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童话阅读
【童话知识】
(1)了解童话的特点和类型。
阅读童话首先是要弄清楚文章属于哪一种童话类型,这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
(2)正确理解童话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感情和生活真谛。
童话总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来反映现实生活,提示某种道理,对儿童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在阅读时,我们要通过对童话中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去领悟做人或生活的道理。
?
(3)把握童话中的比拟特征。
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格化手法,童话作品常常把非人的物体以及抽象的思想、概念比拟成人,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动作和说话做事的能力。这样一来,猫狗虎豹、花草树木、一沙一石就“活”起来了,就成为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生灵。因此,我们在阅读童话时千万不能独立地静止地看待非人的物体,而要把它们看作活生生的人。
?
(4)重视童话的现实意义。
无论是童话的幻想、比拟、夸张,还是它的思想内容,都源于现实生活,所以能够折射现实生活。
?
【答题要领】
解答童话类阅读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重点语句的考查,要仔细品读,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
(2)对全文寓意、哲理的考查,要结合文章,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故事感受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或揭示的道理。
(3)对人物的评价,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发表看法。
【真题演练】
【2021温州中考】
春天的曲子
[芬兰]托芙·扬松
小嗅嗅沿着四月的田野,走了一天。太阳在桦树间红艳艳地照着,空气凉爽。他喜欢这些树木、这种天气和他自己。
这样的傍晚,应该吹一首新曲子,一段歌唱期望,两段歌唱春天的忧伤,其余歌唱独行的乐趣。他有把握作成这首曲子,它已经等在那里,几乎酝酿成熟了。
他东闻西嗅,要找个地方过夜。他找到了一个干树桩和一些干树枝,在小溪边生起旺旺的火堆。小嗅嗅一向自己做饭。他尽量避免给别人做饭,也不想吃别人做的饭。
一只小爬虫坐在远远的树下看着小嗅嗅,露出害怕但充满好奇的眼神。一蓬头发下两只害羞的眼睛,就是那种从不受人注意的小人物的眼睛。
小嗅嗅装作没看见。他拿出烟斗,点着了,等着他的春天的曲子到来。
曲子没有到来。他只感到小爬虫在死死盯住他,充满佩服之意。他感到不自在了,拍拍爪子叫道:“嘘!走开!”
小爬虫听了他的话,反而从树下钻出来,胆怯地说:“但愿我没吓着你吧?我知道你是大名鼎鼎的小嗅嗅,遇到你我太高兴了。”
“你好。”小嗅嗅冷冰冰地回答。
“我可以在你的火堆旁暖和一下吗?”小爬虫的小脸快活得发光,“只要想想,我就要成为在小嗅嗅的火堆旁坐过的爬虫了,我永远忘不了。”
小爬虫再挨近一点,悄悄说:“你的口琴带了吗?”
“带了。”小嗅嗅很不高兴。给它一搅,他的曲子失去了,孤独感没有了,一切变样了。
小爬虫天真地说:“你永远猜不出我多么想听点音乐。我从来没听过音乐。但我听说过你……”
“你叫什么名字?”小嗅嗅问它。
“我太小了,还没名字,也没人问过我名字。”小爬虫渴望着说,“现在我遇到了你……也许可以……你给我想个名字会很费事吗?只给我一个人用而不给任何人用的名字?”
小嗅嗅咕哝着把帽子拉下来。树林间传来夜鸟悠长而忧伤的叫声:“唷唷-蒂鸣-”
“对一个人崇拜过头,就不可能感到真正自由自在了,”小嗅嗅忽然说,“我知道。”
“我知道你什么都知道,”小爬虫挨得更近一点说,“你的话句句是正确的,我一直想像你一样自由自在……你是去姆咪谷吧?”
“不!我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小嗅嗅狠巴巴地说。
长时间的沉默。夜鸟又叫了:“蒂鸣--”
“我想我必须走了。再见。”小爬虫小声说。
“再见。”小嗅嗅有点不安,“你听我说,这个……你不是想要名字吗?“蒂蒂呜'怎么样?蒂蒂呜……”
小爬虫看着他。它把它这个名字反复地想,反复地咀嚼,反复地听,最后鼻子朝向天空,轻轻地叫着新名字:“蒂蒂呜——”那么伤感,那么入迷。小嗅嗅感到背上掠过一阵颤抖。
小爬虫钻进荆棘丛里,一切恢复沉寂。
小嗅嗅坐下来,倾听溪水和寂静,等着他的曲子回来,但他听到的似乎只有小爬虫激动和羞怯的声音。
第二天早晨,小嗅嗅继续走。在他的帽子下,现在连曲子的影子都没了。除了小爬虫,他什么也想不起来。他把它说的每一个字和他自己说的每一个字,嚼来嚼去。
我怎么啦?小嗅嗅想。这种感觉从来没有过。
到了下午,他转过身来开始往回走。他越走越快,越跑越急。小乐曲在耳际飘过,但他来不及抓住它们。
傍晚时他回到桦树林。“蒂蒂呜!蒂蒂呜!”只有夜鸟醒来:“蒂呜,蒂呜。”小嗅嗅到处叫唤和倾听,直到暮色笼罩大地,新月升起。
这是个新月,他想,我应该许一个愿——一首新曲子。但他忽然改变主意:我想找到蒂蒂呜。
他走进林子,一样东西在矮树丛里瑟瑟作响。“蒂蒂呜!”小嗅嗅轻轻地叫,“我回来找你谈谈。”
“噢,真好。”蒂蒂呜把头从矮树丛里伸出来,“我有样东西给你看看。瞧!一块姓名牌!上面有我的名字,很好看,对吗?等我有了自己的房子,就把它挂在门口。”
“非常好看!”小嗅嗅说,“你要有自己的房子?”
“当然!”蒂蒂呜兴奋地说,“我从家里出来独立生活了!真带劲!在有名字前,我只知道有这件事或那件事,但都没我的事,你明白吗?现在我有了名字,是个人了,发生的每件事都真的是一件事,是对着我蒂蒂呜发生的,我可以这么想,也可以那么想……你明白吗?”
