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回头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回头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18 09:31:20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回头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如图是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地影响深远的见证,请问,其代表了中国古代什么思想学派(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简单甚至破旧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衣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儒,丁—法
3.(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他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认为工商业皆本……,这些主张是明朝末年传统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表现,请问他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王夫之 D.顾炎武
4.(2017高二上·东海月考)北宋的《萍洲可谈》有这样的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根据这一记载,我们可得知指南针在北宋的时候已被应用到(  )
A.寻找矿石 B.看风水 C.航海 D.战争
5.(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  )
A. B.
C. D.
6.(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说不尽得红楼里有视仕途为粪土,反对封建制度的富家少爷贾宝玉;有孤高自许、多愁善感的贵族小姐林黛玉;有遵奉妇道、恪守妇规的封建淑女薛宝钗……他们都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请问此段材料所描述的作品出现在(  )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民国
7.(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宋徽宗时期,宋政府下令征收“侵街房廊钱”,表明宋政府对城市街道两旁的居民不断地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的现实无可奈何。这说明(  )
①宋政府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
②宋代的城市规划已经出现失控的苗头
③唐代以前的“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
④宋代“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位著名的思想家,对于如何抵抗外国的侵略,有力地打击侵略者,提出了一句名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他写出的名著是(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孔子改制考》 D.《天演论》
9.(2020高二上·唐山期中)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
A.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B.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思想文化
C.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 D.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科学技术
10.(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李大钊信心十足地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请问他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A.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起义
C.十月革命成功 D.中国共产党成立
11.(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中共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在(  )
A.中共七大上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中共十二大上
12.(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改革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13.(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某学习小组四个同学决定整理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的资料,以此来缅怀新中国建国初期放弃国外优厚条件,毅然回到祖国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请问以下哪位同学的整理是正确的(  )
A.李四光邓嫁先钱学森华罗庚 B.李四光吴阶平李政道邓嫁先
C.吴阶平杨振宁邓嫁先华罗庚 D.吴阶平邓嫁先钱学森丁肇中
14.(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科技是关键,"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发展科学技术的政策和计划,科技工作在三个层次上向纵深展开。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科技进步的重要意义,逐步被各级领导所理解……请问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人物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15.(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优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出自(  )
A. B.
C. D.
16.(2019高二上·齐齐哈尔期末)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斗争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
A.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神学的束缚 B.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C.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D.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17.(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如图法律的思想来自于以下哪位思想家(  )
A.霍布斯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18.(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诞生于14世纪的文艺复兴,将欧洲带出了黑暗的中世纪,它借助于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请问它诞生于(  )
A.A B.B C.C D.D
19.(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他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权利,但他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在反对君主专制的同时,又赞成实行“开明专制”,请问他是(  )
A.莎士比亚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20.(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产生的顺序是:(  )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培育出杂交水稻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
21.(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由于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世界跨入了“电气时代”。为这一跨越作出过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的(  )
①法拉第 ②爱迪生 ③比尔·盖茨 ④贝尔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2.(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1905年,物理天才连续发表5篇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将世界物理带入一个崭新时代。1955年4月19日,物理天才星陨光息。2005年4月19日,在他谢世50年后,物理天才乘着一道美丽的光束再次环游世界,首次来到天津,来到南开大学—摘自《人民网》,请问物理天才是(  )
A. 达尔文 B.笛卡尔 C.牛顿 D.爱因斯坦
23.(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24.(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在某地发现的一座古墓中,随葬品有青铜剑、丝织品、唐三彩、活字印刷品等。这座古墓的朝代最早可能为(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25.(2017高一下·嵊州期中)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四大
二、材料分析题
26.(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根据材料三,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27.(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曾经身为抗英主帅的林则徐对中英武装力量作了这样的对比:“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
