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闻阅读
【新闻知识】
一、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
1.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
2.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
3.分析新闻思想内容;
4.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新闻的文体特点:
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三、技巧点拨:
(1)标题
标题的好处:新闻类文本的标题要求醒目、突出,达到吸引读者的作用,或者能很好地概括文本内容,凸显感情倾向,彰显主题。回答此类问题可从这两方面考虑。
方法小结:
标题的好处:
1.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2.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
3.对吸引读者的作用;
4.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
5.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
(2)导语
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方法小结:
导语主要作用有:
①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
②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
……
),
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点1分)
(3)主体 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作用:
开头:点题,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起下文,引出所写的对象,设置悬念,增强艺术吸引力,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为下文埋下伏笔,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等
中间:过渡、为下文铺垫、照应前文。
结尾:照应题目、开头,拓宽内容,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给读者回味思考的空间等
(4)探究文本某些问题,提出见解
方法小结:
探究题答题思路:
1.研究题干,把握答题重点。
2.注意提示语,把握答题方向。
【真题演练】
【2021台州中考】
【材料一】
新闻回放
在教育部10月16日举行的新闻发面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指出,学校的体育中考要不断总结经验,逐年增加分值,要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经验,立即启动体育在高考中计分的研究。
同时,将强化体育、美育在学生评价中的占比,提出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推进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启动在高校招生中使用体育素养评价结果的研究,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
(选自《南方周末》2020年10月17日
有删减)
【材料二】
新闻回放
新华社昆明12月3日电(记者字强)
云南省教育厅3日向社会通报《云南省初中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考试方案》,明确体育从50分提高到100分。
方案明确,体育考试由基础体能测试、专项技能测试、体质健康监测3个部分组成,体育考试分三年6次进行,总分100分,其中七年级满分20分、八年级满分40分、九年级满分40分。考试采用“统一测试”和“预约测试”两种方式,“统一测试”指学校在规定时间范围内按每间隔3周组织开展一次的测试,“预约测试”指学生在规定时间范围内结合自身身体状态随时与考务人员预约进行的测试。学生的体重身高指数(BMI)、肺活量体重指数均每学年测试一次,并根据学生本人每年的测试数据进行纵向对比赋分,以减少个体先天因素影响。竞赛加分按年度学校体育竞赛计划有序参加各项体育比赛进行加分。
(选自新华网2020年12月4日,有删减)
【材料三】
新闻评论
为孩子体育培优,家长该有长远眼光
王阳
近期各地纷纷出台体育考试改革政策,尤其是云南,体育分值增加到100分,媲美语数外等主课,对此,家长们有喜有忧。欢喜之处在于,孩子的身体素质会因锻炼时间增多而有所提高;忧虑之处在于,孩子升学压力可能会因体育分值增加而加大,尤其是平常锻炼较少的孩子,更让家长心里发愁,眼看寒假即将到来,不少家长便打起了体育培优的主意。
校外的体育培训机构也瞅准商机,推出各种速成班,迎合家长心态。但体育科目不同于文化科目,教师对于运动技巧的指导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学生培养运动习惯,勤加锻炼。其实,家长对孩子体育考试不必过度忧虑,改革后的体育考试依然聚焦基础体能和专项技能测试,长跑、跳远、引体向上等传统测试项目依然会是考试重点,体育分值不会有很大的区分度。对于考试政策的风吹草动,学校和老师同样敏感,他们一定会科学安排,把体育教学和学生日常锻炼的质量提上去。增加体育课的节数,加大师资力量投入,完善基本运动设施并确保学生每天有足够运动量。学生按照学校和老师的安排,体育成绩应能逐步提高。
盲目开展体育培优对孩子的成长未必没有坏处,孩子身体正处在发育阶段,运动强度过高对孩子成长利大于弊,有些运动项目也不是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合适。校外培优机构资质如何,教学老师水平如何,家长也不易验证。笔者以为,家长为孩子体育培优,不应只关注到眼前的体育考试,更要有理性长远心态,做两手规划:当下目标是提高孩子身体素质,顺利通过体测;长远目标应是激发孩子运动兴趣,提升孩子运动技能,使运动成为他们自己的终身习惯。
家长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如果体育培优还只是基础体能训练,孩子多半会学得索然无味,最后就是花了钱,反而没啥效果。体育培训项目很多,篮球、足球、羽毛球、游泳、击剑和跆拳道等,一开始可以让孩子都接触一下,看孩子兴趣择优报名。最初的三分钟热度非常重要,一开始“玩”得下去,以后才可能有长久的热情和坚持。孩子玩得开心,身体素质自然就提上来了,应付体育考试还能是什么难事吗?最终目标则是在培优过程中让孩子掌握几项运动爱好和技能,日后受益终身。
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塑造人的精气神。锻炼如同读书,坚持久了,精神和气质自然会发生改变。家长要有长远眼光,培育孩子的体育特长不应被视作另一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恶性竞争,更应该被看作是孩子良性成长的助推器。
(选自《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23日
有删改)
班级开展新闻阅读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拟写新闻标题】
1.