“当然,这对你来说真是太好了。”小嗅嗅说,“我要回姆咪谷了。”
蒂蒂鸣点点头,说:“再见!我也要赶快过我自己的生活了,我失去的时间已经太多!”
“不错,是这样。”小嗅嗅抬头看春天的天空。
头顶是澄清的一大片深蓝,树木顶上是一片海洋的绿。在他的帽子下,曲子开始流出来,一段是期待,两段是春天的忧伤,其余部分是孤单一人的无限喜悦。
(选自《姆咪谷的伙伴们》,任溶溶译,有删改)
4.阅读文章,从小嗅嗅或小爬虫的角度概述故事情节。(3分)
(A)小嗅嗅:那一天,我
▲
(B)小爬虫:那一天,我
▲
5.文中画横线的两处,写夜鸟“蒂鸣”的叫声打破了小嗅嗅和小爬虫之间的沉默,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图?联系上下文,加以分析。(5分)
6.故事结尾处流出的“春天的曲子”与开头“几乎酝酿成熟了”的曲子一样吗?结合全文,阐述你的见解。(6分)
7.童话中,没有名字的“小爬虫”成了“蒂蒂鸣”,你从中读出怎样的现实意义?结合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谈谈你的阅读发现。(6分)
参考答案:
(1)示例一:(A)在等新曲子到来时遇到小爬虫,一开始我厌恶它,但还是用夜鸟的叫声给它命名。与它告别后我无比矛盾,回去找它,重逢后我们各自去寻找自己的生活,那一刻春天的曲子到来了。
示例二:(B)遇到了偶像小嗅嗅,我很想亲近他,但他似乎不太喜欢我。在告别之际,他给我命名,让我陶醉。分别后,我听到了他呼唤我。重逢后,我们各自去寻找自己的生活。
(2)夜鸟的啼叫声分别出现在小嗅嗅拒绝给小爬虫取名时,和关于“自由自在”的谈话陷入尴尬时,打破了沉默,推动了情节发展。夜鸟悠长而忧伤的啼叫声反复出现,还强化了他们心灵深处因隔阂疏离产生的孤独感。此外,“蒂呜”的声音反复出现在夜晚,渲染了环境的清冷静谧,让故事弥漫着一种忧伤空寂的氛围。
(3)示例:不同。在没遇到小爬虫之前,小嗅嗅一直想刻意创作一首新曲子,却始终无法抓住它;而结尾时曲子是从心里自然流出来的,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这种变化是源于他给小爬虫命名的经历,以及获得友谊、建立联系的感受,这一切深深触动了他,使他理解了孤独的内涵。文末小嗅嗅虽仍旧是独自一人,但心中已装有他人。因此,故事结尾处的曲子已经不再是文章开头的曲子了。
(4)小爬虫一开始对小嗅嗅非常崇拜,认为自己只要在小嗅嗅的火堆旁坐过,就“永远忘不了”,完全没有自我。当小爬虫获得“蒂蒂呜”名字后,就开始觉醒,懂得了自我的价值,也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明白要抓紧时间赶快过“自己的生活”。这是生命的觉醒。作者借一只卑微爬虫的觉醒过程,让读者感受自我发现的意义:即使平凡渺小的生命,都有可能被“激发”,被“唤醒”;只有走出“崇拜”,才能找寻到真正的自我。
【分析】文中通过写小嗅嗅和小爬虫相遇、相别、重逢的故事,阐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即使平凡渺小的生命,都有可能被“激发”,被“唤醒”;只有走出“崇拜”,才能找寻到真正的自我。文章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解答】(1)本题考查梳理故事情节。解答此题,要仔细阅读文章,了解内容,关注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注意叙述的角度和人称。起因:小嗅嗅在等“春天的曲子到来”,遇到一只小小的爬虫。经过:小嗅嗅一开始非常厌恶小爬虫,在小爬虫渴望的请求下,用夜鸟的叫声“蒂蒂呜”给它命名。与小爬虫告别后,小嗅嗅“等着他的曲子回来,但他听到的似乎只有小爬虫激动和羞怯的声音”“转过身来开始往回走”,回去找小爬虫。结果:重逢后小嗅嗅决定回姆咪谷,小爬虫表示“也要赶快过我自己的生活了”,那一刻春天的曲子“曲子开始流出来”。解答时,注意从小嗅嗅、小爬虫角度叙述的不同。
(2)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由“现在我遇到了你……也许可以……你给我想个名字会很费事吗?只给我一个人用而不给任何人用的名字”“小嗅嗅咕哝着把帽子拉下来”可知,小嗅嗅因心灵深处的隔阂拒绝给小爬虫取名,这时夜鸟啼叫。由“你的话句句是正确的,我一直想像你一样自由自在……你是去姆咪谷吧”“不!我想到哪里就到哪里”“长时间的沉默”可知,他们关于“自由自在”的谈话陷入尴尬时,夜鸟再次啼叫,打破了沉默。从情节上看,这两次啼叫相互照应,推动了情节发展。从内容上看,夜鸟啼叫声悠长而忧伤,两次出现,烘托了小嗅嗅和小爬虫他们心灵深处因隔阂疏远而产生的孤独之感。此外,“蒂蒂呜”的叫声出现两次,渲染了夜晚冷清、寂静的氛围,使整个故事具有一种忧伤、空寂的情调。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由“他有把握作成这首曲子,它已经等在那里,几乎酝酿成熟了”可知,小嗅嗅在遇到小爬虫之前,一直想刻意创作一首新曲子。