材料二:彼西洋者自其自由平等观之……人人得以行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自其官工商贾章程明备观之,则人知其职,不督而办……其民…德慧术知较而论之,又为吾民所必不及。
——严复《原强》(1895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林则徐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林则徐在“睁眼看世界”方面的主要史实。
(2)阅读材料二,指出严复对西方认识的发展之处。结合时代背景,列举这一时期先进中国人对西方认识深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思想主张
【解析】【分析】春秋时期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故答案选择A;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排除B;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排除C;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韩非子,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孔子学院”,本题难度较低。
2.【答案】B
【知识点】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思想主张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甲强调顺其自然,是道家的观点;乙讲究身份地位和等级秩序,属于儒家思想;丙主张节俭反对铺张,属于墨家观点。丁主张实行统一制度,是法家思想,因此B项的排序正确。
ACD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学生需要把握儒法道墨四家学派的基本主张,再根据材料进行辨析区分。
3.【答案】B
【知识点】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
【解析】【分析】黄宗羲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其中“工商皆本”的主张,本质上是传统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故答案选择B;
李贽批判重农抑商,主张理财,排除A;
王夫之重视工商业者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的主张,排除C;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明清时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思想领域的工商皆本思想适应了这一发展趋势。
4.【答案】C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从材料信息“舟师识地理”、“阴晦则观指南针”可知这一时期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是关键信息。
5.【答案】A
【知识点】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小篆定位官方同行的标准字体,结合教材内容中的书法知识可知,A是小篆,B是隶书,C是楷书,D是草书,故A符合题意要求。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
6.【答案】C
【知识点】明清时期的小说与戏曲
【解析】【分析】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他们都是清朝小说中批判现实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故答案选择C;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明清时期的小说, 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持续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促使小说繁荣。
7.【答案】C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商业发展
【解析】【分析】居民不断地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宋政府对此现象“无可奈何”,表明宋代的城市规划已经出现失控的苗头,故②正确;
“市坊”制度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而宋徽宗时期,不但不分开,反而将居住区擅自扩展为交易区,表明唐代以前的“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宋代“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故③④正确;
宋政府下令征收“侵街房廊钱”,是因为居民不断地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不是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故①错误;
故组合②③④正确,故答案选择C,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宋朝抑商政策松弛,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8.【答案】B
【知识点】近代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及表现
【解析】【分析】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在书中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故答案选择B;
《四洲志》是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的维新变法的理论著作,《天演论》是严复最著名的译作,译自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朋友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都没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思想的萌发,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在书中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启蒙书。
9.【答案】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先后有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因此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是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A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以 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为背景材料,考查了近代顺乎世界潮流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10.【答案】C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号召中国向十月革命学习,为在中国实现“劳工社会”而奋斗,并信心十足地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故答案选择C;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排除A;
1871年法国公社起义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排除B;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11.【答案】C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该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果断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所以答案选C,A B D 三项与上述题意史实特征不符。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该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果断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12.【答案】A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正确;
B错误,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
CD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此后逐步探索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措施,逐渐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低。
13.【答案】A
【知识点】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们在新中国建国初期,都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作出了重大贡献,故答案选择A;
李政道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排除B;
杨振宁2003年底,杨振宁回中国定居,排除C;
丁肇中出生于美国,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现代中国科技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家国情怀。
14.【答案】C
【知识点】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1988年,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该论断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故答案选择C;
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排除A;
毛泽东与“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不符,排除B;
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现代中国科技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988年,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15.【答案】D
