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烛之武退秦师
自主预习
文化传承与理解
?平“语”近人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上的讲话
[典出] 《史记·殷本纪》
[释义] 人在水中可以照见自己的样子,在民众中可以看出政治治理的状况。
[原文] 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
[解读] 镜子不会说谎,总是忠实地反映出美丑。同样不会说谎的,是群众的眼睛和话语。政策合乎实际、民众安居乐业,人民不会违心批评;反之,民众也不会粉饰。即使能用一些手段“防民之口”,人民依然会用“道路以目”的方式表达抗议。同样,民众最了解政策的好坏。对干部来说,这是警醒,更是鞭策——自己说好不算好,民众说好才是真的好。
?诗海拾贝
塞 下 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赏析】 本诗写出战争的残酷,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历史的纵深感。语言简练,极富表现力。这首乐府曲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全诗文字触目惊心,表达了非战思想。
?主题时文
努力发掘“礼乐交融”新的时代力量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君子之国、礼仪之邦,礼乐文化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核心要素。传统礼乐思想具有四大价值追求——节制人性、达到仁爱、实现有序、促进和谐,并逐步通过各种制度化和组织化的形式得以实现。
礼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本身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但也遭遇过巨大的发展“瓶颈”。进入新时代,我们既需要追根溯源,也需要继往开来,把礼乐文化的精华部分,尤其是纲维有序、礼乐交融的精神内核和外在表现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古语说:“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这句话出自西汉刘安的《淮南子·氾论训》,原文是:“是故礼乐未始有常也。故圣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其中蕴含的政治智慧在今天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一种称得上利国利民的好制度,并不是固守陈规、一成不变的,应当是以民为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改革的。
尽管数千年来,中国就有不少民本思想传统和制度基础,但人民真正能当家做主,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的事。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如今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一大旅游消费国,这是无数中国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共同创造出来的奇迹,也充分证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已经探索出了最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进制度。
如今,举行气势恢宏、大度雍容的国之大典,不仅印证了“仓廪实而知礼节”以及“礼之用,和为贵”等经典智慧,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建国70周年庆祝活动中,阅兵活动共有59个方(梯)队和联合军乐团,群众游行活动共有36个方阵和70组彩车,合计约11.5万人现场参与。此外,还有亿万中华儿女在电视机、电脑、手机前实时关注。正如习近平所说,庆祝活动“有力彰显了国威军威,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广泛激发了各方面力量”。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体中国人民正在不断以各种形式、不同程度,去努力参与新时代礼乐文化的构建。从百年前的被动应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到现在主动融入和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完成了“华丽转身”,礼乐文化也将在淬炼中焕发新生,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提供更加强大的时代力量。
?文学常识
一、作者档案
【简历】 左丘明,生卒年不详,姓左,名丘明(一说复姓左丘,名明),春秋末年鲁国人。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古籍,学识渊博。任鲁国史官,在任时尽职尽责,德才兼备,为时人所崇拜 【作品】 《左传》《国语》
【评价】 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李世民封左丘明为“经师”,明世宗封左丘明为“先儒”
二、背景链接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乡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打动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联合秦国围攻郑国,是因为当时秦国也因争夺霸权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实际上是两大军事集团的战争。一方是以晋文公为主的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三、文化常识
1.《左传》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它是我国古代一部叙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富有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主要艺术成就:长于叙事,尤其出色的是描写战争;善于写人,工于记言。
2.“春秋三传”
“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至今,学者大多凭借“三传”研读《春秋》。《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孔子整理的鲁国《春秋》。
3.关于“第一部史书”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左传》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4.西周春秋爵位制度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制(分赐爵与封爵),与先秦爵制的性质有所不同。爵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
西周春秋爵称,可大致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语言文字构建
一、认读字音
1.氾南(fán) 2.佚之狐(yì)
3.夜缒而出(zhuì) 4.共其乏困(gōng)
5.阙秦(quē) 6.杞子(qǐ)
7.逢孙(páng) 8.戍之(shù)
二、辨识通假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
2.秦伯说 “说”同“悦”,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智”,明智
三、积累词语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四、积累名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课文探究
总揽全局
【活动设计】
1.“烛之武退秦师”,“退”字是本文的线索。请分别用两个字(须含有“退”字)概括下面的情节,并将其填写在①~④处。
[明确]
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去劝退秦师 ①荐退