根据情境,完成对话。
老师:请同学们展示摘录的新闻标题,并交流讨论。
小语:我摘录的标题是“啊!体育我的最爱!”
小文:你摘录的不像新闻标题吧,因为(1)____________
小语:我摘录的另一个标题是“全国举重锦标赛石智勇超世界记录。”
小文:这个标题好,符合新闻标题的要求。
老师:大家的交流讨论非常好,请给材料二拟个标题吧。
小文:我拟的标题是(2)____________
【读懂新闻内容】
2.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
A.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五登峰指出,要立即启动体育在高考中计分的研究,逐年增加分值,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
B.
《云南省初中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考试方案》明确,体育考试由基础体能测试、专项技能测试、体质健康监测3个部分组成,分3年完成,总分100分。
C.
“统一测试”指学校每间隔3周组织开展一次的测试,“预约测试”指学生结合自身身体状态随时与考务人员预约进行的测试。
D.
家长为孩子体育培优要做两手规划,当下要去激发孩子运动兴趣,提升孩子运动技能;长远目标是提高孩子身体素质,顺利通过体测,使运动成为他们自己的终身习惯。
【补写采访提纲】
3.
结合材料,将下面的采访提纲补充完整。
采访时间
6月15日
采访地点
校园内
采访目的
(1)______________
采访对象
体育老师
校长
采访问题
①您将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②(2)_________
①学校会会增加体育课的节数吗?②学校会配置更多的体育器材吗?③(3)_________
【解决实际问题】
4.
小语妈妈听说中考体育分值要提高,要求他放弃心爱的乒乓球训练,去培训机构参加体育考试项目培优,小语认为没有必要参加。结合材料三,请你帮助小语劝说他妈妈改变主意。
参考答案:
1
(1).
(1)你摘录的新闻标题没有准确概括出新闻的主要内容,不符合新闻标题要求。
(2).
(2)示例1:云南中考方案出炉:体育100分
示例2:云南省教育厅明确中考体育100分
2.
B
3.
(1).
(1)了解体育加分背景下学校的应对措施
(2).
(2)示例1:您将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示例2:您将如何指导学生的运动技能?
(3).
(3)示例:学校会增加体育老师吗?
4.
阿姨,您好!您不要急于在培训机构给小语报体育培优班吧。首先,体育加分后,学校和老师都会重视起来,小语体育成绩应该能提高。其次,我们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才能有长久的热情和坚持。小语喜欢乒乓球,只要您支持他坚持训练,他的身体素质自然就提上来了,应付体育考试还能是什么难事吗?何况,培训班的师资到底好不好,您也没法验证啊。(结合材料,理由合理即可)
【2021宁波中考】
自中国第一部关于太空旅行的科普论著《太空旅游》首发以来,相关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为此,学校记者社将举行以“太空旅行”为话题的新闻采访活动。小记者们正搜集、整理材料,做好前期准备。请你参与,完成小题。
(材料一)
拟订提纲采访者要搜集与采访主题相关的资料,预先拟好采访提纲。采访提纲,主要包括采访者预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围绕主题,尽量全面。
提问技巧采访者可以通过寒暄等方式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提问要有逻辑性,可以由浅入深,也可以由主及次。提问应简洁清晰,尽量不用长句,不用有歧义的句子,少用否定语气。
(材料二)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吴季,《太空旅游》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
采访目的
了解太空旅行的日常饮食
采访方式
访谈、录像拍摄
采访问题
问题1:吴老师,同学们非常喜欢您的新书《太空旅游》,您可以先和我们聊聊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的吗?问题2:吴老师,您在书中提到太空旅行前必须经过地面训练,在太空生活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那“吃货”们很在意食物的口感和营养怎么办?