由“第二天早晨,小嗅嗅继续走。在他的帽子下,现在连曲子的影子都没了”可知,小嗅嗅始终无法抓住它,连曲子的影子都没有了。由“在他的帽子下,曲子开始流出来”可知,曲子是从小嗅嗅心里自然流淌出来的,是他生命的一部分。由“我从家里出来独立生活了!真带劲!在有名字前,我只知道有这件事或那件事,但都没我的事,你明白吗?现在我有了名字,是个人了,发生的每件事都真的是一件事,是对着我蒂蒂呜发生的,我可以这么想,也可以那么想……你明白吗”可知,小嗅嗅给小爬虫取名字改变了小爬虫的生活,由“当然,这对你来说真是太好了”“我要回姆咪谷了”可知,小嗅嗅给小爬虫取名的经历也改变了他自己,获得友谊、建立联系的感受深深触动了他,使他理解了孤独的内涵。由“一段是期待,两段是春天的忧伤,其余部分是孤单一人的无限喜悦”可知,小嗅嗅虽然还是独自一人,但他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心中装了他人。因此,故事结尾的曲子已经不再是文章开头的曲子,而是春天的曲子了。
(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解答此题,要读懂全文。由“只要想想,我就要成为在小嗅嗅的火堆旁坐过的爬虫了,我永远忘不了”可知,小爬虫一开始对小嗅嗅非常崇拜,认为自己只要在小嗅嗅的火堆旁坐过,就“永远忘不了”,完全没有自我。由“我从家里出来独立生活了!真带劲!在有名字前,我只知道有这件事或那件事,但都没我的事,你明白吗?现在我有了名字,是个人了,发生的每件事都真的是一件事,是对着我蒂蒂呜发生的,我可以这么想,也可以那么想……你明白吗”可知,小爬虫获得“蒂蒂呜”名字后开始觉醒,由“我也要赶快过我自己的生活了,我失去的时间已经太多”可知,小爬虫已经懂得了自我的价值,也懂得了生命的意义,要赶紧过自己的生活。这是生命的觉醒。作者借一只卑微的小爬虫的觉醒过程,让读者感受自我发现的意义::即使平凡渺小的生命,都有可能被“激发”,被“唤醒”;不要盲目崇拜他人,失掉自己。只有走出“崇拜”,才能找寻到真正的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奏响春天的曲子。
【2020金华丽水中考】
送给青蛙的大海
〔日本〕山下春雄
阿和有一条心爱的浴巾,这条浴巾突然不见了今天,妈妈把浴巾洗了洗。刚刚晾好,一阵大风刮来,浴中被刮上了天,飞了。糟糕的是,大风之后又下起了一场大暴雨。没法去找浴巾了,阿和伤心地哭了起来。
“浴巾没有了,午睡时盖什么呢?”
是啊,阿和中午睡觉时盖什么呢?
阿和降生到人间之后一直盖着这条浴巾,直到现在为止,有时她还咬着浴巾的一角进入梦乡哩。这条浴巾虽然有些磨破的地方,但它却是阿和心爱的蓝浴中
“蓝浴巾一定是飞到森林那边去了,等雨停了咱们一起去找找看。”妈妈说道。
阿和没有午睡,她的眼泪和雨水一起流了下来。
大雨终于停了。阿和和妈妈匆匆忙忙地向森林走去,寻找那条被大风刮走的蓝浴巾森林离阿和的家不太远。森林里的地面上有个被大雨冲成的“小水塘”,水中映出了蔚蓝的天空。
树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雨珠,闪闪发光。这些雨珠闪着亮光从树叶上滚落下来,掉在
“小水塘”里。其实,这“小水塘”并不是真正的小水塘,而是被雨水浇湿的浴巾,是阿和要寻找的心爱的蓝浴巾。
“啊,我看见蓝浴巾了!”
阿和正要飞快地向蓝浴巾跑去,却猛地被妈妈拽住了胳膊。
“别出声!”妈妈说道不知从何处传来了一阵声音,非常动听,像歌声一样
啊,发现了,咱们发现了一个好东西!”
顺着这声音望去,只见蜂斗草的叶子上有两只小青蛙,它们正在兴致勃勃地俯视着这被雨水浇湿并积满水的蓝浴巾。
“这是什么呀?对,问问哥哥吧!”
青蛙弟弟转过身子叫来了青蛙哥哥。青蛙哥哥看着蓝浴巾,对青蛙弟弟说:“这是大海吧。
爸爸说过,海是蓝色的,还很大!”
“这真的是大海吗?海面上是浮着船只的呀!”青蛙弟弟的话音刚落,一片树叶轻轻地飘落下来,像一只船似的浮在水面上。
“啊,是大海,这是我们的大海!”
两只青蛙一齐跳进了由蓝浴巾和雨水构成的大海,它们俩在海里又蹦又跳,又打又闹,还进行了蛙泳比赛。不仅如此,它们还找来一根小棍撑船玩呢。
玩了一阵,它们又把小棍做成钓鱼竿,在大海里钓起鱼来我想钓鱼,我想钓鱼,我想钓一条大鱼。
这鱼比船大,这鱼比海大。
呱一呱—呱两只小青蛙一边唱着一边挥舞着钓鱼竿。
“嘻嘻嘻!”阿和看见这番景象不禁笑了起来正在这时,一条头部成三角形的长蛇,吐着红红的长舌头,一点儿一点儿地向大海靠近。
“危险,快跑!”阿和情不自禁地向小青蛙发出了信号籴。两只小青蛙迅速地从船上跳下来,潜入水底。长蛇从蓝浴巾旁边游了过去,消失在森林的
“多危险哪,这下没事了!”阿和紧紧地握住妈妈的手。
“阿和,怎么办?浴巾还拿回去吗?”妈妈瞧着阿和的脸问道。
“先不拿,这蓝浴巾借给它们吧,让它们玩到晚上。”说着,阿和便和妈妈悄悄地离开了森林。
晚饭后,阿和同妈妈又来到了森林里,这时的森林已是漆黑一片。
突然,一束光柱在阿和的眼前闪了一闪。
“哟,萤火虫!”妈妈叫了起来。
萤火虫轻捷地飞着,停在大海边上。萤火虫的光芒像灯塔里射出的光柱一样照着平静的海。两只小青蛙在没有亮光的地方甜甜地睡着了。他们好像在梦里说大海多美呀!”
是啊,大海太迷人了!