郑伯请求烛之武去劝退秦师 ②求退
烛之武游说退师 ③说退
晋侯被迫退兵 ④逼退
2.本文叙事波澜起伏,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使人处处为郑国的存亡提心吊胆。请根据下面的波澜图,填写序号处的相应内容。
①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⑥晋文公分析形势,撤兵回国。
[明确] ②佚之狐推荐烛之武,郑伯看到希望 ③ 烛之武婉拒,让人心头一紧 ④郑伯自责,烛之武答应出城 ⑤子犯建议攻打秦军
3.活动总结
精钻细研
【活动设计】
一、诵读第1段,完成以下各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且贰于楚也 ________________
(2)晋军函陵 ________________
【文言语法】
名词活用作动词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这种语法现象就叫作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是常见的一种形式。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短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特别是两个名词连用,句中又无作谓语的动词,又不是并列、偏正等关系,则其中有一个名词可能活用作动词。
[明确] (1)贰:从属二主 (2)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军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以其无礼于晋。
译文: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译文:
[明确] (1)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状语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2)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军队驻扎在氾南。[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为“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3.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
答:
[明确] 文章用“无礼于晋”“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做了铺垫。
4.下列不属于交代秦晋之军分驻两处作用的一项是( )
A.交代秦晋之军分驻两处,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B.交代秦晋之军分驻两处,表明弱小的郑国同时受到两个大国的围攻,可见当时的形势危急。
C.交代秦晋之军分驻两处,表明郑国离间秦、晋有机可乘。
D.交代秦晋之军分驻两处,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方便。
[明确] 选B。B项说的是“晋侯、秦伯围郑”的作用。
二、诵读第2段,完成以下各题。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________________
(2)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________________
[明确] (1)辞:推辞 (2)已:同“矣”,了
6.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译文:
(2)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
[明确] (1)佚之狐对郑伯说。(状语后置句,还原后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2)这是我的过错。(判断句,用“也”表判断)
7.简单分析“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蕴含的说话艺术。
答:
[明确] 在这段话里,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伯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也没有给予什么安慰和许诺,而是先用“是寡人之过也”来自责,情真意切。但是,郑伯并没有止于自责,而是接着指明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你烛之武也没有任何好处。郑伯可谓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他的一番真诚和透彻的分析,终于感动了烛之武,烛之武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去见秦伯。
8.对本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一方面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另一方面也委婉地批评郑伯不善用人。
B.作为国君的郑伯能接受佚之狐的规谏,可见他是一位敢于负责、勇于自责的国君。
C.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辞”后“受”,既流露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也有故意刁难郑伯之意。
D.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本段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做了必要的铺垫。
[明确] 选C。本段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句流露出烛之武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没有故意刁难之意。
三、诵读第3段,完成以下各题。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夜缒而出 ________________
(2)敢以烦执事 ________________
(3)焉用亡郑以陪邻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邻之厚,君之薄也 ________________
(5)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7)课内:①许君焦、瑕 ________________
链接:②杂然相许 ________________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________________
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________________
(8)朝济而夕设版焉 ________________
(9)若不阙秦 ________________
(10)越国以鄙远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明确] (1)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3)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陪:增加 (4)厚,薄:形容词用作动词,力量变雄厚,力量变薄弱 (5)行李:古今异义词,外交使者 乏困:古今异义词,缺乏的东西 (6)以为:古今异义词,把……当作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7)许:①答应 ②赞同,赞成 ③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④地方,处所 (8)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傍晚 (9)阙:侵损,削减 (10)鄙:名词用作动词,把……当作边邑 远: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国家,指郑国
10.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译文:
(2)夫晋,何厌之有?