【知识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他创作的《哈姆雷特》热情讴歌人的伟大和高贵,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充分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故答案选择D;
《十日谈》描写和歌颂了现世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的高尚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排除A;
《社会契约论》探讨的是政治权利的原理,它的主旨是为人民民主主权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排除B;《圣经》是基督教正式经典的总称,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成就,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材料中的作品符合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16.【答案】C
【知识点】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结合所学,AD是他们的共同之处,排除。
B项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排除。
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斗争方面的突出特点是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17.【答案】C
【知识点】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解析】【分析】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约法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孟德斯鸠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故答案选择C;
霍布斯最早提出社会契约学说,排除A;
伏尔泰倡导君主立宪制,排除B;
卢梭认为主权在民的最好组织形式是实行民主共和制,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启蒙运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理论,为美国政治体制及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确立奠定理论基础。
18.【答案】D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十四、十五世纪,地中海地区的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且意大利是古罗马的故乡,文艺复兴最早出现在意大利,故答案选择D处;
A处位于英国,排除A项;
B处与C处均远离地中海地区,排除B项与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难度较低。
19.【答案】B
【知识点】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解析】【分析】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主立宪制,故答案选择B;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戏剧家,排除A;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制,提倡“三权分立”,排除C;
卢梭倡导“人民主权”原则,认为主权在民的最好形式是实行民主共和制,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启蒙运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开明专制”,侧重于考查基础知识。
20.【答案】B
【知识点】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这种水稻单产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
因此按时间先后顺序为③②①④。故排除ACD,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侧重于考查基础知识,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
21.【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它以法拉第的电磁感应为理论指导,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主要发明有爱迪生的电灯,贝尔的电话,把人们带入了“电气时代”,故答案选①②④组合,选A;
比尔 盖茨是信息时代的重要人物,排除③,故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低。
22.【答案】D
【知识点】相对论与量子论
【解析】【分析】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等五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纪念2005世界物理年,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发起了这场名为“物理照耀世界”的全球光束传递活动,物理之光最激动人心之处,是一幅巨大的爱因斯坦头像,物理天才爱因斯坦乘着一道美丽的光束再次环游世界,首次来到天津,来到南开大学,故答案选择D;
达尔文的主要贡献在生物学,排除A;
笛卡尔是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排除B;
牛顿1727年逝世,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研究宏观物质的高速运转,是物理学的重大革命,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
23.【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1919年五四运动,②是1935-1948年,③是1927年,④是1934-1936年,因此正确顺序是①③④②,所以答案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中国革命精神,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
24.【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青铜剑是商周时期的、丝织品距今四五千年已经出现、唐三彩是唐朝著名的陶器、活字印刷品出现于宋代,故这座古墓的朝代最早可能是宋朝的,故答案选择B,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古代手工业及科技成就,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
25.【答案】A
【知识点】毛泽东思想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A项正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排除B
C中共八大主要提出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明方向,排除C。
D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低。
26.【答案】(1)作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原因,丞相擅专威福,威胁到君主的统治和国家的安全。
(2)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知识点】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解析】【分析】(1)作用,根据材料一“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可知,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根据材料二“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可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原因,根据材料三“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可知,丞相擅专威福,威胁到君主的统治和国家的安全。
(2)趋势,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君主专制的角度发展可知,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故答案为:(1)作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原因,丞相擅专威福,威胁到君主的统治和国家的安全。
(2)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点评】本题以明朝废除宰相制度为切入点,考查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主要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低。
27.【答案】(1)观点:英国的军事武器和技术均优于中国。
史实:主动了解外国情况,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组织编译西方书籍如《四洲志》等。
(2)发展:认识到西方国家政治自由平等,经济制度完备严明,民众素质良好。
原因: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知识点】近代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及表现
【解析】【分析】(1)林则徐的主要观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是器不良也。……是技不熟也”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林则徐在“睁眼看世界”方面的主要史实,应当联系所学,从了解外国情况收集信息、组织编译西方书籍如《四洲志》等方面来回答。
(2)严复对西方认识的发展之处,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彼西洋者,……自其自由平等观之”“自其官工商贾章程明备观之,则人知其职,不督而办”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这一时期先进中国人对西方认识深化的政治、经济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政治方面的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经济方面的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来回答。
故答案为(1)观点:英国的军事武器和技术均优于中国。
