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对韵歌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识字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读熟韵文,感悟韵律美。3.体会韵文和诗歌意境,感受大自然之美。
重点难点
1.认识对、云、雨、风、花、鸟、虫”7个字。2.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写“虫、云、山”三个生字。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学生)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设
计
教
与
学
活
动
方
法
意
图
二
次
备
课
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1)屏显第一句,指生朗读。(2)出示“对”字。个别读,齐读。(3)认识“对”字的部首,指导书空。(4)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5.指导学习“云”“山”“虫”。(1)出示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图片:图上有云、山、虫),让学生猜一猜这是文中的哪一句?不知道的可以看一看课文。(2)学生汇报这是哪一句,并齐读。(3)交流画了哪几个生字。(4)指生领读这三个生字。重点指导“云”和“虫”。(5)巩固生字的读音,做贴字游戏。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读,读后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再指名读生字卡片,读对的就把卡片奖励给他,让他把生字贴在拼音下面,其他同学当裁判共同参与。6.理解词语。(1)出示最后一句,指生朗读。(2)去掉“对”字,再指生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3)理解“山清水秀”的意思。①出示课件。(播放春季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②学生交流欣赏感受。教师启发: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的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③介绍家乡山清水秀的地方。(4)理解“桃红柳绿”。①出示图片,看图片读词。②说一说:(
)的桃花,(
)的柳树。③齐读最后一行。去掉“对”字再读。④个别读,齐读。三、诵读课文,读准字音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同桌合作相互检查朗读情况。
4.指名读。
5.男女生以对对子的方式诵读课文。四、课堂小结今天的你有什么收货吗?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此环节因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课前布置孩子动手搜集生活中的资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为新课做铺垫,有着一举多得的作用。语文知识的学习贵在“积淀”。学生在一一对应的对韵吟诵中,再一次巩固识字,既高效地完成了识字的任务。此环节的设计重视突出识字教学。教师出示美丽的图片,并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有效避免了学习的枯燥,使教学变化灵活,生动活泼。去“对”字,把“山清水秀”“柳绿桃红”变成新的创新形式。这不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而且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积累成语、诵读成语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会对韵歌的韵律美,体验事物之间对应的奇妙感觉,促进积累。拓展的课外对子,更能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文化积淀。
作业设计
1.认识对、云、雨、风、花、鸟、虫”7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读熟韵文,感悟韵律美。
板书设计
对韵歌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