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体会引入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正确表象,并能用面积单位正确计量和估计物体的面积。
2、在开放的、民主的富有情趣的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猜测、操作、验证、推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重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学难点:难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实物若干;每小组练习本,纸、书本、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面积,什么是面积?那你知道我们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吗? 动手量一量。
引导:我们可以选择一个物体的面,比如课本封面,文具盒盖的面,像图上这样量一量。(出示示意图)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量出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多大?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好比做好心里铺垫。】谁能和像黑板上这样说一说:(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有( )个( )那么大。)
师:为什么同样大的课桌面你们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因为测量的工具不一样。)
师:那怎样就能使大家量出的结果一样?
小结:看来,要得到相同的结果,就需要使用统一的面积去测量。测量长度我们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呢?
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单位。(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认识面积单位
1. 认识1平方厘米。
师:拿出剪好的这个的正方形纸片,说明:这样大小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多少你能量一量么?
小结: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可以写成1cm?。
(板书)(多次让学生练习,看着黑板说,看着板书说,看着纸片说。)
追问:身边还有哪些物体面的面积大约是1cm? ?(骰子,指甲,按键面)
【设计意图:在学习分时,采用“导、拨”的方法,带领学生感知1cm?的实际大小,在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基础上,老师有效发挥引导作用。】
伸出你的大拇指,用1cm?和你的指甲盖面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指甲盖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这幅图中哪个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呢?
说的真好。我们刚才认识了三个面积大约为1平方厘米的面。1个1平方厘米就是1平方厘米。
引导:你觉得1cm?适合测量怎样的物体面的面积?在桌面上找一找。
(PPT出示例子)
师:下面两个长方形都是由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呢?怎么想的?
小结:我们在测量面积时,有几个1平方厘米,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
追问:这两个图形面积一样吗?形状呢?
那用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来测量桌面面积你觉得合适么?为什么。那我们还需要一个大一些的面积单位。
2、认识1平方分米。
师:请大家拿出剪好的这个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
问:这个图形的边长是多少?(1分米)它的面积呢?
大家真聪明!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可以写成1dm?。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指名回答。)
追问:你能像老师这样用手比划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吗?
请你的同桌用手边的一平方分米的纸片验证一下。
强调:1平方分米就是这么大!
师:你身边有哪些物体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说完整,____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分数加减法,体会所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丰富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认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
请大家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量一量课桌面,看看面积有多大?(学生动手操作。)
3、认识1平方米。
师:开动小脑经,想一想,1平方米应该是一个怎样的正方形?
(贴出报纸,PPT不出示。)老师也带来了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我们来验证它的边长(学生上黑板操作)。
小结: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1平方米可以写乘1m?.
师:你觉得1m?大么?一起来做个小实验。你知道怎样用4把米尺拼出面积1平方米的正方形嘛?谁来拼一拼,你认为这里面能站几个人?1平方米大吗?
那身边还有哪些物体面也大约是1平方米?老师也带来了两样物体,1平方米在哪里。
1平方米用来测量怎样的物体面?你知道教学地面的面积有多大么? 学校操场呢?(先估计,再出示答案。)
三、回顾所学,反思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本环节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结合实际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
这三个面积单位有多大?
它们有什么用呢?
四、想想做做,巩固练习
1、学习单(想想做做1)
长方形面积是多少?你怎么摆的(摆了几排,每排几个) 正方形呢?
2、学习单(想想做做2)
你怎么填的?这两个单位有什么不同?(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表示长度要用长度单位,表示面积要用面积单位。
3、学习单(想想做做3)
补充1个题目:课桌高12( )
追问:这三个面积单位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并拓展。使学生感受到分数加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会其本质特征。】
4、p67第七题
你怎么想的?
五、作业布置
课后完成补充习题第49页。
教学反思:
《认识面积单位》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什么是面积之后,进一步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与1平方米三个面积单位。在这节课中我以发现法为主、操作法和演示法为辅,引导学生通过看、摸、画、量、比等活动,经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学习面积单位。反思这节课,有些许优点,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课本中要求学生用1cm2的方格纸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学生操作起来不方便,困难较大,因此,我特意制作了课件直观地进行了演示,同时为后面学习长方形面积公式做了铺垫。
其次,这节课学生们经历了大量的动手操作,交流各自测量结果。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认识1平方厘米,然后学生经历类比学习,很快认识1平方分米与1平方米面积单位。最后通过找一找、量一量、估一估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估计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节课也有几个不足之处:
在导入环节我通过复习面积的概念、摸数学书封面的大小,为学习面积单位做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相对来说,显得有些不够直入主题。在学生的动手剪拼、画格子,测量的充分的前提下,练习题的设计显得面面俱到,在时间的安排上有一些满,感觉较为紧张。