史实:主动了解外国情况,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组织编译西方书籍如《四洲志》等。
(2)发展:认识到西方国家政治自由平等,经济制度完备严明,民众素质良好。
【点评】本题考查林则徐的主要观点、严复对西方认识的发展之处和原因,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1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回头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如图是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地影响深远的见证,请问,其代表了中国古代什么思想学派(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A
【知识点】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思想主张
【解析】【分析】春秋时期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故答案选择A;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排除B;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排除C;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韩非子,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孔子学院”,本题难度较低。
2.(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简单甚至破旧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衣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儒,丁—法
【答案】B
【知识点】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思想主张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甲强调顺其自然,是道家的观点;乙讲究身份地位和等级秩序,属于儒家思想;丙主张节俭反对铺张,属于墨家观点。丁主张实行统一制度,是法家思想,因此B项的排序正确。
ACD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学生需要把握儒法道墨四家学派的基本主张,再根据材料进行辨析区分。
3.(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他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认为工商业皆本……,这些主张是明朝末年传统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表现,请问他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王夫之 D.顾炎武
【答案】B
【知识点】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
【解析】【分析】黄宗羲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其中“工商皆本”的主张,本质上是传统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故答案选择B;
李贽批判重农抑商,主张理财,排除A;
王夫之重视工商业者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的主张,排除C;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明清时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思想领域的工商皆本思想适应了这一发展趋势。
4.(2017高二上·东海月考)北宋的《萍洲可谈》有这样的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根据这一记载,我们可得知指南针在北宋的时候已被应用到(  )
A.寻找矿石 B.看风水 C.航海 D.战争
【答案】C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从材料信息“舟师识地理”、“阴晦则观指南针”可知这一时期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是关键信息。
5.(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小篆定位官方同行的标准字体,结合教材内容中的书法知识可知,A是小篆,B是隶书,C是楷书,D是草书,故A符合题意要求。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
6.(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说不尽得红楼里有视仕途为粪土,反对封建制度的富家少爷贾宝玉;有孤高自许、多愁善感的贵族小姐林黛玉;有遵奉妇道、恪守妇规的封建淑女薛宝钗……他们都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请问此段材料所描述的作品出现在(  )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民国
【答案】C
【知识点】明清时期的小说与戏曲
【解析】【分析】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他们都是清朝小说中批判现实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故答案选择C;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明清时期的小说, 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持续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促使小说繁荣。
7.(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宋徽宗时期,宋政府下令征收“侵街房廊钱”,表明宋政府对城市街道两旁的居民不断地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的现实无可奈何。这说明(  )
①宋政府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
②宋代的城市规划已经出现失控的苗头
③唐代以前的“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
④宋代“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商业发展
【解析】【分析】居民不断地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宋政府对此现象“无可奈何”,表明宋代的城市规划已经出现失控的苗头,故②正确;
“市坊”制度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而宋徽宗时期,不但不分开,反而将居住区擅自扩展为交易区,表明唐代以前的“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宋代“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故③④正确;
宋政府下令征收“侵街房廊钱”,是因为居民不断地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不是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故①错误;
故组合②③④正确,故答案选择C,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宋朝抑商政策松弛,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8.(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位著名的思想家,对于如何抵抗外国的侵略,有力地打击侵略者,提出了一句名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他写出的名著是(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孔子改制考》 D.《天演论》
【答案】B
【知识点】近代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及表现
【解析】【分析】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在书中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故答案选择B;
《四洲志》是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的维新变法的理论著作,《天演论》是严复最著名的译作,译自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朋友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都没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思想的萌发,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在书中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启蒙书。
9.(2020高二上·唐山期中)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
A.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B.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思想文化
C.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 D.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科学技术
【答案】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先后有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因此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是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A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以 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为背景材料,考查了近代顺乎世界潮流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10.(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李大钊信心十足地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请问他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A.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起义