译文:
[明确] (1)如果让郑国灭亡而对您有利。(状语后置句,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2)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夫晋,有何厌)
11.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
[明确]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②“邻之厚,君之薄也”(阐明利害,动摇秦伯)→③“君亦无所害”(为秦着想,以利相诱)→④“君之所知也”(引史为例,挑拨秦、晋)→⑤“唯君图之”(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12.对本段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充分陈述了秦、晋、郑之间的三角利害关系,准确、深刻而又独到,他的成功之处在于恰当地把握了当时当地的国情、人情,准确地利用了对方的心理,恰如其分地引导了秦伯的思路。
B.烛之武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说明舍郑对秦无害有小利。假如烛之武一直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反感。他适时变换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C.烛之武游说的成功还取决于语言的得体。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地完成了游说使命。
D.烛之武对秦晋两国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见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势的同时,始终不忘离间两国关系,始终用历史事实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
[明确] 选D。烛之武在“亡郑”还是“舍郑”的利害分析上,他的挑拨离间是隐性的,不是“始终用历史事实赤裸裸地挑拨”。
四、诵读第4段,完成以下各题。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课内: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链接: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________________
(2)课内: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________________
②是寡人之过也 ________________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链接:④辍耕之垄上 ________________
(3)亦去之 ________________
(4)课内:①以其无礼于晋 ________________
②君知其难也 ________________
③吾其还也 ________________
链接:④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
[明确] (1)①微:(假如)没有 夫人:古今异义词,那人 ②微:隐约 (2)①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②之:助词,的 ③因:凭借 之:助词,的 敝:损害 之:代词,他 ④之:动词,往,去 (3)去:离开 (4)其:①代词,指郑国 ②代词,那 ③表示祈使,还是 ④代词,其中的
14.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译文:
[明确] 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判断句)
15.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退兵的理由?
答:
[明确] 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这个“知”,是明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在起作用。
16.对这一段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仁”“不知”“不武”,排比分析,表现出晋文公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
B.烛之武说服秦伯而退晋师,一箭双雕。本段又一次从正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机智与出色的辞令。
C.本段写晋师撤离郑国。晋失同盟,晋文公头脑清醒,判断理智,毅然撤军。
D.本段行文一张一弛,先是“子犯请击之”,令气氛陡然一紧;文公“不可”,又松;直到“亦去之”,读者的心才安然放稳。
[明确] 选B。B项,本段是从侧面表现烛之武的才能的。
见仁见智
【活动设计】
1.秦先与晋联合围郑,后又“与郑人盟”,秦的行为是出于“礼”的考虑吗?
[我的理解] 秦晋两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主要是因为郑伯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其实,秦国与晋联合的目的主要还是想借此获得更大的利益。烛之武正是看到秦穆公这种贪婪的性格,才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他“与郑人盟”。对于秦国来说,先联晋围郑,后与郑结盟,都是出于利益的考虑,与“礼”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2.烛之武有勇有谋,但直到晚年才得到为国效力的机会。他的“被埋没”,有人认为是郑伯不能知人善任,有人认为是他不会“毛遂自荐”。你同意哪种看法?为什么?
