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 重力与弹力 课堂达标训练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第一节 重力与弹力 课堂达标训练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28 13:4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第一节
重力与弹力
课堂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向下的
B.把空气中的物体浸入水中,物体所受重力变小
C.挂在绳上静止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对它的拉力
D.同一物体在地球上各处所受重力大小不一定相同
2.一个重20
N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是小车所受外力F的图示,所选标度都相同,则对于小车的运动,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F1和F2
B.F1和F4
C.F1和F3、F4
D.都不相同
4.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只有重心处才受到重力作用
B.球体的重心一定在球心处
C.物体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小于它静止时受到的重力
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无论其运动状态如何,所受重力都一样大
5.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发生形变时,其重心位置一定不变
B.物体升高时,只要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不变,其重心在空中的位置一定不变
C.将物体悬挂起来平衡时,重心必在悬点的正下方
D.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必在其几何中心处
6.下列各图中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P、Q两球之间不存在弹力的是(  )
7.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所受的重力在地球各处都相等
B.物体静止时,对支持物的压力大小与重力相等
C.用细线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物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的直线上
D.重心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8.关于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它的重心设计巧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心在不倒翁的几何中心上
B.不倒翁的重心很高
C.不倒翁的重心很低
D.不倒翁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9.一轻弹簧原长为10
cm,在它的下端挂一个重为4
N的物体时,弹簧的长度为12
cm,在弹性限度内若在它的下端挂一个重为8
N的物体时,弹簧的长度应为(  )
A.24
cm
B.20
cm
C.15
cm
D.14
cm
10.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测力计,弹簧劲度系数为k,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的O点,下端悬挂一个光滑的轻质定滑轮。A、B两重物用一跨过滑轮的轻绳相连接,重物A静止于地面上,设A、B两重物的重力分别为GA和G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物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A
B.弹簧的伸长量为
C.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GA+GB
D.轻绳所受到的拉力为GB
11.一根大弹簧内套一根小弹簧,大弹簧比小弹簧长0.20
m,它们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自由,如图甲所示。当加力压缩此组合弹簧时,测得力和弹簧压缩距离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是(设大弹簧劲度系数为k1,小弹簧劲度系数为k2)(  )
A.k1=100
N/m,k2=200
N/m
B.k1=200
N/m,k2=100
N/m
C.k1=100
N/m,k2=300
N/m
D.k1=300
N/m,k2=200
N/m
二、多项选择题
12.(多选)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F=kx可知,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x成正比
B.由k=可知,劲度系数k与弹力F成正比,与弹簧的形变量x成反比
C.弹簧的劲度系数k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的大小无关
D.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大小
13.(多选)如图所示,两辆车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D.物体只有重心受重力作用,其他部分不受重力作用
14.(多选)
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根据图像判断,正确的结论有(  )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
B.弹簧的原长为6
cm
C.弹簧伸长8
cm时,弹力为2
N
D.当弹力为4
N时,弹簧长度为10
cm或2
cm
三、非选择题
15.某同学在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时,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1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l1=________
cm。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l2、l3、l4、l5。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50
g,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F2=________N(当地重力加速度g取9.8
m/s2)。要得到弹簧伸长量x,还需要测量的是________。
16.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的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求上述过程中下面的木块移动的距离。
17.一根轻弹簧的伸长量x跟所受的外力F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1)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
(2)若弹簧原长l0=60
cm,当把弹簧压缩到40
cm长时,需要多大的压力?
(3)如果用600
N的拉力拉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原长同上),弹簧长度l是多少?
