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28 14:5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达标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为兴办洋务,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下列选项中不是洋务派代表的是(  )
A.张之洞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光绪帝
2.下列属于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企业是(  )
A.汉阳铁厂和福州船政局
B.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
C.开平煤矿和湖北织布局
D.安庆内军械所和江南制造总局
3.李鸿章认为西方列强是以工商致富,由富而强,中国应“兴商务,竣饷源”,与洋人“商战”“争利”。由此他创办了(  )
A.轮船招商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制造总局
4.下列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事件,与新疆有关的是(  )
A.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
5.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这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
A.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B.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6.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D.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7.2020年9月17日,定远舰遗址水下考古队成功将一块定远舰铁甲起吊出水。铁甲的发现,为国人提供了一百多年前那次战争的实物证据。“那次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军威。”邓世昌用热血和生命践行这一誓言是在(  )
A.虎门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9.1894年12月,《世界报》记者发表了《日军大屠杀》的文章,该报评论说:“……是日本文明的最大污点,日本人在这件事中重回到了野蛮……”这篇报道提及的是(  )
A.平壤战役
B.威海卫战役
C.大东沟战役
D.旅顺大屠杀
10.某条约中,有利于列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条款是(  )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1.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掀起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等瓜分中国的狂潮。面对这一现状,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
A.发动新一轮战争抢夺地盘
B.积极争取在华设厂的权力
C.支持清政府反抗外来侵略
D.提出“门户开放”的政策
12.下面人物中属于维新派的是(  )
①康有为 ②梁启超 ③左宗棠 ④张之洞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13.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百日维新
C.兴中会成立
D.创办《时务报》
14.戊戌变法时期,出现在上海地区的报刊是(  )
,A)
,B)
,C)
,D)
15.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下列变法内容中最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的是(  )
A.裁撤冗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C.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D.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16.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捕杀维新派人士,废除变法法令,变法失败。政变的实质反映了(  )
A.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
B.开明地主和封建顽固势力的斗争
C.资产阶级和封建旧势力的斗争
D.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17.“维新运动决不能算作是完全的失败。从一开始,它的下面便是一阵思想的巨浪。当1895年以后政治的活动展开时,它所唤起的感情和注意力反过来又加深和扩大了这阵巨浪。”这主要反映了戊戌变法(  )
A.是一次成功的政治变革
B.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
C.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
D.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18.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维新派与洋务派分别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洋务运动。维新派和洋务派在主张方面的根本区别是(  )
A.改革教育制度
B.向西方学习
C.改革政治制度
D.鼓励开矿设厂
19.“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义和团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阶级和人民大众矛盾尖锐
B.日本割占中国台湾
C.自然灾害不断发生
D.帝国主义侵略加剧
20.如果要拍摄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情景剧,可以选择的素材是(  )
A.三元里抗英
B.廊坊阻击战
C.威海卫战役
D.天京保卫战
21.下列条款中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
A.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22.《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这一表述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沿海地区
B.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D.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
23.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下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中,攻入清朝都城的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24.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
A.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索取了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时间轴中表达的历史主题最准确的是(  )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C.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2分)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图二 轮船招商局
图三 京师同文馆
图四 “定远号”铁甲舰
(1)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场变革?(2分)这场变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口号是什么?(2分)
(2)写出这场运动中在中央、地方各一位代表人物。(2分)
(3)概括图片分别反映了这场变革哪一方面的内容。(4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新政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1)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一“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这句话的含义的?(3分)
(2)有人说洋务运动是失败的,也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成功的。你的观点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你的理由。(2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2分)
(4)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在道路探索上有什么不同。(4分)
28.(12分)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曾经的世界历史和如今的国际形势都告诫我们必须重视海洋的开发和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编,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道光二十一二年(1841~1842年),夷船入长江,而全局始震。咸丰十年(1860年),夷兵犯津通,而根本遂危彼族实能岘我要害,制我命脉;而我所以失事者,由于散漫设防,东援西调,未将全力聚于紧要数处。今议防海,则必鉴前辙,揣敌情。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二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三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四 2019年12月17日下午,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交付海军。航母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海军实力的象征……舰长王峰说:“中国人的航母情结,源于海权尽失的伤痛,源于民族危亡的屈辱。今天建设一支拥有航母的强大海军,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历史夙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1)根据材料一,与前代相比较,李鸿章对边防安全有什么新的认识?(3分)
(2)材料二中的挽联,是光绪帝写给哪位在黄海海战中殉国的民族英雄的?(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提到的海防建设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什么历史事件?(2分)这期间建成的规模最大的舰队是在什么战争期间全军覆没的?(2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今天我国建设强大海军的意义是什么?(3分)
29.(14分)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割让A地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开放广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炮……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中的条约与哪次战争有关?(2分)你知道条约中的地点A是哪里吗?(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条约的内容?(2分)条约中的哪项内容对中国危害最大?(2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条约的内容?(2分)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4)上述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并没有给中国带来永久的安宁,对此你有何认识?(2分)
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达标检测试卷
一、1.D 2.D 3.A 4.D 5.D 6.D 7.C 8.C 9.D 10.D
11.D 12.B 13.A 14.A 15.B 16.C 17.D 18.C
19.D 20.B 21.C 22.B 23.C 24.B 25.A
二、26.(1)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自强、求富。(2)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任意一人)。(3)图一创办军事工业;图二创办民用工业;图三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图四筹建新式海军。
27.(1)洋务运动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观点1:洋务运动是失败的。理由:洋务运动没有避免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的命运;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观点2:洋务运动是成功的。理由:引进西方科技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观点3: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可整合上述理由。(任意一种即可)(3)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4)材料一是学习西方的技术,材料二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28.(1)李鸿章认为近代西方列强侵略都是从中国东南海疆开始的,要把边防的重点从西北转移到东南海疆。(2)邓世昌。(3)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4)今天,建设一支拥有航母的强大海军,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历史夙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29.(1)鸦片战争。香港岛。(2)《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3)《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或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4)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我们应勿忘国耻,牢记历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写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