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预习全程设计
名师全程导学
案例全程导航
训练全程跟踪
第二课
时氧
化剂
和还
原剂
第一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一、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1)氧化剂和还原剂
①氧化剂: 电子(或电子对 )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本身被 .
②还原剂: 电子(或电子对 )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本身被 .
(2)氧化性和还原性
①氧化性:氧化剂在反应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②还原性:还原剂在反应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得到
偏向
降低
还原
失去
偏离
升高
氧化
一种物质若具有氧化性,则不具有还原性,反之亦
然,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提示:不正确.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与物质的性质有关,有些物质只具有氧化性,如F2,有些物质只具有还原性,如K、Ca等,也有些物质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如SO2在反应SO2+2H2S===3S↓+2H2O中表现氧化性,而在反应2SO2+O2??2SO3中表现还原性.
(3)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①氧化产物:还原剂被 生成的物质.
②还原产物:氧化剂被 生成的物质.
2.常见氧化剂
(1)非金属单质(如O2、 等).
(2)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浓硫酸、 、 、
等).
氧化
还原
Cl2
HNO3
KMnO4
FeCl3
3.常见还原剂
(1)活泼或较活泼金属单质(如 、 、Fe等).
(2)某些非金属单质(如 、 等).
二、氧化还原反应与科学、技术、社会
1.列举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 、 等.
2.列举氧化还原反应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
、 等.
Al
Zn
C
H2
金属的
冶炼
电镀
燃料的燃烧
易燃物的自燃
食物的腐败
钢铁的锈蚀
你知道工业炼铁的原理吗?该反应属于何种基本反
应类型?
1.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就是氧化剂. ( )
提示:错误,因为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应是反应中的还原剂.
2.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 )
提示:错误,因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氧化剂,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3.Zn、Fe、C、CO、Cl2都是常见的还原剂. ( )
提示:错误,因Cl2在反应中一般作氧化剂.
4.Fe3+、KMnO4、O2等都是常见的氧化剂. ( )
提示:正确.
一、氧化还原反应中各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
氧化剂和还原剂可形象的表示为:
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1)示例
(2)使用时需注意
①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同种元素.
②在“桥”上标明电子“得到”与“失去”,且得到与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电子对的偏移也按得失处理.
③电子转移数以a×be-形式表示,a表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子个数,b表示每个原子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数,当a=1或b=1时,要省略.
④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仅表示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
2.单线桥法
表明不同元素原子间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情况,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到”、“失去”字样.
(1)示例
(2)使用时需注意
①单线桥必须画在反应物中.
②箭头指向得电子元素,箭尾指向失电子元素.
③不需要写“失去”、“得到”.
(1)对于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不论是用双线桥法还是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其数目是不变的.
(2)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氧化剂得到电子数目=还原剂失去电子数目,不要误认为电子转移的数目是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目的加和.
三、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
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可写成通式: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则: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判断
一般的说,氧化剂含有较高价态的元素,还原剂含有较低价态的元素.变价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可记忆为:“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其一般的反应规律是:“上左下右可反应,隔之愈远愈易行.”
金属单质一般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但其还原性强弱与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只与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
考查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判断—————
[例1] 氢化钙可作为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Ca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CaH2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1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Ca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反应中只有氢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其余元素化合价均未变化.生成物Ca(OH)2中的氢为+1价,这两个氢原子一定来自H2O分子,而H2O中共4个+1价的氢原子,显然H2O中另一部分氢必然得电子被还原.H2分子是由CaH2中-1价H元素被氧化和一部分H2O中+1价的H元素被还原而生成的.由此可得,B、C、D项正确,A项不正确.
[答案] A
[关键一点]
CaH2中氢的化合价为-1价,对这一点可从金属活动性顺序来理解,由于钙元素是活动性非常强的元素,所以在与氢元素结合成为化合物时,钙原子就可提供电子给氢原子,从而使氢元素为-1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氧化剂本身发生氧化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氧元素参加
C.在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D.氧化反应一定先于还原反应发生
答案:C
考查点二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可根据每个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判断.对于A项SO2是还原剂,Fe2+是还原产物,还原性SO2>Fe2+,A项正确;B项中SO2是还原剂,HI是还原产物,还原性SO2>I-,B项正确;C项中Fe2+是还原剂,I-是还原产物,还原性为Fe2+>I-与已知信息矛盾,C项错误;D项中SO2是还原剂,H2O2是氧化剂,还原性SO2>H2O2,D项正确.
[关键一点]
左强右弱规律一般来说需要比较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离子分别属于反应方程式的两侧,则氧化性或还原性:左>右,这就是比较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左强右弱规律.
在含有Cu(NO3)2、Mg(NO3)2、AgNO3的溶液中加入
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 ( )
A.Mg B.Cu
C.Ag D.H2
答案:C
解析: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Cu2+、Mg2+、Ag+、H+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g+>Cu2+>H+>Mg2+,故混合液与锌粉反应时,首先置换出Ag.
考查点三 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例3] 指出化学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指出哪种物质是氧化剂,哪种物质是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分子个数之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氧化剂是KClO3,还原剂是HCl,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5
[关键一点]
不同价态的同一元素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是:化合价“只靠拢,不相交”.如:判断反应H2S+H2SO4(浓)===SO2↑+S↓+2H2O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根据上述规律,氧化产物是S,还原产物是SO2,如把氧化产物判断为SO2,还原产物判断为S,即出现了化合价的交叉现象,是错误的.该规律可用数轴表示如下:
用双线桥标明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1)Cl2+2NaOH===NaCl+NaClO+H2O
(2)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