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第四章 章末复习试题(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第四章 章末复习试题(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7-28 18:03:45

文档简介

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第四章 章末复习试题(一)
一、选择题
1.for i in range(2,11,2):
print(i,end=" ")
上面程序运行结果是(  )
A.2 4 6 8 9 B.2 3 4 5 6 C.2 4 6 8 10 D.2 4 5 8 10
2.c=0
for i in range(1,26):
If i%2==0:
c=c+1
Print(c)
上面程序运行结果是(  )
A.12 B.13 C.14 D.15
3.sum=0
for i in range(1,11):
sum+=i
print(“the result:”,sum)
上面程序运行结果是(  )
A.53 B.54 C.55 D.56
4.以下python程序段运行后,y的值是(  )
x=3
if x > 3 :
y=2*x
else :
y=3*x+1
print(y)
A.10 B.5 C.25 D.26
5.(2020高一上·昆明期末)有python程序如下:
S=input(  )
print(S * 3)
运行后通过键盘输入6,则运算结果是(  )
A.666 B.SSS C.18 D.S*3
6.以下python程序段运行后,s的值是(  )
n=0
s=0
while s<=10:
n=n+3
s=s+n
print(s)
A.0 B.3 C.18 D.30
7.在编写python程序时缩进的作用是(  )。
A.让程序更美观 B.只在for循环中使用
C.只在if语句中使用 D.用来界定代码块
8.下列与数学表达式 对应的python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 b + math. sqrt (b * b – 4 * a * c)) /a * a
B.- b + math. sqrt (b * b – 4 * a * c) /2*a
C.( -b + math. sqrt (b * 2 – 4 * a * c)) /(2 * a)
D.( -b + math. sqrt ( b * b – 4 * a * c)) / (2 * a)
9.在下面的python程序中,变量b和c的值为(  )。
a=6
a=b=c=8
print(b, c)
A.b为6,c为6 B.b为6,c为8 C.b为8,c为8 D.b为8,c为6
10.运行Python程序的过程中出现了如下图错误提示,原因是(  )。
A.变量名51study太长
B.应该写成"chinese" =51study
C.“chinese”应该写成“china s”
D.变量名51study不符合python语言规范,变量名不能以数字开头
11.以下python程序段运行后,x和st的值分别是(  )
x=123+678
st="123"+"678"
A.123678 "123678" B.123678 "801"
C.801 "123678" D.801 "801"
二、简答题
12.利用for循环,分别计算1--100中奇数的和、偶数的和。
sum1=0
sum2=0
for i in range(1,100):
if i%2==0:
sum1+=i
else:
sum2+=i
print(sum1,sum2)
13.编写一个程序,它将找到所有这些数字,可被7整除,但不是5的倍数,2000年至3200年(包括在内)。得到的数字应按逗号分隔的顺序打印在一行上。
提示:考虑使用range(#begin,#end)
三、操作题
14.若两个素数之差为2,则该对素数称为双胞胎数,如3,5就是一对双胞胎数。编写python程序,实现如下功能:输入n的值,统计显示n以内的所有双胞胎数。程序运行界面如图所示:
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def isprime(x):
for i in range(2,x):
If   :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n=int(input(“请输入一个正整数n:”))
c=0
k=3
while k<=n-2:
if isprime(k) and   :
print(k,k+2)
   
k=k+1
print(“共有”+str(c)+“对双胞胎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循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变量i的范围是2~10,每次递增2,程序的运行结果是2 4 6 8 10。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Python循环结构。在Python中,for语句的格式为:
for <变量> in <序列>:
<循环体>
2.【答案】A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循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变量i的范围是1~25,当i是偶数时,c递增1,偶数有:2、4、6、8、10、12、14、16、18、20、22、24,程序运行完,c=12。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Python程序的执行。range函数由三个参数(起始值、终值、步长值)来决定序列中元素的个数和范围。若起始值缺省,则默认值为0。步长值是序列中的每个元素之间的差,若缺省,则默认值为1。
3.【答案】C
【知识点】循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变量i的范围是1~10,sum=0,循环体是sum=sum+i。程序运行结果是sum=sum+i=0+1+2+3+4+5+6+7+8+9+10=55。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Python中的for循环程序的执行。在Python中,for语句的格式为:
for <变量> in <序列>:
<循环体>
4.【答案】A
【知识点】分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x=3,不满足x>3,执行y=3*x+1=10。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Python分支程序的执行。if语句一般格式是:
if<条件>:
<语句块1>
else:
<语句块2>
5.【答案】A
【知识点】程序的调试及运行;常用标准函数
【解析】【解答】通过键盘输入6,故S=“6”,输出S*3=“666”,运算结果是666。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程序的执行。input函数格式:input([prompt1])。功能:读取从键盘输入的字符串,若给定提示字符串(参数prompt),则直接输出。
6.【答案】C
【知识点】循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n=0,s=0,循环条件是s<=10,则循环结束时,n=n+3=0+3+3+3=9,s=s+n=0+3+6+9=18。程序结束后,s的值是18。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Python中while循环程序的执行。while循环在执行时,首先会判断条件是否为真,如果条件为真,执行一次循环体,再次判断条件是否为真,如果仍为真,那么再执行一次循环体,以此类推,直到条件为假时退出while语句。
7.【答案】D
【知识点】语句注释及缩进
【解析】【解答】python中的缩进可以使得代码非常整齐规范,赏心悦目,提高可读性,因此作用是用来界定代码块的。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Python语句中的缩进。在Python中,要求属于同一作用域中的各行代码,它们的缩进量必须一致。
8.【答案】D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sqrt(  )求平方根,乘法运算符为“*”,除法为“/”,嵌套函数均使用小括号。 表示为( -b + math. sqrt ( b * b – 4 * a * c)) / (2 * a)。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Python表达式。表达式书写时不可以省略乘号,运算符不可以相邻;表达式必须书写在同一基准,不可以出现上下标;按照各种运算符的优先级别来计算;表达式中只可以使用圆括号来表示优先级,且要成对出现。
9.【答案】C
【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程序分析:
将6赋值给a,此时a为6;
将8赋值给c,此时c为8;
将c复制给b,此时b的值即为c的值,b为8;
将b赋值给a,此时a即为b的值,a为8。
最终,a为8,b为8,c为8。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赋值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是把等号右边的表达式的计算结果存储到等号坐边指定的变量中,或存放到某个对象指定的属性中。
10.【答案】D
【知识点】程序的调试及运行
【解析】【解答】报错内容是“语法错误:无效语法”。程序中的变量名51study是不合法的,数字不能作为变量名的开头。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程序的调试。Python常见的异常:
异常 描述
NameError 尝试访问一个没有申明的变量
ZeroDivisionError 除数为0
SyntaxError 语法错误
IndexError 索引超出序列范围
KeyError 请求一个不存在的字典关键字
IOError 输入输出错误(比如你要读的文件不存在)
AttributeError 尝试访问未知的对象属性
ValueError 数值错误
ValueError 传给函数的参数类型不正确,比如给int()函数传入字符串形
AssertionError 断言错误
11.【答案】C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x= 123 + 678=801,st = "123" + "678"= "123678" (字符串类型相加等于字符串的拼接)。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Python程序的执行。
12.【答案】代码解析注释如下:
sum1=0 #定义sum1存储偶数和,并赋值sum1=0
sum2=0 #定义sum2存储偶数和,并赋值sum2=0
for i in range(1,100): #通过遍历1至100的所有整数,分别计算1至100中的偶数和、奇数和
if i%2==0: #若i是偶数,则把偶数加到sum1中
sum1+=i
else: #若i是奇数,则把奇数加到sum2中
sum2+=i
print(sum1,sum2) #输出结果,偶数和sum1的值为2550,奇数和sum2的值为2500
【知识点】分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循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程序算法用自然语言可以表示为:
定义两个变量并赋值sum1,sum2;
遍历1-100的所以整数:
如果遍历的数为偶数,则将该偶数添累加到sum1中,
如果遍历的数为奇数,则将该奇数累加到sum2中;
遍历完成之后,最后输出1--100偶数的和sum1,1--100中奇数的和sum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Python的循环结构和判断结构。
13.【答案】l=[]
for i in range(2000,3201):
if (i%7==0)and (i%5!=0):
l.append(str(i))
print (','.join(1))
【知识点】分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循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程序的编写。程序的编写难度较大,使用range(  )定义i的取值范围,然后利用if判断语句可被7整除,但不是5的倍数,最后利用join函数打印出结果即可。
14.【答案】x%i==0或x//i==x/i或其他等价表达式;isprime(k+2)或isprime(k+2)==True;c=c+1或c+=1
【知识点】分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循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第一空:isprime(x)函数判断x是不是素数,此处通过for循环判断(用x依次除i,看能不能整除,i的范围时从2~x),故答案为:x%i==0或x//i==x/i。
第二空:此处判断相差2的两个数是不是素数,若是,则输出这两个数,故答案为:isprime(k+2)或isprime(k+2)==True。