[我的理解] 观点一:郑伯不能知人善任。晋公子重耳曾到郑国避难,郑伯礼节甚倨,招致了今天的“秦、晋围郑”;大军压境,危在旦夕,才想到重用人才;遭到拒绝后才想到自责。可见郑伯是一个目光短浅之人。所以,烛之武到晚年才被重用,郑伯应负主要责任。
观点二:烛之武不会“毛遂自荐”。在烛之武的心里,还存留着作为“士”的清高与孤傲。他关注天下形势,思考安天下济苍生的路径,但却得不到展现自我的机会。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要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国君不可能了解每一个人,他的默默无闻,主要是因为他不会抓住机会推销自己。
【参考译文】
异曲同工
拓展延伸
名词作状语的用法
【考点对接】
本课出现的名词用作状语的例子比较典型,如“夜缒而出”中的“夜”,“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朝”“夕”,大家应掌握名词活用的相关知识,具备辨识这种活用的能力。
名词作状语,是古代汉语中名词活用现象的一个重要类型。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见。而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颇为普遍。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直接放在动词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作该动词的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情状
以作为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的特征,来描绘和修饰动作行为的方式或情状。通常翻译成“像……一样(似的)”。例如: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
没多久,一只狼干脆走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坐在(屠夫)面前。
2.表示对人或事物的处置态度
把甲(动词支配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当乙(用作状语以修饰动词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一般可译作“像对待……一样地……”或“把……当作……”。例如:
越人少恩,生男女,必货视之。(《童区寄传》)
越地的百姓寡恩薄情,不论生下男孩女孩,都当作货物一样看待。
3.表示完成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采取的方式
翻译时,可在用作状语的名词前补上介词“用”“拿”“当”等,构成“介宾短语”。例如: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用箕畚(把土石)运送到渤海边上。
4.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处所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名词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在哪里”产生。翻译时,可在用作状语的名词前补上介词“在”“从”等,构成“介宾短语”。例如: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扶苏因屡次进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地带兵。
二、时间名词作状语
1.表示每一。例如: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庖丁解牛》)
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刀,(因为)它是用刀割肉;一般的厨师每月更换刀,(因为)它是用刀砍骨头。
2.表示渐进。例如:
田单兵日益多(《史记·田单列传》)
田单的兵一天比一天多了。
三、方位名词作状语
单纯的方位词“东”“西”“南”“北”等在行为动词前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或趋向。译成现代汉语时,常常需加介词“在”“到”或“往”“向”等。例如: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
【考题印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杖击之,即逸去。至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能胜虎,而气以盖之矣。
译文:
解析:句中的“夜”“杖”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在夜里”“用拐杖”。
答案:有个人在夜里从外面回来,看见一个东西蹲在他家门口,以为是猪狗一类的动物,用拐杖打它,它就跑了。
【参考译文】
有个人在夜里从外面回来,看见一个东西蹲在他家门口,以为是猪狗一类的动物,用拐杖打它,它就跑了。直到它跑到山下月光明亮的地方,这人才知道是只老虎。这人不是有打赢老虎的本事,而是他的气势盖过了老虎。
前后照应,巧用伏笔
【课内挖掘】
本篇文章虽然很短,但是伏笔与照应运用极佳,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这就为秦、郑联合提供了条件。
【技巧指导】
伏笔与照应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在描写、叙述过程中,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并与中心事件有必然联系的人物或事件,预先提示或暗示,并在事件发展的另一阶段与之呼应,使文章记叙周密。
在文章中运用伏笔与照应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有伏必应。不伏只应是败笔,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
2.伏笔要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伏笔一般要做到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要做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3.伏笔要有照应,前后不宜紧贴。如果伏笔与照应前后贴得过紧,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来枯燥无味。
【针对训练】
请运用伏笔与照应的手法,写一个片段。
答:
[参考示例] 她却不肯瞑目,眯缝着的眼里透出一种光来,这是一种寻觅和切盼之光。张着的嘴微微翕动,似有话语交代。
众人一阵迷惘。他们环视卧室,想找些所需之物了却她的遗愿,以此慰藉这颗即将停止跳动的心脏。
秘书递给她常年不离手的提包,那里面装有她批阅的各类文件,她却依然睁着眼。
大夫递过几粒药片,她还是睁着眼。
是想得到点闪光的言语吧,记者将耳朵贴近她的嘴唇,却一无所获……
大家失望了,谁能探索到这个市政府最高官员的内心奥秘呢?
