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解三角形单元检测B卷-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Word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章 解三角形单元检测B卷-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Word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28 22:4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三 解三角形(B卷)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ABC中,a=2,b=,c=1,则该三角形最小角的大小为(  )
               
A.
 
B.
C.
 
D.
以上都不对
2.
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c=,b=,B=120°,则a的值为(  )
A.
1 
B.
 
C.
 
D.
3.
在△ABC中,已知C=,b=4,△ABC的面积为2,则c的值为(  )
A.
 
B.
 
C.
 
D.
2
4.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c=2b,sin
B=sin
C,则cos
A等于 (  )
A.
 
B.
 
C.
 
D.
5.
已知△ABC的三内角A,B,C所对边的长分别是a,b,c,设向量p=(a+c,b),q=(b-a,c-a).若p∥q,则角C的大小为(  )
A.
 
B.
 
C.
 
D.
6.
已知a,b,c分别为的内角A,B,C所对的边,且,则  
A.
可能为锐角三角形
B.
一定不是锐角三角形
C.
一定为钝角三角形
D.
不可能为钝角三角形
7.
如图,树顶A离地面,树上另一点B离地面,在离地面的C处看此树,离此树多少m时看A,B的视角最大(

A.
B.
2
C.
D.
8.如图,在上,D是BC上的点,且,,,则等于  
A.
B.
C.
D.
二、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满足“a=7,b=14,A=30°”的△ABC有两解
B.
满足“a=30,b=25,A=150°”的△ABC有一解
C.
满足“a=6,b=9,A=45°”的△ABC有一解
D.
满足“b=9,c=10,B=60°”的△ABC不存在 
10.
在△ABC中,若a4+b4+c4=2c2(a2+b2),则C的大小可以是(  )
A.
45° 
B.
90° 
C.
135° 
D.
150°
11.
中,,,,在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有(
)
A.若>0,则为锐角三角形
B.若=0.则为直角三角形
C.若,则为等腰三角形
D.若,则为直角三角形
12
.四边形内接于圆,,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四边形为梯形
B.圆的直径为7
C.四边形的面积为
D.的三边长度可以构成一个等差数列
三、
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如果满足∠A=60°,BC=6,AB=m的锐角△ABC有且只有一个,那么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4.
在△ABC中,已知(tan
A+1)(tan
B+1)=2,则cos
C=________.
15.在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且,则角B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16.
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2=b2+c2+bc,a=,S为△ABC的面积,则A=________,S+cosBcosC的最大值为________.
四、
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0分)
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若问题中的三角形存在,求的值;若问题中的三角形不存在,说明理由.
问题:是否存在,它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________?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a,b,c分别是△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b=.
(1)
若C=,△ABC的面积为,求c的值;
(2)
若B=,求2a-c的取值范围.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cosC+c=b.
(1)
求角A的大小;
(2)
若a=1,求△ABC的周长l的取值范围.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一条海防警戒线上的点A,B,C处各有一个水声监测点,B,C两点到点A的距离分别为20
km和50
km.某时刻,B收到发自静止目标P的一个声波信号,8
s后A,C同时接收到该声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
km/s.设A到P的距离为
x
km,求x的值以及B,C到P的距离.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平分,已知,,面积。
求和的值;求边BC,AB的长度.
22.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ABC中,D,E分别为边AB,AC上的点,点A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A1恰好在线段BC上.
(1)
设A1B=x∈[0,1],试用x表示AD;
(2)
设∠A1AB=θ(),用θ表示AD;
(3)
求AD长度的最小值.
单元检测三 解三角形(B卷)
1.
B 解析:∵
a>b>c,∴
C最小.
cos
C===,0C=.故选B.
2.
C 解析:由正弦定理得=,即sin
C===,∵
cC为锐角.∴
C=30°,∴
A=180°-120°-30°=30°.∴
a=c=.故选C.
3.
D 解析: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absinC=×4a×=2,解得a=2.由余弦定理,得c==2.故选D.
4.
C 解析:利用正弦定理将sin
B=sin
C化简得b=c,代入a+c=2b中,得a+c=2c,即a=c,所以cos
A===.故选C.
5.
A 解析:∵
p∥q,∴
(a+c)(c-a)-b(b-a)=0,∴
c2=a2+b2-ab.c2=a2+b2-2abcos
C,∴
cos
C=.∵
0C=.故选A.
6.B【解析】当,即,