第三空:c用来统计双胞胎数的对数,若满足是双胞胎数的条件,故答案为:c=c+1或c+=1。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Python程序的执行与调试。
1 / 1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第四章 章末复习试题(一)
一、选择题
1.for i in range(2,11,2):
print(i,end=" ")
上面程序运行结果是(  )
A.2 4 6 8 9 B.2 3 4 5 6 C.2 4 6 8 10 D.2 4 5 8 10
【答案】C
【知识点】循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变量i的范围是2~10,每次递增2,程序的运行结果是2 4 6 8 10。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Python循环结构。在Python中,for语句的格式为:
for <变量> in <序列>:
<循环体>
2.c=0
for i in range(1,26):
If i%2==0:
c=c+1
Print(c)
上面程序运行结果是(  )
A.12 B.13 C.14 D.15
【答案】A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循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变量i的范围是1~25,当i是偶数时,c递增1,偶数有:2、4、6、8、10、12、14、16、18、20、22、24,程序运行完,c=12。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Python程序的执行。range函数由三个参数(起始值、终值、步长值)来决定序列中元素的个数和范围。若起始值缺省,则默认值为0。步长值是序列中的每个元素之间的差,若缺省,则默认值为1。
3.sum=0
for i in range(1,11):
sum+=i
print(“the result:”,sum)
上面程序运行结果是(  )
A.53 B.54 C.55 D.56
【答案】C
【知识点】循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变量i的范围是1~10,sum=0,循环体是sum=sum+i。程序运行结果是sum=sum+i=0+1+2+3+4+5+6+7+8+9+10=55。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Python中的for循环程序的执行。在Python中,for语句的格式为:
for <变量> in <序列>:
<循环体>
4.以下python程序段运行后,y的值是(  )
x=3
if x > 3 :
y=2*x
else :
y=3*x+1
print(y)
A.10 B.5 C.25 D.26
【答案】A
【知识点】分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x=3,不满足x>3,执行y=3*x+1=10。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Python分支程序的执行。if语句一般格式是:
if<条件>:
<语句块1>
else:
<语句块2>
5.(2020高一上·昆明期末)有python程序如下:
S=input(  )
print(S * 3)
运行后通过键盘输入6,则运算结果是(  )
A.666 B.SSS C.18 D.S*3
【答案】A
【知识点】程序的调试及运行;常用标准函数
【解析】【解答】通过键盘输入6,故S=“6”,输出S*3=“666”,运算结果是666。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程序的执行。input函数格式:input([prompt1])。功能:读取从键盘输入的字符串,若给定提示字符串(参数prompt),则直接输出。
6.以下python程序段运行后,s的值是(  )
n=0
s=0
while s<=10:
n=n+3
s=s+n
print(s)
A.0 B.3 C.18 D.30
【答案】C
【知识点】循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n=0,s=0,循环条件是s<=10,则循环结束时,n=n+3=0+3+3+3=9,s=s+n=0+3+6+9=18。程序结束后,s的值是18。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Python中while循环程序的执行。while循环在执行时,首先会判断条件是否为真,如果条件为真,执行一次循环体,再次判断条件是否为真,如果仍为真,那么再执行一次循环体,以此类推,直到条件为假时退出while语句。
7.在编写python程序时缩进的作用是(  )。
A.让程序更美观 B.只在for循环中使用
C.只在if语句中使用 D.用来界定代码块
【答案】D
【知识点】语句注释及缩进
【解析】【解答】python中的缩进可以使得代码非常整齐规范,赏心悦目,提高可读性,因此作用是用来界定代码块的。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Python语句中的缩进。在Python中,要求属于同一作用域中的各行代码,它们的缩进量必须一致。
8.下列与数学表达式 对应的python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 b + math. sqrt (b * b – 4 * a * c)) /a * a
B.- b + math. sqrt (b * b – 4 * a * c) /2*a
C.( -b + math. sqrt (b * 2 – 4 * a * c)) /(2 * a)
D.( -b + math. sqrt ( b * b – 4 * a * c)) / (2 * a)
【答案】D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sqrt(  )求平方根,乘法运算符为“*”,除法为“/”,嵌套函数均使用小括号。 表示为( -b + math. sqrt ( b * b – 4 * a * c)) / (2 * a)。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Python表达式。表达式书写时不可以省略乘号,运算符不可以相邻;表达式必须书写在同一基准,不可以出现上下标;按照各种运算符的优先级别来计算;表达式中只可以使用圆括号来表示优先级,且要成对出现。
9.在下面的python程序中,变量b和c的值为(  )。
a=6
a=b=c=8
print(b, c)
A.b为6,c为6 B.b为6,c为8 C.b为8,c为8 D.b为8,c为6