她的丈夫默默地将女儿引至床沿。像是一种回光返照,她脸上突然有了生气,垂着的手缓缓移动,费力地攥住女儿的前襟,随后闭上眼睛,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记者轻轻地为她放平枕头。这时人们发现枕头下面压着一个绿皮笔记本。大家打开一看,里面是她的防汛日记,在最末的一页,醒目地记着一条:今晚要为芳芳钉扣子。
“刷——!”人们的目光射向芳芳的衣襟:上面的衣扣已经脱落了两颗……
【课内挖掘】
烛之武少年之时积蓄经纶之才、纵横捭阖之术,实为一个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强人。由于郑伯不能知人善任,唯才是用,使得烛之武的才华被埋没。但是机遇最终还是叩响了烛之武的大门。烛之武毅然把握住了这个机遇,不仅避免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和生灵涂炭的悲剧,还为自己的人生挥洒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实现了其人生的追求,成为中华历史星空中璀璨的明星。他怀才不遇,却能在临危之时深明大义。由此观之,成功的前提是有本领,有胸怀,有爱国心,有责任心,之后才是机遇。
[适用话题] 爱国 胸怀 机遇
【运用范例】
因为心中铭记着祖国,你夜缒而出,只身前往秦军驻地。那是一个清冷的夜晚,月光像一杯饯行的酒洒到了大地上。因为形势严峻,周围的空气、每一棵草木似乎都散发着紧张的气息。高高的城墙上,只有你在吃力地向下坠落着。已到暮年的你没有了年轻时的体力,每一个动作都似乎显得有点儿笨拙。在那堵寂寞的围墙上,你显得那么无助,但同时一股坚定的力量从你身上散发出来。一切只因为心中那份铭记,那份对使命的铭记。见到秦伯,你不卑不亢,侃侃而谈,用尽自己的机智与渊博的知识,让秦国与郑国结盟,为自己的祖国化解了一场危机。后人永远地记住了你——烛之武。
【美文鉴赏】
永远的烛之武
秦、晋联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国难面前,烛之武临危受命,孤身出城;强秦帐内,烛之武不卑不亢,字字珠玑。终于,谈笑间,化干戈为玉帛。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国情操,烛之武义无反顾、独闯秦营的英雄气概,虽经两千多年时光流水的冲刷,依然放射出熠熠夺目的光华!
命运对烛之武并不公允,几十载的饱受冷落,大半生的怀才不遇,满腹经纶的烛之武,只是郑国一个小小的负责养马的“圉正”。在他伏下苍老的身躯拾起艰辛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当他仰起斑白的头颅呼出抑郁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
当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有人想起了他;当大军压境“国危矣”的时候,有人推出了他。就这样,“今老矣”的烛之武,踉跄着,被推到了两军对峙的刀锋前,被推到了生死难测的境地前。
没有多少抱怨,说的只是谦逊的“无能为也已”;没有怎么推辞,做的只是慨然“许之。夜缒而出”。于是,一个一直模糊的身影,在历史的这一刻,变大、变高、变清晰。当一个须发尽白、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在月隐风高的夜晚,被人用绳子拴着放到围有层层虎狼之师的孤城外;当一个步履蹒跚、牙落齿摇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揉着酸痛的腰肢走进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这该需要怎样的坚定和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我们都该为他的忠诚和勇敢高声喝彩!
面对雄心勃勃的秦穆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要有智慧。慷慨陈词间,有烛之武对郑国的一片赤诚,还有对局势的准确掌控;寥寥数语里,有烛之武对人情的自如练达,还有对世事的深刻洞明。所以,一场思想的碰撞之后,“秦伯说,与郑人盟”,一场灭国的灾难,就这样化为乌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感谢《左传》为我们记下了这位忠勇睿智的老人,纵然隔着千年看去,他依然傲然屹立在历史长河中,他就是烛之武。
永远的烛之武。
【佳作赏析】
这篇散文饱含感情,塑造了一个临危受命、不计个人安危的爱国老人烛之武的形象。文章的最大特点是善于通过合理的设想、丰富的情景,触发人们的审美感受。另外,这篇文章的语言也值得称道,多用短句和整句,使文章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写作借鉴】
1.学开头
文章开头饱含感情,奠定歌颂赞美的基调。这是一篇赞颂烛之武的抒情散文,作者在开头就运用赞美的词句(“爱国情操”“英雄气概”“熠熠夺目的光华”等)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领起下文,又为下文抒情做好铺垫。
2.学白描
用白描手法写烛之武,使其形象更加丰满。第二段作者展开想象,写烛之武“苍老的身躯”“斑白的头颅”,突出其年事之高,使烛之武的形象较之课文更加丰满,又以此衬托他高尚的爱国情操。
3.学整句
运用整句,节奏鲜明,语势强烈。第四段使用两个“没有……”、两个“当……”的结构相同的句式,写出烛之武不计较个人恩怨和安危,只身入秦营的豪迈气概,比用散句表达显得更有节奏感,更有气势。
4.学结尾
结尾一句话收束,干净利落。“永远的烛之武”这句话的内容重点在“永远”,“永远”的意思是说烛之武的爱国情操和英雄气概“虽经两千多年时光流水的冲刷,依然放射出熠熠夺目的光华”,这句话有着总结全文、突出主题、照应题目、呼应开头、升华感情的多种效果。
同步练习
(时间:45分钟 分值:55分)