C.十月革命成功 D.中国共产党成立
【答案】C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号召中国向十月革命学习,为在中国实现“劳工社会”而奋斗,并信心十足地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故答案选择C;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排除A;
1871年法国公社起义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排除B;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11.(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中共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在(  )
A.中共七大上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中共十二大上
【答案】C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该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果断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所以答案选C,A B D 三项与上述题意史实特征不符。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该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果断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12.(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改革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答案】A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正确;
B错误,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
CD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此后逐步探索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措施,逐渐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低。
13.(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某学习小组四个同学决定整理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的资料,以此来缅怀新中国建国初期放弃国外优厚条件,毅然回到祖国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请问以下哪位同学的整理是正确的(  )
A.李四光邓嫁先钱学森华罗庚 B.李四光吴阶平李政道邓嫁先
C.吴阶平杨振宁邓嫁先华罗庚 D.吴阶平邓嫁先钱学森丁肇中
【答案】A
【知识点】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们在新中国建国初期,都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作出了重大贡献,故答案选择A;
李政道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排除B;
杨振宁2003年底,杨振宁回中国定居,排除C;
丁肇中出生于美国,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现代中国科技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家国情怀。
14.(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科技是关键,"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发展科学技术的政策和计划,科技工作在三个层次上向纵深展开。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科技进步的重要意义,逐步被各级领导所理解……请问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人物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答案】C
【知识点】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1988年,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该论断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故答案选择C;
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排除A;
毛泽东与“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不符,排除B;
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现代中国科技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988年,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15.(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优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出自(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他创作的《哈姆雷特》热情讴歌人的伟大和高贵,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充分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故答案选择D;
《十日谈》描写和歌颂了现世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的高尚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排除A;
《社会契约论》探讨的是政治权利的原理,它的主旨是为人民民主主权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排除B;《圣经》是基督教正式经典的总称,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成就,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材料中的作品符合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16.(2019高二上·齐齐哈尔期末)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斗争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
A.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神学的束缚 B.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C.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D.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答案】C
【知识点】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结合所学,AD是他们的共同之处,排除。
B项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排除。
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斗争方面的突出特点是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17.(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如图法律的思想来自于以下哪位思想家(  )
A.霍布斯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答案】C
【知识点】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解析】【分析】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约法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孟德斯鸠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故答案选择C;
霍布斯最早提出社会契约学说,排除A;
伏尔泰倡导君主立宪制,排除B;
卢梭认为主权在民的最好组织形式是实行民主共和制,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启蒙运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理论,为美国政治体制及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确立奠定理论基础。
18.(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诞生于14世纪的文艺复兴,将欧洲带出了黑暗的中世纪,它借助于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请问它诞生于(  )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十四、十五世纪,地中海地区的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且意大利是古罗马的故乡,文艺复兴最早出现在意大利,故答案选择D处;
A处位于英国,排除A项;
B处与C处均远离地中海地区,排除B项与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难度较低。
19.(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他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权利,但他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在反对君主专制的同时,又赞成实行“开明专制”,请问他是(  )
A.莎士比亚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答案】B