答案与部分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但不一定是垂直于接触面向下,比如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并不垂直于斜面,A项错误;重力G=mg,其大小只和质量、重力加速度g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B项错误;绳子对物体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两者的施力物体不同,不是同一个力,C项错误;由于重力加速度随着纬度、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同一物体在地球上各处所受重力大小不一定相同,D项正确
2.A 
[解析]B、C选项图示中重力的方向错误,应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于斜面向下或平行于斜面向下,B、C错误,A正确;D选项中标度为5
N,则图示中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10
N,D错误
3.B 
[解析]判断作用效果是否相同,应从力的三要素,即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去考虑,三要素相同则作用效果相同,力沿其作用线平移时作用效果不变,选项B正确
4.D 
[解析]物体上各个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A错误。重心不仅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还与质量分布有关,所以球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球心处,B错误。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则知物体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等于它静止时受到的重力,C错误。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g相同,物体的重力G=mg相同,D正确
5.C 
[解析]物体的重心位置和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形状变化,重心位置可能要发生变化,A错误;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不变,物体升高时,其重心在空中位置可能升高,B错误;用一绳子把一个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此时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拉力和重力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悬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重心必在悬挂点的正下方,C正确;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其他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D错误。
6.B 
[解析]A图中若两球间无弹力,则小球将向凹面的底部运动,故P、Q间有弹力,故A错误;B图两球间若有弹力,则小球将向两边运动,故P、Q间无弹力,故B正确;C图两球间若无弹力,则小球P将向下运动,故P、Q间有弹力,故C错误;D图两球间若无弹力,则小球P将向右下方运动,故P、Q间有弹力,故D错误。
7.C
[解析]由于重力加速度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同一个物体的重力G=mg在地球各处不一定相等,A错误;物体放在斜面上,对斜面的压力小于重力,B错误;用细线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受重力和拉力,静止时物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的直线上,C正确;重心是重力对物体的等效作用点,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如质量分布均匀的手镯,其重心在圆心,不在手镯上,D错误.
8.C
[解析]由于物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心越低,物体的稳定性越好,不倒翁的重心一定做得很低,C对,A、B均错误.“不倒翁”的重心在它的底部接近地面位置,故D错误.
9.D 
[解析]弹簧的原长l0=10
cm,当弹簧下端挂重物而静止时,弹簧的弹力等于重物的重力。当挂4
N重物时,弹簧的弹力F1=4
N,弹簧的长度l1=12
cm,则形变量x1=l1-l0=2
cm;当挂8
N重物时,F2=8
N,设弹簧的长度为l2,则x2=l2-l0。由胡克定律F=kx可知,=,即=,得=,解得l2=14
cm。
10.D 
[解析]对重物B受力分析得:T=GB;对重物A受力分析可得:T+FNA=GA,则重物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FNA′=FNA=GA-GB,选项A错误,D正确;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T=2GB,弹簧的伸长量为Δx==,选项B、C错误。
11.A 
[解析]大弹簧劲度系数为k1,小弹簧劲度系数为k2,依据F=kΔx得:在0到0.2
m范围内:20
N=k1×0.2
m ①,在0.2
m到0.3
m范围内:(这个范围内小弹簧的压缩量比大弹簧小0.2
m)50
N=k1×0.3
m+k2×0.1
m ②,解①②得:k1=100
N/m,k2=200
N/m,故选项A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12.CD.
[解析]胡克定律F=kx中,x是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k是劲度系数,与弹簧本身的性质有关,与F、x均无关,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大小.故A、B错误,C、D正确.
13.AC
[解析]重力作用在物体的各部分,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A正确,D错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错误;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影响物体的重心位置,C正确.
14.BD.
[解析]由k=得,k=100
N/m,A错误;F=0时,弹簧处于原长,由图可知x0=6
cm,B正确;伸长8
cm时的弹力:F=k·Δx=8
N,C错误;由图知,F=4
N时,弹簧长2
cm或10
cm,D正确.
三、非选择题
15.85 0.98 弹簧原长
[解析]最小分度是1毫米的刻度尺,应估读到0.1毫米,故读数为25.85
cm;F2=2mg=2×0.050×9.8
N=0.98
N;本实验是“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故还需要测量弹簧原长。
16. 【答案】
[解析] 未提木块之前,下面弹簧上的弹力
F1=(m1+m2)g,根据胡克定律得下面弹簧的压缩量x2=,当上面的木块被提离弹簧时,下面弹簧上的弹力F2=m2g,下面弹簧的压缩量x2′=,所以下面木块向上移动的距离Δx=x2-x2′=。
17.【答案】(1)1
500
N/m (2)300
N (3)100
cm
[解析](1)由题图可知当弹簧受外力F1=9×102
N时
弹簧的伸长量x1=0.6
m
故k===1
500
N/m.
(2)当把弹簧压缩到40
cm长时,弹簧的形变量
x2=(0.6-0.4)
m=0.2
m
弹力为F2=kx2=1
500
N/m×0.2
m=300
N
故需用300
N的压力.
(3)由F3=kx3,得x3===0.4
m=40
cm
故弹簧的长度l=l0+x3=60
cm+40
cm=10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