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1.4.1
有理数的乘法
第一章
有理数
第2课时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及运用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一、教学目标
1.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能自主探究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在有理数运算中的应用.
3.通过观察、思考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难点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及其应用.
逆用分配律来简化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
问题引入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
3.小学时候大家学过乘法的哪些运算律?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和零相乘,都得0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2.如何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1)定号(奇负偶正)
(2)算值(积的绝对值)
第一组:
(2)
(3×4)×0.25=
3×(4×0.25)=
(3)
2×(3+4)=
2×3+2×4=
(1)
2×3=
3×2=
思考:上面每小组运算分别体现了什么运算律?
2×3
3×2
(3×4)×0.25
3×(4×0.25)
2×(3+4)
2×3+2×4
6
6
3
3
14
14
=
=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一
合作探究
(3)
5×[3+(-7
)]=
5×3+5×(-7
)=
5×(-4)
=
15-35=
第二组:
(2)
[3×(-4)]×(-
5)=
3×[(-4)×(-5)]=
(1)
5×(-6)
=
(-6
)×5=
-30
-30
60
60
-20
-20
5×
(-6)
(-6)
×5
[3×(-4)]×(-
5)
3×[(-4)×(-5)]
5×[3+(-7
)]
5×3+5×(-7
)
=
=
=
(-12)×(-5)
=
3×20=
结论:
(1)第一组式子中数的范围是
________;
(2)第二组式子中数的范围是
________;
(3)比较第一组和第二组中的算式,可以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数
有理数
各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ab=ba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ab)c
=
a(bc)
1.乘法交换律:
2.乘法结合律:
数的范围已扩充到有理数.
注意:用字母表示乘数时,“×”号可以写成“·”或省略,
如a×b可以写成a·b或ab.
归纳总结
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3.乘法分配律:
a(b+c)
ab+ac
=
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
三个以上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也可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乘.
根据分配律可以推出:
一个数同几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几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d
)=ab+ac+ad
典例精析
例1
计算:(-85)×(-25)×(-4)
解:原式=(-85)×[(-25)×(-4)]
=(-85)×100
=-8500
计算:
(-8)×(-12)×(-0.125)×(-
)×(-0.1)
1
3
解:原式=-8×(-0.125)
×(-12)
×(-
)
×(-0.1)
=[-8×(-0.125)]
×[(-12)
×(-
)]
×(-0.1)
=1×4×(-0.1)
=-0.4
针对训练
拓展提升
(
+
-
)×12
例2 用两种方法计算
1
2
1
6
1
4
解法1:
(
+
-
)×12
3
12
2
12
6
12
原式=
1
12
=-
×12
=-1
解法2:
原式=
×12
+
×12-
×12
1
4
1
6
1
2
=3+2-6
=-1
提示:把
拆分成
.
解:原式=
=
=
=
(1)如何计算
71
×(–9)?
拓展提升
1.(2021·西工大附中月考)几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它们的积的符号( )
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
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
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由负因数的大小决定
C
课堂练习
C
2.
D
4.在-3,-4,-8,1这四个数中,任取三个数相乘,其中最大的积是( )
A.96
B.32
C.24
D.-96
【点拨】要想积最大,积一定是正数,则负数应取2个.取绝对值较大的两个负数相乘,再与1相乘即可,即(-4)×(-8)×1=32.
B
5.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必有( )
A.abc>0
B.a(b-c)>0
C.(a+b)c>0
D.(a-c)b>0
【点拨】由数轴得a<-1,0<b<1,c>1,
所以b-c<0,a+b<0,a-c<0.
所以abc<0,a(b-c)>0,(a+b)c<0,(a-c)b<0.
B
6.
若2
020×24=m,则2
020×25的结果可表示为( )
A.m+1
B.m+24
C.m+2
020
D.m+25
3【解析】 2
020×25=2
020×(24+1)
=2
020×24+2
020×1
=2
020×24+2
020,
因为2
020×24=m,
所以2
020×25=
m+2
020.故选C.
C
8.
已知x,y为有理数,规定一种新的运算※,x※y=xy+1.
(1)求2※4的值.
(2)求(1※4)※0的值.
(3)任意选取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为负数)分别填入□※○与○※□的□与○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4)设a,b,c为有理数,讨论a※(b+c)与a※b+a※c的关系,并用式子把它表示出来.
【解析】 (1)2※4=2×4+1=9.
(2)1※4=1×4+1=5,
(1※4)※0=5※0=5×0+1=1.
(3)如:选5和-1.(答案不唯一)
-1※5=-1×5+1=-4,
5※(-1)=5×(-1)+1=-4,
发现运算结果相等,即□※○=○※□.