【知识点】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解析】【分析】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主立宪制,故答案选择B;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戏剧家,排除A;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制,提倡“三权分立”,排除C;
卢梭倡导“人民主权”原则,认为主权在民的最好形式是实行民主共和制,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启蒙运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开明专制”,侧重于考查基础知识。
20.(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产生的顺序是:(  )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培育出杂交水稻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
【答案】B
【知识点】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这种水稻单产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
因此按时间先后顺序为③②①④。故排除ACD,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侧重于考查基础知识,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
21.(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由于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世界跨入了“电气时代”。为这一跨越作出过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的(  )
①法拉第 ②爱迪生 ③比尔·盖茨 ④贝尔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它以法拉第的电磁感应为理论指导,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主要发明有爱迪生的电灯,贝尔的电话,把人们带入了“电气时代”,故答案选①②④组合,选A;
比尔 盖茨是信息时代的重要人物,排除③,故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低。
22.(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1905年,物理天才连续发表5篇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将世界物理带入一个崭新时代。1955年4月19日,物理天才星陨光息。2005年4月19日,在他谢世50年后,物理天才乘着一道美丽的光束再次环游世界,首次来到天津,来到南开大学—摘自《人民网》,请问物理天才是(  )
A. 达尔文 B.笛卡尔 C.牛顿 D.爱因斯坦
【答案】D
【知识点】相对论与量子论
【解析】【分析】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等五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纪念2005世界物理年,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发起了这场名为“物理照耀世界”的全球光束传递活动,物理之光最激动人心之处,是一幅巨大的爱因斯坦头像,物理天才爱因斯坦乘着一道美丽的光束再次环游世界,首次来到天津,来到南开大学,故答案选择D;
达尔文的主要贡献在生物学,排除A;
笛卡尔是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排除B;
牛顿1727年逝世,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研究宏观物质的高速运转,是物理学的重大革命,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
23.(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1919年五四运动,②是1935-1948年,③是1927年,④是1934-1936年,因此正确顺序是①③④②,所以答案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中国革命精神,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
24.(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在某地发现的一座古墓中,随葬品有青铜剑、丝织品、唐三彩、活字印刷品等。这座古墓的朝代最早可能为(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青铜剑是商周时期的、丝织品距今四五千年已经出现、唐三彩是唐朝著名的陶器、活字印刷品出现于宋代,故这座古墓的朝代最早可能是宋朝的,故答案选择B,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古代手工业及科技成就,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
25.(2017高一下·嵊州期中)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四大
【答案】A
【知识点】毛泽东思想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A项正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排除B
C中共八大主要提出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明方向,排除C。
D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低。
二、材料分析题
26.(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根据材料三,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答案】(1)作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原因,丞相擅专威福,威胁到君主的统治和国家的安全。
(2)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知识点】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解析】【分析】(1)作用,根据材料一“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可知,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根据材料二“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可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原因,根据材料三“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可知,丞相擅专威福,威胁到君主的统治和国家的安全。
(2)趋势,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君主专制的角度发展可知,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故答案为:(1)作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原因,丞相擅专威福,威胁到君主的统治和国家的安全。
(2)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点评】本题以明朝废除宰相制度为切入点,考查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主要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低。
27.(2020高一下·桐庐开学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曾经身为抗英主帅的林则徐对中英武装力量作了这样的对比:“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
材料二:彼西洋者自其自由平等观之……人人得以行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自其官工商贾章程明备观之,则人知其职,不督而办……其民…德慧术知较而论之,又为吾民所必不及。
——严复《原强》(1895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林则徐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林则徐在“睁眼看世界”方面的主要史实。
(2)阅读材料二,指出严复对西方认识的发展之处。结合时代背景,列举这一时期先进中国人对西方认识深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答案】(1)观点:英国的军事武器和技术均优于中国。
史实:主动了解外国情况,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组织编译西方书籍如《四洲志》等。
(2)发展:认识到西方国家政治自由平等,经济制度完备严明,民众素质良好。
原因: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知识点】近代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及表现
【解析】【分析】(1)林则徐的主要观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是器不良也。……是技不熟也”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林则徐在“睁眼看世界”方面的主要史实,应当联系所学,从了解外国情况收集信息、组织编译西方书籍如《四洲志》等方面来回答。
(2)严复对西方认识的发展之处,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彼西洋者,……自其自由平等观之”“自其官工商贾章程明备观之,则人知其职,不督而办”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这一时期先进中国人对西方认识深化的政治、经济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政治方面的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经济方面的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来回答。
故答案为(1)观点:英国的军事武器和技术均优于中国。
史实:主动了解外国情况,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组织编译西方书籍如《四洲志》等。
(2)发展:认识到西方国家政治自由平等,经济制度完备严明,民众素质良好。
【点评】本题考查林则徐的主要观点、严复对西方认识的发展之处和原因,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