(材料三)
国际空间站旅行
国际空间站一般建于距离地球表面约400千米高空。游客通过穹顶舱可以看到令人沉醉的地球美景,可以观察地球的海岸线、山脉和河流,可以体验太空进食,进行天体观察,还可以在失重环境下运动,甚至太空行走。
亚轨道旅行
亚轨道一般指距离地球表面20—100千米的空域,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之间。亚轨道飞行的时间短暂,游客乘坐飞船在近似于直上直下的抛物线轨迹中飞行,冲上100千米高的大气层后很快返回,在那里可以感受到几分钟的失重,观赏地球蓝到发亮的奇异景观,浩瀚的宇宙也仿佛触手可及。
(材料四)
“太空旅行”部分项目数据简表
项目相关信息
国际空间站旅行
亚轨道旅行
年份(段)
2001—2009
2010—2020
2020
2021
2022
2023
人次(订单)
8
0
66
700
1000
1562
费用(美元/人)
2000万以上
无数据
25万左右
1.小记者们对搜集的四则材料按内容进行归类,发现可以分成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2.从“提问技巧”的角度,对(材料二)中的采访问题作出评析。
3.请在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位作为采访对象,整合(材料四)的信息,设计一个采访问题,并说明提问意图。A.太空旅行项目策划人
B.旅行爱好者
参考答案:1.
采访知识
太空旅行知识
2.(1)问题1从作者的《太空旅游》新书聊起,通过寒暄拉近采访双方的距离,提问清晰,指向明确。
(2)问题2将地面训练、心理疾病和太空饮食话题混杂在一起,语言罗嗦,意图不明。
(3)两个问题之间存在逻辑关系,由浅入深。
3.合乎题意即可
【分析】
1.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能力。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一主要讲述的是采访前期准备,包括“拟定提纲”和“提问技巧”两个部分;材料二主要讲述的是如何列采访提纲;材料三主要给我们介绍国际空间站;材料四则是关于“太空旅行”部分项目数据简表。据此材料一和材料二可概括为采访知识,材料三和材料四可概括为太空旅行知识。
2.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材料二中的采访问题一共有两个,考生需要找出这两个问题之间存在的提问技巧,结合材料一作答。问题1从作者的《太空旅游》新书聊起,让吴老师谈谈宇航员在太空如何解决吃饭问题,这点与材料一中的“通过寒暄拉近采访双方的距离”,“提问清晰,指向明确”相同。问题2将地面训练、心理疾病和太空饮食几个话题混杂在一起,语言上显得比较罗嗦,意图不明,但两个问题之间存在逻辑关系,由浅入深。两个问题都没使用有歧义的句子,没用否定语气。
3.
本题考查活动设计能力。作答时要根据所选择的采访对象,结合材料四的表格信息设计合理的采访问题,并简要说明提问意图即可。
示例1:我选择采访太空旅行项目策划人。
问题:根据“太空旅行”部分项目数据简表,我们知道亚轨道旅行的订单随着年份的增长而增长,在您看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提问意图:了解亚轨道旅行能够被人接受、订单量持续增长的原因。
示例2:我选择采访旅行爱好者。
问题:在您看来,亚轨道旅行相比国际空间站旅行来说,更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选择亚轨道旅行的人数远远多于国际空间站旅行的人数?