(4)a※(b+c)=a(b+c)+1=ab+ac+1,
a※b+a※c=ab+1+ac+1=ab+ac+2.
所以a※(b+c)+1=a※b+a※c.
乘法
运算律
乘法
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乘法
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
=
a(bc)
乘法
分配律
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b+ac
课堂小结(共36张PPT)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第一章
有理数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4.1
有理数的乘法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
2.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培养探索能力.
3.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勇于探索新知的精神.
重点
难点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多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的确定.
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多个有理数的乘法.
二、教学重难点
情境引入
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厘米,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厘米,4天后甲、乙水库的水位的总变化量各是多少?
甲水库
第一天
乙水库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如图,一只蜗牛沿直线
l爬行,它现在的位置在l上的点O.
l
O
1.如果一只蜗牛向右爬行2cm记为+2cm,那么向左爬行2cm应该记为
.
2.如果3分钟以后记为+3分钟,那么3分钟以前应该记为
.
-2cm
-3分钟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一
合作探究
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5.原地不动或运动了零次,结果是什么?
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
现在以前为负,现在以后为正.
为了区分方向与时间,
【思考】
探究1
2
0
2
6
4
l
结果:3分钟后在l上点O
边
cm处
表示:
.
右
6
(+2)×(+3)=
6
(1)
(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
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
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探究2
-6
-4
0
-2
2
l
结果:3分钟后在l上点O
边
cm处
左
6
表示:
.
(-2)×(+3)=
(2)
-6
(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
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探究3
2
-6
-4
0
-2
2
l
结果:3分钟前在l上点O
边
cm处
表示:
.
(+2)×(-3)=
-6
左
6
(3)
(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
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探究4
2
0
2
6
4
-2
l
结果:3钟分前在l上点O
边
cm处
右
6
表示:
.
(-2)×(-3)=
(4)
+6
答:结果都是仍在原处,即结果都是
,
若用式子表达:
探究5
(5)原地不动或运动了零次,结果是什么?
0×3=0;0×(-3)=0;
2×0=0;(-2)×0=0.
0
O
4.零与任何数相乘或任何数与零相乘结果是
.
1.正数乘正数积为__数;负数乘负数积为__数;
2.负数乘正数积为__数;正数乘负数积为__数;
3.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__.
正
正
负
负
积
(同号得正)
(异号得负)
零
根据上面结果可知:
(+2)×(+3)=+6 (-2)×(-3)=+6
(-2)×(+3)=-6 (+2)×(-3)=-6
2×0=0
(-2)×0=0
6.
有理数相乘,当因数中有带分数时,应先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相乘;当因数中既有分数又有小数时,统一化为小数或分数,再相乘.
7.任何数同1相乘都等于它本身,
任何数同-1相乘都等于它的相反数.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讨论:
(1)若a<0,b>0,则ab
0
;
(2)若a<0,b<0,则ab
0
;
(3)若ab>0,则a、b应满足什么条件?
(4)若ab<0,则a、b应满足什么条件?
<
>
a、b同号
a、b异号
=
?(5×4)
=
+(5×4)
例1
计算:
(1)8×6
;
(2)(?8)×6
;
(2)5
×(–4);
(4)(–5)×(–4).
解:(1)8×6
(2)
(?8)×6
=
+(8×6)
=
?(8×6)
=
48;
=
?
48;
=
20;
有理数乘法的求解步骤:
先确定积的符号
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
?20;
典例精析
(3)5×(–4)
(4)(–5)×(–4)
两个数相乘的乘法法则的应用
判断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3×4×5×(-6)
3×4×(-5)×(-6)
3×(-4)×(-5)×(-6)
(-3)×(-4)×(-5)×(-6)
7.8×(-8.1)×0×(-19.6)
负
正
负
正
零
思考: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
0
时,积的符号怎样确定?
有一因数为
0
时,积是多少?
议一议
多个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_____________决定.
当负因数有_____个时,积为负;
当负因数有_____个时,积为正.
要点归纳:
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_________
负因数的个数
奇数
偶数
积等于0
}
奇负偶正
例2
计算:
解:(1)原式
(2)原式
先确定积的符号
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计算并观察结果有何特点?
(1)
×2; (2)(-0.25)×(-4)
要点:有理数中,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思考:数a(a≠0)的倒数是什么?
(a≠0时,a的倒数是
)
倒数
二
注意:倒数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倒数,单独一个数不能称其为倒数.
表示方法
符号
性质
特殊数0
倒数
相反数
互为倒数与互为相反数的区别
相同
积为1
没有倒数
a
+(–a)=0
相异
和为0
相反数是自己
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1.求非零整数α的倒数,是用这个数作分母,1作分子的分数,例如,3的倒数是:
;
2.求分数
(
)的倒数,就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例如,
3.求带分数的倒数,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在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例如,
所以
4.求小数的倒数,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在求其倒数。
例如,
小结
1.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中“同号得正”可知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符号相同,即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0没有倒数.