这时,阿和把嘴贴近妈妈的耳朵,说:“妈,浴巾就留在这儿吧,咱们该回去了。”
【幻想之脉】
6.这篇童话结构巧妙,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阅读全文,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
【幻想之眼】
7.童话写道:“啊,发现了,咱们发现了一个好东西!”你认为这句话是谁说的?请根据上下文推测,并简述理由。(3分)
【幻想之趣】
8.童话中青蛙钓鱼时所唱的歌谣富有童趣,请作赏析。(4分)
【幻想之蕴】
9.阿和找到了心爱的蓝浴巾,最终却选择了放弃。品味下面句子,结合童话内容,探究阿和这行为的意义。(5分)
森林里一片寂静,萤火虫发出的亮光永远照射着小青蛙们居住的蓝色的大海。
参考答案:
6.(3分)①青蛙在大海上嬉戏
②阿和把蓝浴巾借给了青蛙
③居住在蓝色的大海上。
7.(3分)示例一:我认为是阿和说的。阿和被妈妈拽住胳膊而停下脚步,在妈妈引导下,随着“一阵声音”发现了好东西,惊喜地喊出了这句话,然后顺着“这声音”又发现了青蛙兄弟在嬉戏。这与阿和天真、好奇的性格相吻合。示例二:我认为是妈妈说的,下文中“这声音”指上文的“一阵声音”,前文妈妈拽住阿和的胳膊并提醒别出声”,接着发现“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声音就是青蛙的叫声,于是妈妈说了这句话。这些引导孩子逐步发现美好的言行与文中妈妈的形象吻合示例三:我认为是青蛙说的。下文中“这声音”,就是指上文中“啊,发现了,咱们发现了一个好东西”这句话,而顺着“这声音”可以发现青蛙兄弟正在叶子上俯视蓝浴巾,并谈论“这是什么”;这句话流露出的兴奋、激动,与青蛙发现蓝浴巾时的心情吻合。
8.(4分)运用反复,表现了青蛙们“想钓鱼”的迫切心理;运用夸张,表达了青蛙“想钓大鱼”的愿望;最后以呱—呱—呱—”的青蛙叫声结尾,写出青蛙钓鱼的欢乐。歌谣中幻想的钓鱼场景与真实的青蛙叫声融在一起,似真似幻,既映衬了阿和的心情,又营造了轻松和谐的氛围。
9.(5分)该题分层赋分
第一层:理解肤浅,只是笼统地解释放弃这一行为
示例一:阿和把心爱的蓝浴巾留给了青蛙兄弟。
第二层:有一定的理解,能联系文本内容简单阐述示例二:阿和把心爱的蓝浴巾送给青蛙兄弟,让它们居住在“大海”上,阿和的善良让温馨、美好的画面在那一刻定格。
第三层:理解深刻,能联系全文内容综合阐述
示例三:阿和把心爱的蓝浴巾永远留在了森林里,给青蛙一片居住的大海;她的善良纯真,就像萤火虫的光亮永远陪伴着青蛙,美好的品质在那一刻定格。一块浴巾却能给需要的人一片大海,微弱的萤光却能照亮别人的美梦,放弃一点却能成全世界:这样的放弃与成全会永远留在读者的心里。
【2020台州中考】
谁也看不见的阳台
[日]安房直子
有个城镇,住着一位心眼特别好的木匠。不论有人求他什么事,他都能爽爽快快地答应,
一天,来了一只猫,“咚咚”地敲木匠房间的玻璃窗:“木匠先生,想请您做一个阳台。”
木匠惊呆了。“猫做阳台!”他叫道,“这不是太过分了吗?”
猫摇摇头:“不,不是我要使用。有一位照顾我的姑娘,为了她,我才来求您的。阳台的大小,一米四方,颜色是天蓝色,地点是檞树大街七号,后街小小公寓的二楼。就是挂着白窗帘的房间。阳台要和天空一样的颜色。然后,我念点咒语,这样一来,就谁也看不见它了。也就是说,成了只有从里面才能看见的阳台。”
猫继续说:“哎,哎,请开始工作吧!姑娘现在不在家,她白天去劳动,到晚上才回来,我们想让她大吃一惊。因为直到现在,我们一直受着她很好的照顾。那姑娘,自己不吃饭,也要给我和鸟们喂食。我受伤的时候,她给我涂药;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的时候,她拾起来小心地养育。所以,作为谢礼,我们总想给这煞风景的窗户做一个漂亮的阳台……
听到这里,木匠已经被猫的话吸引住了:“好,我接受了。我家有点旧木料,就用它做一个顶可爱的阳台吧。”
“木匠立即着手工作,他搬来木料,仔细地用刨子包好,量了尺寸,用锯来锯,再爬到房顶,“咚咚”地响起锤子。当木匠在大楼后面不向阳的公寓窗户上,做成天蓝色阳台的时候,已经是黄昏了。那涂了油漆的小小阳台,好像是玩具一样。
好了!好了!木匠想着,收拾一下,开始下梯子。这时,房顶那儿传来猫的歌声:能开花也能收蔬菜,手儿够得到星星和云彩,谁也看不见的漂亮的阳台。
木匠急忙下到地面抬起头,想看看刚刚做完的阳台。
可是,如同猫所说,阳台连影子和形状都看不见,要说能看见的,只有房顶。
木匠摇了好几次头,揉揉眼睛,然后想:到底是什么样的姑娘,来打开那扇窗户呢?
木匠在微暗的小巷,靠着石墙,点着了一支烟卷,等着姑娘回来。
天已全黑,四周飘来晚饭气味时,那窗里“噗”地亮起了灯。白色窗帘摇动,玻璃窗打开了。长头发的姑娘探出了脸。一瞬间,姑娘似乎特别吃惊:“多么了不起的阳台!”