【答案】C
【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程序分析:
将6赋值给a,此时a为6;
将8赋值给c,此时c为8;
将c复制给b,此时b的值即为c的值,b为8;
将b赋值给a,此时a即为b的值,a为8。
最终,a为8,b为8,c为8。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赋值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是把等号右边的表达式的计算结果存储到等号坐边指定的变量中,或存放到某个对象指定的属性中。
10.运行Python程序的过程中出现了如下图错误提示,原因是(  )。
A.变量名51study太长
B.应该写成"chinese" =51study
C.“chinese”应该写成“china s”
D.变量名51study不符合python语言规范,变量名不能以数字开头
【答案】D
【知识点】程序的调试及运行
【解析】【解答】报错内容是“语法错误:无效语法”。程序中的变量名51study是不合法的,数字不能作为变量名的开头。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程序的调试。Python常见的异常:
异常 描述
NameError 尝试访问一个没有申明的变量
ZeroDivisionError 除数为0
SyntaxError 语法错误
IndexError 索引超出序列范围
KeyError 请求一个不存在的字典关键字
IOError 输入输出错误(比如你要读的文件不存在)
AttributeError 尝试访问未知的对象属性
ValueError 数值错误
ValueError 传给函数的参数类型不正确,比如给int()函数传入字符串形
AssertionError 断言错误
11.以下python程序段运行后,x和st的值分别是(  )
x=123+678
st="123"+"678"
A.123678 "123678" B.123678 "801"
C.801 "123678" D.801 "801"
【答案】C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x= 123 + 678=801,st = "123" + "678"= "123678" (字符串类型相加等于字符串的拼接)。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Python程序的执行。
二、简答题
12.利用for循环,分别计算1--100中奇数的和、偶数的和。
sum1=0
sum2=0
for i in range(1,100):
if i%2==0:
sum1+=i
else:
sum2+=i
print(sum1,sum2)
【答案】代码解析注释如下:
sum1=0 #定义sum1存储偶数和,并赋值sum1=0
sum2=0 #定义sum2存储偶数和,并赋值sum2=0
for i in range(1,100): #通过遍历1至100的所有整数,分别计算1至100中的偶数和、奇数和
if i%2==0: #若i是偶数,则把偶数加到sum1中
sum1+=i
else: #若i是奇数,则把奇数加到sum2中
sum2+=i
print(sum1,sum2) #输出结果,偶数和sum1的值为2550,奇数和sum2的值为2500
【知识点】分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循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程序算法用自然语言可以表示为:
定义两个变量并赋值sum1,sum2;
遍历1-100的所以整数:
如果遍历的数为偶数,则将该偶数添累加到sum1中,
如果遍历的数为奇数,则将该奇数累加到sum2中;
遍历完成之后,最后输出1--100偶数的和sum1,1--100中奇数的和sum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Python的循环结构和判断结构。
13.编写一个程序,它将找到所有这些数字,可被7整除,但不是5的倍数,2000年至3200年(包括在内)。得到的数字应按逗号分隔的顺序打印在一行上。
提示:考虑使用range(#begin,#end)
【答案】l=[]
for i in range(2000,3201):
if (i%7==0)and (i%5!=0):
l.append(str(i))
print (','.join(1))
【知识点】分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循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程序的编写。程序的编写难度较大,使用range(  )定义i的取值范围,然后利用if判断语句可被7整除,但不是5的倍数,最后利用join函数打印出结果即可。
三、操作题
14.若两个素数之差为2,则该对素数称为双胞胎数,如3,5就是一对双胞胎数。编写python程序,实现如下功能:输入n的值,统计显示n以内的所有双胞胎数。程序运行界面如图所示:
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def isprime(x):
for i in range(2,x):
If   :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n=int(input(“请输入一个正整数n:”))
c=0
k=3
while k<=n-2:
if isprime(k) and   :
print(k,k+2)
   
k=k+1
print(“共有”+str(c)+“对双胞胎数”)
【答案】x%i==0或x//i==x/i或其他等价表达式;isprime(k+2)或isprime(k+2)==True;c=c+1或c+=1
【知识点】分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循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第一空:isprime(x)函数判断x是不是素数,此处通过for循环判断(用x依次除i,看能不能整除,i的范围时从2~x),故答案为:x%i==0或x//i==x/i。
第二空:此处判断相差2的两个数是不是素数,若是,则输出这两个数,故答案为:isprime(k+2)或isprime(k+2)==True。
第三空:c用来统计双胞胎数的对数,若满足是双胞胎数的条件,故答案为:c=c+1或c+=1。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Python程序的执行与调试。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