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教学一体化:《动物游戏之迷》(教学设计+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教学一体化:《动物游戏之迷》(教学设计+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22 22:41:38

文档简介

《动物游戏之迷》的 教学设计
编写人 :新津县华润高中高二语文组 苏会
一、学习目标:
语文能力:
1.理清课文结构,培养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2、学习文中巧妙生动的说明文写法,鉴赏科普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即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拓展视野,增加学习的乐趣, 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文体常识 科普说明文:介绍科学领域某方面的探索、研究的文章;语言准确、全面;在宣传科普知识的同时,注重激发人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人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学生明确什么是科普说明文 在课前写明学习目标并解释学习目标有助学生把我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这节课的任务和达成的目标事先有认识
自主学习 1、通读全文,积累词语,并标出自然段序号。2、勾画每段的主要信息,并注意提取关键词。3、完成课后练习一 学习成果展示:一、准确读音聒噪 汲取 露脊 尾鳍 嚼舌 勾当二、听写三、完成以下问题: 检查预习效果 。
合作探究 问一:这篇科普说明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问二:试着按说明文文体特点来划分结构 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动物科学家的研究结论,具体来说就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 科学思维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容: 演习说 自娱说 学习说 锻炼说动物为什么游戏 还有待更深入研究 理清课文结构培养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完成课后练习一: 动物为什么游戏,着实让人迷惑,课文提供了几种解说,同学来总结,你对每一种解说的认可度,请说明你的理由 教材P61的第一题 让学生细读课文,回答相应的细节问题。
探讨思考 1、文章开头列举了哪些动物游戏的事例?2、科学家认为,动物的游戏有几种类型?3、科学家对动物游戏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4 、文章最后对动物游戏之谜是什么,下了结论吗 1题1、叶猴在跳荡嬉闹2、渡鸦在滑雪而下3、露脊鲸举起尾鳍2题单独游戏 战斗游戏 操纵游戏3题1、演习说 2自娱说3、学习说 4、锻炼说4、动物为什么游戏 还有待更深入研究 通过再次阅读课文,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和理解文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科学的探索精神。
合作探究 作者说“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超出估计的“智力潜能、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象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你们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例证吗?总结:动物游戏中必然包含以上能力中的各种能力,是综合性的能力,并不是说一种游戏只包含一种能力。 智力潜能:动物们的游戏,“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这说明动物在游戏中蕴含着智慧。具体如给黑猩猩棍子,它会用棍子做各种游戏,等等。自我克制能力:战斗游戏,“看似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动物严格地自我控制,使游戏不会发展成真的战斗。”创造性和想像力:北极熊玩棍子或石头;野象“踢”草球等。狡猾、计谋:叶猴在树上互相推搡,攻守嬉闹。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动物群体的游戏活动,必定有各种形式的交流通信方式,才能保证游戏的组织、进行。如北极渡鸦排队滑雪,没有沟通是不可能井然有序的。 拓展思维,再次培养学生如何来筛选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
合作探究二 看到图片,又学习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傲慢地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 曾认为,只有人类才是有智慧的生命体,而其他动物不过是受制于条件反射、具有生理反应的简单生命。只有人类才会思考、才会有超出生理反应以外的各种行为。 学生自由展示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拓展视野,增加学习的乐趣, 培养学生健康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现课文包含的人文内涵
合作探究三:在现实生活中你熟悉哪些动物游戏?谈谈你更支持动物学家哪种假说。你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假说! 学生自由展示 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勇于钻研的科学探索精神。
提升训练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科普文章的语言,很注重准确、全面,避免含糊、偏颇。 例如:战斗游戏时,动物互相亲密地厮打,看似战斗激烈,其实很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厮打”表现动物战斗游戏的“激烈”和动物行为的特点。 学习说明文的语言特征
课堂练笔: 10月4 课文中的四种 “假说 ” 种解说 都还无 定论,下面请你也来参与 探索,根据你 你的了解、观察,写一段 你的动物游戏之“谜” 学生自己动手创作 培养学生勤于练笔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的探索钻研精神。
当堂检测:下列词语书写无错误的一项( )
A、汲取 消耗 各执己见 得意洋洋
B、调剂 补偿 众说纷芸 比比皆是
C、天赋 控制 冰雪消融 兴高彩烈
D、枯藤 领域 谈笑风声 引人注目
答案:A
分析:B芸—纭C彩---采D声----生
总结 教师总结:本文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说明文,记叙、描写、说明浑然一体,语言简洁、平实、准确、全面,浅显易懂,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游戏历来被当做人类的专利,但科学却证明了被人们视为低等的动物也会游戏,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兴趣,引起人们的深思。从而使人类重新审视动物、审视自己,更重要的是要让人类真正懂得,地球不是人类独有的。其它动物,一样是地球的主人 学科班长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写法?培养了什么精神? 学科班长点评:评价优秀的小组和优秀个人,展示之星总体明确本文学习到了什么?
小组 小组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教学反思:(共32张PPT)
欢迎领导和老师们光临
确山一高:景根喜
祝老师们身体健康!
祝同学们茁壮成长!
动物游戏之谜
我敢松手,你敢吗?
踢球,
我也会!
想和我掰手腕?你行吗!
哇,那边的观众好多呀!
学习目标:
1、了解科普文的文体特点,掌握科普文的阅读方法。
2、关注科学探索过程,传承科学精神。
3、感悟文章的人文内涵,重新审视人和动物的关系。
科普文:
   