提问意图:了解在旅行爱好者心中,亚轨道旅行和国际空间站旅行的区别,以及选择亚轨道旅行的原因。
【2020连云港中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材料一:5G产业研究专家冯媛在谈到中国5G技术为什么能领先全球这一问题时表示:在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的不同阶段后,5G技术领先来之不易。5G网络传输速率是4G的10—100倍。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5G是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重要支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6月7日)
材料二:疫情期间,在北京,由5G驱动的无人机在国家体育场附近发放口罩;在广州,数百辆无人驾驶汽车不停地对街道进行消毒;在南京,一些高中利用5G技术进行了远程考试。医疗领域发现了5G的更多用途,有100多家采用了5G系统的医院在新冠疫情期间进行了线上医疗会诊。
(摘编自《参考消息》2020年5月8日)
材料三:5G专家李正茂指出:现在凡是有“智慧”这个字眼的行业,基本都跟5G有关,这就是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基于这个变化,大多数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将会发生一些新变化。
李正茂预测,5G会让教育“大变身”,将会变革教育行业体系。过去学校有围墙,今后学校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教育将是开放、公开、大规模的高质量教育。在5G的帮助下,距离将不再是教育难以逾越的鸿沟。
5G将让远程医疗手术成为可能。李正茂解释称,人看电视时,对100毫秒的时延几乎没有感知,但在手术中,100毫秒时延可能造成患者生命危险,这是过去远程医疗手术无法进行的原因。5G时代,远程医疗的时延低至几毫秒,让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在广州,5G正被应用于机场安保。监控设备通过5G网络实现高清视频实时回传、即时分析。借助5G网络,白云机场还建立了统一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5G将让民航业的安全更有保障。
(摘编自《环球时报》2020年5月19日)
17.根据材料,下列对5G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5G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支撑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发展。
B.中国5G技术领先世界来之不易,通信网络先后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等不同发展阶段。
C.基于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所有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已发生一些新变化。
D.5G会让教育“大变身”,将会变革教育行业体系。在5G的帮助下,教育将会越过“距离”的鸿沟。
18.请你为“材料二”拟写新闻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19.根据材料,请概括出5G将给一些行业带来哪些变化。你觉得5G还能运用在什么领域呢?(4分)
参考答案:
【分析】本题为以5G为主题的材料阅读题。第一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第二题考查新闻标题拟写,第三题考查材料内容概括。
17.(3分)C(错误有两点,一是选项“所有行业”说法过于绝对,与材料不符;二是选项“已发生”与材料不符。)
18.(2分)示例①5G产业“战疫”表现亮丽
②5G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广泛应用
③5G助力各地抗疫
19.(4分)
(1)行业变化:①5G将会变革教育体系。
②5G将让远程医疗手术成为可能。
③5G将让民航业安全更有保障。(每点1分)
(2)运用领域: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基建等等。(1分)(举出一例即可)
(17)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从材料三中“5G专家李正茂指出……这就是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基于这个变化,大多数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将会发生一些新变化”可知,C项中“所有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形态已发生一些新变化”的表述与原文不符;
故选:C。
(18)材料二的内容写疫情期间5G技术的广泛应用,包括北京发放口罩,广州街道消毒,南京远程考试,医疗领域的更多应用。因此,可以概括新闻标题为:①5G产业“战疫”表现亮丽;②5G疫情期间应用广泛;③5G助力各地抗疫。
