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知识点1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希腊人称两河流域为“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两河”指的是 ( )
①尼罗河 ②幼发拉底河 ③底格里斯河 ④黄河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它初步统一的时间是 ( )
A.约公元前3100年 B.约公元前24世纪 C.公元前18世纪 D.约公元前3500年
3.在西亚出土了大量的泥版书,据考证,上面的文字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种文字是 (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小篆
4.两河流域人发明了一种计数法,为全世界所沿袭,现仍用来记录时间、角度和地理坐标。这种计数法是 ( )
A.二进位制 B.十进位制 C.十六进位制 D.六十进位制
知识点2 古巴比伦王国
5.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其时间是 ( )
A.公元前24世纪 B.公元前18世纪 C.公元前3500年 D.公元前3100年
6.下列有关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他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②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③他在位时古巴比伦王国的奴隶制相当发达 ④他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知识点3 《汉谟拉比法典》
7.这部法典适应了古巴比伦王国生产力的发展,并生动地反映出当时社会发展的先进之处与矛盾所在。该法典是 ( )
A.《汉谟拉比法典》 B.《民法典》 C.《摩奴法典》 D.《刑法典》
8.[2020安徽淮北模拟]《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这说明古巴比伦社会 ( )
A.男性社会地位高 B.维护奴隶主利益 C.家庭奴隶制突出 D.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9.《汉谟拉比法典》中,关于劳动、报酬、工具和责任事故的追究有27条;关于租赁牲畜、船只以及佣工和报酬的有36条。这些条文反映出古巴比伦 ( )
A.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B.奴隶制度相当发达 C.女性地位非常低下 D.民主平等观念盛行
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1.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关于古巴比伦文明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是 ( )
地理位置:两河流域中下游
著名人物:汉谟拉比
灭亡原因:外族入侵
文明类型:海洋文明
A.地理位置 B.著名人物 C.灭亡原因 D.文明类型
2.汉谟拉比深知,要想完成统一,就必须巩固内部统治,积蓄力量。因此在当政的头几年里,他向北方亚述称臣,并致力于制定《汉谟拉比法典》,建设和翻修神庙、城墙和公共设施,另外还疏通河渠…积极扩充军备。他深藏不露,周密严谨地准备着统一战争。以下信息不能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是 ( )
A.汉谟拉比有统一两河流域的雄心 B.为了实现统一,汉谟拉比制订了周密的计划
C.为了巩固统治,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 D.汉谟拉比制定的法典涉及多个领域
3.[2020广东东莞虎门汇英学校模拟]“法典的精神,可从下举各项看出…例如房子倒了,压死了房主一个小孩,则造房子的工匠,依法亦必牺牲一个儿子。”《汉谟拉比法典》的上述规定体现了 ( )
A.君权神授 B.自由平等 C.同态复仇 D.尊卑有序
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识剃掉,理发师的手指就要被砍掉。材料表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 )
A.规定奴隶主与奴隶间的权利与义务 B.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为奴隶提供必要的保护 D.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5.[2020河南信阳九中模拟]《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的顶端,刻着汉谟拉比王在太阳神夏马西座前接受权柄的浮雕;法典序言中,汉谟拉比声称自己将根据神的旨意管理国家;法典内容中,对于难以裁决的案件,会把当事人投入水或火中,交给神明审判。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 )
A.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B.具有森严的等级观念 C.有封建君主专制特征 D.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6.对下面两幅图片蕴含的共同历史信息解读有误的是 ( )
A.都是王权的象征 B.都是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
C.都体现了法制的进步 D.都能反映奴隶的地位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该法典被刻在一个2.25米高的玄武岩石柱上,其很多条文是用来处理自由民的内部关系的,处理的原则就是“以牙抵牙,以眼还眼”。…为了巩固奴隶主的统治,法典还规定了一些更严厉的条款:逃避兵役的人一律处死;破坏桥梁水利的人将受到严厉处罚甚至处死;帮助奴隶逃跑或藏匿逃亡奴隶的人,都要处死;违法的人在酒店进行密谋,店主如果不把这些人捉起来,店主也要被处死。
-摘编自曹顺仙《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内容涉及经济法、婚姻法、民法和刑法等多个领域。其严格保护私有财产,竭力维护奴隶主等剥削阶级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资料。法典以“能被普遍接受”和“具有永久性”为原则,这些原则成为后来诸多法律的基本出发点。
(1)材料一、二反映的是哪一部法典?其实质是什么?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为什么说该法典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资料”?
????????????????????????????????????????????????????????????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1.D 两河流域在世界历史上指的是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故选D
2.B 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故选B
3.B 根据“西亚”“泥版书”“公元前3000年左右”及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符号,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就是楔形文字,故选B
4.D 两河流域人发明了六十进位制。故选D
5.B 由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统
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故选B
6.D 由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D
7.A 由“法典”“古巴比伦王国”及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名为《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故选A
8.C 根据“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可知,古巴比伦社会的特征是家庭奴隶制突出,故选C
9.A 由材料可知,《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有很多保障商品经济发展的条款,这反映出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比较活跃。B、C、D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A。
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1.D 由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故选D。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A、B、C表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2.D 根据“汉谟拉比深知,要想完成统一,就必须巩固内部统治,积蓄力量”可知,汉谟拉比有统一两河流域的雄心;根据“致力于制定《汉谟拉比法典》…周密严谨地准备着统一战争”可知,为了巩固统治,实现统一,汉谟拉比制订了周密的计划,其中包括制定法典,A、B、C均可从材料中得出。“法典涉及多个领域”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D
3.C 据“房子倒了,压死了房主一个小孩,则造房子的工匠,依法亦必牺牲一个儿子”可知,材料体现了《汉谟拉比法典》的同态复仇精神。故选C。
4.B “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理发师的手指就要被砍掉”反映了奴隶主对奴隶有绝对权威,这明《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选B
5.A 由“汉谟拉比声称自己将根据神的旨意管理国家”“对于难以裁决的案件,会把当事人投入水或火中,交给神明审判”可知,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故选A
6.C 金字塔是古埃及建筑方面的成就,体现不出法制的进步。故选C
7.
【答案示例】
(1)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其内容涉及经济法、婚姻法、民法、刑法等多个领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
【解题思路】
(1)第一小问,根据法典的内容及其“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等可知,该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第二小问,根据“维护奴隶主等剥削阶级的利益”即可作答。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2)根据“内容涉及经济法、婚姻法、民法和刑法等多个领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即可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