一、文体常识
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性文章。语言准确、生动。既有科学性,又有趣味性。
优秀的科普作品不但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还能激发读者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
二、科普文阅读方法
一、把握说明对象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
二、明确说明顺序
时间、空间、逻辑顺序
三、分析说明方法
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
作比较、列数据、画图表、摹状貌等
四、体会语言特点
准确、简明、平实、生动
三、速读课文,整体把握
1、科学家认为动物中是否存在游戏现象?
2、动物游戏有哪几种基本类型?
3、关于动物游戏的原因,科学家提出了哪几种假说?
4、文章最后结论时,是否解开了动物游戏的所有秘密?为什么?
5、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6、你认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单独游戏
战斗游戏
操纵周围事物的游戏
三、速读课文,整体把握
1、科学家认为动物中是否存在游戏现象?
2、动物游戏有哪几种基本类型?
3、关于动物游戏的原因,科学家提出了哪几种假说?
4、文章最后结论时,是否解开了动物游戏的所有秘密?为什么?
5、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6、你认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动物的游戏行为,被认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最复杂、最难以捉摸、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
英国动物生态学家罗伯特·亨德指出:动物的游戏行为是如此复杂的行为,甚至要给这种游戏行为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也很不容易。游戏行为有点儿像体育运动,有点儿像演戏,它既无目的,又无结果,在动物行为中即兴发生,没有一定模式,没有不变规则,内容复杂多变,实在令人捉摸不透。
6、你认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主要
特征是什么?
三、品读课文,深入感知
1、范读1-4段。
2、前四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作用有哪些?
3、前三段和第四段的语言分别有什么特点?
1、叶猴在跳荡嬉闹
2、渡鸦在滑雪而下
3、露脊鲸举起尾鳍
4、研读11-14段,提炼信息,完成下表。
假说 根据(例证) 结论(核心观点)
演习说
自娱说
学习说
锻炼说
5、在破解动物游戏之谜的过程中,科学家的身上体现出了哪些可贵的科学精神?
假说 例证 核心观点
黑猩猩掌中戏水
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河马吹浮叶
渡鸦滑雪梯
游戏是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
黑猩猩用棍子做游戏
动物捉迷藏、追逐
游戏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
羱羊在陡坡追逐跳跃
北极熊夏季进行各种游戏
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
演习说
自娱说
学习说
锻炼说
5、在破解动物游戏之谜的过程中,科学家的身上体现出了哪些可贵的科学精神?
怀疑精神
批判精神
创新精神
求实精神
……
四、合作探究、百家争鸣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本着合作的精神,选择以下任一问题进行讨论,争取达成一致意见。
1、你不认同哪(几)种假说?为什么?
2、你认同哪(几)种假说?为什么?
3、请你提出新的假说,并阐明理由。
五、收获启迪,表达感悟
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象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等,都远远超出人们对它们的估计。
1、判断下列图片中,动物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是哪方面的能力。
智能潜力
狡猾、计谋
创造性、想象力
吃我一拳!
说好的,
不许打脸!
自我克制能力
五、收获启迪,表达感悟
2、学完本文后,你对动物是否有了新的认识?你认为应该怎样定位人和动物的关系?
3、请以“尊重动物、平等共处”为主题,写一句公益广告词。
要求:1、主题鲜明 2、新颖别致
3、简洁生动。
尊重每一个生命,呵护每一个生灵。
美丽的确山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