2.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
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1,
–1,
,
,
5,
–5,
0.75,
.
1,
–1,
3,
–3,
.
练一练
例3
抽查10袋盐的质量,每袋盐的标准质量都是400
g,超出部分记为正,不足部分记为负,统计结果如下表:
?
问:这10袋盐的总质量是多少?
【解析】 2×1+3×(-0.5)+3×0+1×1.5+1×(-1)=2-1.5+0+1.5-1=1(g),
400×10+1=4
001(g).
答:这10袋盐的总质量是4
001
g.
盐的袋数
2
3
3
1
1
每袋质量与标准质量的差/g
+1
-0.5
0
+1.5
-1
三
有理数的乘法的应用
【教材P26习题T9变式】刘亮的妈妈每天早上要送新鲜蔬菜到市场去卖,下表是一周送出的20筐新鲜蔬菜的质量记录(每筐以25
kg为标准质量,单位:kg):
求一周送出的20筐新鲜蔬菜的总质量.
筐数
2
5
3
4
2
4
与标准质量相比
-0.8
+0.6
-0.5
+0.4
+0.5
-0.3
练一练
解:20×25+2×(-0.8)+5×0.6+3×(-0.5)+4×0.4+2×0.5+4×(-0.3)=500-1.6+3-1.5+1.6+1-1.2=501.3(kg).
答:一周送出的20筐新鲜蔬菜的总质量是501.3
kg.
1.
[2020贵州贵阳中考]计算(-3)×2的结果是
( )
A.-6
B.-1
C.1
D.6
【解析】 (-3)×2=-(3×2)=-6.故选A.
2.
[2021北京海淀区期中]如果两个数的积为负数,和也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
( )
A.都是负数
B.都是正数
C.一正一负,且负数的绝对值大
D.一正一负,且正数的绝对值大
【解析】 因为两个数的积为负数,所以这两个数异号,即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又这两个数的和为负数,所以这两个数中负数的绝对值较大.故选C.
A
C
当堂练习
3.
[2021江苏南京建邺区期中]规定:水位上升为正,水位下降为负;几天后为正,几天前为负.若水位每天下降4
cm,今天的水位记为0
cm,则3天前的水位用算式表示正确的是
( )
A.(+4)×(+3)
B.(+4)×(-3)
C.(-4)×(+3)
D.(-4)×(-3)
8.D
D
4.四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是负号,则这四个有理数中,正数的个数是( )
A.1个或3个
B.1个或2个
C.2个或4个
D.3个或4个
A
6.(2020·枣庄)有理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1
B.ab>0
C.a+b>0
D.1-a>1
【点拨】A.|a|>1,故本选项错误;B.因为a<0,b>0,所以ab<0,故本选项错误;C.a+b<0,故本选项错误;D.因为a<0,所以1-a>1,故本选项正确.【答案】D
D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两个正数中倒数大的反而小;
②两个负数中倒数大的反而小;
③两个有理数中倒数大的反而小;
④两个符号相同的有理数中倒数大的反而小.
A.①②④
B.①
C.①②③
D.①④
错解:C,诊断:只要两个数同号,那么倒数大的反而小,未限定符号时,不能说哪个大.正解:A
A
8.
如图,按以下规律,在第4个正方形内填入的数是 .?
5.21【解析】 观察题图,可知正方形内的数是它的四个角上的数的乘积,
则第4个正方形内填入的数是(-1)×(-5)×(-6)×(-7)=210.
210
-162
5.21【解析】 第一输入(-2)×(-3)=6绝对值小于100不成立重新输入。
第二次6×(-3)=-18绝对值小于100不成立重新输入。
第三次输入(-18)×(-3)=54绝对值小于100
不成立重新输入。
第四次输入54×(-3)=-162绝对值大于100成立。
-162
10.计算:
(1)(-4)×(-8)-(-5)×|-7|;
解:原式=(-4)×(-8)-(-5)×7=32+35=67;
12.我们定义a△b=4ab-(a+b),其中符号“△”是我们规定的一种运算符号.例如:6△2=4×6×2-(6+2)=48-8=40.计算下列各式:
(1)(-4)△(-2);
(2)(-1)△2.
解:(-4)△(-2)=4×(-4)×(-2)-(-4-2)=32+6=38;
(-1)△2=4×(-1)×2-(-1+2)=-8-1=-9.
1.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几个不是零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为
奇数时积为负数
偶数时积为正数
课堂小结
3.几个数相乘若有因数为零则积为零.
4.有理数乘法的求解步骤:
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5.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