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综合评价(四)
[范围:第4章 时间:45分钟 分值:45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水”有很多种,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河水
B.自来水
C.矿泉水
D.蒸馏水
2.简易净水器中有一层是用木炭来填充的,利用的是木炭的
( )
A.可燃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D.吸附性
3.除去水中固体杂质的常用方法是( )
A.加入消毒剂
B.吸附
C.过滤
D.蒸馏
4.城市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该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取水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5.[2018·烟台]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水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
B.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C.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大小不变
D.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6.下列有关电解水的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证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7.当电解水的电解器通电一段时间后,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且负、正两极气体体积比约为2∶1
B.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且负、正两极气体体积比约为1∶2
C.有氢气和氧气生成,而且体积比约为2∶1
D.有氢气和氧气生成,而且体积比约为1∶2
8.下列关于氢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点燃氢气前,应先验纯
B.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蓝紫色的火焰
D.将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烧着的氢气火焰上方,烧杯内壁上会出现无色液滴
9.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A.二氧化锰和水
B.食盐和水
C.铁粉和铜粉
D.白酒和水
10.如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都不会发生改变
D.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构成
1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水。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过滤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C.蒸馏可以将海水淡化
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
12.过滤时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蒸发皿、量筒、玻璃棒
B.烧杯、漏斗、玻璃棒
C.漏斗、试管、玻璃棒
D.试管、坩埚钳、烧杯
二、非选择题(共33分)
13.(4分)小刚利用实验探究水的组成(装置如图所示)。
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所收集的气体为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反应类型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14.(2分)(1)小亮要净化收集的雨水,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其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是 。?
(2)矿泉水、蒸馏水、自来水和净化后的雨水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15.(5分)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1)自然界的水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字母)。?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3)污水处理厂在预处理过程中会使用活性炭,活性炭的作用是 。?
(4)用肥皂清洗衣物时,若水中只产生少许泡沫并出现浮渣,则可判断所用的水是 (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常采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6.(2分)[2019·成都]
直饮水机的水处理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可直接饮用的水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碳罐的作用是 (填字母)。?
A.过滤
B.脱色除味
C.消毒杀菌
17.(4分)[2018·丰台一模改编]
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的匮乏。用“”表示水分子,图甲为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乙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空隙
(2)水变成水蒸气后,图所示正确的是 (填字母)。?
18.(5分)[2019·顺义期末改编]
科普阅读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自然界中的水有如图甲所示的循环过程。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总水量的2.53%,且分布不均匀。图乙为我国部分地区淡水储量及年人均拥有量的相关数据。
沿海地区解决淡水危机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海水淡化。图丙是海水淡化过程简单示意图。
最近,科学家创造了强大的“吸汽材料”(MOFs材料)并开发出在沙漠也能“吐水”的“集水神器”(如图丁)。MOFs材料具有亲水孔道,对空气中的水蒸气具有超强的吸附作用。MOFs材料可选择的金属原料很多,像MOF-801使用的氧氯化锆(ZrOCl2)原料,价格比较昂贵。而合成MOF-303的原料是便宜易得的氯化铝(AlCl3),可大大降低成本。
水在居民生活、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中充当重要角色。工业上,水常用作冷却剂、溶剂或原料。如工业上通过电解食盐水获得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俗称烧碱)。
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示表示一个水分子 ()。?
(2)海水蒸发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3)淡化膜也可以淡化海水,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淡化膜所用分离原理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 操作相似。?
(4)工业电解食盐水获得烧碱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人工降雨也是缓解淡水危机的方法之一
B.电解食盐水过程中水的作用是溶剂
C.北京是所列地区中缺水最严重的地区
D.与MOF-801相比,MOF-303应用前景更好
19.(3分)[2019·丰台区期末改编]
水是生命之源。空气制水机能充分利用大气中的水分制出饮用水,主要过程如图所示。
(1)能被过滤装置除去的有害物质的直径 (填“大于”或“小于”)滤孔直径。?
(2)图中A至E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填字母)。?
(3)家中常用的消毒水的方法是 。?
20.(3分)北京某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炭滤池中常用煤粉替代活性炭,这说明煤粉具有的性质是 。?
(2)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净水方法除(1)中涉及的还有 (填字母,下同)。?
a.沉淀
b.杀菌消毒
c.煮沸
d.蒸馏
(3)吸水井中通入的氯气和氨气可生成氯胺。氯胺可缓慢释放出具有消毒作用的物质。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
a.对天然水消毒
b.对生产过程中的水消毒
c.对输往用户的水消毒
21.(5分)[2018·西城期末改编]
图所示的是电解水的实验过程。
(1)集气管b中的气体为 。?
(2)检验集气管b中气体的方法为?
,使用该方法进行检验的依据是 。
?
(3)推测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4)通电后中间球形容器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
教师详解详析
自我综合评价(四)
1.D
2.D
3.C
4.D
5.D [解析]
天然水经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是可饮用的、干净卫生的水,但其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物。
6.B [解析]
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水是纯净物,因此,水中不含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通电分解产生了氢气和氧气两种新物质,因此是化学变化。
7.A [解析]
描述现象时不能说出产物名称。
8.C
9.A [解析]
过滤是将难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操作,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可用过滤法分离;氯化钠(食盐)、白酒溶于水不能用过滤法分离;铁粉和铜粉均为不溶于水的固体,无法用过滤法将二者分离。
10.D
11.D [解析]
电解水使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会消耗水,故电解水不是净化水的一种方法。
12.B
13.氢气 氢、氧元素
水氢气+氧气 分解反应
14.(1)过滤 (2)蒸馏水
15.(1)混合物 (2)ACD (3)吸附异味和色素
(4)硬水 煮沸
16.(1)混合物 (2)AB
[解析]
(1)可直接饮用水是自来水经直饮水机处理后得到的干净卫生的饮用水,其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2)碳罐中的活性炭颗粒可滤去自来水中较大颗粒的固体不溶物,同时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17.(1)AB (2)A
[解析]
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从微观角度看,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和分子质量以及分子大小都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分子之间的空隙变大了。
18.(1) (2)AB (3)过滤
(4)氯化钠+水氢气+氯气+氢氧化钠 (5)AD
19.(1)大于 (2)E (3)煮沸
20.(1)吸附性 (2)ab
(3)c
[解析]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炭滤池中常用煤粉替代活性炭,这说明煤粉具有的性质也是吸附性。(2)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除去不溶物)、吸附、杀菌消毒。(3)吸水井中通入的氯气和氨气可生成氯胺。氯胺可缓慢释放出具有消毒作用的物质,可以对输往用户的水消毒。
21.(1)氧气
(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管出气口处,打开活塞,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氧气具有助燃性
(3)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1∶2
(4)水电解后产生气体,容器内气压逐渐增大,将水压入球形容器内
[解析]
(1)本题考察电解水的相关知识,和电源正极相连的集气管中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b管和正极相连,所以产生的是氧气。(2)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4)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实验是在密闭环境中进行中的,所以通电后生成气体,造成装置内气压增大,使两管的液体被压入中间球型容器中,造成中间球型容器内液面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