她高高地伸出手说:“第一颗星,到这儿来,火烧云,到这儿来。”她的手好里好像抓到了星星和云似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从那以后,过了好几个月。
寒冬过去,阳光稍微暖和了的时候,一个挺大的包裹寄到了木匠家里,包裹用天蓝色的纸包着,还系着天蓝色的带子,木匠歪着脖子打开一看,哎呀,里面装满了好香的蔬菜,有莴苣、卷心菜、荷兰芹、菜花……还有这样一张卡片:这是阳台收货的蔬菜,是给阳台修造人的谢礼。
木匠瞪圆眼睛,那谁也看不见的阳台上,居然能长这么多的蔬菜。他马上把蔬菜做成色
拉。在奇怪的阳台上收获的蔬菜,甜甜的、嫩嫩的,吃上一口浑身都舒服。
到了五月,吹过的风,送来花和绿叶气味的时候,一件中等大小的包裹寄到了木匠那里,
木匠打开包裹一看,里边是一箱颜色鲜艳的草莓,而且照样附着这样的卡片:这是在阳台
收获的草莓,是给阳台修造人的谢礼。
木匠给草莓浇上牛奶吃了。草莓凉凉的、香喷喷的,吃一口就觉得身子发轻。
这时,木匠想:真想到远处什么地方去呀。希望在沙漠的正当中,建立一座顶到星星的塔,这少年时期的梦,现在,在木匠的胸中一下子苏醒了。
在只能看见房顶的小巷后的二楼独自住着,已经有几年了呢?在窄小的工作场,连续造着房檐几乎紧贴房檐的房屋,已经有几年了呢……吃着草莓,木匠的心中,充满了对远处世界的向往。
到了六月。久雨已停,在一个阳光又热又晃眼的日子,木匠又收到了一个包裹。这一次是三个细长的木箱,里面睡着满满的红蔷薇:这是阳台上开的蔷薇,是给阳台修造人的谢礼。
木匠把蔷薇花装饰在自己的房间里。
当天晚上,被花香包围着睡了。
“喀吱喀吱”,是谁轻轻敲窗的声音,木匠睁开眼睛。窗外,那只白猫端正地坐着,一动不动地说:“木匠先生,我接您来了。您愿意坐上天蓝色的阳台到远处去吗?”
“到远处去?”木匠猛然往外一看,呀,前次做的天蓝色阳台,好像船儿一样,正浮在空中。
天蓝色的阳台上,放着好几个大花盆,开满了红蔷薇。蔷薇的枝蔓缠到了阳台的栏杆上,长着小小的花蕾。在盛开的花中站着的长发姑娘正向木匠招手。她的肩上停着许多鸽子。一群麻雀在啄着蔷薇叶。
木匠的心“啪”地亮了,形容不出的喜悦使他的心咚咚直跳。“好,去吧!”他抱起猫,连睡衣也不换,从窗户跳到外边,在房顶上走几步,“噗”地跳上了阳台。
于是,阳台像宇宙船一样地动了,朝着星星和月亮,朝着在夜空飘忽的云,慢慢地飞去。
7.童话是想象的艺术。本文在情节安排上有丰富的想象,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请你写出
文中想象的故事情节。(写出两个)(4分)
8.“猫”这一形象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9.安房直子童话作品中的色彩往美得震撼人心,让人浮想联翩,请你简要分析本文色彩运
用的妙处。(4分)
10.优秀的童话常有丰富的主题,请你结合内容谈谈对本文主题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7.猫请木匠做阳台;猫会念咒语让阳台看不见;不向阳的阳台里长出了蔬菜、水果、花朵等;木匠造好阳台,一抬头又看不见阳台了;阳台像宇宙船一样会飞走等。
评分标准:共4分。要求写出两点,每点2分,意对即可。
11.B
8.文中的“猫”先是请求木匠做阳台,后来也是它请木匠坐上阳台到远方去,“猫”推动了文章故事情节的发展;文中的“猫”为了回报小姑娘,请木匠建造了一个美丽的阳台,为了回报木匠,最后带着木匠坐着阳台飞向远方,文中借“猫”表现感恩的主题。
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若有其他合理的答案酌情给分。
9.文中有多处描绘色彩的文字,如“蓝色阳台”“天蓝色的纸”“天蓝色的带子”“绿蔬菜”“红蔷薇”等,这些明亮的色彩为我们营造了童话优美的意境,构筑了一个美丽的梦幻世界,这些色彩承载着文化意义,如蓝色代表着希望与梦想,绿色代表着自然与舒适,红色代表着热烈的生命,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或:作者借这些美丽的色彩表现美好的人性);文中描写的各种色彩符合我们现实生活的情境,体现想象的合理性。
评分标准:共4分。要求写出两点,每点2分,意对即可。只选一种颜色来分析言之成理或
有其他合理的答案酌情给分。
10.本题分层赋分。
第一层次:仅从助人或受助单方面思考,思维单一。(1~2分)
示例1:好心眼的姑娘细心地照顾猫、鸟等小动物,可见她善良;好心眼的木匠答应猫为姑
娘建造阳台,可见他乐于助人。作者借此表达对善良品质的赞美。
示例2:猫为了回报姑娘,请木匠为姑娘建造阳台;姑娘为了回报木匠,给木匠送来了各种
谢礼;猫为了回报木匠,带着木匠坐上天蓝色的阳台飞向远方。作者借此表现知恩图报的主题,
第二层次:从助人和受助两方面思考,思维较全面。(3~4分)
示例3:好心眼的姑娘照顾了猫等小动物,猫为了回报,请好心眼的木匠为姑娘装上了一个
小小的天蓝色阳台,此后木匠不断收到来自阳台的各种礼物,最后坐上阳台,飞向远方。作者赋予了这些形象以纯真、善良等美好的品质,表达了赞美之情,也寄寓了付出必有回报的深意。
第三层次:从助人和受助两方面思考,还涉及到渴望与梦想,思维全面深入。(5~6分)
示例4:一只猫为了回报好心眼姑娘的照顾,请好心眼的木匠为她装上了一个小小的天蓝
色阳台,此后木匠不断收到来自阳台的各种礼物。最后神奇的阳台像宇宙船,载着姑娘、木匠飞向了远方。这则童话赞扬了乐于助人、知恩图报等善良美好的人性。
同时阳台唤醒并帮助木匠实现自己的梦想。阳台是梦想的隐喻,“看不见”暗示了梦想的隐秘与难以实现,作者借“谁也看不见的阳台”凸显了对梦想的强烈渴望与追寻。
评分标准:共6分。按层次给分。意思基本同于“示例1~2”,给2分;意思基本同于“示例3”,给4分;意思基本同于“示例4”,给6分。意对即可。若表述不完善酌情扣分。若仅写到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按第一层次给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童话阅读
【童话知识】
(1)了解童话的特点和类型。
阅读童话首先是要弄清楚文章属于哪一种童话类型,这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
(2)正确理解童话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感情和生活真谛。
童话总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来反映现实生活,提示某种道理,对儿童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在阅读时,我们要通过对童话中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去领悟做人或生活的道理。
?
