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2)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使学生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了解并记住和理解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关键
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学会使用电流表测电流的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安培电流表并可为熟练测串、并联电路电流做准备。
教学方法
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新课教学
3:实际应用
4:课堂小结
5: 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在进行连接小灯泡的实验时,发现合上开关后,小灯泡就会发光,这是为什么呢?当电流通过灯丝时,能源输送到了用电器(电灯)上。
学生思考
创设物理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电流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水流通过水轮机的动画,说明当水流通过水轮机时,能使水轮机转动起来。通过对比,使学生了解电灯发光时电路中存在电流。
小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形成与方向
电路中的电流形成原因是电荷定向移动。在金属导体中,是电子发生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流的方向与电子运动的方向相反。
【实验】:如图13-28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电流的大小、单位
【实验】:如图13-29使用同一只灯泡来做两次亮度不同的演示,分别用一节和两节干电池作为电源。——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到导体中通过的电流强弱也会不相同。灯泡越亮,通过的电流越大。
学生阅读课本上常见的一些电流值,通过阅读了解常用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小 .
在物理学中,电流用字母I来表示。
电流的单位:安培(安) 符号A
其他单位:毫安(mA)微安(μA)
二、怎样测量电流
1、介绍电流表
(1)如何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在实验室中有一种测量电流大小的仪器,叫电流表。
(2)出示教学演示电流表、学生电流表:电流表的表盘上有一个字母A,用此表测量的电流值的单位是安培。
(3)引导学生观察演示电流表,“-”是公用的接线柱,“0.6”或“3”是“+”接线柱。
当使用“-”和“0.6”接线柱时,从表盘的下排刻度线读数,量程是多大?最小的刻度值是多少?
当使用“-”和“3”接线柱时,从表盘的上排刻度线读数,量程是多大?最小的刻度值是多少?
(4)进行电流表的读数练习,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较零:检查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需先进行较零
串联: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0.6”或“3”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接到电源的两端。
使被测电流不超出电流表的量程:在已知电路中电流大小时,直接选择合适的量程;若不能判断,则先试用大量程,然后进行选择。
3、师生共同完成使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电流的实验。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观察电流表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给出答案。
学生阅读课本并再次观察电流表。
电流表使用时为什么一定要让电流“+”进“-”出。一直以来学生都不易接受。教学先补充实验,效果好,它有利于学生认识电流是有方向的。
采用迅速试触的方法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电流表的指针将反转,不仅无法读数,还有可能损坏电流表。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3:实际应用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电流的快慢。
B. 电流表示电流的大小。
C.通过导体的电荷量越多,则导体中电流越强。
D. 通过时间越小,则电路中电流越强。
2.一电流表有3个接线柱,分别为“—、0.6、3”,用这 个电流表测量通过某用电器的电流(估计1A-2A范围内),则测量时应接入电路 的接线柱是( )
A.标有“—”和“3”的两个接线柱
B.标有“—”和“0.6”的两个接线柱
C.标有“0.6”和“3”的两个接线柱
D.三个接线柱中的任意两个均可
3.
8A= mA= uA. 320uA= mA= A
学生思考、回答。
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内容。
4:课堂小结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并用字母I来表示.
单位:安培(安) 符号A 其他单位 毫安(mA)微安(μA)
2.测量电流大小的仪器,叫电流表.
3.电流表的使用:
学生自己总结
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知识结构的完善。
5: 作业布置
课本自我评价与作业P59 1、2、4、
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
一、什么是电流
1.电流的方向
2.电流的符号和单位
3. 常见的一些电流值
二、怎样测量电流
1.认识电流表
2.电流表的使用
3.用电流表测量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