
白
(2)H2SO4+Ba(NO3)2BaSO4↓+2HNO3
白
【课时训练】
1—5.
BDABA
6—10.
BBCDA
11—12.
DC
13.
(1)生成白色沉淀
(2)Fe2O3+3H2SO4Fe2(SO4)3+3H2O
碱
(3)Zn
14.
(1)小于
(2)1∶94
15.
(1)20
(2)设生成氯化钙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___________
111
44
20g___________
x
y
,x=22.2g,y=8.8g,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1.1%第2节
重要的酸(第2课时)
课堂笔记
一、酸的通性
1.
酸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____
,无色酚酞____________。
2.
酸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活动性排在H前面的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酸能与某些____________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是红棕色固体溶解,溶液变成黄色;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是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4.
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酸能与某些盐发生反应生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
二、酸具有共性的原因
酸之所以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________。
课时训练
A组
基础训练
1.
欲把稀硫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三种无色溶液鉴别出来,应选择
(
)
A.
紫色石蕊试液
B.
无色酚酞试液
C.
紫色石蕊试液和氯化钡溶液
D.
pH试纸
2.
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
A.
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
苯甲酸溶液能与铜反应生成氢气
C.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苯甲酸溶液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3.
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
B.
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C.
铁钉的质量增加
D.
溶液的质量增加
4.
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
)
①X+碱→盐+H2O
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
A.
CaO
B.
CO2
C.
NaOH
D.
H2SO4
5.
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
A.
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
都能电离出酸根离子
C.
都能电离出氢离子
D.
都含有氢元素
6.
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
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
C.
醋酸在水溶液里能电离出H+
D.
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7.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其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
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
D.
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8.
如图是小柯同学在复习科学时,构建酸通性的“手掌图”,其中五个手指表示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的五类物质。
(1)无名指上漏填的一类物质是____________。
(2)若利用铜来制取硫酸铜,常用的方法是:铜氧化铜硫酸铜。请你写出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小王和小张两位同学对实验探究有一定的心得,以下是他们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录,请你参与探究并完成相关的问题:
小王根据图1的操作进行实验:
(1)甲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乙中随着稀盐酸的滴加,图2能正确表示这个变化过程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小王认为,当乙中溶液颜色刚好变成无色时,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呈中性。
(4)小张实验: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再滴入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小张认为盐酸和氢氧化钠刚好完全反应。小王认为小张的实验设计思路不合理,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实验室中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
称量10g粉末状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量取45mL稀硫酸分三次加到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的体积(mL)
15
15
15
生成氢气的质量(g)
m
0.04
0.02
试求:
(1)m的数值为____________。
(2)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B组
自主提高
11.
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氧化铜的容器中
B.
m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
m点和n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不相等
D.
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12.
向盛有10g某Cu—Al合金样品的烧杯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测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09.4g。则该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
A.
73%
B.
54%
C.
46%
D.
27%
13.
现有Mg和MgO的固体混合物3g,经测定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向固体混合物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有气泡产生
B.
生成MgCl2的质量为9.5g
C.
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D.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MgCl2
参考答案
第2节
重要的酸(第2课时)
【课堂笔记】
一、1.
红色
不变色
2.
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
3.
金属
Fe2O3+6HCl2FeCl3+3H2O
CuO+H2SO4CuSO4+H2O
4.
NaOH+HClNaCl+H2O
5.
新盐
新酸
二、H+
【课时训练】
1—5.
CBCDC
6—7.
BD
8.
(1)碱
(2)H2SO4+CuOCuSO4+H2O
9.
(1)无色溶液变成红色
(2)D
(4)当盐酸滴加过量呈酸性时,滴加酚酞也不变色,所以不能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刚好完全反应
10.
(1)0.04
(2)设锌的质量为x,则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0.04g+0.04g+0.02g=0.1g,
Zn+H2SO4ZnSO4+H2↑
65___________
2
x___________
0.1g
,x=3.25g,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100%=67.5%。
11—13.
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