(19)第一问,由材料三的第②段中“5G会让教育‘大变身’,将会变革教育行业体系”,第③段中“5G将让远程医疗手术成为可能”,第④段的“5G将让民航业的安全更有保障”可知,5G将带来的行业变化有:5G将会变革教育体系;5G将让远程医疗手木成为可能;5G将让民航业安全更有保障。第二问考查想象能力。5G技术还能运用的领域,示例一:5G通信技术在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同时还能够大幅降低能耗,可使低功率电池续航时间提高10倍以上。也就是真正意义上可以实现“万物互联”,随着传输速度的提高,物联网的概念会渐渐地进入到各个家庭。到时候,一个手机控制家里所有的物品变得越来越普遍。实现万物互联以后,对人们的生活和办公效率有着质的提高。示例二:到了5G时代,通过高效率的信息传输,路上的无人汽车会越来越多,而且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会直线下降。
【2020南京中考】
(三)报纸阅读(10分)
小年拿来了同学们正在编写的社区报,你们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14.看到报上的漫画,大家都笑了。你分别模拟画上两个人物的口吻,展开对话。(4分)
胖者:
瘦者:
15.读了热点新闻,米豆说:“如果有人想减肥,只要吃‘美丽餐’,用不着吃‘减肥药’了。”你仔细读了新闻后,否定了她的想法,并作了解释。(3分)
16.米豆发现,报上的材料都与减肥有关,但排版有些稀硫。她提议大家都来拟一句关于减肥的“金句”,用以补白。你写了一句。(10-15字之间,3分)
参考答案:
(1)示例:①还是你种田好啊,总是这么瘦!②你躺着不动,还吃那么多,当然胖了。
(2)示例:“美丽餐”只能暂时提高瘦素水平,而且这一点只有少量数据佐证,它的有效性并没有得到普遍证实。
(3)示例:与其节食减肥,不如运动健美
2020年7月10日
C健康生活
热点新闻
减肥食谱里的“美丽餐”
近日,有些健身馆推出名叫“美丽餐”的新一代减肥食谱。该食谱安排减肥者在连续几天的低热量饮食后,可随自己的喜好任意吃一顿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仍旧能保持减肥的良好效果,故名“美丽餐”。这一食谱既能满足人的口腹之欲,又能使人保持苗条身形,一经推出,立刻受到不少减肥人士的热捧。
“美丽餐”真的这么神奇吗?对此记者采访了化学和生物工程学宋教授。
宋教授解释说:“美丽餐”的推出与“瘦素”有关。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它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后,会参与多种激素和信号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参与糖、脂肪等能量代谢的调节,促使人体减少食物摄入,增加能量释放,抑制脂肪细胞的合成,进而减轻体重。宋教授表示,这种“美丽餐”希望能“欺骗”人体,让人体相信没有能量摄入不足的状况,以继续稳定瘦素水平,保持减肥效果。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只有少量数据显示,正常人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暂时提高瘦素水平。
(信息源自《科技日报》
小贴士
怎样才能减肥
物理学上有个公式:E=me2。从这个公式来看,我们吃饭一方面是为了获得能量,另一方面则是从食物里获取一些人体必需的物质,参与人体的合成与代谢,如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如果摄入的能量比消耗的多,也就是说吃得多却消耗得少就会长肉。因此想要减肥得从两方面人手,一是减少能量摄人,二是增大能量消耗。
(选自《1分钟物理》,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版)
(选自《唐诗图》,丁聪绘,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闻阅读
【新闻知识】
一、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
1.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
2.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
3.分析新闻思想内容;
4.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新闻的文体特点:
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三、技巧点拨:
(1)标题
标题的好处:新闻类文本的标题要求醒目、突出,达到吸引读者的作用,或者能很好地概括文本内容,凸显感情倾向,彰显主题。回答此类问题可从这两方面考虑。
方法小结:
标题的好处:
1.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2.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
3.对吸引读者的作用;
4.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
5.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
(2)导语
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方法小结:
导语主要作用有:
①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
②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
……
),
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点1分)