,不可能为锐角.故选:B.
7.
【解析】设他应离此树x米,在中,米,米,

在中,米,米,,
在中,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离此树时看A,B的视角最大;
故选D.
8.C【解析】由题意设,则,,
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在中由正弦定理可得,故选C.
9.
ACD 解析:A中,∵
a=bsin
A,∴
只有一解,错误;B中,∵
A>90°,a>b,∴
只有一解,正确;C中,∵
aA,∴
这样的三角形不存在,错误;D中,∵
c>b>csin
B,∴
这样的三角形有两解,错误.
10.
AC 解析:由a4+b4+c4=2c2a2+2b2c2,得cos2C===,∴
cos
C=±.∴
C为45°或135°.故选AC.
11.
【答案】
BCD
【解析】如图所示,
中,,,,
①若,则是钝角,是钝角三角形,错误;
②若,则,为直角三角形,正确;
③若,,,,取中点,则,所以,即为等腰三角形,正确,
④若,则,即,即,
由余弦定理可得:,即,即,即为直角三角形,即正确,
综合①②③④可得:真命题的有,
故选:
12.
【答案】ACD
【解析】
可证
显然不平行
即四边形为梯形,故正确;
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圆的直径不可能是,故错误;
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解得或(舍去)
故正确;
在中,,,,满足
的三边长度可以构成一个等差数列,故正确;
故选:
13.
(2,4) 解析:由题意,得30°<C<90°,<sinC<1.由正弦定理可得=,解得m=4sinC,∴
m∈(2,4). 
14.
- 解析:在△ABC中,由(tan
A+1)(tan
B+1)=2,得(sin
A+cos
A)(cos
B+sin
B)=2cos
Acos
B,∴
sin
Acos
B+cos
Asin
B=cos
Acos
B-sin
Asin
B,化简得sin
(A+B)=cos
(A+B),即tan
(A+B)=1.又0A+B=,

C=π-(A+B)=,cos
C=-.
15.
【答案】
【解析】,
当且仅当,即为等边三角形时,.
又,.故答案为:.
16.
  解析:因为a2=b2+c2+bc,所以b2+c2-a2=-bc,则cosA==-.又0<A<π,则A=.因为a=,所以由正弦定理,得===2,则S=bcsinA=sinBsinC,则S+cosBcosC=sinBsinC+cosBcosC=cos(B-C)=cos,当2B-=0,即B=时,S+cos
Bcos
C取得最大值.
17.
解:
方案一:选条件①.
由和余弦定理得.
由及正弦定理得.
于是,由此可得.
由①,解得.
因此,选条件①时问题中的三角形存在,此时.
方案二:选条件②.
由和余弦定理得.
由及正弦定理得.
于是,由此可得,,.
由②,所以.
因此,选条件②时问题中的三角形存在,此时.
方案三:选条件③.
由和余弦定理得.
由及正弦定理得.
于是,由此可得.
由③,与矛盾.
因此,选条件③时问题中的三角形不存在.
18.
解:(1)

C=,△ABC的面积为,b=,

absinC=×a××=,

a=2.
由余弦定理得c2=a2+b2-2abcosC=4+3-2×2××=13.

c=.
(2)
由正弦定理得==,

a==2sinA,c==2sinC.

2a-c=4sinA-2sinC
=4sin-2sinC
=4-2sinC
=2cosC.

B=,∴
0<C<,

-<cosC<1,

-<2cos
C<2,

2a-c的取值范围是(-,2).
19.
解:(1)
由acosC+c=b及正弦定理,得sinAcosC+sinC=sinB.
sinB=sin(A+C)=sinAcosC+cosAsinC, 

sinC=cosAsinC.

sinC≠0,∴
cosA=.

0<A<π,∴
A=.
(2)
由正弦定理得b==sinB,c==sinC,
则l=a+b+c=1+(sinB+sinC)
=1+[sinB+sin(A+B)]
=1+2
=1+2sin.

A=,∴
B∈,

B+∈,

sin∈,

△ABC的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2,3].
20.
解:依题意,AB=20,AC=50,PA=PC=x,PB=x-1.5×8=x-12.
在△PAB中,由余弦定理得cos∠PAB===.
在△PAC中,由余弦定理得cos∠PAC===,∴
=,解得x=31.
故PC=31
km,PB=19
km.
21.
,解得.
再由AC平分,可得,

中,,由正弦定理可得,即,解得.
再由余弦定理可得,即,
解得,或?舍去.
综上,,.
22.
解:(1)
连结A1D,设AD=y,
在△A1BD中,BD=1-y,A1D=AD=y.
由余弦定理得y2=(1-y)2+x2-2x(1-y)cos
60°=1-2y+y2+x2-x+xy,

y=,即AD=(0≤x≤1).
(2)
在△A1AB中,由正弦定理得
=,

AA1=,

AD=·=,
即AD=(θ∈[0,]).
(3)
(解法1)由(1)知AD=(0≤x≤1).

x2-x+1=(2-x)2-3(2-x)+3,1≤2-x≤2,

AD=(2-x)+-3.令t=2-x,则AD=t+-3(1≤t≤2).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容易证明函数AD=t+-3(1≤t≤2)在区间[1,]上是减函数,在[,2]上是增函数(证明过程略).∴
当t=时,AD=t+-3(1≤t≤2)取最小值2-3,此时x=2-.
(解法2)由(2)知AD=(θ∈[0,]).
4sin(120°-θ)cos
θ=4(cos
θ+sin
θ)cos
θ=2cos2θ+2sin
θcos
θ=(1+cos
2θ)+sin
2θ=+2sin,

当θ=∈时,4sin(120°-θ)cos
θ取最大值2+,此时AD的长度取最小值=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