(3)把握童话中的比拟特征。
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格化手法,童话作品常常把非人的物体以及抽象的思想、概念比拟成人,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动作和说话做事的能力。这样一来,猫狗虎豹、花草树木、一沙一石就“活”起来了,就成为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生灵。因此,我们在阅读童话时千万不能独立地静止地看待非人的物体,而要把它们看作活生生的人。
?
(4)重视童话的现实意义。
无论是童话的幻想、比拟、夸张,还是它的思想内容,都源于现实生活,所以能够折射现实生活。
?
【答题要领】
解答童话类阅读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重点语句的考查,要仔细品读,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
(2)对全文寓意、哲理的考查,要结合文章,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故事感受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或揭示的道理。
(3)对人物的评价,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发表看法。
【真题演练】
【2021温州中考】
春天的曲子
[芬兰]托芙·扬松
小嗅嗅沿着四月的田野,走了一天。太阳在桦树间红艳艳地照着,空气凉爽。他喜欢这些树木、这种天气和他自己。
这样的傍晚,应该吹一首新曲子,一段歌唱期望,两段歌唱春天的忧伤,其余歌唱独行的乐趣。他有把握作成这首曲子,它已经等在那里,几乎酝酿成熟了。
他东闻西嗅,要找个地方过夜。他找到了一个干树桩和一些干树枝,在小溪边生起旺旺的火堆。小嗅嗅一向自己做饭。他尽量避免给别人做饭,也不想吃别人做的饭。
一只小爬虫坐在远远的树下看着小嗅嗅,露出害怕但充满好奇的眼神。一蓬头发下两只害羞的眼睛,就是那种从不受人注意的小人物的眼睛。
小嗅嗅装作没看见。他拿出烟斗,点着了,等着他的春天的曲子到来。
曲子没有到来。他只感到小爬虫在死死盯住他,充满佩服之意。他感到不自在了,拍拍爪子叫道:“嘘!走开!”
小爬虫听了他的话,反而从树下钻出来,胆怯地说:“但愿我没吓着你吧?我知道你是大名鼎鼎的小嗅嗅,遇到你我太高兴了。”
“你好。”小嗅嗅冷冰冰地回答。
“我可以在你的火堆旁暖和一下吗?”小爬虫的小脸快活得发光,“只要想想,我就要成为在小嗅嗅的火堆旁坐过的爬虫了,我永远忘不了。”
小爬虫再挨近一点,悄悄说:“你的口琴带了吗?”
“带了。”小嗅嗅很不高兴。给它一搅,他的曲子失去了,孤独感没有了,一切变样了。
小爬虫天真地说:“你永远猜不出我多么想听点音乐。我从来没听过音乐。但我听说过你……”
“你叫什么名字?”小嗅嗅问它。
“我太小了,还没名字,也没人问过我名字。”小爬虫渴望着说,“现在我遇到了你……也许可以……你给我想个名字会很费事吗?只给我一个人用而不给任何人用的名字?”
小嗅嗅咕哝着把帽子拉下来。树林间传来夜鸟悠长而忧伤的叫声:“唷唷-蒂鸣-”
“对一个人崇拜过头,就不可能感到真正自由自在了,”小嗅嗅忽然说,“我知道。”
“我知道你什么都知道,”小爬虫挨得更近一点说,“你的话句句是正确的,我一直想像你一样自由自在……你是去姆咪谷吧?”
“不!我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小嗅嗅狠巴巴地说。
长时间的沉默。夜鸟又叫了:“蒂鸣--”
“我想我必须走了。再见。”小爬虫小声说。
“再见。”小嗅嗅有点不安,“你听我说,这个……你不是想要名字吗?“蒂蒂呜'怎么样?蒂蒂呜……”
小爬虫看着他。它把它这个名字反复地想,反复地咀嚼,反复地听,最后鼻子朝向天空,轻轻地叫着新名字:“蒂蒂呜——”那么伤感,那么入迷。小嗅嗅感到背上掠过一阵颤抖。
小爬虫钻进荆棘丛里,一切恢复沉寂。
小嗅嗅坐下来,倾听溪水和寂静,等着他的曲子回来,但他听到的似乎只有小爬虫激动和羞怯的声音。
第二天早晨,小嗅嗅继续走。在他的帽子下,现在连曲子的影子都没了。除了小爬虫,他什么也想不起来。他把它说的每一个字和他自己说的每一个字,嚼来嚼去。
我怎么啦?小嗅嗅想。这种感觉从来没有过。
到了下午,他转过身来开始往回走。他越走越快,越跑越急。小乐曲在耳际飘过,但他来不及抓住它们。
傍晚时他回到桦树林。“蒂蒂呜!蒂蒂呜!”只有夜鸟醒来:“蒂呜,蒂呜。”小嗅嗅到处叫唤和倾听,直到暮色笼罩大地,新月升起。
这是个新月,他想,我应该许一个愿——一首新曲子。但他忽然改变主意:我想找到蒂蒂呜。
他走进林子,一样东西在矮树丛里瑟瑟作响。“蒂蒂呜!”小嗅嗅轻轻地叫,“我回来找你谈谈。”
“噢,真好。”蒂蒂呜把头从矮树丛里伸出来,“我有样东西给你看看。瞧!一块姓名牌!上面有我的名字,很好看,对吗?等我有了自己的房子,就把它挂在门口。”
“非常好看!”小嗅嗅说,“你要有自己的房子?”
“当然!”蒂蒂呜兴奋地说,“我从家里出来独立生活了!真带劲!在有名字前,我只知道有这件事或那件事,但都没我的事,你明白吗?现在我有了名字,是个人了,发生的每件事都真的是一件事,是对着我蒂蒂呜发生的,我可以这么想,也可以那么想……你明白吗?”