一、基础巩固(3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若:假如
B.是寡人之过也 过:过错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犹:好像
D.晋军函陵 军:驻军
解析:选C。C项,犹:尚且。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以其无礼于晋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解析:选C。A项,古义:那人。今义:尊称别人的妻子。B项,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接待或请客的主人。D项,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
解析:选A。A.辞:推辞。B.若:如果,假如;及,比得上。C.微:(假如)没有;隐约。D.敝:损害;疲劳,困乏。
4.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
解析:选D。D.焉:句末语气词。A.之: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以:连词,因为;介词,拿。C.其:代词,代指郑国;表示祈使,还是。
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夫晋,何厌之有
B.以其无礼于晋
C.佚之狐言于郑伯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解析:选A。A项为宾语前置句,B、C、D三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6.情景式默写。(8分)
(1)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将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分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_________________。
(3)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_____________。
(4)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
(5)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烛之武阐明了秦晋间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________________”。他又说“________________”,这是不仁道的;“________________”,这是不明智的;“________________”,这是不符合武德的。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________________”,晋国军队就离开了郑国。
答案:(1)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7)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8)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失其所与 以乱易整 吾其还也
7.把下列一组句子组织成一个语意连贯的单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①《左传》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
②《左传》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③《左传》善于写细节,善于刻画人物。
④《左传》善于描写战争,描写大场面。
答:
答案:《左传》是一部善于描写战争、描写大场面,善于写细节、刻画人物,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鲜明个性的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
8.基于对烛之武的敬仰,有位同学拟了两副对联的上联,现邀请你用烛之武的品行对出下联。(4分)
(1)上联:郑文公知错能改纳谏任贤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佚之狐临危荐勇士,慧眼识才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联要求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上下两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应,结构一致,内容相近或相反。
答案:(1)烛之武不计前嫌退敌救国 (2)烛之武受命退秦师,雄辩救郑
9.小到邻居间的纠纷,大到国家间的内政外交,劝说有时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假如你有一位同学最近经常上网吧玩网络游戏,你很想劝劝他,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今天放学路上,他邀你一同去网吧。你想如何劝阻他?请写一段文字,100字左右。(5分)
答:
答案: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同学就是因为上网吧玩游戏,浪费了太多精力,导致成绩一降再降,最后被老师和家长教育了一个下午才幡然悔悟的。你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眼里的好孩子,学习也一直不错,不会做这样的事吧?