(3)主体 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作用:
开头:点题,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起下文,引出所写的对象,设置悬念,增强艺术吸引力,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为下文埋下伏笔,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等
中间:过渡、为下文铺垫、照应前文。
结尾:照应题目、开头,拓宽内容,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给读者回味思考的空间等
(4)探究文本某些问题,提出见解
方法小结:
探究题答题思路:
1.研究题干,把握答题重点。
2.注意提示语,把握答题方向。
【真题演练】
【2021台州中考】
【材料一】
新闻回放
在教育部10月16日举行的新闻发面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指出,学校的体育中考要不断总结经验,逐年增加分值,要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经验,立即启动体育在高考中计分的研究。
同时,将强化体育、美育在学生评价中的占比,提出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推进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启动在高校招生中使用体育素养评价结果的研究,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
(选自《南方周末》2020年10月17日
有删减)
【材料二】
新闻回放
新华社昆明12月3日电(记者字强)
云南省教育厅3日向社会通报《云南省初中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考试方案》,明确体育从50分提高到100分。
方案明确,体育考试由基础体能测试、专项技能测试、体质健康监测3个部分组成,体育考试分三年6次进行,总分100分,其中七年级满分20分、八年级满分40分、九年级满分40分。考试采用“统一测试”和“预约测试”两种方式,“统一测试”指学校在规定时间范围内按每间隔3周组织开展一次的测试,“预约测试”指学生在规定时间范围内结合自身身体状态随时与考务人员预约进行的测试。学生的体重身高指数(BMI)、肺活量体重指数均每学年测试一次,并根据学生本人每年的测试数据进行纵向对比赋分,以减少个体先天因素影响。竞赛加分按年度学校体育竞赛计划有序参加各项体育比赛进行加分。
(选自新华网2020年12月4日,有删减)
【材料三】
新闻评论
为孩子体育培优,家长该有长远眼光
王阳
近期各地纷纷出台体育考试改革政策,尤其是云南,体育分值增加到100分,媲美语数外等主课,对此,家长们有喜有忧。欢喜之处在于,孩子的身体素质会因锻炼时间增多而有所提高;忧虑之处在于,孩子升学压力可能会因体育分值增加而加大,尤其是平常锻炼较少的孩子,更让家长心里发愁,眼看寒假即将到来,不少家长便打起了体育培优的主意。
校外的体育培训机构也瞅准商机,推出各种速成班,迎合家长心态。但体育科目不同于文化科目,教师对于运动技巧的指导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学生培养运动习惯,勤加锻炼。其实,家长对孩子体育考试不必过度忧虑,改革后的体育考试依然聚焦基础体能和专项技能测试,长跑、跳远、引体向上等传统测试项目依然会是考试重点,体育分值不会有很大的区分度。对于考试政策的风吹草动,学校和老师同样敏感,他们一定会科学安排,把体育教学和学生日常锻炼的质量提上去。增加体育课的节数,加大师资力量投入,完善基本运动设施并确保学生每天有足够运动量。学生按照学校和老师的安排,体育成绩应能逐步提高。
盲目开展体育培优对孩子的成长未必没有坏处,孩子身体正处在发育阶段,运动强度过高对孩子成长利大于弊,有些运动项目也不是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合适。校外培优机构资质如何,教学老师水平如何,家长也不易验证。笔者以为,家长为孩子体育培优,不应只关注到眼前的体育考试,更要有理性长远心态,做两手规划:当下目标是提高孩子身体素质,顺利通过体测;长远目标应是激发孩子运动兴趣,提升孩子运动技能,使运动成为他们自己的终身习惯。
家长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如果体育培优还只是基础体能训练,孩子多半会学得索然无味,最后就是花了钱,反而没啥效果。体育培训项目很多,篮球、足球、羽毛球、游泳、击剑和跆拳道等,一开始可以让孩子都接触一下,看孩子兴趣择优报名。最初的三分钟热度非常重要,一开始“玩”得下去,以后才可能有长久的热情和坚持。孩子玩得开心,身体素质自然就提上来了,应付体育考试还能是什么难事吗?最终目标则是在培优过程中让孩子掌握几项运动爱好和技能,日后受益终身。
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塑造人的精气神。锻炼如同读书,坚持久了,精神和气质自然会发生改变。家长要有长远眼光,培育孩子的体育特长不应被视作另一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恶性竞争,更应该被看作是孩子良性成长的助推器。
(选自《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23日
有删改)
班级开展新闻阅读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拟写新闻标题】
1.
根据情境,完成对话。
老师:请同学们展示摘录的新闻标题,并交流讨论。
小语:我摘录的标题是“啊!体育我的最爱!”