“当然,这对你来说真是太好了。”小嗅嗅说,“我要回姆咪谷了。”
蒂蒂鸣点点头,说:“再见!我也要赶快过我自己的生活了,我失去的时间已经太多!”
“不错,是这样。”小嗅嗅抬头看春天的天空。
头顶是澄清的一大片深蓝,树木顶上是一片海洋的绿。在他的帽子下,曲子开始流出来,一段是期待,两段是春天的忧伤,其余部分是孤单一人的无限喜悦。
(选自《姆咪谷的伙伴们》,任溶溶译,有删改)
4.阅读文章,从小嗅嗅或小爬虫的角度概述故事情节。(3分)
(A)小嗅嗅:那一天,我
▲
(B)小爬虫:那一天,我
▲
5.文中画横线的两处,写夜鸟“蒂鸣”的叫声打破了小嗅嗅和小爬虫之间的沉默,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图?联系上下文,加以分析。(5分)
6.故事结尾处流出的“春天的曲子”与开头“几乎酝酿成熟了”的曲子一样吗?结合全文,阐述你的见解。(6分)
7.童话中,没有名字的“小爬虫”成了“蒂蒂鸣”,你从中读出怎样的现实意义?结合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谈谈你的阅读发现。(6分)
【2020金华丽水中考】
送给青蛙的大海
〔日本〕山下春雄
阿和有一条心爱的浴巾,这条浴巾突然不见了今天,妈妈把浴巾洗了洗。刚刚晾好,一阵大风刮来,浴中被刮上了天,飞了。糟糕的是,大风之后又下起了一场大暴雨。没法去找浴巾了,阿和伤心地哭了起来。
“浴巾没有了,午睡时盖什么呢?”
是啊,阿和中午睡觉时盖什么呢?
阿和降生到人间之后一直盖着这条浴巾,直到现在为止,有时她还咬着浴巾的一角进入梦乡哩。这条浴巾虽然有些磨破的地方,但它却是阿和心爱的蓝浴中
“蓝浴巾一定是飞到森林那边去了,等雨停了咱们一起去找找看。”妈妈说道。
阿和没有午睡,她的眼泪和雨水一起流了下来。
大雨终于停了。阿和和妈妈匆匆忙忙地向森林走去,寻找那条被大风刮走的蓝浴巾森林离阿和的家不太远。森林里的地面上有个被大雨冲成的“小水塘”,水中映出了蔚蓝的天空。
树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雨珠,闪闪发光。这些雨珠闪着亮光从树叶上滚落下来,掉在
“小水塘”里。其实,这“小水塘”并不是真正的小水塘,而是被雨水浇湿的浴巾,是阿和要寻找的心爱的蓝浴巾。
“啊,我看见蓝浴巾了!”
阿和正要飞快地向蓝浴巾跑去,却猛地被妈妈拽住了胳膊。
“别出声!”妈妈说道不知从何处传来了一阵声音,非常动听,像歌声一样
啊,发现了,咱们发现了一个好东西!”
顺着这声音望去,只见蜂斗草的叶子上有两只小青蛙,它们正在兴致勃勃地俯视着这被雨水浇湿并积满水的蓝浴巾。
“这是什么呀?对,问问哥哥吧!”
青蛙弟弟转过身子叫来了青蛙哥哥。青蛙哥哥看着蓝浴巾,对青蛙弟弟说:“这是大海吧。
爸爸说过,海是蓝色的,还很大!”
“这真的是大海吗?海面上是浮着船只的呀!”青蛙弟弟的话音刚落,一片树叶轻轻地飘落下来,像一只船似的浮在水面上。
“啊,是大海,这是我们的大海!”
两只青蛙一齐跳进了由蓝浴巾和雨水构成的大海,它们俩在海里又蹦又跳,又打又闹,还进行了蛙泳比赛。不仅如此,它们还找来一根小棍撑船玩呢。
玩了一阵,它们又把小棍做成钓鱼竿,在大海里钓起鱼来我想钓鱼,我想钓鱼,我想钓一条大鱼。
这鱼比船大,这鱼比海大。
呱一呱—呱两只小青蛙一边唱着一边挥舞着钓鱼竿。
“嘻嘻嘻!”阿和看见这番景象不禁笑了起来正在这时,一条头部成三角形的长蛇,吐着红红的长舌头,一点儿一点儿地向大海靠近。
“危险,快跑!”阿和情不自禁地向小青蛙发出了信号籴。两只小青蛙迅速地从船上跳下来,潜入水底。长蛇从蓝浴巾旁边游了过去,消失在森林的
“多危险哪,这下没事了!”阿和紧紧地握住妈妈的手。
“阿和,怎么办?浴巾还拿回去吗?”妈妈瞧着阿和的脸问道。
“先不拿,这蓝浴巾借给它们吧,让它们玩到晚上。”说着,阿和便和妈妈悄悄地离开了森林。
晚饭后,阿和同妈妈又来到了森林里,这时的森林已是漆黑一片。
突然,一束光柱在阿和的眼前闪了一闪。
“哟,萤火虫!”妈妈叫了起来。
萤火虫轻捷地飞着,停在大海边上。萤火虫的光芒像灯塔里射出的光柱一样照着平静的海。两只小青蛙在没有亮光的地方甜甜地睡着了。他们好像在梦里说大海多美呀!”
是啊,大海太迷人了!
这时,阿和把嘴贴近妈妈的耳朵,说:“妈,浴巾就留在这儿吧,咱们该回去了。”
【幻想之脉】
6.这篇童话结构巧妙,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阅读全文,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
【幻想之眼】
7.童话写道:“啊,发现了,咱们发现了一个好东西!”你认为这句话是谁说的?请根据上下文推测,并简述理由。(3分)
【幻想之趣】
8.童话中青蛙钓鱼时所唱的歌谣富有童趣,请作赏析。(4分)
【幻想之蕴】
9.阿和找到了心爱的蓝浴巾,最终却选择了放弃。品味下面句子,结合童话内容,探究阿和这行为的意义。(5分)
森林里一片寂静,萤火虫发出的亮光永远照射着小青蛙们居住的蓝色的大海。
【2020台州中考】
谁也看不见的阳台
[日]安房直子
有个城镇,住着一位心眼特别好的木匠。不论有人求他什么事,他都能爽爽快快地答应,
一天,来了一只猫,“咚咚”地敲木匠房间的玻璃窗:“木匠先生,想请您做一个阳台。”
木匠惊呆了。“猫做阳台!”他叫道,“这不是太过分了吗?”