二、阅读提升(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郑伯克段于鄢①
左丘明
初②,郑武公娶于申③,曰武姜④。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_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注】 ①节选自《左传》。②初:当初,从前。故事开头时用语。③郑武公:春秋时诸侯国郑国(在今河南新郑)国君,姓姬,名掘突,武为谥号。申:诸侯国名,在今河南南阳,姜姓。④武姜:郑武公之妻,武是她丈夫郑武公的谥号,姜是她娘家的姓。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B.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C.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D.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解析:选B。画波浪线部分先写“公”的情况,再说如何对答,最后指出“公从之”。根据语意断句即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B.缮,有修补、保养、抄写之意。在此文中是抄写的意思。
C.乘,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一乘”。
D.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但在此是《诗经》的简称。
解析:选B。“缮”在此处意为“修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庄公寤生,惊姜氏”为后文埋下了伏笔。即姜氏对庄公的厌恶,以及姜氏与共叔段串通一气,共同攻打庄公。
B.大夫祭仲、公子吕以及子封都曾告诫过庄公:共叔段的种种做法都有害于庄公。但是庄公只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不义不昵,厚将崩。”
C.作者通过一系列事件写出了郑庄公的阴险与狡诈,姜氏的偏心溺爱,共叔段的贪得无厌,突出了庄公的无为,姜氏的不亲,共叔段的不本分。
D.在颍考叔与庄公的对话中,庄公幡然醒悟,于是听从了颍考叔的建议,与武姜修复了母子关系,这一事件体现出颍考叔的大爱,可以推广孝道,影响他人。
解析:选C。C项中“写出了郑庄公的阴险与狡诈”“突出了庄公的无为”表述错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4分)
译文:
(2)公曰:“尔有母遗, 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4分)
译文: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第(1)句中的关键词语有“参”“中”“堪”,第(2)句中的关键词语有“遗”“独”。
答案:(1)先王的制度规定:大的都城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大小不合法度,不符合先王的制度,您将承受不了。
(2)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送东西给她,唯独我没有!”颍考叔说:“请问您为什么这么说呢?”
14.庄公为什么会接受颍考叔的建议?(3分)
答:
答案:庄公之所以欣然接受颍考叔的建议,不过是企图缝补“孝悌”的外衣,掩盖已经充分暴露的丑恶的灵魂。这也是千古奸雄的伎俩,在这里郑庄公又集中地表现了他的伪善。
【参考译文】
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叫作武姜。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共叔段。庄公脚在前倒生下来,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寤生”,武姜因此讨厌庄公。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等到庄公当上了郑国国君,武姜为共叔段请求把制作为他的封邑。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如果要别的地方,我都答应。”武姜又为共叔段请求京邑,庄公就让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说:“分封的都城超过了三百丈长,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大的都城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大小不合法度,不符合先王的制度,您将承受不了。”庄公回答说:“姜氏要这么做,我如何避开这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有什么满足呢?不如早些给他安排个地方,不要让他的势力蔓延。如果蔓延开来,就难对付了。蔓延开的野草都除不掉,何况是您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干多了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暂且等着看吧。”
不久之后,太叔命令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同时归他管辖。公子吕说:“一个国家不能容纳两个君王,您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想把国家交给太叔,就请允许我去侍奉他;如果不给,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不用,他会自食其果。”太叔又把双方共管的边邑收归自己,一直把邑地扩大到了廪延。子封说:“可以动手
了。他占多了地方就会得到百姓拥护。”庄公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地方再大也会崩溃。”
太叔修造城池,聚集百姓,修整铠甲和武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国都。武姜打算为他打开城门做内应。庄公得知了太叔偷袭的日期,说:“可以动手了!”他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邑。京邑百姓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了鄢地,庄公又攻打鄢。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奔去了共国。
于是庄公把武姜安置到城颍,并向她发誓说:“不到地下黄泉,永远不再见面。”事后,他又后悔这么说。
颍考叔当时是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员,他听说了这件事,就送了些礼物给庄公。庄公赐给他饮食,他却把肉放在一旁不吃。庄公问他为什么,颍考叔回答说:“我家中有母亲,我的饭食她都吃过,就是从未吃过君王的肉羹,请允许我拿去送给她。”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送东西给她,唯独我没有!”颍考叔说:“请问您为什么这么说呢?”庄公把事情的缘由告诉了他,并说自己很后悔。颍考叔说:“君王何必担忧呢?如果掘地见水,打成地道去见面,谁能说这不是黄泉相见?”庄公听从了颍考叔的话,照着做了。庄公进入地道,赋诗说:“隧道当中,心中快乐融和!”武姜走出隧道,赋诗说:“隧道之外,心中快乐舒畅!”于是,母子关系又与从前一样了。
君子说:“颍考叔真是个孝子。爱自己的母亲,还扩大影响了郑庄公。《诗经》说:‘孝子不断地推行孝道,永远能感化你的同类。’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事吧!”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