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22 22:4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郑和”号远洋航海训练舰驶进了阅兵海域,让人们想起六百年前郑和下西洋的壮观场面。
600多年前,明朝的郑和7次率领27000人的船队远航,到达西亚、东非地区,开创了有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
学习目标
1、记住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
2、通过戚继光抗倭的功绩和取胜的原因分析,学会综合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通过郑和远航的盛况分析,感受我国古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自学提纲
1.郑和下西洋 的目的、时间、次数、范围和意义
2.戚继光抗倭的背景、战况
3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时间
刘家港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说明了什么?
观察下列一组邮票
郑和为什么能成功的实现远航?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造船技术的发达
指南针的运用
郑和吃苦耐劳、勇于探索
要点提示:
郑和 哥伦布
首航时间 1405年 1492年
船数 200多艘 3艘
航船大小 长151.8米 长24.5米
随航人数 27800人 88人
到达地区 亚非30多个国家 美洲
思考:为什么六百年后的今天,郑和仍值得我们纪念?
(1)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早,规模大,到达地区广,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
抗倭形势图
台州九捷
2. 对戚继光和岳飞两者的评价有何区别
1. 为什么戚继光能取得抗倭的胜利?
(1)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
(2)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3)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
(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戚继光是民族英雄,抗击的是外来侵略者,岳飞抗金是中华民族内部兄弟民族之间的纷争,是抗金英雄。
戚 继 光 抗 倭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
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七子之歌》
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
恢复行使主权
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
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33年)
目的、条件、过程、影响
民族英雄
交 往
冲 突
明朝的对外关系
1、D 2、 C 3、A 4、A 5、B 6、D
7、(1)为加强同海外的联系
(2)1405年
(3)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