猫摇摇头:“不,不是我要使用。有一位照顾我的姑娘,为了她,我才来求您的。阳台的大小,一米四方,颜色是天蓝色,地点是檞树大街七号,后街小小公寓的二楼。就是挂着白窗帘的房间。阳台要和天空一样的颜色。然后,我念点咒语,这样一来,就谁也看不见它了。也就是说,成了只有从里面才能看见的阳台。”
猫继续说:“哎,哎,请开始工作吧!姑娘现在不在家,她白天去劳动,到晚上才回来,我们想让她大吃一惊。因为直到现在,我们一直受着她很好的照顾。那姑娘,自己不吃饭,也要给我和鸟们喂食。我受伤的时候,她给我涂药;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的时候,她拾起来小心地养育。所以,作为谢礼,我们总想给这煞风景的窗户做一个漂亮的阳台……
听到这里,木匠已经被猫的话吸引住了:“好,我接受了。我家有点旧木料,就用它做一个顶可爱的阳台吧。”
“木匠立即着手工作,他搬来木料,仔细地用刨子包好,量了尺寸,用锯来锯,再爬到房顶,“咚咚”地响起锤子。当木匠在大楼后面不向阳的公寓窗户上,做成天蓝色阳台的时候,已经是黄昏了。那涂了油漆的小小阳台,好像是玩具一样。
好了!好了!木匠想着,收拾一下,开始下梯子。这时,房顶那儿传来猫的歌声:能开花也能收蔬菜,手儿够得到星星和云彩,谁也看不见的漂亮的阳台。
木匠急忙下到地面抬起头,想看看刚刚做完的阳台。
可是,如同猫所说,阳台连影子和形状都看不见,要说能看见的,只有房顶。
木匠摇了好几次头,揉揉眼睛,然后想:到底是什么样的姑娘,来打开那扇窗户呢?
木匠在微暗的小巷,靠着石墙,点着了一支烟卷,等着姑娘回来。
天已全黑,四周飘来晚饭气味时,那窗里“噗”地亮起了灯。白色窗帘摇动,玻璃窗打开了。长头发的姑娘探出了脸。一瞬间,姑娘似乎特别吃惊:“多么了不起的阳台!”
她高高地伸出手说:“第一颗星,到这儿来,火烧云,到这儿来。”她的手好里好像抓到了星星和云似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从那以后,过了好几个月。
寒冬过去,阳光稍微暖和了的时候,一个挺大的包裹寄到了木匠家里,包裹用天蓝色的纸包着,还系着天蓝色的带子,木匠歪着脖子打开一看,哎呀,里面装满了好香的蔬菜,有莴苣、卷心菜、荷兰芹、菜花……还有这样一张卡片:这是阳台收货的蔬菜,是给阳台修造人的谢礼。
木匠瞪圆眼睛,那谁也看不见的阳台上,居然能长这么多的蔬菜。他马上把蔬菜做成色
拉。在奇怪的阳台上收获的蔬菜,甜甜的、嫩嫩的,吃上一口浑身都舒服。
到了五月,吹过的风,送来花和绿叶气味的时候,一件中等大小的包裹寄到了木匠那里,
木匠打开包裹一看,里边是一箱颜色鲜艳的草莓,而且照样附着这样的卡片:这是在阳台
收获的草莓,是给阳台修造人的谢礼。
木匠给草莓浇上牛奶吃了。草莓凉凉的、香喷喷的,吃一口就觉得身子发轻。
这时,木匠想:真想到远处什么地方去呀。希望在沙漠的正当中,建立一座顶到星星的塔,这少年时期的梦,现在,在木匠的胸中一下子苏醒了。
在只能看见房顶的小巷后的二楼独自住着,已经有几年了呢?在窄小的工作场,连续造着房檐几乎紧贴房檐的房屋,已经有几年了呢……吃着草莓,木匠的心中,充满了对远处世界的向往。
到了六月。久雨已停,在一个阳光又热又晃眼的日子,木匠又收到了一个包裹。这一次是三个细长的木箱,里面睡着满满的红蔷薇:这是阳台上开的蔷薇,是给阳台修造人的谢礼。
木匠把蔷薇花装饰在自己的房间里。
当天晚上,被花香包围着睡了。
“喀吱喀吱”,是谁轻轻敲窗的声音,木匠睁开眼睛。窗外,那只白猫端正地坐着,一动不动地说:“木匠先生,我接您来了。您愿意坐上天蓝色的阳台到远处去吗?”
“到远处去?”木匠猛然往外一看,呀,前次做的天蓝色阳台,好像船儿一样,正浮在空中。
天蓝色的阳台上,放着好几个大花盆,开满了红蔷薇。蔷薇的枝蔓缠到了阳台的栏杆上,长着小小的花蕾。在盛开的花中站着的长发姑娘正向木匠招手。她的肩上停着许多鸽子。一群麻雀在啄着蔷薇叶。
木匠的心“啪”地亮了,形容不出的喜悦使他的心咚咚直跳。“好,去吧!”他抱起猫,连睡衣也不换,从窗户跳到外边,在房顶上走几步,“噗”地跳上了阳台。
于是,阳台像宇宙船一样地动了,朝着星星和月亮,朝着在夜空飘忽的云,慢慢地飞去。
7.童话是想象的艺术。本文在情节安排上有丰富的想象,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请你写出
文中想象的故事情节。(写出两个)(4分)
8.“猫”这一形象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9.安房直子童话作品中的色彩往美得震撼人心,让人浮想联翩,请你简要分析本文色彩运
用的妙处。(4分)
10.优秀的童话常有丰富的主题,请你结合内容谈谈对本文主题的理解。(6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