小文:你摘录的不像新闻标题吧,因为(1)____________
小语:我摘录的另一个标题是“全国举重锦标赛石智勇超世界记录。”
小文:这个标题好,符合新闻标题的要求。
老师:大家的交流讨论非常好,请给材料二拟个标题吧。
小文:我拟的标题是(2)____________
【读懂新闻内容】
2.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
A.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五登峰指出,要立即启动体育在高考中计分的研究,逐年增加分值,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
B.
《云南省初中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考试方案》明确,体育考试由基础体能测试、专项技能测试、体质健康监测3个部分组成,分3年完成,总分100分。
C.
“统一测试”指学校每间隔3周组织开展一次的测试,“预约测试”指学生结合自身身体状态随时与考务人员预约进行的测试。
D.
家长为孩子体育培优要做两手规划,当下要去激发孩子运动兴趣,提升孩子运动技能;长远目标是提高孩子身体素质,顺利通过体测,使运动成为他们自己的终身习惯。
【补写采访提纲】
3.
结合材料,将下面的采访提纲补充完整。
采访时间
6月15日
采访地点
校园内
采访目的
(1)______________
采访对象
体育老师
校长
采访问题
①您将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②(2)_________
①学校会会增加体育课的节数吗?②学校会配置更多的体育器材吗?③(3)_________
【解决实际问题】
4.
小语妈妈听说中考体育分值要提高,要求他放弃心爱的乒乓球训练,去培训机构参加体育考试项目培优,小语认为没有必要参加。结合材料三,请你帮助小语劝说他妈妈改变主意。
【2021宁波中考】
自中国第一部关于太空旅行的科普论著《太空旅游》首发以来,相关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为此,学校记者社将举行以“太空旅行”为话题的新闻采访活动。小记者们正搜集、整理材料,做好前期准备。请你参与,完成小题。
(材料一)
拟订提纲采访者要搜集与采访主题相关的资料,预先拟好采访提纲。采访提纲,主要包括采访者预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围绕主题,尽量全面。
提问技巧采访者可以通过寒暄等方式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提问要有逻辑性,可以由浅入深,也可以由主及次。提问应简洁清晰,尽量不用长句,不用有歧义的句子,少用否定语气。
(材料二)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吴季,《太空旅游》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
采访目的
了解太空旅行的日常饮食
采访方式
访谈、录像拍摄
采访问题
问题1:吴老师,同学们非常喜欢您的新书《太空旅游》,您可以先和我们聊聊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的吗?问题2:吴老师,您在书中提到太空旅行前必须经过地面训练,在太空生活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那“吃货”们很在意食物的口感和营养怎么办?
(材料三)
国际空间站旅行
国际空间站一般建于距离地球表面约400千米高空。游客通过穹顶舱可以看到令人沉醉的地球美景,可以观察地球的海岸线、山脉和河流,可以体验太空进食,进行天体观察,还可以在失重环境下运动,甚至太空行走。
亚轨道旅行
亚轨道一般指距离地球表面20—100千米的空域,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之间。亚轨道飞行的时间短暂,游客乘坐飞船在近似于直上直下的抛物线轨迹中飞行,冲上100千米高的大气层后很快返回,在那里可以感受到几分钟的失重,观赏地球蓝到发亮的奇异景观,浩瀚的宇宙也仿佛触手可及。
(材料四)
“太空旅行”部分项目数据简表
项目相关信息
国际空间站旅行
亚轨道旅行
年份(段)
2001—2009
2010—2020
2020
2021
2022
2023
人次(订单)
8
0
66
700
1000
1562
费用(美元/人)
2000万以上
无数据
25万左右
1.小记者们对搜集的四则材料按内容进行归类,发现可以分成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2.从“提问技巧”的角度,对(材料二)中的采访问题作出评析。
3.请在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位作为采访对象,整合(材料四)的信息,设计一个采访问题,并说明提问意图。A.太空旅行项目策划人
B.旅行爱好者
【2020连云港中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材料一:5G产业研究专家冯媛在谈到中国5G技术为什么能领先全球这一问题时表示:在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的不同阶段后,5G技术领先来之不易。5G网络传输速率是4G的10—100倍。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5G是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重要支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6月7日)
