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测量平均速度 讲课教师:
学科:物理 课时:1 总课时数:1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良好作风。
2.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教学难点 记时,绘制表格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
设疑启发: 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把铜丝作为斜面,让滑轮滑下来)滑轮在前半程滑的快,还是后半程滑的快?
要想知道哪一段滑的快,就得比较平均速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测量平均速度
探疑互动:
我们根据什么进行测量(即原理)?具体应测哪些物理量呀?
今天我们就要用实验的方法测出
学生思考回答:前半程或后半程或一样快
用路程除以时间,路程用刻度尺来测,时间要用表来测
学生思考,猜想: 根据以往学习的知识思考问题
(5分钟)
5分钟
1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
在斜坡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来验证斜坡上自由滚下的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 实验: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画出实验表格,进行分组实验,收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
拿出一组同学的实验报告在展台上展示。
解疑归类:
可以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那秒表又如何使用呢?哪位同学知道呢?
长度测量的结果要有准确值和估计值。
通过实验能得到什么结论?
算出小车在斜面运动时全程的平均速度
查疑落实:
如果我们要测量其他物体如火车、汽车……的平均速度,你会设计实验方案吗? 设计实验,演示实验。
实验器材可从实验台上选取。
按一下开始计时,再按一下停止计时,再按一下回零
我们通过这个实验就验证了,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时,后半程比前半程的速度快。
思考,讨论:其实是一样的,只要能够测量出路程和运动时间就可以利用公事了。 15分钟
5分钟
板 书
1.4 测量平均速度 一、原理
二、仪器
三、设计实验
表格
四、结论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