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节 牛顿第三定律 同步练习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第三节 牛顿第三定律 同步练习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28 16:5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第三节
牛顿第三定律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一对平衡力的合力为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也为零,作用效果也相互抵消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性质相同,平衡力的性质却不一定相同
C.两个物体相碰时,由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两物体损坏的程度一定相同
D.先有作用力,接着才有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却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磁性黑板擦吸附在竖直的黑板平面上静止不动时,黑板擦受到的磁力(  )
A.小于它受到的弹力
B.大于它受到的弹力
C.与它受到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与它受到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3.如图是火箭加速上升时的照片,此时喷出气体对火箭作用力的大小(  )
A.等于火箭的重力
B.等于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
C.小于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
D.大于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
4.下列关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当相互作用的两物体都处于静止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才相等
B.摩擦力的反作用力亦可能是弹力
C.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相互平衡
D.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可以不同
5.两轮自平衡电动车具有运动灵活、智能控制、操作简单、绿色环保、转弯半径为零等优点,如图所示,警察正脚踏自平衡电动车巡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加车与地面的压力
B.地面对自平衡电动车的支持力是因地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自平衡电动车及人受到的重力和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力
D.自平衡电动车及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们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6.如图所示,用质量不计的轻细绳L1和L2将A、B两重物悬挂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对A的拉力和L2对A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L2对A的拉力和L2对B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L2对B的拉力和B受到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L2对B的拉力和B对L2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7.如图所示,一个同学用双手水平地夹住一叠书并使这些书悬在空中静止,已知他用手在这叠书的两端能施加的最大水平压力为F=280
N,每本书重为4
N,手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40,书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5,则该同学用双手最多能水平夹住这种书的本数为(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58   B.56   C.37   D.35
8.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重G=10
N的金属块,使金属块的一部分浸在台秤上的水杯中(水不会溢出).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F′T=6
N,则台秤的示数与未挂金属块时相比(  )
A.保持不变
B.增加10
N
C.增加6
N
D.增加4
N
9.如图所示,木质半球体A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能静止在斜面B上,斜面B是固定在地面上的,则关于半球体A的受力的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半球体A一定是受两个力作用
B.半球体A一定是受四个力作用
C.半球体A不是受两个力作用就是受四个力作用
D.半球体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10.下列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不计一切摩擦,则对物体的受力分析一定正确的是(  )
二、多项选择题
11.(多选)如图所示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叫作“押加”,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拔河,如果甲、乙两人在“押加”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所以甲获胜
B.当甲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
C.当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D.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只是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摩擦力,所以甲获胜
12.(多选)如图所示,有两个穿着溜冰鞋的人站在冰面上,当其中一个人A从背后轻轻推另一个人B时,两人都会运动,如图所示。关于A、B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对B的作用力在先,B对A的作用力在后
B.B对A的作用力大小等于A对B的作用力大小
C.B对A的作用力和A对B的作用力是性质相同的力
D.A对B的作用力和B对A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13.(多选)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连接,P与斜放的固定挡板MN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处于竖直方向,则斜面体P此刻受到的外力个数有可能为(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三、非选择题
14.如图所示,两块小磁铁质量均为0.5
kg,A磁铁用轻质弹簧吊在天花板上,B磁铁在A正下方的地板上,弹簧的原长L0=10
cm,劲度系数k=100
N/m。当A、B均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长度为L=11
cm。不计地磁场对磁铁的作用和磁铁与弹簧间的相互作用,求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g取10
m/s2)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A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性质相同的特点,平衡力不一定具备这些特点,B正确,D错误;不同的物体受到相同大小的力产生的效果不一定相同,C错误.
2.D.
解析:黑板擦由于受到黑板的磁力而使彼此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了弹力;由二力平衡可知,磁力应等于黑板对黑板擦的弹力,故磁力与弹力为平衡力,A、B错误,D正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种性质的力,黑板擦对黑板的弹力与黑板对黑板擦的弹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错误.
3.B 
解析:火箭加速上升,则合力方向向上,所以喷出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大于火箭重力,A错误;喷出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与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B正确,C、D错误
4.D
解析: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任何情况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摩擦力的反作用力也是摩擦力,故B错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不能合成,可以不同,故C错误、D正确.
5.B
解析: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加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故A项错误;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的形变产生的,所以地面对自平衡电动车的支持力是因地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B项正确;自平衡电动车及人受到的重力和对地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力,故C项错误;自平衡电动车及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们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力,故D项错误.
6.D 
解析:A受到重力、L1的拉力和L2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故L1对A的拉力和L2对A的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A错误;L2对A的拉力和L2对B的拉力,施力物体相同,故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错误;L2对B的拉力和B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错误;L2对B的拉力和B对L2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正确
7.C 
解析:先将所有的书(设有n本)当作整体,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静摩擦力,二力平衡,有2μ1F≥nmg,解得n≤56。再考虑除最外侧两本书(n-2)本,竖直方向受重力、静摩擦力,二力平衡,有2μ2F≥(n-2)mg,解得n≤37,故最多可以夹住37本书,C正确
8.D.
解析:金属块浸入水中后,水对金属块产生浮力F,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浮力的大小为F=G-FT′=10
N-6
N=4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金属块对水施加一个反作用力F′,其大小F′=F=4
N,通过水和杯的传递,对台秤产生附加压力,所以台秤的示数增加4
N,故D正确.
9.C
解析:半球体A静止在斜面上,当拉力F与重力平衡时,只受两个力:重力和拉力.当拉力F与重力不平衡时,半球体A受到重力、拉力、斜面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共四个力作用,选项C正确.
10.D
解析:弹力的方向的判断方法:有接触面的一定与接触面垂直,没有接触面的与接触点的切面垂直,绳子上的弹力总是沿绳子收缩的方向,弹簧的弹力总是指向弹簧恢复原长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故本题选D.
二、多项选择题
11.BD 
解析:以甲、乙两人及绳子为一整体进行研究,水平方向的外力就是地面分别对甲、乙两人的摩擦力;整体从静止到运动起来产生了加速度,故所受外力不平衡,由此可判断甲所受摩擦力大于乙所受摩擦力;甲拉乙的力与乙拉甲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即不管哪个获胜,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只是因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摩擦力,甲才能获胜,故A、C错误,B、D正确。
12.BC 
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且性质相同,故B、C正确,A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既不能合成,也不能抵消,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13.AC
解析:以斜面体P为研究对象,很显然斜面体P受到重力和弹簧弹力F1作用,二力共线.
若F1=mg,二力使P处于平衡状态(如图甲所示).
若F1>mg,则挡板MN必对斜面体施加垂直斜面的力FN,FN产生水平向左的分量,欲使斜面体P处于平衡状态,MN必对斜面体施加平行接触面斜向下的摩擦力Ff(如图乙所示),故答案为A、C.
三、非选择题
14. 【答案】9
N
解析: 设B对A的作用力为F,规定向上为正方向,对A,由平衡条件得k(L-L0)-mg+F=0,解得F=4
N
故B对A的作用力大小为4
N,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三定律得A对B的作用力F′=-F=-4
N,对B,由平衡条件得FN-mg+F′=0,解得FN=9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9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