材料二:疫情期间,在北京,由5G驱动的无人机在国家体育场附近发放口罩;在广州,数百辆无人驾驶汽车不停地对街道进行消毒;在南京,一些高中利用5G技术进行了远程考试。医疗领域发现了5G的更多用途,有100多家采用了5G系统的医院在新冠疫情期间进行了线上医疗会诊。
(摘编自《参考消息》2020年5月8日)
材料三:5G专家李正茂指出:现在凡是有“智慧”这个字眼的行业,基本都跟5G有关,这就是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基于这个变化,大多数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将会发生一些新变化。
李正茂预测,5G会让教育“大变身”,将会变革教育行业体系。过去学校有围墙,今后学校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教育将是开放、公开、大规模的高质量教育。在5G的帮助下,距离将不再是教育难以逾越的鸿沟。
5G将让远程医疗手术成为可能。李正茂解释称,人看电视时,对100毫秒的时延几乎没有感知,但在手术中,100毫秒时延可能造成患者生命危险,这是过去远程医疗手术无法进行的原因。5G时代,远程医疗的时延低至几毫秒,让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在广州,5G正被应用于机场安保。监控设备通过5G网络实现高清视频实时回传、即时分析。借助5G网络,白云机场还建立了统一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5G将让民航业的安全更有保障。
(摘编自《环球时报》2020年5月19日)
17.根据材料,下列对5G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5G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支撑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发展。
B.中国5G技术领先世界来之不易,通信网络先后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等不同发展阶段。
C.基于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所有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已发生一些新变化。
D.5G会让教育“大变身”,将会变革教育行业体系。在5G的帮助下,教育将会越过“距离”的鸿沟。
18.请你为“材料二”拟写新闻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19.根据材料,请概括出5G将给一些行业带来哪些变化。你觉得5G还能运用在什么领域呢?(4分)
【2020南京中考】
(三)报纸阅读(10分)
小年拿来了同学们正在编写的社区报,你们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14.看到报上的漫画,大家都笑了。你分别模拟画上两个人物的口吻,展开对话。(4分)
胖者:
瘦者:
15.读了热点新闻,米豆说:“如果有人想减肥,只要吃‘美丽餐’,用不着吃‘减肥药’了。”你仔细读了新闻后,否定了她的想法,并作了解释。(3分)
16.米豆发现,报上的材料都与减肥有关,但排版有些稀硫。她提议大家都来拟一句关于减肥的“金句”,用以补白。你写了一句。(10-15字之间,3分)
2020年7月10日
C健康生活
热点新闻
减肥食谱里的“美丽餐”
近日,有些健身馆推出名叫“美丽餐”的新一代减肥食谱。该食谱安排减肥者在连续几天的低热量饮食后,可随自己的喜好任意吃一顿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仍旧能保持减肥的良好效果,故名“美丽餐”。这一食谱既能满足人的口腹之欲,又能使人保持苗条身形,一经推出,立刻受到不少减肥人士的热捧。
“美丽餐”真的这么神奇吗?对此记者采访了化学和生物工程学宋教授。
宋教授解释说:“美丽餐”的推出与“瘦素”有关。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它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后,会参与多种激素和信号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参与糖、脂肪等能量代谢的调节,促使人体减少食物摄入,增加能量释放,抑制脂肪细胞的合成,进而减轻体重。宋教授表示,这种“美丽餐”希望能“欺骗”人体,让人体相信没有能量摄入不足的状况,以继续稳定瘦素水平,保持减肥效果。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只有少量数据显示,正常人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暂时提高瘦素水平。
(信息源自《科技日报》
小贴士
怎样才能减肥
物理学上有个公式:E=me2。从这个公式来看,我们吃饭一方面是为了获得能量,另一方面则是从食物里获取一些人体必需的物质,参与人体的合成与代谢,如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如果摄入的能量比消耗的多,也就是说吃得多却消耗得少就会长肉。因此想要减肥得从两方面人手,一是减少能量摄人,二是增大能量消耗。
(选自《1分钟物理》,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版)
(选自《唐诗图》,丁聪绘,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